见到田雄如此无礼,跟着任思齐身后的李行久勃然大怒,身子往旁边挪了一步,指着田雄厉声怒斥。
“你是什么东西,竟敢对我家将军无礼,快向我家将军道歉!”
任思齐曾经挽救过平岛百姓,又允许平岛父老搬到岱山来,对李行久可是有着大恩。况且这一年多来,跟随着任思齐身边,李行久见证了岱山军在任思齐带领下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在李行久的心里,任思齐简直就像神一样高达,如何允许田雄对咱家将军的蔑视。
“王八蛋,你又是什么东西?”听闻李行久竟敢喝骂自己,田雄勃然大怒。任思齐有着秀才功名那还罢了,他的下属竟然敢骂自己,这让田雄如何能忍。
“飕”的一下拔出了腰刀,快步向李行久逼来。李行久也不示弱,拔出身后背的倭刀迎了上去。
任思齐皱了下眉头,抬眼望向黄得功,就见黄得功抱着双臂,津津有味的看着场中情形。
想给自己来个下马威吗?任思齐在心中哼了一声。
田雄抢前两步,挥刀向李行久劈砍过来。刀势雄浑,大开大合,钢刀带动的风声直有千军辟易之势,不愧是久经沙场的大将。
面对如此势大力沉的劈砍,李行久并为慌忙,等刀势劈下之际,身形微微一转,倭刀竖起刀面压着田雄钢刀刀面,身子借势一转,转到了田雄身侧。
田雄刀势用老,欲要变招横砍,谁知钢刀却被李行久的倭刀封住,根本砍不出去,更要抽身退步重新发起攻击,就觉得脖子一寒,李行久的长刀已经架到了自己脖颈之上。
若是两军对阵沙场厮杀,李行久也许不是田雄的对手,可单打独斗的话,田雄可就不是个了。若论个人武力,在岱山军中除了山田风太郎,就是茅十八也不是李行久的对手!
“有种你就杀了老子,看看能否走出这个军帐!”感受着脖子上刺骨的寒意,田雄虽然吓得要死,却还强撑着说着硬话。
看到如此情形,帐中其他黄得功部下将领马得功等人鼓噪了起来,纷纷拔出武器围了上来。
引任思齐来营里的李顺看着帐中纷乱的情形,脸上露出焦急之色。
黄得功却眉头皱起,不满的看了田雄一眼。比武输就输了,却输不起,真是丢自己的脸!
见到帐内起了争执,守在帐外的熊二咆哮一声,双手抱住帐前旗杆,咔嚓一声把旗杆折断,双手挥舞着冲入了帐中。旗杆舞动着,把任思齐李行久和黄得功部下将领隔开。
任思齐所带的其他亲兵也都纷纷拔出武器,和帐外的黄得功部士兵对峙了起来。
“侯爷,难道你想把末将留在贵军不成?”任思齐面陈似水,冷冷的向黄得功问道,右手摸向腰间,握住了燧发短枪的枪柄。若是黄得功真的敢下令拿下自己,就与他拼个鱼死网破!
帐中黄得功部下的将领也都看向黄得功,就等着他一声令下,一拥而上把任思齐等人拿下。
黄得功冷哼一声,缓步走上前来,一挥手重重的抽打在田雄的脸上,把田雄抽的原地打了个转,鲜血顺着嘴角流了下来。
“不争气的玩意,输就输了,以多欺少算什么好汉!”黄得功怒喝道,他部下的将领便纷纷放下武器后退了去。
李顺松了一口气,也退回到原来的位置,田雄捂着腮帮子,看向黄得功后背的眼神中露出了狠毒之色。
任思齐挥了挥手,李行久倭刀回鞘,熊二也抱着旗杆退出帐外。
“任总兵部下可真是人才济济啊!”黄得功艳羡的看着熊二高大浑厚的背影。相比李行久高超的刀术,黄得功更喜欢力大无穷的熊二。
要是放到战场上,熊二可是一员难得的猛将!
“侯爷过奖了,您的部下才是人才济济,都是英雄好汉。”任思齐笑道。
黄得功自然听出了任思齐语气中的讽刺,却笑了笑,完全不以为意。
见识了任思齐部下的实力,黄得功收起了对任思齐的轻视之心。开始和任思齐探讨起军务来。
根据情报,左良玉二十多万大军,号称六十万,已经自武昌而下,到达了九江。而其前锋水军舰队则越过了九江,向安庆逼来。
经过商议之后,任思齐和黄得功商定,岱山军因为主要是水军,就负责对付左良玉水师,而黄得功大军则水路并发,两军一起逼向铜陵,争取把左军堵在铜陵之西。若是能一战击溃左军那是最好。
可是左军大军二十多万,而黄得功和任思齐两军加起来才八万,想打赢哪有那么容易。
可是黄得功深知如今的局势,南京朝廷两面受敌,西有左良玉二十万大军,北则有满清兵南下。相比左良玉军,攻向扬州的清兵更为可怕!
ps:为了亲爱的读者加更一章。更新不力,从来也不敢求些什么。不过俺以后会努力的,也请大家继续支持,推荐订阅打赏多多益善。
第三百二十一章 九江之变(四千字大章)
任思齐和黄得功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左良玉已经病入膏肓、时日不久。更不知道左良玉大军之所以要离开武昌沿江而下,并不是要真的清君侧,而是因为李自成带着二十万大军离开了襄阳,向武昌逼来,而左良玉根本不敢和大顺军放对,大肆杀人洗掠之后,放火烧了武昌城,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全军顺江而下。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说一下李自成,这位大顺皇帝。
崇祯十七年三月,也就是去年,李自成带领大军攻进了北京,逼得崇祯在煤山上吊。然而好景不长,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一片石大战,顺军大败,仓皇间撤出了北京,逃回陕西。
今年正月,清兵阿济格部和多铎部两路夹击,李自成在陕西也立不住脚,经蓝田、商州逃进河南南部,因为襄阳、荆州、承天、德安四府还在顺军的控制之下,这里还有大将白旺统率的七万大军。加上李自成从陕西撤出的十多万军队,总兵力还有二十万。
可是李自成也知道,单凭襄阳四府不足以抵挡满清大军,不足以成大事。要想夺取天下,必须选择更好的根据地。而以南京为中心的江东之地,是天下最富足的地方,若能夺取了江东,以江东的财富人力,大顺必将再起!
拿定了主意之后,李自成下令集结全部军队,放弃了襄阳四府,全军顺江而下攻打南京。至于拦在路上的明军,李自成根本没有放在眼里。
除了满人大军以外,李自成谁也不怕,纵横天下这十多年,几乎所有的明军将领都败在了李自成的手下。对阵明军,李自成有很强的心里优势。
果不其然,见到顺军攻来,盘踞在武昌的左良玉根本不敢抵抗,还未定顺军攻到,就全军逃出武昌,临行之前下令把武昌屠戮一空,然后一把火把武昌城烧成白地,总之什么也不给顺军留下。
现在的态势就是,清兵分两路攻明,一路是多铎率大军从潼关出发经归德南下攻打扬州。另一路则是阿济格领军尾随在李自成的大顺军之后,欲彻底消灭顺军。而李自成带领顺军则放弃了襄阳,二十万大军攻向武昌。武昌的左良玉害怕于顺军放对,则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全军顺江而下,离开了武昌。
而黄得功和任思齐则带领大军在芜湖集结,试图堵住左良玉大军。
对天下的形势,不管是黄得功和任思齐其实都稀里糊涂,因为古代信息不发达,千里之外的消息传来时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消息传递的速度根本没有大军行进的速度快。
黄得功甚至是南明朝廷根本不知道左良玉大军沿江而下的真正原因。而任思齐脑中虽有前世的记忆,可也只是知道一些大事件而已,对具体的事情发展却完全不清楚。例如他知道清兵入关李自成大败,知道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被清兵打败,最后也不知是死了,还是像传说的那样当了和尚。
因为消息的匮乏,在黄得功和任思齐二人眼中,此时眼前的敌人就只有左良玉了。必须想法打败左良玉,或者把左军挡住。如此南京朝廷才能缓口气,才能全心力的在扬州抵挡清兵的攻打!
就在黄得功和任思齐两军在芜湖集结之时,左良玉大军已经到达了九江。
弘光元年四月一日,左良玉大军到达九江。
九江古称江州、柴桑,是江西重镇,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地理位置无比重要。黄凤舞的父亲黄斌卿就曾做过几天九江总兵。
不打下九江,就无法继续顺江东下。可是九江地理位置如此重要,在九江城内自然驻有重兵。操江总督袁继咸现在就在九江。
操江总督,顾名思义是负责江防的,副佥都御史为之,领上下江防之事。本来操江总督的驻地是在安庆,可当听说左军东下,袁继咸便从安庆来到九江,企图把左军堵在九江之西。
九江是江西重镇,想要打下来需要花费一番功夫,可左良玉哪里有那么多时间啊。于是便邀请袁继咸于舟中相会,试图劝说袁继咸献出九江。
面对左良玉二十万大军,袁继咸也知道仅凭九江不足与抵挡左军。遂亲自到左良玉的舟中,想劝服左良玉罢兵。
哪知刚一入舟,左良玉便拿出一道“皇太子”秘谕,然后威逼袁继咸一起“清君侧,救太子”。左良玉所说的太子就是刚发生在南京的伪太子案,一个少年自称是先帝太子来到江南,惹得南京朝廷一片混乱。
看到左良玉所谓的秘谕,袁继咸勃然大怒。
“皇太子真伪未定,不知宁南侯您这秘谕从何而来?即使这皇太子是真又如何,先帝之恩不可负,但今上之恩又能负吗,没有今上您如何能当上这宁南侯,统领一镇重兵?”
左良玉斜倚榻上,眼皮耷拉着对袁继咸的话全无反应。
没奈何,袁继咸双手抱拳,对周舟中左军诸将下拜行礼,请他们以大事为重,爱惜百姓。
“大明正在动荡之中,朝廷正处于危难之际,还望诸位以社稷为重、以百姓为念,不要做乱臣贼子。”
然而对左军这些动辄杀人屠城的将领来说,让他们爱惜百姓不易于对牛弹琴。
“谋害太子,乃马士英阮大铖等奸臣所为,与今上无关,本侯率军东下只是清君侧并非造反。至于爱惜百姓,那是理所当然,袁大人不比过虑。”
沉默良久,左良玉缓缓道。
见无法劝服左良玉罢兵,袁继咸只能黯然回城。回城之后,下令诸将严守城池,不准左军一兵一卒进城。九江城中有大军两万余人,袁继咸自信能把左良玉挡在九江之外,只要靖南侯黄得功大军开到,内外夹击把左良玉消灭在九江之外也不是不可能。
袁继咸那里知道,他部下的副将张继勋早已暗中投靠了左良玉。半夜之时,张继勋带着手下到处放火,九江城中燃起了无数个火头,短短时间内整个九江城陷入火海之中。
袁继咸被火光惊醒,走出府门,急忙召集众军救火。然而火势蔓延开来,又哪里来得及抢救。
张继勋乘机打开了城门,放城外的左军入城。
若论军纪,左良玉的部下可能是所有大明军队中军纪最差的一只。自崇祯十一年开始,左良玉就拥兵自重,长期蹂躏地方,其军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朝廷对他的这种作为完全无可奈何,只能尽力安抚生怕把他逼反。
所以一入九江,左良玉军队就如脱缰的野马一样,开始冲入百姓家中,**妇女,抢夺财富,杀人放火,整个九江城就如人间地狱一般。
看着满天的火光,听着满城百姓的哭号,袁继咸心若死灰。爱惜百姓的话语还在耳边,而他治下的百姓已经陷入了地狱之中,嘴唇颤抖着,袁继咸拔出腰间的宝剑,就要挥剑自刎,却被他身边的亲兵把总一把抱住了胳膊。
亲兵把总夺下袁继咸手中的宝剑,带着手下保护着袁继咸想逃出九江城。
可是还未逃多远,正遇到左良玉部将张应元。众寡悬殊,袁继咸的亲兵们只得投降。
“屠夫,屠夫!”被张应元带到左良玉舟中,袁继咸指着左良玉破口大骂,然后奋起挣脱押着他的左军士兵,跑到船舷处纵身跳入江中。
左良玉慌忙让手下下水把袁继咸救起。
“季通兄何必如此固执,本侯又非乱臣贼子。”左良玉对浑身湿淋淋的袁继咸劝道。
“大人你就是现在死了又于是何补?还不如呆在左良玉军中见机行事,这样还能劝说左良玉一二,最起码能多救一些百姓。”
袁继咸军中监军李尤龙已经投降了左良玉,把袁继咸拉到一边劝道。
袁继咸寻思良久,长叹口气,只能妥协。
“让我同侯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