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营的枪阵只是晃动一下,后排的长枪手就是紧紧钉上,只要是前面有空隙,就猛着气把手里的长枪送出去。
不过这打头的三十几个海盗可都是老茬子,拼起命来力道也不小,四五个长枪手被流星锤击中,头上的斗笠帽盔直接被打飞,人眼看着就活不成了。
几个打头的海盗仗着力气大挥出流星锤,但这可不是船上的混战,船上他们可以凭着一股猛劲边跑边收,眼前密密麻麻的长枪可不是吃素的。
海盗们刚挥出流星锤还没来得及洋洋自得,下一刻无数杆长枪便是刺来,有的奔着脚裸,有的就笔直的朝肩膀和胸间扎过去。
海盗们不如真倭,在海上混迹久了,根本不习惯穿什么甲胄,被刺到无不是惊叫连连,鲜血四溢,有的吃痛已经开始后退,剩下的被惊到也不敢向前,一下子就是乱了起来。
黑子直接拿着指挥长刀就奔着一个真倭跳了过去,他知道海盗只是炮灰,杀了这些狡猾的真倭才是胜利的关键。
高亮站在阵中,吆喝着列队列镇刺枪等等,见黑子被三个真倭包围,指挥几个队官赶上去帮忙。
突然,十几个真倭喊了几句什么,紧跟着弓起身子从缝隙间穿插过来,趁文登兵与海盗作战时游离到阵脚,挥下刀。
“啊!!我的腿!”
倭寇下手狠毒,倭刀快且锋利,不少文登兵根本没注意到脚下的情况,前排顿时出了一些空挡,倭寇们打完就跑,海盗悍不畏死的补上。
不过文登营训练这么久,大多数人都是经历过多场血腥战斗,这点事早就是熟悉了,高亮亲自带着几个队官赶到这边补上缺口。
也就在这时,庄子中徘徊的马队也终于是喊叫着冲了出来,这些马贼在马上人人拎起一根大绳,眼看着文登营就要腹背受敌。
这时盐丁动了,牛平亮调度许久,早就等着庄子里的马贼冲出来,不少骑马盐丁汇聚在一起,伦着腰刀冲上去给马贼杀了个措手不及,尽管骑马盐丁战斗力不如马贼,但凭着人多也能让马贼讨不到好处,空不出手夹击文登营。
其余的盐丁在各个大小头目的引领下,越过文登营,越过马贼,海浪一般的朝庄子里冲去。
庄子里的齐家人见到这一幕都是胆战心惊,眼前密密麻麻的盐丁给人的震撼太大了,这些盐丁都穿着统一的蓝色巡检司衣袄,手里尽是钢刀、腰刀,明晃晃的一大片。
他们可都是听说过赤山镇的那场战斗,三百盐丁足足抵抗两千马贼一日一夜,无一人临阵后退,死战到只剩下三个人。
如今在他们眼前的可是近两千的盐丁,还有整整两哨的文登营战兵,哪一个都不是好惹的角色,还没开打,庄内就已经是大乱。
现在齐泽和谢阳早已经登上船从容离去,失了主心骨,庄子也是强弩之末。
盐丁们本就是刀头舔血的狠角色,此刻集群呼啸着冲进去,逢人便砍,杀的齐家乱贼连连败退,不出半个时辰,庄子里的喊杀声就逐渐弱了下来。
牛平亮吩咐人不要打砸庄内的任何东西,随后带着嫡系盐丁大队进庄约束压阵,盐丁们又是包围了尚在激战的倭寇、海盗与马贼。
不过看着这一幕,盐丁们的心里也是极度的震撼。
和宁海州城下那场战斗如出一辙,文登营立起阵来巍然不动,一批又一批的冲过来人倒在枪阵之下,相比起来,文登营的损失却是微乎其微。
等到盐丁们赶到的时候,也就只剩下几个真倭还在苦苦支撑。
数百人围杀过去,任凭这些倭寇使出浑身解数也是难逃死亡的命运,且死相极其凄惨,都被愤怒的盐丁剁成了肉泥。
第一百一十五章:双喜临门
“文登营再获大捷,马岛诸寇为之一清。”
崇祯十年四月二十三日,一名马兵后背上插着几杆小旗,手持文书马不停蹄的疾驰进蓬莱府城,一路上不遗余力的大喊大叫,引得旁人侧目议论。
上次平定宁海兵乱的消息还没传来多久,很多人都没有消化这个大事件,就连时任知府的闫学明也没太缓过劲来,这时候王争却再次送来一个重磅消息。
文登营出击养马岛,如今终于有了结果。
养马岛向来都是贼匪聚齐,又有倭寇、海盗来往抢掠,卫所路远早就将其列为三不管之地,没有哪一任文登营的坐营官想去自讨没趣,但王争继任后第一件着手处理的居然就是这件事。
两月前出征,前后大小十几战,战兵与盐丁伤亡近百,耗费钱粮也有数百石,不过所得也是丰厚。
养马岛地理位置极好,是海商往来的要地,建上第三座盐场,煮海熬盐更为方便。
仅是已经探明的就有一处天然赭石矿,若是成功将其开采出来,无论对王争还是对所有的兵士,都是迈出了一大步。
文登营共计斩首真倭近百级,海盗、马贼、流寇也要有数百,缴获各式兵械衣甲无计。
这使得重贼流经的养马岛重归安平,许多世代为生的百姓又可以回到老家,这可是山东海防三大营自万历年以来最大的捷报。
这个消息被时任登州知府的闫学明哆哆嗦嗦的,快马呈送到掖县。
登莱巡抚杨文岳有些不敢相信,本以为文登营是吴惟忠重新编练,怎么吴惟忠卸任后捷报来的却更加频繁起来。
吴惟忠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可是一点都不吃惊,也没有任何想强功劳的意思,这才是开始向杨文岳好好介绍起王争这个人。
“通晓经义,熟习兵伍,心思缜密。”
这是吴惟忠对王争的评价,杨文岳听后点点头,没露出什么表情,只是问起吴惟忠对如今文登营的评价。
吴惟忠想都没想,继续朗声道:
“军伍整齐,赏罚严明,上下一体。”
杨文岳听后也很纳闷,吴惟忠难得对一个人或一支兵马评价如此的高,当时就动了想见见王争的心思。
随即杨文岳又问起王争的身世,吴惟忠说他原本只是个穷酸破落的军户,即便是杨文岳也觉得有些不可置信,后来连问,才知道吴惟忠并非在说笑。
一个普通的军户,花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坐到守备官,又握着文登营的兵权,不得不说,这太让人感到震惊了。
杨文岳了解全部事情后有些懊恼起来,不断责备吴惟忠,说是这么好的人才,为何不及早让他知晓。
这个王争能从一个小小的军户达到如今的地步,手上没两把真刷子是不可能的。
听吴惟忠说,去年浪里白条围攻宁海洲时,前来解围的就是王争,当时他还只是个小小的哨官,杨文岳愈发的想见见这个人。
想想就知道,如今的大明出身比王争高的比比皆是,但多是平庸泛泛之辈,或是空有其名,不符其实,能同王争这般凭个人战功扶摇直上,且手握重兵拱卫一方的,实是屈指可数。
吴惟忠哈哈一笑,道出了事情原委。
原来吴惟忠也是有自己的小心思,一方面他对王争的能力非常相信,也很了解王争自强的心思,另一方面,王争是他一手提拔,他自然想培植自己的势力。
吴惟忠清楚地知道,若是自己执意向抚台举荐,以王争的性子一定会推脱不受,他只有等,等王争能在那边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来,自己进入杨文岳的眼帘,到时再举荐。
谁能想到,这大事不来则以,一来就是两件。
自万历年以来,无论中原剿匪还是辽东御虏,斩首百级就已经被吹嘘为“大捷”,指挥作战的军将更是被捧吹到了天上去。
海防三大营从永乐年间始设,除去最开始兵伍极盛时那些年,其余的时候起到的海防作用微乎其微,各卫各所往往都是各自为战不听号令。
真倭登岸,十几人一路烧杀数村数寨而明军不敢妄动的事件比比皆是。
文登营坐营官的职位虽然一升再升,从最初的把总,慢慢升到守备、游击、参将乃至副总兵,却依然没什么捷报传上,皇帝慢慢的也就忘了海边还有这几个营。
等吴惟忠下去后,登莱巡抚杨文岳看着眼前这封文书,也是笑了起来,自语道:
“看来这个王争心思活络的很,真该见一见。”
作为海防三大营之一,文登营的坐营官无论职权如何,都有将奏报直达天听的权利。
嘉靖年间的文登营坐营官觉得兵伍废弛不忍直视,多次请求知府、巡抚等官员处理无果后,直接将奏报上到了嘉靖皇帝的御案前。
这引得嘉靖皇帝龙颜大怒,时任登州府一派官员纷纷被撤职,各地墩台开始修缮,不过好景不长,没几年这位坐营官‘英年早逝’,继任的坐营官只求自保,各卫所很快又衰颓下去。
王争将宁海平乱的捷报交给自己,这无可厚非,但是这份文登营平定养马岛的捷报也交给了自己,这就说明问题了。
尽管杨文岳不喜拉党结派,但知道王争暗自表明的意思后,也是忍不住身心愉悦,得到这样一个手握兵权的坐营官支持,总是让人高兴的。
翌日,一封文书从掖县的抚台衙门飞出,直奔宁海洲。
。。。。。。
现在的宁海洲可热闹的很,管清天果然不负王争重任,带着一帮文员将婚庆一事操办的井井有条。
当然也有各路盐丁、盐贩子的传达功劳,没有几天,几乎整个登州府就都知道了这件事。
“王守备要成亲了!”
“真的,是和谁?”
“听说是一个村妇。”
“可别瞎说,那以后可是守备夫人哩!”
还没到定下的成亲吉日,宁海州城、文登几地就是热闹起来,各地都是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的,所有盐丁头目和军官军将们都是放下手头的事,转来忙活王争的婚礼。
自打管清天放出王争要成亲这件事之后,就已经有人现先下手为强,带着贺礼来登门拜访了。
州城的人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董有银、黄阳、邵勇他们就不必说了,天还没亮就带着人来恭贺。
这些家伙齐声在门外大叫守备夫人,打响了几日后宾客如云的第一枪,听得玉儿羞怯不已,最后王争老娘王刘氏拿着棍子气哄哄的走出来,董有银都是吓了一跳,众人立刻作鸟兽散。
黑子与高亮从养马岛回来后脑子都有些不够用,震惊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
只用一个时辰就平定闹饷这件事还没反应过来,紧跟着又听管清天说王争王协台居然要成亲了!
这可让黑子、高亮与那些出征归来的军官们激动不已,兵士们也都是刚回来,听了这件事后都感觉又惊又喜,干脆在府邸外列队喊百年好合。
但老是这么喊也不是办法,黑子和高亮想了个法子,让队伍里以往义井庄的军官们都出来,教兵士们唱歌谣。
王争坐在正堂,身侧的婢女捂嘴偷笑。
王争正纳闷想问问情况,听到外头唱起的歌谣后当时就明白过来,也是哭笑不得的摇摇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明明是自己成亲,怎么这些家伙一个赛一个的兴奋。
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
这些天宾客如云,简直快要踏破了宁海州守备府邸的门槛,由于门房制度被王争取消,把门就的只有全副武装的兵丁了。
这些兵丁在平日没有门房的嬉皮笑脸,多是面无表情的持枪而立,按规章办事,无形中为这间气派的守备宅院增添了几分威严。
不过崇祯十年四月二十五日这一天,就连所有的守卫兵丁脸上都是笑容不断,因为这一天,王争成亲了。
一大早,郝思成府宅中就响起了炮竹的声音,紧跟着钱金贵、段天德的家中也不甘示弱的效仿起来,百姓们跟风凑热闹,比起去年春节都要热闹。
王争一大早还是照例出去巡城,路过哪里都有百姓连声道喜,王争也是一一笑脸回过去,巡城后刚回到府宅就听黄婶恨铁不成钢的语气传过来。
“这大喜的日子还出去巡什么城,快换上衣裳,大红大火的衣裳看着就喜气。”
正侍立在一旁的小翠吐了吐舌头,赶紧从大箱子里拿出新郎官的衣物,王争打眼看过去。
嚯,好气派。
引经据典,大明会典有文,“凡文武官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为盛装。”
这是官家人常用的成亲着装,王争现在见到的就是这样一件盛装,以常服而簪花披红,气派又隆重。
当然了,庶民又有所不同。
一帮丫鬟围在王争身边,叽叽喳喳的边说笑边替王争穿戴那些新郎官的衣物,小翠看了一眼王争,鬼头鬼脸的非常开心,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