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都需要防御,仅靠代善那两红旗到处堵漏也远远不够,依本王看,应该立即撤军,自家地盘都要保不住了,还谈什么入主中原!?”
鳌拜起身点头,大大咧咧的道:
“肃亲王说的没错,俺鳌拜赞成撤军!”
这执掌正黄旗和镶黄旗的肃亲王豪格,因为没有斗过多尔衮,现在已经被冷落一段时间,几乎什么事都轮不到他发言。
一般的情况下,多尔衮会利用自己和孝庄皇太后之间不可明言关系直接传下谕旨,也可以直接让小皇帝顺治下旨,越过肃亲王这道坎直接命令两黄旗。
豪格虽然明面上看不出什么,但这次对他来说,其实也是一次夺过主动权与多尔衮争夺地位的好时机,原本支持他的王公贵族们立刻进言表示赞同。
看着周围纷乱的贵族们,多尔衮何尝不明白豪格的小心思,捏在椅子上的手指逐渐用力,眼中明显已经泛出森寒的冷意。
不过半晌之后,脸色阴沉的多尔衮却忽然呵呵笑了一声:
“事到如今,什么人都要用上,蒙古八旗九万人随征,眼下还不知道蒙古的事情,本王打算将他们留在这里,利用好这些奴才最后的价值。”
“至于随征的八万汉军旗,自然是要全都带回去。。。。。。”
多尔衮看向阿巴泰,正色吩咐道:
“本王免你死罪,恢复饶余贝勒的名号。”
一边说,多尔衮一边走下来拍了拍阿巴泰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这九万蒙古兵都交给两蓝旗,你唯一的目标,就是尽可能拖住齐军,或者大顺军北上的兵马,为援救盛京赢得时间。”
“如果你拖的时间足够长,咱们八旗铁骑甚至可以再从盛京杀回来!明白了吗?”
听到这话,周围的人都是议论纷纷。
谁都知道,两蓝旗几乎在山海关损失殆尽,估摸着也就剩下最多两千多骑,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残兵败将,怎么挡住王争和李自成的大军?
这是个必死的任务,就连鳌拜都紧皱眉头,可阿巴泰激动的满脸涨红,上前重重的磕了个响头,大声喊道:
“摄政王放心,阿巴泰不止要挡住,还要杀光这些汉狗!”
看着阿巴泰没有丝毫惧意的眼神,多尔衮却忽然间有些感觉对不住,但他却不能多说,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向图尔格看去:
“多罗贝勒,大军撤营时你带一千正红旗铁骑前往山海关,在城关下扎上五千人的营盘,每骑马后皆绑树枝,每日绕着营盘四处跑动,一定要让山海关上的守军以为咱们要进攻山海关。”
图尔格立即上千,抱拳喊道:
“卑职明白了。”
多尔衮恳切嘱咐道:
“这是我大清生死存亡之战,关内局势,全仰仗两位了!”
听到这话,图尔格和阿巴泰对视一眼,一齐道:
“摄政王放心,明狗不足为虑,我八旗铁骑,天下无敌!”
自天聪年开始,他们八旗对外一直都处于进攻和压迫的态势,皇太极就不止一次御驾亲征,将蒙古诸部打服、打怕。
阿敏虽然在朝鲜妄图自立,严重削弱了边境的八旗兵力,但这么多年下来,朝鲜却依然连响屁都不敢多放一个,老实的很。
刚才还是喧嚣无比的大帐内却忽然安静下来,朝鲜蠢蠢欲动,土默特忽然和八旗军决裂,拥立额哲,在草原上自立,这其中定然有着某种联系。
包括多尔衮在内,没有人能想通忽然发生的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
事实上,满清的弱点一直都尤其突出,在节节胜利的情况下,他们总是习惯性的忽略一个事实,那就是每次倾国出兵之后,内线的防御问题。
没有人会想到,看似强大的满清,内部的的确确是已经空虚到了极点。
自从毛文龙死了之后,满清就撤了八旗军在各城各镇守卫的主力,就只剩下那些汉八旗和绿营兵,只是留有少部分的满八旗监视。
一旦有一支久经善战的精兵奇袭过去,往往都是一片望风披靡的景象,在最前方的兵力远水救不了近火,非常被动。
郑亲王济尔哈朗领命前往极北之地的深山老林抓捕野生女真为八旗军所用,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英亲王阿济格早已阵亡,麾下原本应该驻守在辽阳一带镇守的正红旗兵力在松山一战损失过半,根本无法援救盛京。
所以此时负责守备盛京的只有左摄政代善的镶红旗,正红旗一万余人都分散到各地镇守,没有时间召集不回来。
所以说,眼下盛京的城防,实际上只有八千满八旗兵力。
代善自然知道这次入关的重要性,可边境突然狼烟四起,到处冒火,他应付起来也是狼狈不堪,这才在情急之下向多尔衮告急。
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
眼下的局势十分紧张,对于多尔衮来说,每一步都是刻不容缓。
满清内部各王公贝勒刚刚商议完毕走出大帐,便见到阿巴泰和图尔格分别带着满蒙骑兵呼啸着奔出营盘,走的却是两个方向。
许多人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尤其是那些蒙八旗的都统和首领们,更不知道如今在自己家乡发生的乱局,大多数人只是一头雾水的奉令与阿巴泰前往北京。
如果他们知道草原上如今已经乱作一团,可能会就此撒丫子离开也说不定。
图尔格抽调出来这一千的正红旗骑兵任务同样不轻,可以说也是九死一生,尽管吴三桂已经死了,但山海关上现如今也并不是高第独掌大权,主要是那祁耀武负责。
这个人满清内部许多人都没有听过,据说是什么军校一期结业的学员头甲,能被王争委以重任,能力想来也不会太低。
整个满清地盘上,能调动的兵马其实并没有很多。
可要是不动手去打,等那土默特解决了草原上的纷争再长驱南下,那整个局面可就要完全崩溃了,多尔衮还记得在天聪年老汗对蒙古的策略,那种委曲求全的事情没有人想再来一次。
各旗贵人原来的矛盾都抛弃到一边,就连豪格都被放了出来,多尔衮之所以没有继续压制两黄旗的勋贵们,就是想团结所有力量将这次危机撑过去。
至于入主中原的事,以后再说吧。
多尔衮虽然接连做了几个策略决定,但他能确定下来的事情也不是很多。
豫郡王多铎在朝鲜边境镇守,只要他在,朝鲜就算动作也只是在自家内部,威胁不到女真这边,所以为了南边的安定,多铎还不能动。
如今,多尔衮只能在满清境内各处大肆抽调丁口前往盛京一带,想要集中力量防卫盛京,只是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齐军已经登陆一阵子了,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
。。。。。。
多尔衮这边焦头烂额,身在北京的李自成也差不多。
一片石之战虽然凭借齐军突然之间出现而获胜,但大顺这边却是惨剩,打的都差不多了,清军和齐军才忽然出现。
齐军损失不少,但却只是留驻在山海关的普通部队,更别提还捡了阿巴泰的好,收编了夏国相和残余的关宁军。
李自成却是本部精锐被彻底打残,带出去近十万的老营,本想将山海关一举夺下再回北京登基。
走的时候北京这边正在操办闯王的登基大典,就等着李自成凯旋归来登基改朝换代,谁都没想到会是这么个结局。
出去的精锐只回来不到三成,基本都是狼狈不堪,李自成下面的各部农民军看他本部精锐受损,都有些不服。
但大顺军内部服从于李自成的部队依然不少,再加上闯王的威信,最初的动乱过后,依然能压服住这些农民军首领。
李自成回到北京后第一件事便是召集大顺的文臣武将商议对策,军师牛金星建议“从速登基”,定在九月初九重阳佳节在武英殿举行登基大典。
这天,原本晴朗的北京城却突然下起了雨夹雪,开始只是稀薄的雨雾,后来越来越浓,直到变成寒凝的雪粒。
清冷的雨丝雪粒被寒风裹挟着,抽打着人们的脸庞,让人睁不开眼,不过即便是睁开了眼,看到的也只能是北京城上空昏暗的天空。
众人都是愁容满面,唯有李自成的军师宋献策站在雪中,望得出了神,脸上露出喜色,老天爷真是偏向自己,刚好验证了他昨晚的占卜:
“重九重阳,雪雨掺杂,不宜为帝。”
李自成素来听信宋献策的卦言,可这次却不能再那么做。
李自成并不知道清军已经于前些日悄然撤军,多尔衮赶回正在狂奔回盛京的路上,他唯一能确定的,只是王争和多尔衮的大军自两面包围过来,不日就将抵达。
大顺经受一片石之战后损伤惨重,军心涣散,就连城内的百姓和官绅都对他们恨之入骨,李自此深信,齐军和清军无论哪一个,自己都没有能力抵抗了。
这个北京城内忧外患,在李自成和大顺军将领的眼中,根本不如自己的故乡陕西西安,毕竟,那里是自己的家乡,有支持自己的父老乡亲啊。
所以,撤回西安以图东山再起,直接成了大顺军中最多的声音,牛金星即便是与这些陕西系将领抗争,也是有心无力。
自清晨开始,城外响了一夜的炮声已然开始零落下来,取而代之的,是战靴在松软的雪泥中踏过的声响。
苍茫的天地之间,大顺军将士扛着旗帜,就如同许多天前第一次踏进这个城市一样走过大道,但原本夹道欢迎的场面消失不见,许多人的目光也并不像起初那样坚定。
不知为什么,李自成没有穿着精心准备好的皇帝服饰,还是老样子,头戴毡笠,身穿缥衣,骑着乌驳马,当仁不让的行在人群之前。
看起来根本不像登基,却像是即将率部出征一样。
敲锣打鼓的队伍走到“承天门”前,李自成忽然叹了口气,想起自己刚入京师时的踌躇满志,右手指着门匾,扭头对丞相牛金星、军师宋献策、尚书宋企郊等人说道:
“本王入京时射它一箭,恰巧射中四字中间,你等皆言吾必为天下一主,今日我再射一箭,且看还是不是天下一主。”
说罢,李自成不待众人回话,蓦然回头,从牛皮箭筒中拔出一箭,想都不想,“砰”的一声迅速射出。
细雨横斜中,那支蓄满势能的箭矢疾速奔向那块门匾,虽射中门匾,却不够精准,射在“天”字的下半部,用现代的话来说,最多就是八点五环。
李自成眉头微蹙,牛金星和宋献策对视一眼,忽然大笑一声夺过全场目光,上前宽慰道:
“中其中,当中分天下。”
李自成淡然一笑,看似没有在意,心中不知为何,却突然有些凄凉。
马蹄在紫禁城内留下空旷的回声,偌大的紫禁城,站满了大顺军的将士还有许许多多被迫前来观看的百姓,他们看着一步步登上天顶的李自成,眼中流露出的目光却截然不同。
大顺军将士都是满脸的自豪,刘芳亮、李过、贺锦、李来亨等人虽然多多少少带着伤,但却是相视大笑,自己总算等到闯王登基这一天了。
“大顺永昌皇帝万岁!”
“大顺永昌皇帝万岁!”
“大顺永昌皇帝万岁!”
第五百七十八章:夺鼎燕京
忽然间,大顺军将士举起手中刀枪欢呼起来,李自成听到这个声音后,回头看着下面密密麻麻的大顺军将士,心中说不出的五味陈杂。
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像李自成这样心情复杂地坐在龙椅上,也没有一次登基大典如此潦潦草草,更没有一个皇帝登基后立即就决定逃亡。
三拜九叩的威仪背后,是一盘不堪面对的残局,这是一场为了告别的聚会,欢呼的大顺军兵士其实都在掩盖心中的空洞,因为没有人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明天,还能不能回来。
这一次,李自成是真要打下江山,拱手送人了。
但李自成还不甘心做这样的好人,心中对王争是又恨又敬,对多尔衮却是一种又恨又惧,潜意识里,他甚至希望是旧日宿敌王争占据北京,而不是满洲的那些辫子兵。
登基大典里里外外准备了很久,但一共却没有进行到两个时辰,大多数地方李自成都是匆匆走过,在京师待了这么久,却仍然好像是个过客。
重阳节这天的夜色深浓时分,巨大的响声撼动了北京城。
今日傍晚连绵的炮声和昨夜全城的爆竹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不是登基的礼炮,而是李自成为自己敲响的失败的丧钟。
烈焰冲天而起,把紫禁城的琼楼玉宇、雕梁画栋化作一片片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