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扫明- 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若是一般的人,在这种时候一般都是要将责任推卸到贺人龙等人的身上,但刘国能却并没有提这些,只是不断的说自己鬼迷心窍,罪该万死。

    “。。。卑职只求大帅法外开恩,能给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这些话王争听过不少,一般人被招安也就是说这些,不过刘国能话中的态度却也能听出些真诚。

    招安的形式刘国能见过一次,若是按官府常见的套路,这个时候那山东总兵无非就是要说些皇帝圣明的话。

    不过刘国能低着头跪在地上,却听王争说道:

    “刘家原本是归德府地方望族,因为受了商丘知县与陆家等豪强的污蔑,这才被扣上叛贼的帽子,本帅都已经调查好了。”

    听对方讲到这里,刘国能眼中先是不解,而后再是浓浓的惊喜,这时又见王争朝他微微一笑,温和的道:

    “如今河南等地战乱纷纷,辽东战事吃紧,所以本帅已经提你为山东军驻开封府正兵统领,你所部兵马尽数充为山东军正兵。”

    说到这里,王争向前走了几步将他扶起来,道:

    “至于商丘知县和陆家,本帅已经知会了李巡抚与归德知府,相信不久后便会有相应处置。”

    反应过来后的刘国能眼中已经带有泪花,拼命的“通通”磕头,带着哭腔说道:

    “大帅大恩,某刘国能此生不敢忘!”

    王争方才话已经说得够清楚,刘国能不是傻子,山东军在开封府的除了王争亲率的十二营战兵以外,根本没什么正兵。

    任命自己为开封正兵统领,也就是将兵事将全权交给自己的意思,刘家在山东军的扶植下也将在归德府重新破土,渐渐的成为一方豪强。

    “刘统领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山东军在战时没有跪礼,今后你还要和其余的兄弟多多学习军礼。”

    王争与他微笑说了几句,背手转过身去,淡淡说道:

    “如今辽东战事吃紧,料想本帅不会在河南久留,到时这开封府一应诸事可全交刘统领了,还有,杞县李氏那边,你需要多跑跑。”

    杞县李氏的事情刘国能已经听说过,居然是山东军议司左军议李岩的亲族,据前段时间传出的消息来看,开封府地方豪绅的事情也就是李氏做主,自然需要多多协商。

    山东军是督臣杨嗣昌檄令援剿的客军,只要还有人在这河南地界上就依然能打着援剿的名头,不过这名头也不能做太多事。

    好比聚耕农庄,很多事都需要借助豪绅的名义暗中进行,麻烦的很。

    接下来的几月,由于杞县李氏和刘国能的互相协助,再加上山东方面增派了不少民夫,所以很快就在开封一带建起了几处农庄。

    这些农庄是以李氏的名义搭建,但内中却依然是王争在操控。




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强 人心

    王争这一道道连环的任命发出去,众人都是不解、错愕。

    帮助杞县李氏这说得过去,毕竟是左军议的亲族,自然要照顾,但是像任胡这等火器营营官的要职,朝廷那边也才是个游击的衔头。

    况且任胡还是从登莱两地就南征北战的大将,这刘国能从前只不过是个叛乱朝廷的地方豪强,怎么就直接给了个游击将军这般的高位。

    不过接下来王争开了两次内部军议,隐晦的提过几句,众将这才想明白,原来即便刘国能那种后来归附到山东军下的被升为游击,那也就是个外系的将军。

    山东军的外系倒是从刘国能这边起了个头,此后一般都是任命在最混乱和危险的地方,而且还要连着升上去几家互相制衡,等到安平的时候又要派亲系军将实镇,并没有太多的实权。

    其实那天回到自己营中的刘国能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狂喜的心情,这山东总兵和左良玉虽说都是名声显赫,但却一点都不一样。

    一个是吝啬抠门,好的东西都拿来自己享受,一个是宽容待下,紧驰有度。

    这种身份地位的人突然变化,不少人甚至是背后的亲族都要跟着一同得道升天,今后见到各镇兵马也能抬起头。

    嘿,咱可是山东军的游击了!

    刘国能这种喜极而泣的样子,都明明白白的看在山东军战兵军将眼中,想当初,大家同样是出身卑微,能有今日的成就是想都不敢想。

    一时间,亲系的军将们排斥刘国能的心思倒散去了不少。

    。。。。。。

    正在山东的军议司各个参谋听到这一连串的布置,都是一下子就明白过来,这看上去好像在放权,但实在是再普通不过的计谋。

    大明下辖各省,山东一省已经完全被山东军占据,就算朝廷命令过来也是稳如磐石,不会受到丝毫的影响。

    但其余中原五省、云南土司各族、南直隶各省乱已大半,豪绅结寨自保,各部官军为了丁点利益与面子而互相征伐火拼,歌舞升平的江南,并不能掩盖天下大乱的事实。

    。。。。。。

    “山东军若想成事,想立一番基业,仅凭这山东的齐鲁之地,一省耕种,能养活多少聚耕农庄?能招多少兵马?那实在是不够!”

    军议司大堂上,参谋处主事顾君恩提着大嗓门,说话的时候还在不断拍打桌子,生怕其他人因为一个不注意而听不到他说话。

    见到左军议李岩和右军议管清天微微点头,顾君恩这才是继续道:

    “依我看,兵不过十万!除却安守地方的,其余能随大帅征伐四方的劲旅又有多少?若不趁此乱世积蓄实力,一旦天下大势有变,我山东军何去何从!?”

    顾君恩的嗓门越说越高,最后管清天有些听不下去,“咳咳”几声,他这才是将语调放缓放低。

    李岩不断点头,此人到是看法独特,常能一针见血的切重利害。

    官兵是朝廷的陪衬物,王争既然是山东总兵,那就相当于被划定了管理范围,若是明摆着朝其他地方伸手,被北直隶六科廊的言官御史们看见,怕就成了狼子野心,大逆不道之举了。

    本来李岩还想着如何能替王争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未成想,咱们这位大帅却自己将一切都安排好了。

    李岩其实能从一系列的命令中瞧出端倪,看来王争不打算再继续往湖广去了,并且应该也做了短期内离开河南的打算。

    离开之前,河南自然不能白白走一趟,王争所给的一系列升赏,其实是再简单不过的收拢人心之法。

    河南、陕西等省的民心已经完全倒向闯王,闯军在通许县外被山东军打的大溃,就连老营都是丧众四成,争相溃散,但却在短短数月之内再次声势浩大,据说现在已经有了十万之众。

    不知这消息是否确凿,但却能从中看出问题,要想在民心上下功夫的确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段时间内还是不要痴心妄想,在这方面李自成已牢牢占据主动。

    剩下的也就是地方上的豪强大户,但大明官场素成定局,科举被东林文士主持,武将方面也有世袭军将与世代将门包揽,几乎所有的豪强都没有任何机会栖身官场,只能当个世世代代的土豪。

    杞县李氏就是其中之一,不过有幸出了个兵部尚书,所以李岩看得很明白,王争这一系列的命令就是奔着豪强大户而去。

    起码在现在,他们才是地方上真正的统治者,有土地,有人力,有财产,可以在段时间内聚拢起来大批的乡丁、佃户。

    不过这些豪强却在兵匪和流寇面前没有丝毫的自保能力,所以多像个墙头草,哪方强大了就投靠哪方,这些人以亲族的利益为行事准则,至于文人士子挂在嘴边的什么道义,对他们没有丝毫的用处。

    流寇如今都是打着这些豪强的主意而来,胁裹的屁民就是为了抢夺他们累年积累下来的财富。

    自从高迎祥带着闯营等十三家流寇大乱陕西以来,这局面是一天不如一天,到现在不知有多少地方豪强大户的寨子和庄子被流寇攻破,里面累年的积蓄丁点都没剩下,得了个家破人亡的结局。

    说起来,地方豪强和官府天生亲近,但问题就出在这里,地方官军实在太过废物,无论卫所驻军还是各镇客军,都是好处照单全收,一旦要是听见贼寇来了,就不管不顾的望风而逃。

    近些年闯王李自成进入河南,局面又是大为不同,在谋士牛金星和宋献策的建议下,他开始留意那些不如意的文人士子与世家子弟,将他们招揽入军为自己效力。

    当初为祸天下的流贼如今却开始这般做法,到底是意欲何为,不少人心里都和明镜一样。

    这个消息听在地方豪强、士绅的耳朵里好像惊雷一般,更加是有如惊弓之鸟的到处联系官军,可但凡能联系到的,不是在败退的途中就是即将撤回本省,根本无可依靠。

    在这种时候,王争以山东军大帅的身份出现,正儿八经实镇一方的总兵官,麾下又有强兵数万,一下子成了众豪强瞩目的焦点。

    既然不可能投奔闯贼,那就要找个大树靠着好乘凉,看这情况,刚刚在通许县大败闯王的山东军是唯一有能力护卫地方的一支朝廷兵马。

    当然了,这大树也不能被自己这些人靠倒了,有些事情还是要多多接济和力所能及的帮忙。

    王争的山东总兵身份,已经是武夫所能做到的最高职衔,麾下那支山东军也是正经实册的朝廷兵马,可以让地方豪强心安理得的接受。

    不过有些细微的事情不少人可能没注意到,王争招揽像是刘国能、杞县李氏、归德府刘家这些朝廷军将与地方豪强,从来都是用自己的名义去做。

    这些人遵从的也都是山东军内部的条例准则,却从来不提什么朝廷与皇帝。




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

    从南阳府赶回湖广的左良玉,带着金银和粮食可谓是风光得意,相比之下,左梦庚最初带着那点人马被打散的消息就不算什么了。

    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左良玉都有些不敢相信,尽管不算很多,但这可不仅仅是答应的衣甲兵器了,还有不少急需的粮食和金银。

    那一万多的兵马被打散,虽说到现在只聚拢了不到三成,但周围的军将和文官们都是心照不宣的给压了下来。

    两方这么多人战死、溃败,要是剿贼还能出去邀功请赏,说是某部为了征剿流寇伤亡惨重云云,往往都能得到点补贴,可这却属于官军火拼的性质,还是揭过去的好。

    当事人左良玉与贺人龙两方都有自己的心思,对于那几天发生的事情都没人提,那些逃回河南的各镇兵马更加不会多说一句。

    况且就算你想追根究底一番,这等事情往往发生的紧急,根本找不出什么人证明,溃散的要么被各自上官收拢回去,要么就是远遁山西、陕西等地,到哪去找。

    既然这件事情上奏已经不可能,南阳知府得到了河南巡抚李仙风的授意,下令将发生火拼地点的官府人员悉数撤离,就当根本没发生过。

    说起来,现如今天底下惊人的事情还少吗?

    这边刚听说左良玉与贺人龙两方火拼,官军溃散数万的消息,那头就传来王争收编刘国能部的事情,委实不符合常理,但这件事还就是让兵部高效率的批复下来。

    不少人都在心底暗叹,在朝中有人就是好,司礼监的面子兵部都不得不给。

    当时正在营中喝酒的左良玉听见此事后,其实并没什么感觉,甚至是恍然大悟的“哦”了一声。

    原来他这才想起来,自己手底下还有这么一号人。

    刘国能原本明面上在左军下辖,不过那是熊文灿的意思,如今熊文灿被皇帝老儿砍了头,刘国能也就成了没人要没人管的小孩子。

    少了这么个没有丝毫存在感,甚至是与自己阳奉阴违的人物,左良玉松口气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多想。

    想当初杨嗣昌刚入阁的时候,真可以称得上权倾朝野四字,也就是他力主招抚,才让张献忠、罗汝才在穷困潦倒的时候有了时机喘息。

    后来杨嗣昌为了弥补过错,彻夜不休的布置了一个天罗地网,这计策成效很好,各路流贼因此而陷入低潮,可就在李自成马上要被搜山官军找到,并且看押回北直隶问斩的时候,辽东那边战事又起。

    流寇和清军总是这么不谋而合,不得已,朝廷只好再次抽调官军增援辽东,将那些流寇招抚了事。

    到现在这些曾经被招抚的流寇大多数有了八大王张献忠和曹操罗汝才两个人带头,大多数都选择复起,如同床榻天刘国能这样死心塌地为官军办事的只占了很少一部分。

    原本那个五省协剿的美好计划已经不合时宜,杨嗣昌依然拿着这张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