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说的有声有色,但无论百姓还是卢象升麾下的军士都知道这根本是无稽之谈,卢象升素来行事稳妥,不贪虚名,就连出兵决战都是皇帝几次下旨,碍不住压力才决定。
这种贪功冒进的屁话,怕也只有对太监极为信任的崇祯皇帝才能信以为真,不仅没有给卢象升建祠立谥号,甚至还怀疑卢象升没死,派锦衣卫去查有没有临阵脱逃。
据说消息传出来的时候,北直隶各府,尤其是卢象升亲自整饬过的顺德三府军民百姓无不放声大哭。
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军
登州营回到蓬莱已经有一个多月,管清天拿着军议司核算的战损结果在堂上一念,大家当下就是什么高兴的心思都没了。
王争也是悲痛不已,这些阵亡在辽东的战兵,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角色,随便拿出去一个,就是刘泽清的家丁都比不了,居然就这么扔在辽东一千多员,不心痛是假的。
不过打仗哪能不死人,特别是对付鞑虏,这只是个开始,今后与鞑子的大战小战说不定还要有多少。
王争毕竟不是那种优柔寡断的人,伤心不久很快就想通了,想着怎么能慰劳一番,让自己安心的同时,也能让战士更加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
王争来这边之前曾是部队服役的士兵,这一想自然而然就联想到两个字——勋章。
可不要小看了这小小的一枚勋章,对所有兵士的意义十分重大,后世拿了勋章的兵士都是当成宝,挂在身上行走在外倍儿有面子,精良做工更是能代代相传。
勋章这件事王争不可能去问别人,这东西在后世虽然常见,但在这时候怕是他登州营的创举,当然要细细思量。
王争让玉儿研墨,连两个人续几夜都窝在书房里商量,登州营后来闻名于世的勋章也就是在那时定下来的,只是这东西想起来容易,真正画起来才体会到有多费脑子。
大约是几天后,完善的勋章草图连同王争的亲笔文书一同下发到军议司,经由军议司层层下达到登州营各级将士的身上。
这勋章看着简单,却非经年手艺的匠户制作不成,不倒十天的功夫便开始陆陆续续产出成品,其实模样只比铜钱大了一圈。
这头一种也是最为稀少的,用纯金缀配点玉打制而成,一座迷你的赫图阿拉城就刻印在上面。
这是专门为去辽东立了大功的兵士而打造,除了这三千多枚,今后即便是登州营也不再生产,图纸都烧了,为的就是物以稀为贵。
很快,这枚纯金的勋章便一一发到了战兵们的手中,起初大家并不以为然,觉得这么一个铜钱大小的金块块能值多少银子,拿着又能有什么用。
后来听军议司派来的文吏细细的讲完,才是有如获至宝的感觉。
未成想这小小一枚勋章,今后可就是他们荣誉的见证,世上只有这三千多枚,其余的兵士们不知有多羡慕。
说是发下去让战兵们佩戴,但大多数有家有室的兵士哪舍得拿出来风吹日晒,趁着当周的假期便回家好好的封存起来,并且临走时还不断的千叮咛万嘱咐,让自己老婆儿子当成最重要的东西保存。
这可是自己杀鞑子的荣誉见证,说是传家宝都不为过,自然要代代相传。
趁着这次机会,王争也在登州营内颁行了一整套的勋章制度,除了每场战役特制的限定勋章以外,登州营还要有上中下三种勋章,奖赏给平日操训与任务突出的兵士。
不过只有战役的限定勋章才是纯金打制,其余的勋章都是银刚所造,但是这并不影响兵士们的热情似火。
这三种分为战斗勋章、操训勋章与杰出军功勋章,图案分别是两把交叉的钢刀,面目严谨正在操训的披甲兵士,与一顶旌旗飘扬的军帐。
新增的《登州营勋章军功条例》中明确规定了三种勋章的获得方式,勋章每三月与拉练一同结算与发配兵士,一经发下,如何处置就都是兵士们自己的事了,王争不加干预。
本来王争曾有些担忧,因为这时候的人和后世不一样,后世通用的东西在这里不一定能吃的开,但后来却觉得是自己多虑了。
王争现在对兵士们的待遇可谓是全大明最好的,不仅饷银从不间断,月月足额发放,而且一旦入了正兵籍就有五亩田地的赏赐,这次颁行的勋章制度则让军士们觉得荣耀加身,归属感更强。
据军官们上报,说是自打勋章制度开始实行,兵士们每每提及战兵获得的赫图阿拉勋章便是眼红不已,登州营自此武风盛行。
好比同列奔行的马儿,只有竞争才能产出更多的良驹,兵士也是这个道理,一支军队如果竞争力经久不衰,那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必然直线上升。
王争看着军议司报上来的公文也是不断点头,今后日常的勋章种类要增多是一定的,但又要巧妙的控制住,既不能过多的发放,也不能发放的太少。
目前自己就只想出这么多,只好走一步看一步。
正想着,忽然从门外跑来一名兵士,也许是由于勋章制度,这名兵士跪在地上都是腰板挺直,抱拳肃声道:
“启禀将军,京师钦差已到境内。”
崇祯十二年的二月二日,正值春节的前一天,钦差终于从北直隶来到蓬莱,随同前来的不只是司礼监的人,还有几名兵部官员。
除此之外,陪同前来的还有登莱巡抚徐人龙与莱州府一应有司官员。
王争和登州府知府孙化龙立即带着府城文武官员出十里相迎,接了钦差往蓬莱而去,随行的官员足有几百号人,徐人龙更是安排随从仆人一路吹锣打鼓,旗牌当先,热闹非常。
王争不禁感叹,这钦差的排场就是大。
很快,在校场内,传旨的司礼监钦差太监小心翼翼拿出金黄色的卷轴,慢慢在半空铺开,咳咳几声,尖细的喊道:
“登州府海防副总兵王争接旨~”
“末将王争,率登州营众将士接旨,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争与登莱两府的官员立即匍匐跪下接旨,周围的登州营将士旌旗招展,阵容更是整齐,几乎是王争话音刚落的同一时间便立即半跪在地,头向地面,行迎天大礼。
“登州海防副总兵王争,率登州营将士攻陷鞑虏兴京城赫图阿拉,俘嫩哲等一干宵小奴贼,克谨、忠贞,有大功于朝,着升实授两级,授总督登莱沿海兵马备倭都司都指挥使,充任登莱总兵官,掌总兵大印,仍率登州营驻防蓬莱,掌登莱二府海防、备倭,粮械、兵马调度诸务。。。”
不过这圣旨还没完,太监换了一头继续念道:
“。。。登州营将士勇猛敢战,斩奴级三千,立不世之功,当属三军之首,朕心甚慰!营官王争指挥、操训有功,加封五品骁骑尉,夸功于天下,是为,勇冠三军!!”
“其余一应诸事,兵部及各部院、有司协调相帮。。。”
话音落地,全场皆惊。21010
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颜继祖
“登莱总兵是个虚职,向来只能管驻城,但是这王争还挂着备倭都司的都指挥使的头衔,真是官运亨通啊。。。。。。”
“可不是,登莱总兵挂着备倭都司官身的不是没有,很少罢了,可这回皇上加封了他骁骑尉呀,这可是正五品的荣勋,前几任的吴惟忠,韩大虎都不曾有过,还是历任登莱总兵的头一遭啊!”
“看来接旨后要好好去巴结巴结了,这王争手段多的很,听说去年,就是刘部都在他手上吃瘪了。”
“这位同僚说的是,这登莱两府怕要变天喽。”
前来传旨的太监叫张京,倒是与鞑子的章京相谐音,他传完了旨,避开众人来到王争身前,拱着手似笑非笑的道:
“恭喜升官嘞!王镇台!”
张京是大内乾清宫的管事牌子,在司礼监的门下,是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的人,本来当太监当到他这个份上,不是大事基本不会跑这么远的道儿来传旨,一般这种活计都交给小太监来干。
王争一早便打听明白这位钦差的来历,稍微一寻思就能明白,张京这次来定然是有王承恩的授意在里面,想试试自己的意思。
顿时是推脱了几句,塞一块金锭过去,笑着道:
“王公公的意思是。。。?”
张京一脸惊讶的看了一眼王争,又是从上到下的扫视了一番,这才是搓着手把金锭收了进去。
感受到金锭的重量,张京心花怒放,顿时是搓着手笑道:
“王镇台倒是明白人,不怪乎儿王公公如此看重于你,倒不是什么紧要的事,只是想让我来给你提个口风,说是让你安耐住性子,为朝廷再立新功才是真的。”
看见王争面有沉吟,张京笑吟吟的提醒道:
“王镇台~?哟呵呵,那个,这都是王公公的意思,可都听明白了?”
“明白明白。”
王争转念过来立刻就是说道,派人把张京好生送走后回到书房独自想起来。
看王承恩这意思,是怕自己嫌官封的小,带着登州营在这边闹出乱子,这才特意让张京来安抚自己。
明白了前因后果之后,王争倒是苦笑起来,这都是哪跟哪的事儿啊,虽说这登莱总兵自己早就是有收入囊中的打算,不过他还真没有贪得无厌的那份心。
登州营到今天可不是靠的一口吃个胖子,那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升任登莱总兵估计已经有不少人暗地里眼红妒忌,直接到山东总兵岂不是立马成了出头鸟,到时候怕人人都要出来打上几枪。
再者说,如今的登州营战兵只剩下三千多人,其余的兵力要留着防范地方,这点人数平定登莱倒是绰绰有余,在整个山东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山东是大省,这可不仅体现在省境,自打明初以来山东就一直是税赋与产粮大省,又同江南接壤,运河穿境而过。
这也造成山东商业经济算是比较发达,地方富足,更是有济宁这种繁华不逊与苏杭的大城。
圣旨下来的第二天就是春节,这或许是老天给王争最好的年节大礼,登莱官员就不说了,几乎趁着过年过节这几天来了个遍,把王争的门槛都要踢破。
就连山东其他府境,诸如青州府、济南府的官员也有些来凑个热闹,不过这些人除了道贺,大多数却是来哭惨的,说起清军的暴行一个比一个绘声绘色。
其实他们说的大多也都是确有其事,去年的清军入寇要不是王争带着登州营到后面闹了一下子,这时候怕才完事。
就是这三个月,相比北直隶,山东也被多尔衮的正白旗涂炭不轻,竟然有二十几座大小城池失陷。
作为山东总兵的刘泽清本该带兵统筹各地,协调抵御建奴的入寇,但这小子压根没想过抵御这码子事,得到消息后,一早儿带着人跑远了。
直到上个月才慢腾腾的挪腾到东昌府驻扎,看这意思是提防着,万一建奴再回来,立马带人掉头跑到河南。
年前的时候刘泽清以山东总兵的名义煞有其事的上了一份奏疏,责任自身一点没沾,全都推到那些失守城池的军将身上,口口声声说自己是“数度转战”。
南直隶镇守太监刘福那边协调一番,负责清查此事的阁臣杨嗣昌与刘福也有交情,这事也就算过去了。
最后到了三月份,杨嗣昌清查完毕报了上去。
各地有调度有方功过相抵的,也有痛改前非自缢身亡的,在刘大总兵的奏疏里,甚至出现地方军将投敌献城的。
总而言之,无论杨嗣昌如何左遮右掩,终究还是挡不住各地溃败的大势,最多就是调度有方减少伤亡,压根没什么胜迹传出来。
在这种时候,王争率领登州营突然来了这么一场大捷。
崇祯将信将疑,当即命北镇抚司的锦衣卫专门查验,最后都是纯正的鞑子首级,又惊又喜的时候,各级有司衙门自然要大大宣扬起来。
将鞑子首级堆叠京官那是必须的,杨嗣昌本来和山东巡抚颜继祖素有不合,这回本来想理所当然的给他定个死罪,可却突然出现登州营这样一场大捷,据说连老奴酋努尔哈赤的亲女儿都给抓了活的回来。
杨嗣昌得到秉笔太监王承恩的提醒,态度立刻来了个三百六十度翻转。
当然了,他也明白,这时候若是再想把颜继祖定罪是不可能的了,这等大捷,那老小子怎么也能拿上一个驭下有方的功劳。
尽管心里有些气,但杨嗣昌还是老老实实的上疏为颜继祖审辩,再一意孤行要整颜继祖,只怕会如同王承恩说的那样,死的将是他自己。
颜继祖这次算是躺着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