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中有十数人,各个鸦雀无声,静坐冥想,或者检查武器。
突然之间,一人说着:“有人入村了!永康王,如何处置?”
众人都是一惊,直望向中间的李神通,此是李渊之弟,拜宗正卿、右翊卫大将军,封永康王,李神通一向和与李世民走的非常近,所以在这里,也不足为奇。
李神通讶然:“杀掉这批人,再看看是偶然还是搜索在这里!”
李神通的武功,未必超过李渊,但是他在江湖威望却尤过其兄。擅使三戈戟,钩、啄、割、刺变化万千,名震北方。
说罢,他就提出了三戈戟。
才出了门,就听见外面几声惨叫,顿时心中大凛。
那是外面戒备的人员,都是李阀之中地好手。怎么就如此轻易被杀?放眼过去,却见大概二百骑直扑入村。
等看见为首者,更是脸色苍白。
不可一世横行天下的石之轩,悠然策骑,徐徐而来。毫无顾忌的直入阵前。
以李神通的强悍,也露出惊骇紧张地神色,手下顿时全部抽出兵器,严阵以待。石之轩地威名和实力,也许别人不知道。但是像李阀核心人员都是非常清楚,顿时心中叫苦,石之轩既然已经来了。就说明拦截自己,并非偶然。
石之轩在离李神通十步处,停住马匹,居高临下,双目魔芒大盛,微笑的说着:“原来是永康王,真是幸会了。”
李神通苦笑,说着:“原来是石先生。真是幸会,不知前来有何要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还要问问你为何这个时候来到这里呢?不如与我一起,见见圣上,相信圣上一定会非常欢喜。”
李神通眼神一凝。知道情况不好,闷哼一声。往后疾退,而两名亲卫高手,立刻闪入双方空隙,作为李阀之人,在这个时候,只有这个选择。
但是刀光一闪,石之轩策马前行,长刀撕开血肉地可怕声音立刻响起,两卫长刀撒地,往后便倒,立毙当场。
李神通却全然不顾,从舌尖一咬,直喷出一口鲜血,然后后退的身影立刻加快了一半。
现在这个情况,很明显是杨宣凝早有准备,原本计划不可行,必须回去通知,不然的话,不但李世民会折在此时,而且陪葬的还有三分之一地精锐。
石之轩也想不到他如此干脆绝决,当下翻身下马,飞起一脚,拦截在前面的一个高手,顿时胸囗如铁锤一击,口出鲜血,倒跌而出,其它人还没有来得及拦截,石之轩已展开幻魔身法,如影附形的赶上李神通。
到底是石之轩幻魔身法厉害,只在十个呼吸之间,就赶上了李神通,李神通知道不好,也拿出全部力量,拼死一搏,两条人影在快速的闪动交锋,迅速得令人眼花撩乱,内气碰撞之声连绵不绝,进行着最凌厉最激烈的近身搏斗。
才五个呼吸之后,只听一声脆响,李神通脸如死灰,连连后退,而石之轩脸色也略有点苍白,但是转眼就恢复。
“你如不是心无斗志,要想赶着回去,也许还可以和我过上几招,真是可惜啊,其实你回去,也没有用了,因为宋缺地用兵之道,比我还胜上几分,你以为李世民既然来了,还能够回去吗?”
李神通勉强回头,却见一个方向,山野火光亮起,大火冲天而起,夜空也给染红,顿时吐出一口鲜血,扑到在地,气绝身亡。
徐子陵在附近山头,遥观远处火焰,旁边一人,却是侯希白。
徐子陵问着:“侯希白来见我,是令师的意思吗?”
“还有师妃暄的意思,这是最后的机会,既然不成功,就请子陵万万不要插手此事。”
徐子陵沉默下来,神色一黯,有感而发的说着:“难道师妃暄,终于要改变自己地选择了?”
侯希白默然。然后才叹着说:“当年师傅曾对我说,要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去欣赏天下美女,当我第一眼见到妃暄时,就像看到到展子虔的真迹,觉得世上没可能有更好地美人,她令我领悟到美丽的真谛,那是超越我画笔的禅境。自她踏足尘世,让我等几人得睹,侯希白再非以前的侯希白。”侯希白双目异芒闪动,徐徐说着: “但是今日师妃暄的选择,使我更深刻的明白,人世间本没有完美的东西,连妃暄这样的女子,也不例外,唯有在最美丽地时刻,用笔墨把它们记录下来,成就不朽的美丽。”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记录下来的师妃暄,已经不是师妃暄,只是我对美丽地最深刻的烙印,这必会在我数十年后,都清晰不染。”
徐子陵想起数次与师妃暄见面人景交融地动人情景,叹道:“说得好。你把我没法形容的感觉一语道尽。”
徐子陵随之,容色恢复平静,说着:“我一向希望再也见不到任何战争,但是我也总以为,师妃暄这样地仙子。怎么都不会改变自己的选择,现在看来,倒是我想错了。”
侯希白叹息的说着:“也许有人能够全然无悔,但是却不是师妃暄,她身上有太多责任和牵连了。怎么可以由得她自己选择?而且,你可知道,今日宋缺来此。是有着深意。”侯希白说着。
“什么深意?”
“五胡以来,留在关陇贵族,一向积极与胡人贵族联姻,以保持基业,扩大在北方地政治军事实力,时至今日,北方已经由半胡半汉者掌控,而南方宋家那类汉族士族。婚娅自保,不尚冠冕,以保持血统及文化的纯正,今日关中大破,宋缺来此。你还不明白吗?”
“你说是清洗整个北方?”
“整个清洗北方,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那些贵族世家门阀,与胡族联系深的,只怕都没有多少好结果,宋缺威名赫赫,如果主持清洗的话,在现在地情况下,谁能够抗衡?”
“这不等于屠夫的角色吗?宋缺怎么肯当?”
“宋缺一心汉族正统,这点罪名算得了什么?妃暄自宋缺前来,就知道大事不好,现在李世民之袭,只是最后努力,如今努力破碎,自然只有顺应了,不然的话,只怕稍有违抗,就是多上千百人的人头落地。”
徐子陵听了这话,浮现出无比的惆怅,顿时,在洛阳,她那最后二人对看地片刻,就在心中流过,然后才徐徐点头说着:“说的对。”
默然了片刻,侯希白又说着:“我圣门有人专于搜索之术,已经发觉了李世民的痕迹,天刀宋缺亲自主持,连同宋家高手和圣门高手,总率三万人追击,已经遏守关卡要地,只怕李世民这次已经来得,回不得。”
“李世民不能退回吗?”
“出路已绝,已经困在此山之中,只是清除山路,砍伐树木,都需要时间,宋缺当然不会留给他余地。只是李世民也是决断之人,一被发觉,发觉来路已绝,立刻在一处山地上扎营,此山甚险,又有水源,马匹也可斩杀,一时间不会有问题,但是想出去,也是千难万难,等汉中一破,大军而来,也不过晚死几日。”
顿了一顿,又说着:“过上几日,也许还有师妃暄命胡教反戈之事,想必你不会愿意看见这样地情况吧?不如早早离开这里。”
徐子陵默然,凝视着这高山间的丘陵,月光之下,溪河隐藏在古木之中,一片宁和,茫不知可怕的战火,蔓延到这和平的天地间来,心中不由百感交集,只是说着:“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这些事情,真的不关我的事了。”
侯希白皱眉说着:“听子陵语气,似乎有着放弃一切的想法?”
徐子陵苦笑的说着:“我想到地,只是趁早离开这个地方,我现在只想周游天下,与天地一体,再也不理这些事情。”
虽然他以前已经说过这话,但是现在却无比坚决。
以他的聪明,岂不明白师妃暄的选择?如是别人,也许被师妃暄的那种天人之资所动,但是杨宣凝,却根本无视,甚至把这种天人之资当成了稀罕的东西,肆意把玩。
如果师妃暄坚决抵抗,他自问,必毫不犹豫,与她一起,共同对抗杨宣凝,哪怕粉身碎骨,也毫不迟疑,但是如今,师妃暄却如此选择,这使他心中产生难以描述地痛苦和失落。
这并不单是男女的感情,更在于一种心目中地完美被打碎的感觉,使他顿时生出生无可恋,世事如风,无所执着的感觉。
♂第二卷 一刀转战三千里♀
―第一百二十二章 … 李世民授首―
汉中
“轰!”
又一处城墙在檑木攻击下,轰然倒塌,碎石尘屑飞扬。
大火熊熊燃烧,直上云空。
攻城的杨唐军,就和蚂蚁潮一样,直冲向缺口之处。
杨宣凝静静不言。
攻城已过五日,已经有二万杨唐军折于城下,但是城中也差不多接近油尽灯枯,今日攻城前,杨宣凝亲自向李孝恭招降,却被李孝恭坚决拒绝。
“城破了!”城内杀声,哭喊之声震耳,火头四起,本来奋战,一直运输火油木石的汉中百姓,终于开始四散奔逃,而李唐的士兵,却在李孝恭的领导下,拼死展开更激烈的抵抗。
在缺口处,反复争夺,城上城下,伏尸无数、血流成河。
一支杨唐千人队,在首将的率领下,甚至直扑缺口,登入内城,但是李孝恭,亲率高手,以破釜沉舟之气,既然反包围在上,二方全都奋战不退,后面杨唐军,竟然接应不上,于是这支千人队,竟然在众目睽睽下,尽皆战没,但是临战之死,无一人后退混乱,为将者,更是死战最后,亲杀二十余。
面对这个情况,杨宣凝略皱眉,问着:“这是何人?”
侍从小心翼翼的回答说着:“折冲都尉吴成。”
杨宣凝说着:“可惜,恤其家族赏赐遗恩加倍,赐忠勇二字。”
“臣遵旨。”
不过,这毕竟毫无意义,李孝恭反扑成功,他的周围亲兵也折了三分之一,军令之下,杨唐军十数万军,根本不在意这点伤亡。
大厦将倾。独木难支,这场战斗,战到了下午,临城抵抗的李唐军,已经大半消灭,余部退入城中,进行巷战。
由于剩下的李唐高手甚多。直战到黄昏,城中还没有肃清,指挥大将李靖,不得不亲自前来请罪。
杨宣凝闻报,在亲卫甲士的重重保护下。上得一处已经清理过的墙楼,居高临下,观察良久,说着:“大将军破城有功,何罪之有。此等,皆是李阀效死之士,朕当成全之。从即时起。无受降,大将军可点燃火具,命大军围困,不可放走一人!”
李靖大声应是,战到这个地步,还不投降,是李阀死了心的嫡系死士,自然不可留。这道旨意,本是正常。
自古受降者众,但是这种人,从不在受降之列。
没有多少时间,火把点燃。大战继续,从高空而下。整个汉中,就笼罩在冲天火光之中,杨唐军编队列阵,一一清查,凡有李唐士兵,乱箭、乱刀,长枪杀死,再不受降。
直到第二天清晨,城中全部肃清,李孝恭突围不成,身中六十余创,这个年轻的天才将领和李家王爷,授首于太守府中。
杨宣凝听到这个消息,默然无语,然后命厚葬。
汉中既平,凡杨唐战死者,都要一一清点,记录名号和铁牌,一般士兵,就地埋葬,而百人将以上,都要准备棺木,由其下属运到家族安葬。
汉中之战,战死者一万一千,伤者三万八千,其实打到最后,十五万人已经折了五万,当下就安居城中,清理地方。
汉中既下,整个巴蜀,和南方就连成一片,大量物资和兵力,沿水陆而上。
不过杨宣凝就算要修养,当然也不会给李阀喘息之机,命李靖率三万军,扑入关中,不但截断了李世民军地后路,也同时威胁着长安,这样的话,所到之处,各郡各县,就算不投降,也个个闭城而守,不能与其它郡县联系,更谈不上听从李阀号令,再组织抵抗了。。1#6##小说网。
“僧兵反戈,李世民授首,镇南王还在肃清余逆,不日回来面圣。”
这个消息传来,却已经是十五日之后。
这时,新建的忠烈城隍殿已经完成:“朕建城隍,以鉴察民之善恶而祸福之,俾幽明举不得幸免,使善者有祭,恶者有法,人当知畏而不敢妄为。”
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体系乡建土地神殿,县府建城隍,又于大城建后土之殿。
城隍殿,设英灵殿,战死灵牌都列于其中,每年新年和清明,都由当地县令、太守出面,亲自祭祀。
说白了,这的确是仿照日后日本的靖神社,将为国阵亡者列入祭祀,得以安息不朽
我之英雄,彼之敌寇
敌之英雄,我之敌寇
无论后世中国人怎么样仇恨,但是对日本人来说,他们都是为国战死的英雄
与其仇恨靖神社,不如消灭敌方的国运,不如祭祀自己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