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食去偷袭咱们筑港的地方?”夏鸿升一看之后,说道:“筑港还没有修成,目前也只是商船偶尔停靠一下而已,大食是不是太急了?”
“兴许是跟贤婿方才一样,狗急跳墙呢。”李世民挪揄道。
“呃……”夏鸿升一顿,只好又道:“看来大食也是知道大唐若是在波斯地区有了飞地,对他不利,故而想要趁着港口还未建成,先行破坏,尽力拖延大唐能够亲自插手波斯地区的时间,好争取时间在大唐有能力亲手在波斯地区进行干涉之前击败波斯。”
“他是觉得万里之遥,咱们大唐没法亲自出兵,就算是他偷袭了港口,大唐也没甚么实质性的法子。”李世民说道:“恐怕日后每过一段时日,大食都会去偷袭一次。港口一日不成,大唐就一日不能作为基地来驻兵。大食会一直偷袭港口,拖延进度,争取时间。贤婿的看法呢?”
“调几船汽油过去。”夏鸿升说道。
原本的历史上拜占庭用“希腊火”尚且能够抵抗阿拉伯人那么久,令阿拉伯的战船损失惨重。倘若大食再去偷袭港口,就烧得他有来无回。多烧几次,就不敢去了。
“不错。”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朕倒觉得,此事还大有可以操作的余地。”
“哦?”夏鸿升看向了李世民。
李世民笑了笑:“不是说‘敢犯大唐天威者,虽远必诛’么?朕准备派几队特战队过去,随便诛几个大食贵族——闲着没事就杀几个,没事就杀几个——他算着大唐没法出兵过去,那有本事他出兵大唐来嘛!”
“大食也拿大唐没办法,怒火只能转向波斯。这样大食就会更加疯狂的进攻波斯!”夏鸿升随即明白了李世民的用意:“波斯就要从大唐买更多的军备来抵抗大食。这俩会越打越疯狂,消耗的更快更严重。”
李世民点了点头。
夏鸿升想了想,又道:“那若是大食恼羞成怒,派出船队游弋海上,专门拦截大唐的往来商船呢?”
“海上那么大,凭借他那几艘破船,能追得上大唐的新式海船么?”李世民笑了笑,说道:“且不说他的船能不能追上大唐的海船,他的战船能不能射动大唐海船的铁甲。就说他若是真敢堵截往来的大唐商船,朕就敢给每一艘备案过的海船都配上汽油,见他的船就烧,谁烧沉一艘大食的战船,朕就再赏给他一条船!”
夏鸿升在心中给李世民竖起了拇指——恩,看到你这么流氓,本公子就放心了!
………………………………
第1116章 科技还是第一战斗力
大唐与大食,这两个雄踞在这片大陆两侧的强大国度,如今尚不能直接进行对抗。两者相距之远,这距离便是横亘在两者之间的天堑。
想让天堑变通途,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倒不是说大唐的将士没法到达波斯地区。若真是想要过去,大唐现如今的水师铁甲战船完全可以将大量的大唐将士带到那里。
但是打仗打的不仅仅是谋略将士,也是打后勤。战争的后勤特别重要,可谓是最重要的环节。倘若是后勤不力,那么前线的将士再奋勇,也终究难以支持。
波斯距离大唐太远了,大唐的后勤够不着啊!至于波斯,也不是一个能够放心依赖的主儿。
所以在大唐没有几个稳固的能够为大唐的海外军队充分提供后勤支持的飞地之前,大唐的作战半径将大食和波斯囊括进去。
谁也打不了谁,又已经随着站队波斯而撕破了脸皮,那就只能互相恶心了。
大食去偷袭大唐正在修筑的港口,就是盘算着大唐没法打他,因而故意挑衅,来恶心人。也是为了泄愤——波斯从大唐得到了厉害的武器,让大食吃了很大的亏,大食因而对帮助波斯的大唐感到怒火中烧。
这些阿拉伯人大约是觉得那些港口距离大食很近,距离大唐很远,而大食并没有什么距离大唐很近,距离大食很远。故而就算是攻击了港口,大唐也只能干瞪眼,就算是气的吹胡子,手里也没辙。
大食这么做,颇有些耍流氓的意味。
对付这种手段,就得以流氓制流氓,比他更加流氓才是。
李世民就应对的很好。
既然你大食已经去偷袭我大唐的筑港,这就已经是明显的战争行为。那我动用刺客去搞搞暗杀,也就没什么不妥的了。
今日刺杀这个,明日刺杀那个,不求杀的都是高官显贵,甚至不求刺杀成功。就是图个闹得你鸡犬不宁,寝食难安,成天提心吊胆。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就是让大食的贵族们人心惶惶,终日不得安宁。也算是杀一儆百,杀鸡儆猴,让大食人,还有其他那些国家的人都知道,犯我大唐天威者,虽远必诛,这并非是一句空话。
再说海上的上路。
大唐如今商船,早已经全都换成了新式的海船了。新式海船所带来的效益驱使着海商们神速的完成了船只的革新。铁甲船亦当作一种奖励的手段,和一种荣誉标志,被政府奖励给做出大贡献的海商,和那些类似于老鬼的探海者们。
若是在海上遇到大食的船只,还真不怕。
船体没有大唐的大,机动性又更差,速度又更慢,大食的战船凭什么能围堵住来自大唐的海船?
就算是靠数量多又如何?倘若果真给那些出远海的海船配备上汽油,装几个抛石机,那还就盼着他们能连成片了——这样才好烧么!
再加上李世民那烧一艘大食的战船,就奖励一艘海船的话,只怕那些商人们能宁愿少拉些货,也要多载些汽油,专门去找大食的战船了。
李世民这一招简直不要太流氓,完全是拿着技术先进来欺负人。
果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伟人诚不欺我啊!恩,还是第一战斗力!
李世民和夏鸿升心里都明白,互相看着对方,一起露出了一副高深的笑容来。
哎,这笑的真阴损!
恐怕是此刻二人心中都泛起的心声。
眼瞅外面的天色渐晚,夏鸿升估摸着今晚要住在长安。就打算快些告退,然后去徐孝德家中看看。他外派为官,因征伐高句丽时后勤调度有功,从水部郎中任上擢升为沂州刺史。家眷未跟着去,夏鸿升这个做女婿的,不时会去看看,有所照拂。
从李世民跟前告退,夏鸿升快步往宫外走。
将到朱雀门,忽而见一辆马车过了朱雀门就狂奔过来。
夏鸿升往边上走走,心里还道是谁这么吊,皇宫里面都敢飙车?
却没曾想那马车道了夏鸿升跟前一个急停,竟然是孙道长的头从里面申了出来。
“才喊了人去泾阳寻你!”孙道长一伸出头立刻就对夏鸿升说道:“竟然在这里碰见。快来!”
“呃……”夏鸿升愕然一愣,见孙思邈一脸的凝重,也不好多说甚么,于是走了过去。
走到马车边上,却见孙思邈一下从车厢里探出身子,弯腰一把抓住了夏鸿升就要往上拉。
夏鸿升赶紧一蹦跳了上去,边坐边问:“孙道长,这是怎的……”
“岭南道传了豌豆疮,已然死了千多人了!”孙思邈神色凝重,沉声答道:“地方上的医官传书太医局,何太医方才差人唤贫道速来商讨。贫道一听便立时让道童去寻你,没想竟在此处遇见。”
呃,夏鸿升脸上有些发烧,心虚的挠了挠头。这个……自己对于医书根本是一窍不通,这豌豆疮是啥玩意儿,听都没有听过,这怕是帮不上忙啊!
说话间,马车已然奔到了太医局外。孙思邈下了马车,二人立刻往里面去。
刚入院子,就看见何太医正往外去。见了二人,面上一喜,立刻前去躬身行了一礼,说道:“拜见少师,拜见道长!道长,本该我亲自前去向您请教,怎奈此等疫情,须立即向陛下进奏,我也是顾不上那么多礼数了!”
“贫道与何太医同去面见陛下。”孙思邈说道:“走罢!”
说罢,便有立刻转身走开了。
夏鸿升摸摸鼻子,还没动,就听孙思邈又扭过头喊他:“疫情严重,还请夏公一道前去面见陛下吧!”
面对这位大医精诚的真神医,夏鸿升一点儿脾气没有,听孙思邈这么说,也只得赶紧迈开脚步,随着二人又往宫内疾步过去。
“陛下之前在书房,我方才告退时听陛下说要去两仪殿。”夏鸿升对二人说道:“咱们直接去两仪殿罢!”
孙道长跟何太医二人神情严峻而凝重,快步走着,一语不发。
夏鸿升跟在后面,往前抢了两步,跟何太医并了排,拉了拉他,轻声问道:“何太医,这豌豆疮是个啥?”
………………………………
第1117章 豌豆疮
“夏少师不知?”何太医扭头看看那夏鸿升。
夏鸿升挠了挠头,说道:“的确是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有些对不上号。何太医且与我说说,兴许我听说过这等病症,只是不叫这个名字。”
何太医点了点头,一边走,一边对夏鸿升解释道:“这豌豆疮乃为痘疮的一种,所传者甚快,人一旦得此疾,则高烧不退,继而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创,皆载**,随决随生,不即治,剧者多死。治得差者,疮癜紫黑,弥岁方灭。这痘毒一旦染上,死者十之八九。若幸而自愈,则日后不会再患此疾,然其面目已毁,满为痘坑,不可直视。”
说罢,何太医又问道:“少师可曾听闻此疾?”
张三李四王麻子,这可不就是王麻子么!夏鸿升登时一拍大腿:“天花!”
“天花?”何太医与孙思邈一同转过了头来,看向了夏鸿升。
“得此疾者,是否有寒战、高热、乏力、头痛、四肢及腰背部酸痛,体温急剧升高时可出现惊厥、昏迷之证?”夏鸿升问道:“之后,患者皮肤成批依次出现斑疹、丘疹、疱疹,最终成为脓疱?若得自愈,则最后结痂、脱痂,遗留痘疤?”
孙思邈一下转过了身来:“正是如此!”
“若是天花,那可就怕人了。”夏鸿升摇了摇头:“当下关紧,应是封锁疫区,所有患者必须单独隔离,只能由之前患过自愈者接触。否则将迅速传开,如同洪水猛兽。”
“还是快些先见到陛下!”何太医说道。
三人又加快了步子,往两仪殿赶紧过去。
天花来势凶猛,发展迅速,对未免疫人群感染后的致死率极高。不仅如此,即便是有幸自愈,但是天花留下痘疤往往遍布脸面甚至于全身,使人的容貌严重损坏,令人不敢直视,这带来的影响也是一辈子的。
这种传染病曾在世界上造成过巨大的损失。即便是在夏鸿升所处的后世,对天花也没有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感染天花的患者必须严格隔离一个多月之久,直至自行痊愈。
不过,在夏鸿升所处的时代里,已经有许多年没有听闻过关于天花流行的事情了。夏鸿升记忆里对于天花最近的新闻,也是世界上最后一株天花病毒存放到了南极的标本库当中而已。
人类最终战胜了天花。
天花无药可治,但却有法可预。
思索间,三人已经到了两仪殿外,经由内侍通传,得以进去。
“怎么?”李世民见三人进去,神色就有些严峻了。
“小婿方才告退,走到半路碰见了孙道长,得知岭南生了疫情,又一起过来。”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具体情况,还是请何太医来说罢!”
李世民看向了何太医,何太医又行了一礼,说道:“回陛下,太医院接岭南道邕州医官的传书,言邕州生豌豆疮之疫,已然死了千多号人了!”
“豌豆疮?”李世民一愣,又道:“为何不听三省有报?”
当地发生疫情,应当由地方官员进奏,上书至户部,三省会议,再根据疫情严重与否上报皇帝。似此等已然死了千多人的,已经是大疫了。
三人相视看看,没人回答。
李世民转头对王德说道:“派人召房卿前来。”
王德领命出去了,李世民又对孙思邈问道:“此疫颇为严重,依孙道长看,当如何处置?”
“此疫呵气即染,若不封锁其地,只怕要越传越广。”孙思邈摇了摇头,说道:“若取好蜜通身涂抹,亦或用蜜去煮升麻,频繁饮服,或可有解。亦可以水煮升麻,之后以此液涂抹疮面。以酒浸渍升麻最好再行擦拭最好,然其剧痛难忍,且亦不能保证痊愈。”
“也就是无治愈之法了。”李世民说道:“朕亦曾见过患此症者,前隋之时关内亦曾传过此疫,当时朕记得,死了约莫数万人,才渐渐止息。听说有些人得了此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