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负担不起。”
“不错,这也的确是个问题。”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征调民夫,只怕不可行。陛下如今明令过要各地减少徭役,更不得伤农时。若是泾阳要修路,本县更偏向于不向朝廷申请征调徭役,而是申请雇佣。即将修路的消息向民间通报出去,将酬劳全都写清楚,宣传到位,然后使有意之人自行报名。如此变征为募,朝廷就不会不同意了。只不过,雇佣民夫,所需资财更多。”
“是啊!县令大人,所以一直到现如今,泾阳的水泥路也才只修完了城中干道而已。”杨县丞叹了口气,说道。
“呵呵,杨县丞先莫要叹气。”夏鸿升笑了起来:“本县既然能够猜得到早前张县令修路之困,那自然也早已想好了破解之法了。”
“哦?!”杨县丞和申主簿二人吃了一惊,看向夏鸿升,问道:“县令大人有何高明之策?”
夏鸿升笑了笑,说道:“借贷。本侯已经说服长安城中包括大唐皇家酒坊在内的几个商号,将其钱财暂借于泾阳县。签订合约,定下期限,到达期限必须连本带利归还给这些商号。当然,经过本县游说,这几个商户已然愿意这回借钱给泾阳县,不收利息。”
“借钱?!”杨县丞又是大吃一惊,立时就急了,赶紧说道:“县令大人万万不可!泾阳修路,花费甚多。若是向商号借钱,到时候还不上了该当如何?!泾阳县一年税收并不算多,虽是畿县,可也只是勉强过了十万石粮食。就算是全部卖了折做钱财,也未必能还清修路所借之款!到时若是还不上,若是县衙拖着不还,叫世人如何看待咱们?那商号若是再一闹腾,被朝廷,被陛下得知了去,只怕咱们都要下大狱了!县令大人,此举万万不可!”
夏鸿升看着杨县丞,笑着没有说话。旁边的刘县尉倒是拉了拉杨县丞的衣袖,给了他一个眼色,说了半句话:“杨兄,你莫不是忘了?咱们县令大人乃是……”
那杨县丞倒是一脸正气,说道:“这个,在下自然知道。县令大人还是陛下的驸马,到时候陛下未必会怪罪。只不过,县令大人,下官方才所言,却请县令大人千万要听得进去。大人如今身为县令,所做之事皆代表一县县衙,更代表朝廷。县令大人,您许之前是朝中勋贵高官,不知道民间事情。这寻常百姓,所能接触者,唯有县衙了。在寻常百姓眼中,县衙就代表了朝廷。县衙的一举一动,都是朝廷的一举一动。若是咱们县衙落下了一个拿官家身份去欺骗商贾钱财,巧取豪夺的骂名来,那日后县衙还要如何做事?百姓们该如何看待县衙,看待朝廷?县令大人之前让吾等书写警训之句悬于壁上,随处可见,以为警醒。怎得此番却又要如此行事?”
听杨县丞说话说得急声急语,又不大好听,其他几人都有些担心的看了看他。
“这个……县令大人,杨大人素来直言,向来便是心直口快之人,还请县令大人万勿见怪!”申主簿在一旁赶紧对夏鸿升说道。
“哈哈哈哈,哪里见怪?”夏鸿升笑道:“请杨县丞放心便是,本县已经自己私底下大致设想和规划过泾阳县修路的规模,并照着这般规划做了预算。根据本县的预算,修路所需之钱财虽然不少,但是本县亦有增加县衙收入之法,不出两年,必定还清。”
一边说着,夏鸿升一边掏出了一沓纸张来,让众人围过去,对着那一沓纸张讲了起来。
………………………………
第903章 中用的县丞
“本县对泾阳的道路之规划,分作两个部分,即内外二部。内则泾阳县域之内,自县城,往各村落之中,主要道路进行扩路及水泥硬化,以供泾阳百姓出行更加便利。外则泾阳县同其他周边诸县交汇延伸之路,以同外界交汇贯通。”夏鸿升拿着那一沓纸张,对众人说道:“这是本县依据当前市价送做出的预算,经过预算,泾阳县所有的道路修成,算上中间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须得花费钱财共计六十多万贯。”
“六十多万贯?!”申主簿惊呼一声:“这,县令大人,下官虽不管这方面事务,可也知道县衙如何也拿不出这笔资财来啊!”
夏鸿升笑了笑,说道:“诸位放心,最多两年,泾阳县衙就那得出这些钱了。具体是何法子,眼下还不能说,本县且买个关子。总之,钱财方面的事情,本县来处理,诸位只需做好规划,具体施行,确保修路的工程能够顺利进行便是了。”
听夏鸿升这么一说,众人便都不再开口了。一来是看出来夏鸿升已经做出了决断,不会再改。二来,也是听见夏鸿升说了他自己处理钱财方面的事情,那便说若是日后万一真出了差池,也跟他们没有干系。
倒是杨县丞,看上去似乎还想要说些什么。
夏鸿升看了出来,于是说道:“好了,诸位都去忙吧。杨县丞且先留下来,本县令有事情嘱咐。”
众人相互看看,都告辞离开了那里。
杨县丞留了下来,看着夏鸿升。
“坐,杨县丞,坐下来说。”夏鸿升笑着指指椅子,待杨县丞坐下来之后,又说道:“本县见杨县丞似乎还有话要说?还请杨县丞但讲无妨!”
杨县丞看看夏鸿升,叹了口气,说道:“下官倒也没有别的东西可说的。还是这修路的钱。下官知道县令大人的本事,之前去过长安,也听说过县令大人陶朱公在世的名号。若是县令大人您,说不定真有这个本事,让泾阳县两年内还清六十万贯之巨资。可县衙之中花钱的地方有许多,户部所拨根本不够。你如今开了这先例,日后若是县衙一遇到钱财不足的,就去借钱,日积月累,该当如何?县令大人,许是下官太过小心拘谨,可下官就是有些担心啊。这六十多万贯可不是小数目,万一到时候真个还不上,难不成官府还要一味拖欠不成?这么一来,咱们县衙岂不成了巧取豪夺的腐衙?到时候,不仅落下个骂名,还要被朝廷降罪――这可是大罪啊!”
夏鸿升点了点头,也收回了笑意,郑重的对杨县丞说道:“听到杨县丞的这番话,可知杨县丞是真个为县衙考量的。冲这个,本县给杨县丞漏个话。这话杨县丞今日听过便罢,万万不可透露出去。否则,可能便会惹陛下之怒,贬为庶民流放边疆都算是轻的。”
“哦?!”杨县丞一惊,当即大吃一惊道:“莫非这中间另有隐情?!”
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不仅是泾阳县有钱财不足的问题,其他各州县都有,户部也有。陛下让本县这回到泾阳为一县之令,也是为了让本县先在泾阳试试,看能不能找出来一个既不损伤百姓,又可增加州县衙门、户部之收入的法子来。这个法子,本县如今已经有了大致的轮廓,却不大明晰,故而不能贸然推行。至于修路这件事,杨县丞亦不必担心。来泾阳县之前,本县就已然向陛下要了决断之权。贷款这种事情,若是控制得当,会是个能方便许多事情的好法子,若是失控,也是猛虎般的危险。这个,本县心中有数。大唐皇家酒坊,与本县有些关系,就算是到时候县衙真个还不上了,本县用自己的钱还上便是。”
杨县丞点了点头,不再反对,告辞离开。
夏鸿升也自去忙自己的事情。
虽然初任县衙,事情有些多,不过安排完了几件大事情时候,剩下的日常琐碎之事,也是按部就班,桥归桥路归路,各司其职,各管其事。
夏鸿升亦没有因为这个,而忘记了自己的主要任务。
商法和税法的编纂,一直在持续着。夏鸿升得空就想,想来就写。先将想法都录于纸张,防止遗忘,然后再同幽姬、计润泽等人讨论讨论,查漏补缺,弥补漏洞,防止有人能从中钻空子等等,往往许多想法之中,论来论去,能剩下来几个写入其中,就已经是很不错的成果。
时节已经入冬,夏鸿升计划最迟在来年入夏之前将新的商法和税制编纂出来。
这样任务量是非常之大的。
不过,夏鸿升也算是找了几个得力的帮手来。计润泽在商学方面有所造诣,可以帮助夏鸿升制定和完善。
而幽姬虽然不大通晓这些,可她似乎天生有挑空子钻空子的天赋。夏鸿升同计润泽一起商量合计出来的举措,幽姬稍微一看一想,便总能找出漏洞和应对之策来。反馈给夏鸿升,就使得夏鸿升将新的商法和税法编纂的更为完善。
却说夏鸿升安排分派了事务之后,自己便做了这半日的甩手掌柜,离开了县衙,回到了家中。
刚又在初本之中补充了几条,觉得有些冻手,起身准备去做到炉子旁边,正刚要站起来,就听见了门外面管家的唤声。
让管家进来,管家对夏鸿升行了一礼,然后问道:“公子,眼瞅入了十二月,照着袁道长给齐勇算的日子,也该快到纳吉的时候了。小的叫自家婆娘充作媒人,准备好了礼来。您看,该是谁代表着府上过去说事呢?”
“你去便可。”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礼品多备一些,到里那里也不要自持身份,说话好听着些。咱们是将人家闺女娶走的事情,合该不能失了礼数,得拿出诚意来。也不能叫齐勇脸上不好看。”
“哎!小的省的!”管家点了点头,又掏出一章红折来,说道:“公子,这是礼单,您请过目。”
“不用。”夏鸿升摆了摆手,说道:“你看着准备便是,不能让人说府上仗势欺人,说齐勇小家子气。不过,也不能太过于张扬。你把着这个度,也就是了。”
管家点了点头,正待说话,却忽而听见身后一阵脚步声来,回头一看,见是小厮,跑过来说道:“启禀公子,门外有宫中禁卫求见!”
………………………………
第904章 基层官员
夏鸿升让管家去安排齐勇的事情,自己则出了门,见了那个宫中禁卫,问了几句,便给家中交代了一声,然后随着那禁卫去长安了。
到了长安,已是下午,夏鸿升径自入宫,经由黄门通报之后进了甘露殿。
李世民正在里面批阅奏疏,见夏鸿升进去,待其拜见了之后,对夏鸿升说道:“让你过来,是两件事情。第一件,是问问看你在泾阳待的如何,这个头可开起来了。第二件事情嘛,得等到明日。段纶举荐了一个巧匠,说堪比公输班在世,朕倒是新奇的紧。现如今军机坊里就缺这些个能工巧匠,若真有堪比公输班的本事,朕一定要将其冲入军机坊,重用之。故而,特地召你过来,明日一同看看。”
“小婿明白了。”夏鸿升行了一礼,说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又笑问道:“去当了一县之令,有何感想啊?”
“感想却是颇多。”夏鸿升答道:“怎么说呢……这种感觉,就好比当初小婿在海船上待了月余,然后靠岸下来,终于站在了地上的感觉。”
“哦?”李世民饶有兴味的看着夏鸿升,放下了手中的奏疏,往后靠了靠,说道:“好生说说。”
“就是有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很多事情,都需要亲身去融入其中,经历一番,才能知晓当中的门道啊。先前,小婿也以为做一个县令嘛,一个县能有多少事情呢?能有多大的事情呢?可如今真做了县令,才算是真正的将百姓们的喜悲疾苦全都看在了眼里。要想真正的知道真实的百姓是如何的,看来还是必须得深入民间才是。”
“这话倒是不错。”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朝臣们总是口里说着百姓,奏疏里写着百姓,可真正的百姓到底是什么样子,他们的日子是如何过的,到底多少带着些朝臣们自己的想法。县令总管一县,大小琐碎之事务皆须过目,故而百姓究竟如何,这些可以直接接触到百姓,甚至于整日里就忙于百姓之中的人,才最晓得。”
夏鸿升又继续说道:“还有,这些县令、县丞、主簿、县尉,乃至于衙门差役,这些人太重要了。这一群人,直接决定了朝廷在百姓眼中的样子,决定了政令施行于的成败与否。他们虽然品级很低,位阶不高,甚至于有的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可他们的作用,却丝毫不比紫袍大员小。小婿之前觉得,只要君王圣明如岳父大人,朝臣能干如房公、杜公,那么天下可安,百姓可定,四海皆明。如今,小婿去做了这泾阳县令,才知道,整个朝政,从国君到百姓,却是正如一颗树。国君是那照料树木的人,朝廷是这棵树的根系,大臣是这棵树的躯干,中臣是这棵树的粗枝,百姓是最后树上结出的果实。而那些能够直接接触到百姓,深入在百姓之间做事的小官,便是那连接着果实和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