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拱手施礼,然后便径自离开了。
“多谢夏侯!”息王妃在后面又躬身行了一礼,这才拉着李婉顺,匆匆的跑了进去。
息王妃和幽姬在楼上相见,是如何的一副场景,夏鸿升也不去看了。不过,母亲隔着许多年终又见到了女儿,女儿隔着许多年又终于见到了母亲。姐姐多年之后又见到了当时还不记事的妹妹,妹妹多年之后,又见到了并无多少印象的姐姐。这当中所能有的,所会有的情感,夏鸿升自认为已经有所相似的经历,可以理解。然而也只是理解,这世上本就从来没有什么真正的感同身受。
出了家门,上了马背。
天气渐暖,也总算不需到哪里都得做马车御寒。
东西二市的规模已经能够看的出来了,距离竣工越来越近,周围的木板围墙挡住了长安百姓好奇的眼光,却挡不住他们好奇的心思。随着竣工倒计时上面的数字越变越小,每日里来这里转一圈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起来――这些都是商人,精明的商人,已经开始到处打听着想要提前定下自己想要的门面了。
军校里面正值课间,学子们一个个或是笑闹着跑走,或是一边讨论着一边步履匆匆。只是无例外的,脸上都洋溢着欢喜和自信的神色。新学期了,整个军校之中都有一种奋发的气氛,这是夏鸿升所乐于看到的。
“院正大人!”
“学生拜见院正大人!”
夏鸿升所经之处,那些见到他的军校学员都礼貌的停下脚步对他行礼问好。夏鸿升一一笑着点头算是回应,一路走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门前,正要开门,却见李靖正开门从他的办公室里面走出来,紧皱着眉头,脸上的表情相当凝重严肃。
“伯父,怎么了?”夏鸿升不由的问道。
“兵部急件。”李靖对夏鸿升说了一声,不过却并未多言,又道:“陛下命老夫即刻入宫,想来,这几日当不会有空来军校之中了。”
夏鸿升眼中一凝,这是……
………………………………
第433章 征讨突厥檄文
李靖匆匆离开了,夏鸿升却陷入了沉思之中。兵部急件,是军事上的事情,而贞观三年,回忆起来历史上的这一年跟军事有关的大事,也就只有发起同突厥的战争了。可是,那也应该是下半年的事情了啊。
这么想着,夏鸿升低头看看自己的手抄报,然后落下了笔头,继续写到:“……欲知吾所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先知何为天下,何为家国,何为个人。夫独者为人,而聚之为家,有无数人,而有无数家。家以载人,而何以载家?……”
夏鸿升洋洋洒洒,一篇号召天下百姓都参与到对抗突厥的事情中去。夏鸿升试图通过报纸引导舆论,而以舆论营造民心,使大唐在对突厥的战事之中民心可用。人民对于战争是否支持,对于作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有无数历史可以作为明证――打仗也要靠人民阵线啊!
人们踊跃参军,支持朝廷对突厥的战争,不能参战的人支持战争的后勤,全民一心,夏鸿升就是想要达到这种效果。
只是……
以现在印刷厂的人手和手头上的任务,再加上现在又不是全民识字的年代,能够看得懂报纸的人并不太多,所以若是全速开印的话,是能够每天供应长安及周边地区所需要的报纸数的。这些报纸上面的内容,自会有能够识字的人看到,也会被热血的书生传递,形成一种辐射。
只要李世民能同意的话。
夏鸿升叹了口气,继续伏案疾书:“……今有突厥者,犯我疆界,掳我百姓,侵我大唐,毁我家园。正是吾等气愤风云,志安社稷之时。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以清突厥。今吾大唐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扩土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但看今日之域中,当是我大唐之天下!乃使我大唐百姓,无分士农工商,齐心合力,众志成城,共抗突厥……”
一篇《征讨突厥檄文》连编带抄的被夏鸿升写上了手抄报上。
将手抄报上面的内容都整理好之后,外面已经是夕阳西下的时候了。
回到家里,立刻叫了家丁将手抄报送去印刷厂,然后夏鸿升自己则去了软禁幽姬的院子。
息王妃郑观音已经离开了,她是不能从宫里出来多久的。即便是有长孙皇后帮忙。出来皇宫的风险也仍旧是巨大的。
进去屋子,就见幽姬手中正提着一个香囊注视着出神,见夏鸿升进去,于是放下了香囊,对夏鸿升说道:“多谢公子了!”
夏鸿升摆了摆手:“不用谢我,要谢还是谢长孙皇后吧,她教了息王妃如何救你,也是她告诉了息王妃你在我这里,帮息王妃出了宫。”
“她所做只不过是心中不安,觉得有所愧疚而已。妾身为何要谢?”幽姬笑了起来,又说道:“倒是公子,大可以置身事外,却屡屡帮忙。当得妾身这声谢。”
“你这话要是真心的,真要谢我的话,不如给我讲讲突厥的事情。”夏鸿升拉开椅子坐了下来,说道。
幽姬双眼一眯,唇角勾起了一抹妖冶的笑意来:“公子这么问,李世民是要攻打突厥了?”
夏鸿升摇了摇头。说道:“那我却不晓得了,是否攻打突厥,自有陛下和兵部的将军们去决断。我只是想要问问你突厥的情况。”
“妾身离开突厥这么久了,又如何会知道突厥的情况?”幽姬摇了摇头,又说道:“公子在突厥布置了那么多的密探,又何须向妾身了解突厥的情况。”
“我布置间谍虽多,然终究难以探得突厥王庭牙帐之事,你同义成公主有所联络,故而前来问你。”夏鸿升说道。
幽姬没有答话,却只是笑着向后一靠,颇为撩拨的眼神向夏鸿升荡过去一眼,一边抬手揉着脖颈,说道:“呀,妾身昨个夜里未曾睡的踏实,今朝却是脖子酸痛呢!”
夏鸿升挑起眼角看了看幽姬,起身走到她身后,两手放到了幽姬的脖颈上面,揉捏了几下,待幽姬刚发出了几声舒服的呻吟,却又顺手向下一滑,捏住一个线头轻轻一提,扯开了幽姬脖子后面肚兜系的结。
就听幽姬一声惊叫,立刻起身跳开了。
“你还真以为我不敢把你怎么样?”夏鸿升后退了一步,很是邪性的笑道:“莫要再撩拨我了,我是男子,你是女子,终究吃亏的是你。”
幽姬一时语噎,冲夏鸿升翻了个白眼,两手举过脑后,一边重又将绳带打结系上,一边说道:“颉利可汗为了集权,加强对突厥各部族贵族的约束,于是在突厥大行汉法。不过,颉利到底是糊涂,只想要效仿汉法,让自己集权,却又看不到突厥人同汉人是不一样的。如今,突厥部族几步都对颉利不满。不过,纵是如此,却还远未达到能让各部族无视颉利的地步。若是李世民要的对突厥用兵,这些部族仍旧会同颉利一心抗击,这一点是不会变的。”
“也不一定。”夏鸿升重又坐了回去。
“除非,李世民的大军能够击溃突厥,让突厥的部族看到灭亡的前兆。”幽姬系好了结,坐下来说道:“妾身私以为,不拘是汉之匈奴,亦或是今之突厥,其人也,不比中原,其刀兵也,不比中原,唯有马肥草壮而已,却如何能相抗多年?盖因人心之不同。突厥人,人人以勇为尊,故人人皆可为兵,且一旦战事发生,至少在未见破败之相以前,能上下齐心,兵民一意。而观中原之人却是不行,所抗战唯有兵卒而已,然中原之百姓,突厥人鲜有掳掠,因而只看到朝廷用兵征伐,却不见突厥人之可恨,故而多有抱怨。”
夏鸿升听完,点了点头:“我最近,就是在做这件事情啊……”
………………………………
第434章 看报
李靖已经连着许多天未曾在军校中出现过,段志玄和牛进达也是一样。
朝堂上风平浪静,也并未有什么传闻。
一如平常一般的,平静。
天气暖和起来了,皇宫里面,一簇簇的荆藤花也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悄然绽放,明黄色的小花儿总是不经意间突兀的闯入眼帘,令人恍然顿觉眼界中似乎褪去了冬日的灰败,复又多彩了起来。
“……院子里的荆藤开了花,三五朵小小花瓣映出让人眼中一亮的明黄,大大咧咧挂在枝头,一点也不知道谦虚和低调,被旁边仍旧矜持躲在花苞里的海棠一衬,显得愈加骄傲起来。正好一阵热风加杂着草木萌发的气息扑面而来,那三五朵荆藤花就立刻摇头摆尾,神气活现。墨绿的藤条悠悠然晃荡着,再加上那几朵黄花的点缀,倘若我是诗人,此刻就要提起笔头了,写她像是从温暖里垂下的一瀑长发,又卷落了春天里的千年慕纱。我当然不是诗人,但却也能由此心生欢喜,觉得视野猛地明亮起来,连阳光都开始晃的人睁不开眼睛。觉得眼里的一切东西都在发着光一样,穹空、草木、行人、建筑……以及远天的苍岚……”皇宫的花园里面,李丽质的手中拿着一张报纸,嘴里面轻轻的念道:“当冬天尚未走出这个季节的寒冷与麻木,在转身和回眸之间,原来一种温暖已经悄然的挂在了枝头――她出生在三月,草长莺飞的季节。一朵花,开出一个季节,要大步迈起来啊,我毕竟也是一个蓬勃的生命!――母亲,女儿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写文章的,不过读起来,似乎是别有一番滋味,很是古怪。”
“恩,全然不同于平常的文赋。语句有些古怪,似是平常的市井俚语,很是易懂,不过放到一起。听起来却别有一番奇异的滋味,能把这随处可见的小花儿写成这般地步,倒也有趣。”坐在李丽质身边的长孙皇后手里面捏着几朵明黄色的小迎春花儿,看着自己的女儿,盈盈笑问道:“这上面的东西倒是有意思。足不出户,也能知道长安城里发生了甚子事情。长乐,这是你从哪儿得来的?”
“因着女儿这些时日风寒,不能出来,太子哥哥怕女儿闷的慌,所以捎来给女儿看,让女儿解闷的。”李丽质答道。
长孙皇后点了点头,从李丽质的身边拿出薄薄的一叠报纸来,随后翻开,映入眼帘的第一篇。就见到了几个又粗又黑的大字――《征讨突厥檄文》。不由的心里一惊,赶紧细致看下去。
看过之后,长孙皇后更加吃惊了,赶紧翻翻其他几面,又见到了一个题目――《何为国,何为家》。
仔细将一张报纸看完,又随手拿起了另外一张,这才发现上面有个日期,一看,却正是昨日。再看里面写的事情,分明就是前日才发生的。
又连着翻了几张,发现这些日期是挨着的,每日一张。且每一张上面,所发生之事皆为前一日的事情,不由得心中更加好奇和惊异。
随即又拿起一张展开,正面第一眼看见的那一篇里面,写的正是前几日的朝政,仔细看去。里面对于朝政之分析身为独到,且又从多方提出了建议来,竟是大有道理!长孙皇后蹙眉问道:“长乐,你是说,这些东西是承乾给你看的?”
“恩!”李丽质点了点头。
长孙皇后心下屏气,仔细将每一张报纸上面的内容全都如数看过,然后转头对身旁的内侍问道:“陛下今日可是在太极殿中处理政事?走,本宫要去面见陛下!”
“哈哈哈哈!……皇后,不必前去太极殿了,朕来面见皇后了,哈哈哈哈……”话音刚落,就听见李世民哈哈笑着出现在了长孙皇后身后,朗声笑道。
“父皇!”李丽质站起来行了礼。
长孙皇后转头过去,见李世民眉开眼笑的,于是笑问道:“看陛下如此高兴,今日可是遇到喜事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只是笑,却并不多言。
长孙皇后哪里会不知道他不想让旁边的内侍和宫娥们听见,于是当下也不多问,只是笑道:“臣妾今日却也是发现了一些好东西来,正要去呈与陛下呢!”
说着,长孙皇后拿起那些报纸,交给了李世民,说道:“这几张东西,每一张都有日期,最远的是几天之前,最近的就在今日,每日一张,每一张上所记之事,皆为前一日所发生。妾身在上面看见了许多长安城中轶事,足不出户也能知道进来长安城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另外,更重要的是,这里面有几篇关于朝政的文策,其格式皆是先朝堂上的定论,然后解释一番,接着又分析一番好坏,最后在指出欠缺,或提出见解,附上建议。臣妾方才看之,其中之见解很是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