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琉求的地广人稀,土地便宜。朝廷也并不管他们购地,买再多都无所谓,朝廷已经不抑兼并了,更不用说在琉求这么一个海外岛上。
柯山买的那些地,也没花多少钱。现在是地多,也没有人跟他们抢地,普通移民来了,直接就可以量地分田,自己开垦,都种不过来。
一般的地主也不愿意买太多地,因为买地虽然容易,但买了就得种。哪怕你荒着,可朝廷也是要按田亩收税的。抛荒而且还要受处罚,现在到处缺人,因此地主们也不愿意屯地。
柯山买下这些地,倒没荒着,他有李家的关系,买到不少奴隶,垦荒种植甘蔗、棉花等。
如今在琉求,柯山也算是一个大地主了,他还有船,往来海峡两岸货运。柯山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灞上的穷困府兵了,不用为了得空时赚几个钱,就去四处钻研。
在琉求置下的这份产业,足够柯家以后传家。
“履冰,你刚上任,李家也送你一份礼物。”李超放下筷子,笑着对这个学生道,“李家打算,在每一个移民屯庄,都出资修建一所小学堂,一应开支皆由李家承担。所有的学生免费入学,学费课本费也由李家承担。李家并设立奖学金,奖励其中成绩优秀者。”
对于地方官员们来说,政绩是很重要的。
大唐官员考核一年一小考,两年一中考,三年一大考。还有不定期的巡查考核,以及专项考核。
当官,也不容易的。一切也还要凭政绩说话。
大唐地方官重四善,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着,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就是要求官员自身的道德修养放在首位,然后是劝课农桑、户口增长、文化教育、狱讼无冤、举荐人才等等。
可以说,这些都是硬指标。
农业方面是首位,人口增长也很重要,然后学校教育、审案等等。
若是这些硬指标不达标,那考核成绩肯定不会好。
第1103章 李家三年义务教育和扫盲班
今天八连更了,码了整整一天的字,求大家来点支持给点动力吧!谢谢大家的月票和打赏,谢谢大家!
琉求如今的农桑方面是非常不错的,琉求一个县,却有一个道那么大的地盘了,有的是土地,移民不断增加,开垦的田地也在不断的扩增,而随之而来的就是人口的迅速增加了。
可以说劝课农桑和户口增长,这两顶已经都极好。
不过眼下文教方面却还不足,目前为止,也就琉求城里设了几所学校,但琉求岛上五万多人口,几所学校哪够。
不过如果官办教育,那是要钱的。
李家虽然已经把琉求的税收交给了县衙,但县里收上来的税他也不能随便自用,先得三分之一给李家,然后三分之一缴纳中央,三分之一缴福建道,三发之一留州。县里的财政,最后得由州里再拔款下来。
如今李超提出李家出钱来办教育,各屯庄都建起学校来,并负责开支维持,这对范履冰来说,真是一个巨大的礼物。
“怎么能让李家一家出钱呢,使不得。”范履冰连忙道。
“都让李家出钱,也确实名声不好听。”李超见范履冰的态度,笑了笑,“要不这样吧,由我李家牵头,建立一个琉求文教基金会,向各方募捐。收到的钱呢,就用于在琉求建立学校,并聘请老师,供应学校开支,让移民琉求的百姓子女们,都有机会上学。”
“在这里我提议,基金会收到的所有捐款都用于学校开支,基金会的运作开支,由李家单独捐赠,所有账目定期公开。”
范履冰想了想,这比起李家一家来出资倒要好多了。
“这个基金会就跟以前越王在长安灞上建立的白鹿书院一样啊?”
当年李超建立白鹿书院,也搞募捐,也弄了一个基金会管理资金,账目透明。白鹿书院早已经成为了大唐最有名的书院之一,现在拥有小学、中学甚至有一个大学院,拥有三千多名学员。
虽然论起规模来,远不如国子监八千多学员的规模,可做为一个私人书院,已经够厉害了。尤其是白鹿书院的名声好,里面的学生成绩也都很好,贞观开了四届科举,书院里已经有不少人考中明经和进士。
而且白鹿书院大学院还获得了朝廷特颁的资格,大学院的学生可以直接参加每年朝廷的吏员考试,而白鹿书院学生的考试成绩也确实很好,已经为官府提供了许多优秀学员入职为吏。
现在白鹿书院已经计划在汉京、洛阳各开一所分院,计划每院招生千人以上。
不少人都说,用不了多久,白鹿书院就将超过国子监。
李超在陇右时办的临潭书院,学生也超过了两千,名声很好。
李超办学的名声是摆在那的,办哪所学就成功哪所。
一个屯庄建一所小学,这个花费不少。
这种事情其实官方来办更好,但让官方现在推行义务教育,肯定是不现实的。办学虽然要钱,但收获的名声也是极大的。
中国古代,地方上,乡绅他都比较热衷于办学,哪怕只是办个小私塾,也能获得不少声望。李家不缺钱,但推行这种免费小学,确实能够收获许多名声。
对于李超来说,琉求那就是他眼中的李家私人领地,办学,也能让琉求更快发展。
“我计划是让每个屯庄都有一所小学,小学分为初小和高小,初小三年级,高小三年级。初小呢,五六岁可入学,希望履冰能用县衙名义下令,所有琉求百姓适龄子女,必须通过初小三年教育,这是强制性的。”
“初小三年义务教育,免一切免费,学校还提供早午餐,发给校服、纸笔等。成绩优秀者,还可以发给奖学金。”
“至于高小三年,则由百姓自愿选择。愿意继续读的,依然免费。不愿读的,也不强求。但如果是成绩好的,学校可以发给奖学金,让他们有机会读完。”
把小学分为初小高小,也是考虑到实际情况。
在许多百姓家里,五六岁到七八岁的孩子,还干不了多少事情,让他们父母送孩子来读书,如果是免费的,许多人家不是愿意的。但等到八九十岁的时候,这些孩子已经能在家里算半个劳动力了。
有许多人已经不愿意让自己家半大小子继续读书。
毕竟读书虽是好事,可供应一个孩子读出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读几年,不做个睁眼瞎就好了。
再往上读,肯定要钱了,李家也不可能办起全民免费教育。顶多是免费的普及教育,小学六年能供完,都非常不错了。
也确实有不少孩子,并不一定都读的出来,成绩不好,再多读也未必有出息,李超会认真对待实际情况。
三年初小强制义务教育,三年高小则属于自愿。
哪怕百姓的孩子只接受了这三年教育,那也非常不错了,起码他们不会再是文盲。
小学教育不但要教孩子们识字、算数,也要推广大唐的官话。尤其是对于琉求这样一个全是移民组成的地方来说,推广官话非常有重要,这都是着眼于长远的发展。
当然,这也是一种恩惠,是一种收买人心的办法。
小孩子们打小就接受李家资助的教育,他们从小就会留下李家是好人,越王李超是好人的印象。这种观念一旦留下,那就跟烙印一样了。
“还有一件事情,等各屯庄的学校开起来之后,我希望能利用晚上或者周末的时间,对屯庄里的百姓进行扫盲。”
“扫盲?”
“不识字的就是文盲,睁眼瞎。识字不超过五百的,是半文盲。只有识字超过一千的,才能说不是文盲。”
大唐的识字率才百分之五,有四千八百五十万文盲。
这么多的睁眼瞎,对于一心想要推动工商业发展,想要改变这个时代的李超来说,那就是一只巨大的拦路虎。
不识字就容易愚昧,不识字也会妨碍生产。工坊、商铺里,连字都不识的伙计,肯定大大影响工作。
“办扫盲班,教百姓识字脱盲,同时也教他们官话,和一些简单的夷话。要不然,咱们这里天南海北来的移民,平时交流都成问题。”
范文履对于李超提出这个天马行空般的扫盲班,惊愣了许久。然后他想了一会,如果这个扫盲班真的有效果的话,到时他治下琉求县百姓识字率从百分之五,哪怕提升一个点,也不得了啊。
那可就是文教的赫赫功绩啊。
若是到时识字的百姓增加个万八千的,那全县识字率就能上升到两三成,这就能逆天了。只怕到时就能直达天听,震惊皇帝了。
第1104章 朕已经迫不及待了!
贞观四年,五月。
汉京,御书房。
皇帝手捧着刚从东南琉求送来的奏章,仔细的阅读着。这是太师、越王李超送来的奏折,李超离京之后,基本上每十天一道奏折,这是李世民与他的约定。让他到了地方,多上奏与他,积极参与朝堂军国大事的商议,哪怕没有大事,谈谈地方见闻,说说新政推行情况也好。
不过几个月来,李超确实很少会谈及朝廷的军政大事,他的奏章写的更多的还是每到一地的见闻,谈及新政推行后的变化,百姓们的反应,工商的兴旺等等。
偶尔还会间夹一两个地方的风俗趣闻等等,十分有意思。
李世民很喜欢看李超的这些奏章,倒像是看一篇篇游记,读的是地理趣闻。这些奏章看完后,他一般都会转给太子看。
只不过今天这奏章,却与往常不太一样。
奏章里谈了些琉求岛上山夷们的情况,然后李超奏请在琉求开设孔子学院,向山夷们传播教授汉话汉字,传播华夏文化。李超还上奏,请求加封孔子为王。
孔子去世之后,历代帝王不断追封追谥。
汉时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从此在历朝,都成为治国之教。
西汉平帝追封孔为为“褒成宣尼公”,“褒成”是国名,“宣尼”是谥号,“公”是爵位。
北魏太和十六年,孝文帝元宏称孔子为“文圣尼父”。“文圣”是尊号,“尼父”是敬称。
北周大象二年,静帝宇文衍追封孔子为“邹国公”,“邹”是国名,“公”是爵位。
隋开皇元年,文帝杨坚称孔子为“先师尼父”;
师,公,父,对孔子的追封追谥不断。
大唐立国之后,还没有追封追谥过,李超认为大唐也应当追封追谥,而且应当规格更高。
“臣奏请追封孔子为文宣王,加尊号大成至圣文宣王,赠太师。”
李超的这个追封追谥规格,可以说是历代以来最高了。
文宣是谥号,王是爵位,大成至圣是尊号,太师是官位。比起前几朝的公爵,王爵当然更高。
并追封孔子上五代为王。
孔庙祭祀文宣王和四配十二哲和三十六先贤。
原先只有十哲,还没有四配,李超提议加入四配,并在十哲中补入两位孔子弟子,成为十二哲。
孔子四大弟子皆封圣,颜渊﹑子思﹑曾参﹑孟轲。
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
颜回加封兖国公,曾参加封为成国公,孔伋加封为沂国公,孟轲加封为邹国公。
孔庙祭祀文宣王孔子,并配祀四圣十二哲三十六贤。
历代尊儒,儒家推行教化,对于皇权的巩固是很有帮助的,李世民深知这一点。李超这个时候上的这道奏折,让他很是高兴。
大唐立国已经十年,十年来也是历经坎坷,风雨不断。如今也终于是内外皆平,正是偃武修文的好时机,这个时候大加追封追谥儒家先贤们,对于大唐的统治稳固也是大有作用的。
李超提出的在那些羁糜之地,设立孔子学院,推行儒家教育,推广华夏文化,这些也很有道理。
“朕此前怎么没有想到呢?”李世民放下奏章不免有些叹惜。每次李超上的一些重要奏章,他看过后,总觉得这正是自己想要的,可偏偏自己却就没有先想到。
“王承恩。”
“臣在。”立在一边一直没有半点动静的王承恩立即应声。
李世民身子后靠,换了个舒服的姿势靠在椅背上,“文远到琉求应当也有段时间了吧?”
“回陛下,越王四月初攻下辽东卑沙城,随即扬帆南下到达琉求,算算时间,到琉求也差不多快一个月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朕当初对这个琉求倒是没怎么了解,没想到琉求原来是如此一个大岛,据说岛上山夷有数十万,其地南北两千里?”
“回陛下,据说李家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