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好地主- 第1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珲和王玄策、薛仁贵三个,都已经离开西征军,一个去了美洲,一个去了澳洲还有一个去了非洲。

    现在西征军依然还在,但却已经没有主帅。

    张超倒也懒得再任命一个西征元帅,直接接过了指挥大权,他准备移驾到高加索去,然后亲自指挥西征军。

    反正他还有一个史上最豪华的参谋顾问团,李靖、秦琼、程咬金、罗士信、单雄信、牛进达等一群猛将,随便拎一两个出来,都能够统领西征绰绰有余了。

    咸海边,张珲三人带着万般复杂的心情收拾行囊开始东归。而在遥远的美洲,武氏则带着儿子李弘,还有徐世绩、尉迟恭等一群离乡十几年的老货们,开始登上返回中原的大帆船。

    站在船头,看着水手降下船帆,收起铁锚,徐世绩心头感叹万千。

    当年离开中原的时候,是万般不舍,而现在,要回到中原了,同样也是心情复杂,有不舍,有高兴,还有几分不安和紧张。

    这一次回中原朝集,究竟是真的既往不咎,还是被诱回朝中宰杀,谁也没底。虽然说,他觉得张超不至于做出那种事情来。可毕竟自己在美洲做的事情,也不是什么说的出口的,张超真要下狠手,也不稀奇。

    希望张超看在过去的一场情份上,看在徐家的份上,能够放他一马吧。若可以,此回中原,他就不再想回美洲了。

    美洲的那块封地,他打算就交给儿子李思文继承好了,若是余生能够留在中原,哪怕只做一介庶民也好。

    若能再跟秦琼、单雄信等老友们喝喝酒下下棋,吹吹牛谈谈天,一起钓钓鱼晒晒太阳,那就更好不过了。

    “老徐,犹如一场梦啊。”

    尉迟恭拍打着船舷,感叹着道。

    “刚刚上船,我却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回到中原了。”

    徐世绩笑笑,“回到中原也未必就是好事,或许皇帝的刀斧手已经等候你多时了。”

    尉迟恭不以为意的道,“我早想明白了,就算死,也要死在中原。浮海东来,转眼一十二载,真跟一场梦一想。现在我只想这场梦早点死,年纪大了,想法也不一样了。没有什么名利之心,只想着落叶归根。”

    “落叶归根,是啊。狐死首丘,落叶归根,一把年纪了,头发也白了,胡须也白了,牙齿也松了,腿脚也不利落了,是要回家了。”

    远处,水手扯着嗓子高呼号子。

    “回家喽!”

    “回家!”

    满载着各种美洲土产和殷人奴隶的大帆船开始起航。

    “阳光明媚,天气晴好,风也好,看来会一帆风顺。”

    汉京。

    皇太子张璟喝着茶,看着演武场里的皇太孙正策马挥动着月杖,跟伙伴骑士争抢着马球。

    一记漂亮的挥杆,马球呼啸着打入球门之中。

    场边鼓手擂动大鼓,旗手高兴的在太孙一边的场地插上一面旗帜。

    “十二岁的太孙,已经长大了。”

    张璟感慨着道。

    “是啊,转眼间太孙都已经这么高大了,看他在马球场上那纵横的样子,真是英气十足,锐利无匹。”

    “明年,可以让张晟去扶桑了。”张璟道。

    “还太早了一点吧,太孙才十二岁。”

    “太孙比别人更成熟稳重,这孩子现在各方面都很优秀,唯一不足的就是缺少磨砺,早点让他出去接受磨砺对他更好。孩子太过一帆风顺,有时也不是好事,这会让他缺少韧性,锋利有时是好事,可越锋利越钢,刚则易折。”

    皇太孙十二岁而冠,张晟马上就要加冠,成为成人。

    当年他去琉求的时候,比现在的张晟要大上几岁,不过张晟寄托了更多人的期望,张璟也希望张晟能够更加成才。

    “陛下同意吗?”

    “陛下的心思你会不知道吗?他不是那种宠孩子的人,虽然陛下喜欢张晟,但喜欢归喜欢,却不会宠溺。”

    太子妃李丽质低头喝茶。

    过了一会,她问,“听说武氏带着李弘启程回京了,陛下打算怎么处置我那兄弟。”

    当年李弘随李世民离开中原的时候,还在吃奶。长孙丽质跟这位兄弟其实没有什么感情,但父亲已死,现在这位兄弟扶灵而返,她还是希望能够照顾一下他。

    “你放心吧,陛下不会拿他怎么样。这次他回来朝集,等朝集过后,会让他再返回美洲,继续当他的国公。这一生,富贵无忧。”

    “殿下能不能替我兄弟向陛下求个情,就让李弘留下来。他还这么年轻,什么都不懂,就让他留在中原,平平淡淡过一生好了。”

    张璟笑着摇了摇头。

    “这种事情,你也别太过操心了,其实留在中原未必就是对李弘好,回美洲也未必就是坏事,顺其自然吧。”

    长孙丽质想的是兄弟李弘要回从美洲回来了,而张璟想的却是兄弟张珲要去美洲了。

    对于这位兄弟,张璟一直表现的很大方,从不在皇帝面前说这位兄弟的坏话,也不搞什么小动作。因为他知道,在皇帝面前做这些事情,只会让他减分不会加分。

    可张珲这些年确实给他压力很大。

    现在张珲要送去美洲,让他也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但愿不要再出什么曲折才好。




第1593章 买一送一

    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

    为了稳固西域边疆,特别是接管高加索地区,朝廷下诏,招募汉人百姓移民。只要愿意来,朝廷就给地,甚至还给奴隶。

    “当真还给奴隶?”

    一名年轻的汉子站在朔方的城门口,看着告示边上站着的衙役问。

    “这还能有假不成?看到没有,朝廷的诏令,陛下的圣旨,内阁和翰林院盖过印的,这可不是我们这县衙州衙的公文,比省衙和道衙还通天呢。上面写的清清楚楚,你移民几口人过去,就送你几个奴隶。你若是一家五口过去,到了那边,每人二百亩地不说,还给你分二百亩的山林,再给你五个奴隶。你若是十口人,到时就给你十个奴隶。还有,头三年免税,三年后再有五年半税。这可是皇恩浩荡,难得的机遇,跟你们说,这样的好事,还就咱们汉人才有的。那些什么突厥人、党项人、鲜卑人、夷人,他们想去,还没这资格呢。”

    “要去的就抓紧报名啊,机会难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了啊!”

    听着衙役的吆喝,还真有不少人动心了。

    朔方道在关中北,那里比起富庶的关中平原来,条件要差的多。尤其是盐朔等州,又不比灵武等河套之地,那里除了产上好的盐外,更多的是荒漠、戈壁。

    这些年,大量的人口移民外迁,留下的人确实不多,每人分到的地也不算少,说来比起早个二十年,大家的生活那是好的不得了了,起码温饱是不愁的。尤其是推广了玉米土豆红薯这些耐旱的作物之后,大家都能吃饱饭。

    若是过去,这样的生活那真幸福不已。

    但货比货得扔,人比人要气死。

    同样是大华的子民,看看人家关中平原上的百姓,看看河套的百姓,人家的日子可是过的比他们好上千万倍,别说温饱解决,人家现在都家家盖上了大院新房,哪个不是年年穿新衣裳,也就他们还在打着补丁摞补丁,舍不得每年买衣服。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去打工,在外面开阔了眼界。

    现在好多年轻姑娘也都进工坊做工,结果眼界也高了,一般都不愿意再嫁回本乡过苦日子,好多姑娘都嫁到关中或者河套去,结果本地的小伙子要娶亲就难了,彩礼高了。

    过去娶亲,彩礼虽然也有,但都不算高,而且姑娘都会有陪嫁,且一般来说,陪嫁甚至会比彩礼高。

    可现在,他们这里的彩礼越来越高,而且好些姑娘家都只给一点陪嫁而已。就这,姑娘还被抢着要,门槛都被踏破。

    真是越穷的地方,越难娶亲,彩礼越高。

    越来越多的小伙子已经不愿意留在家种地了,种地也只能糊口,发不了财,更攒不起高额的彩礼钱,他们背井离乡的去打工。

    不过也有些人并不愿意去打工,给人打工始终没有个底,总觉得以后干不动了的时候,担心没有退路。

    有些人移民去了别的地方,有的是边地,有的是诸侯领地,都是土地更富裕的地方。

    现在,更有吸引力的招募移民计划下来,本来还有许多犹豫的百姓,也都心动了。

    问询的百姓越来越多。

    有问路上安排的,有问安家费的,还有问那边气候土地情况的。

    王大富反反复复的问了好半天,把心中疑惑的都问了一遍,然后兴冲冲的挑起空柳筐往家里跑,他今天是挑着小猪崽来赶集售卖。早早卖完了,正要回家,遇到告示,听了半天。

    连答应给家里买的其它一些东西也顾不上了,直接就往家跑。

    一到家,他扔下柳筐,直接冲到父亲面前。

    “爹,俺想好了,要移民。”

    父亲在编着柳筐,嘴里叼着一个旱烟斗。神情专注的编着筐,并不抬头,吸了口烟,问,“移哪去?”

    “移到高加索去。”

    “高加索在哪?”

    “在西边,说是在里海和黑海之间。”

    “没听说过。”老王没有什么兴趣。老王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老农,年轻的时候父母死的早,是兄长和大嫂拉扯着长大的,少年的时候给地主家放牛做工,做大了佃田耕种,快三十的时候才经人说合,娶了一个丧夫的寡妇,好在婚后刘氏给他生了三儿四女,一家人倒也齐整。

    苦日子过惯了,也就胆子小了。

    如今的王家,家里四个男丁,种着百多亩地,都是自给的,平时养点鸡鸭猪羊,家里还有两头牛,还有这么一片院子,老王觉得非常满足,感谢皇上让他们家翻身过上了好日子。

    想当年,他放牛的那地主家,也并不比他家现在日子更好,又没欠债,年年有余,自给自足,每年卖了粮食或者卖了牛崽羊猪后,还能扯些新布做些衣裳,几个小孙子甚至还能在村里的小学堂免费读书。

    这日子足矣。

    现在村里的好多年轻人总是不知足,总想着发财挣钱。好好的地不种,好好的家不呆,非要跑到外面去打工赚钱,有些人带着媳妇孩子跑到城里去,有些人则干脆把自家的婆娘孩子扔在家。

    像什么话,这哪还有家的感觉。

    老王就不许儿女们出去打什么工,之前有商家来村里招过几次工,有招男人去探矿的,也有招女人去做工的,但老王一次都没同意。

    他不允许。

    只要他还没死,那这个家就还是他当家。

    一家人团团聚聚的就很好,何必总想着大富大贵。

    “爹,这次移民的条件真的很好,只要报名,朝廷给安家费还给路费,另外如今全家搬走,这边的房屋田地等,朝廷还出钱收购,此外,到了那边,按口分地,每口不论大小男女都给地二百亩,若是带奴隶过去,每个奴隶也能分到一百亩。除了分田,还每口给二百亩的山林地呢。”王大富越说越激动,“爹,你想想,咱们家现在还没分家,三个妹妹还没出嫁,加起来一共二十一口人呢,虽然孩子们还小,可也一样能分田,二十一口人,能分四千二百亩田,加上四千多亩山林呢。我们家一下子就成为大地主了。”

    四千多亩地,加四千多亩山林,那不就成大地主了吗?他们村的地加起来,都没四千多亩呢。

    老王继续编着他的筐。

    “哪有这样的好事?一家就分地四千多亩?哪来这么多地分,你若说一个成丁分二百亩地,我还相信,边疆嘛,地可能不肥沃,可能还得开垦。可你说不论男女老少一人二百亩,我不相信。”

    “爹,这可是朝廷的旨意,是皇上的圣旨,这些年,皇恩浩荡,咱们日子越过越好,朝廷什么时候骗过我们小老百姓啊。而且到了那边,头三年免田赋,后五年半赋。如今这田赋本来就低,一亩不过十五文钱,若是再这么一免,更没多少了。”

    老王把旱烟杆在鞋底上敲了几下,“四千多亩地,就算朝廷真给,可我们家种的过来吗?现在我们家五个成丁,加上你娘还有你们媳妇还有你们三个妹妹,家里能干活的也才十三个人,但女人不比男人力大。就算再怎么粗耕,甚至是轮耕,可也种不了那么多。”

    老王算了另一笔账。

    现在的田赋是按田亩征收的,不按丁口了。四千二百亩田,一亩十五文钱,那一年的田赋也是六万三千钱,固定不变的。前三年免,后五年半,那后五年一年也得三万一千五,八年一过,以后每年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