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诏狱里没出什么事!
两人心里同时庆幸。
他们昨晚竟然在诏狱里睡着了。
这酒还真是不能多喝,喝酒误人哪!
狱官们按照流程,将周良甫提了上去。
大堂上,三司都在,高卓作为此次的监审,也高高坐在三司长官的一旁。
见周良甫被提了上来,高卓往他的方向看了一眼。
这一看之下,高卓先是有些惊讶,而后便是放心。
之间周良甫满脸憔悴,眼窝深陷,似乎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与之前的镇定体面大相径庭。
这是怎么了?
怎么一夜之间变化这么多?
高卓狐疑的看向昨日留守下来的两个狱卒,见没什么异样,虽心里仍旧有些疑惑,但碍于眼下在公堂之上,倒是不好多问。
不过,不管憔悴不憔悴,只要周良甫能按照之前约定好的指认轩德太子就行。
若是他违背了之前的约定,哪怕惠崇帝暗示了不会将周家怎么样,高卓也有本事让周家再也兴旺不起来。
“威武”声响起,刑部尚书一声惊堂木,两边的狱卒立马压着周良甫跪了下去。
对周良甫的最终审判,今日终于开堂了。
“……利用职位之便,收受贿赂,肆意篡改官员名单,更换官员花名册,祸乱朝纲……只是吏部混乱不堪,周良甫,这条条宗宗的罪状,桩桩都有证据,你可认罪!”
刑部尚书作为此次的主审管,先是将周良甫的罪状当着众人的面罗列了一遍,待全都说完了,这才一指下首的周良甫,厉声喝问了一句。
话音一落,就见周良甫抬起头来,一双青白色的眼球,上缀着的瞳仁亮晶晶的,一瞬不瞬的盯着他看。
盯了良久,就在刑部尚书忍不住浑身发毛时,周良甫才终于跪地俯首,答道:“臣知罪!”
☆、第442章 咬你没商量
周良甫这个反应倒是出乎所有人预料。
他竟然辩都不辩,就直接招认了?
三位主审官全都愣住了。
不过略微想了一想,就又明白了过来。
其实他们虽然是主审官,但这件事主导者到底是谁,三人虽然算不得一清二楚,但也是略知一二的。
此事跟轩德太子绝对脱不了干系。
一旦跟轩德太子扯上关系,且看惠崇帝的态度,他对轩德太子也是十分维护的。
周良甫为了保住周家人,最好的法子就是把全部的事情自己扛下来,把轩德太子从里面摘出去。
如今周良甫这回答,也算是意料之中的,虽然过于直白过于简单了,但总算没出什么差错。
想及此,三人总算从震惊中缓过神来了。
一旁的高卓却完全是怒不可遏的状态。
这个周良甫,临到头来,竟然当真没有按照先前约定的来。
真是岂有此理!
高卓怒火中烧,索性他头脑还算清新,知道现在是在公堂里,哪怕恼怒也不敢露出太多的痕迹,只得牢牢压制住脾气,勉强忍了过去。
只不过,他额头上跳动着的青筋,以及鼓动起来的两腮却怎么也遮不住。
旁边的三位主审官见此,对视一眼,也算是明白过来。
一边是颇受惠崇帝维护的轩德太子,一边是高卓,三人还不真不知该如何选择。
末了,还是刑部尚书率先反应过来,他也不问高卓的意见,而是直接质问跪着的周良甫道:“……这么说来,所有的罪责,你是全部都招认了?”
说着,他又响亮的拍了一声惊堂木。
“是!”
周良甫又沉沉应了一句。
闻言,高卓算是彻底死心,不由对他怒目而视,差点当堂大吼起来。
谁料就在室内氛围压抑到极致的时候,周良甫竟又跪在地上磕了个头,回道:‘不过,此事不是我一人所为,背后主使者另有其人……’
一字一句的,声音虽不大,却敲击在室内所有人的心上。
“什么?”
三位主审官同时一愣。
高卓也是一愣。
随即就是大喜。
这个周良甫,说话只说一半,真是吓人。
看看,看看,要是一开始就把事情说全乎了,他何至于在公堂上这么震惊失措呢!
高卓脸上逐渐绽放出笑颜,他放松身体,轻松地坐回了座位上,端起一旁的茶盏,闲闲的喝起茶来,等着周良甫招认。
那边,三位主审官也已经恢复了正常。
不过相较于高卓的轻松坦然,这三位的脸色就显得精彩多了。
“这可如何是好?”
“是啊……”
“万一把太子招出来了……”
“圣上那里怕是不好交差啊!”
“我也有此忧虑!”
‘三位大人!’
眼见这三人迟疑不决,坐在主审位上交头接耳讨论起来,高卓有些不耐烦了。
“公堂之上,三位大人若是有什么疑惑不解之处,不妨说出来,让我也跟着听听。”
高卓笑眯眯地打量着三人,三人却叫他看的面色讪讪。
“无事无事!”
三人急忙否认。
“没有不解之处,阁老尽管放心!”
高卓也没有什么追究的心思,挑眉笑了笑,便直接随他们去了。
刑部尚书拍了拍惊堂木,喝道:“大胆周良甫,前几日审问你时,你为何不招认?偏偏等到今日才说,莫不是眼看着罪名落实,就要胡乱攀咬栽赃他人不成,本官……”
“哎……”
刑部尚书话还没说完,高卓便直接打断了他。
“大人此言差矣!是不是事实,待他说出来之后,还要仔细查探一番才能定罪。大人什么都不知道,单凭一张口就直接说周良甫栽赃他人……大人啊!你虽是刑部尚书,但周良甫目前尚未定罪,他也还是吏部尚书啊!按照这六部功用,你合该对他尊敬些才对,免得到时候出了错案,让人说嘴……”
说罢,高卓目光上上下下将刑部尚书打量了一阵,意味深长。
刑部尚书让他看的面色涨红。
这是什么意思?
这明明是指责他公报私仇,刻意针对周良甫。
刑部尚书险些没气到吐血。
忍了又忍,他才最终道:“是下官唐突了!”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高卓实力雄厚,便是不得惠崇帝倚重了,但这些年来的积累可不简单,收拾他个刑部尚书,虽说有些困难,却也不是办不到的。
没办法,只能忍。
他整了整面色,将心里的怒火压了下去,这才重新问周良甫道:“……你既然说你有同伙,那你便说说,你的同伙到底是谁?可有什么证据不曾?”
话音刚落。
三名主审官都瞪眼看着周良甫。
高卓也紧紧盯着周良甫的面色看,恨不得给他盯出一个洞来。
“罪臣的同伙不是别人,正是蔡绍虞!”
蔡绍虞?
公堂内又是一静。
竟然不是轩德太子,而是蔡绍虞!
三名主审官面面相觑,有些搞不懂周良甫的脑回路了。
高卓也是同样的反应。
说好的举报轩德太子呢?
说好的把轩德太子彻底扯下神||坛呢?
怎么招认出来的竟然变成了蔡绍虞?
刑部尚书只觉得背后冷汗都出来了。
蔡绍虞……正是轩德太子的亲信啊!
京师众人都知道,轩德太子的左膀右臂,一是周良甫,一是蔡绍虞。
如今周良甫被发现卖官鬻爵,关进了大狱,竟然直接咬出了蔡绍虞。
何其荒唐!何其可怕!
不过更加可怕的是未知。
很显然,现在的周良甫已经毫无顾忌了,谁知道他还会有什么杀招?
难不成真的要供出轩德太子?
他擦擦汗,想了想,决定还是不给他这个说话的机会为好。
招认蔡绍虞,已经够惊悚的了,若再招出其他人甚至是轩德太子,那他这乌纱帽还要不要戴了。
于是,刑部尚书再次拍了拍惊堂木,问道:‘你既说蔡绍虞是你的同伙,可有什么证据?’
声音带着些厉色,有种警告的意味。
“自然是有的!”
周良甫点点头,便从怀中掏出那本账本,上头清清楚楚记录着周良甫以往所做的事。
☆、第443章 你不仁我便不义
竟然还真的有?
堂上之人皆是一惊。
高卓也挑了挑眉,面上有些意外。
他记得很清楚,周良甫进入诏狱之后,全身上下都被搜查了一遍,所有有用的、或者跟案件有关的东西,都被搜查了出来。
但是,根本不见眼前这账本啊!
这账本又如何冒出来的?从哪里冒出来的?
不过很显然,眼下并不是追究这个的时候。
这个账本上到底记着什么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可以说,能不能翻盘,能不能达到目的,只看这个账本了。
高卓默默想着,复又恢复了平静。
先前见周良甫没有指认轩德太子,而是咬出蔡绍虞,高卓还有些震惊、有些遗憾。
但冷静下来仔细想想,或许咬出蔡绍虞,比直接攀咬轩德太子要来的好。
他想让周良甫招认轩德太子的目的是什么?
无非就是打压轩德太子、达到翻盘的目的罢了。
之前想着让周良甫直接招认轩德太子,且不说风险很大,再者,即便真的坐实罪名了又如何?依照惠崇帝对轩德太子的维护,或许根本起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但招认蔡绍虞就不同了。
蔡绍虞、周良甫,这两人一文一武,都是轩德太子的亲信和得力干将。
如今周良甫俨然离死不远了,若是能将蔡绍虞拉下水,那轩德太子的势力便能大大削减。
他还怕什么?
想及此,高卓的面上再次露出笑容来,挑眉看看坐在公堂正中央的三人,示意他们继续。
“呈上来吧!”
不管心里怎么想,又高卓在旁监督者,三人丝毫不敢违背,忍着冷汗示意狱官将账本呈了上来。
账本不厚,薄薄的几页,记载的都是周良甫近些年所干的事。
一桩桩,一件件,说的有模有样。
其中,账本中也数次提到蔡绍虞。
周良甫是如何跟蔡家结亲达成同盟的,又是如何在蔡绍虞暗示下开始买官卖官的,两人时如何商议的,卖卖这些官职所获得银钱数目及去处……
桩桩件件,周良甫俱都记得清楚。
且看纸张的泛黄程度,应该不是临时记载的,而是有些年头的。
三人看后,已经惊的说不出话来。
这周良甫到底是什么心态!竟然将自己以往做的违法之事一一记载下来?
难道就不怕暴露了吗?
不过,或许就是怕暴露了无从辩驳,这才一一记下吧!
想及此,三人心里同时一惊。
这周良甫竟然老早就计划起失败之后要怎么样了!
当真是……
“账本上是如何写的?”
眼见三人看着账本久久不说话的样子,高卓也有些不耐烦了。
他对着账本上的内容也极为感兴趣。
“哦……”
三人终于反应过来,将手中的东西递了过去。
“阁老请看!”
高卓接过来,随意瞄了一眼,随机就看住了。
他心里狂跳起来。
这些东西!
账本里记载的这么多事件中,竟然连半个轩德太子的名字都没出现,且有关于银子的去处的事,账本中也写的语焉不详,很显然是避讳着什么!
高卓嘴角扬了起来。
他努力地压制住,故作不解的问周良甫道:“这张本里,你只说银子送了出去……送到哪儿了,如何送的,却交代的不详细!周大人,你看这……”
“阁老大人所言甚是!不过,非是罪臣不记载上去,而是这事情本就是我跟蔡绍虞合伙干的,我负责利用吏部之便行贿赂之事,蔡绍虞则负责收银子,外加将这些官员安排到“合适”的去处……要知道这些,您还需去问蔡绍虞蔡大人了!至于这账本中记载的东西该如何证明,每件事后头都有标注,当年的信件、交易信物都在不同之处放着,您只要按照账本中所记的去查就是了!”
周良甫平静的说完这句话,接着便深深的跪伏下去,冲着高卓行了个大礼。
他想起从元封二十五年起,他一步步成为太子亲信,助纣为虐的事情。
和蔡家结为亲家,正是成为太子妃娘家的姻亲,归属轩德太子。
在朝中为轩德太子、为蔡绍虞行使方便。
买官卖官,将轩德太子的人手安插到大齐各处。
……
这些事情,即便没有功劳,他也有苦劳。
轩德太子和蔡绍虞倒是好!
不搭救他就算了,他周良甫从被抓到大牢里那一刻起,就知道此生再也没有被放出去的可能了。
但他们实在不该……不该在他扛下了所有罪名之后,反倒想着反咬一口。
且对于周家的求助,半点也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