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好男风的风月场所,你都查探过了?”
探子说道:“都查过了!这里面已经记载了所有的人,包括这一阵子新招的、尚未挂牌的……”
难不成是真的没有?
还是这人隐藏太深。
父子俩相对默然了一会儿,陆昀就摆手示意探子下去了。
“整个京师都没有?我记得你们是在乾县遇到那两人的,乾县距离京师可不近,那附近又四通八达的,说不定是去了别处吧……”
陆昀喝了口茶,迎着凉风说道。
陆昀所说很有道理,乾县离此处毕竟还远,那两人虽奇奇怪怪,却不一定是往京师来的……
难不成真是他多想了?
可他心里总有种直觉,觉得这两人就在京师之中。
“好了好了!”
见陆烁皱着眉头,苦苦思索的模样,陆昀笑了笑,摆手示意他过来。
“就不该拿这些琐事烦扰你!”
陆昀笑着道,紧接着就取出一摞书册来,放到了案前。
陆烁一看,就知道他是想干什么。
如今秋闱将近,不仅陆烁读书愈发刻苦,陆昀这个父亲也当得称职,每隔几日就要考校陆烁一番。
父子两个一问一答,约莫半个时辰后,陆昀才放下书,满意的点点头,道:“不错,相比于几日前,又扎实了不少,可见这阵子没有白白努力!”
陆烁得了赞扬,却依旧面不改色,只微微笑了笑以作回应。
“秋闱与前几次考试又是不同,最是考验耐力,我看你学问到了,到了考场上,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能否坐的下去……若是没那个身体和毅力,便是再好的学问也是白搭!”
陆烁笑着点点头,表示明白。
他身体算是好的了,至于坐功,这几年下来,也算是练出来了。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考场上会不会出现什么不可预料的变故。
☆、第355章 易妻
两人说了一会儿考场中事,陆烁正要退下,陆昀就突然摆手叫住了他。“我听你母亲说,你午后要出城门迎接同窗?”
陆烁顿住脚步,回身看他,轻轻点了点头。
“是在书院里头交的两个好友,其中一个您还认识。”
说着,陆烁就将孙哲和周茂略略介绍了一遍。
“……孙哲在京师举目无亲,母亲将他安排在了咱们府上,至于周茂,则直接住到他伯父家里。”
陆昀听罢,眉头微皱。
这个孙哲他是熟悉的,虽说有几年未见了,但有孙老汉的人品在那,想必这个孙哲定也不差。
至于周茂……
周良甫的侄子……
陆昀摸了摸胡子。
“周家……哎,这个周茂,我听说才华不错,只是他是周家人,周良甫亦是他亲伯父,日后你该远着还是远着些吧!”
这是为何?
陆烁看向父亲。
他可从不会干预自己交朋友的事情的。
陆昀见他疑惑,解释道:“你不知朝局啊!如今周家跟蔡家成了姻亲,蔡家又是太子妃的娘家,周家也是唯太子马首是瞻,原先我看着周良甫是个君子,对他倒是多有敬佩,近些日子才知道,自跟了轩德太子,他私底下可没少做卖官鬻爵的事……这事儿啊,只怕兜不住,圣上不是糊涂人,迟早要察觉……”
周良甫是太子的属臣,京师中知道周良甫这事的虽不多,中立的以及太子这派的里面却也有上几个,但却没一个敢上报的,连陆昀也在其中。
原因为何?
只因现下四皇子势弱,轩德太子却是日益煊赫,众人几乎都有一致的预感,觉得太子这高位已经是稳稳的了。
但现下知道了晋王在京师中的诸多安排,陆昀却不得不重新考虑了。
他和众官不提周良甫的事是为了规避,晋王可不会有这种顾虑,甚至于,轩德太子所犯的错误越多越好。
他意在夺嫡,如今有了现成的把柄,他不利用此时作祟才怪。
吏部虽叫周良甫打理的铁通一般,却也不是没有破绽,其他的,端看晋王的本事了。
陆烁惊讶不已。
如今清平盛世,海晏河清,京师官僚阶级还算是清明,买官卖官之事几乎已经绝迹了,周良甫好大的胆子,居然敢做这种事。
高卓能耐不小,竟然没有察觉吗?
陆烁眨眨眼睛,有些想不通。
陆昀似看穿了他的想法,说道:“自己年前那事起,高卓虽仍在内阁,地位却逊色不少……趁着他势弱,他在六部安插的人手,或是被太子党拔除,或是自动转投到太子处……总之,实力大不如前啊!”
陆烁点头,心里却有些震撼。
短短几年时间,京师暗处的变化竟这么大。
他回京师后,看着高府依旧门庭若市,以为又恢复了往常模样,没想到却也依然没落了。
陆烁心思转了几转,才对陆昀说道:“儿子晓得了,不过,周茂是周茂,周家大房是周家大房,儿子跟周茂纯粹君子之交,并没什么利益牵扯,便是交往又当如何?”
陆昀考虑了一会儿,方才赞同道:“你说的有理,为父也就是提醒一句,你平日里多注意就是了……”
陆烁点头应诺,遂才退下。
午睡了一会儿,很快就到了时间,陆烁坐上马车,带着小厮缓缓出了陆府,向西城门行去。
只不过,马车尚未出巷子,对面就突然响起一阵锣鼓喧天的响声。
陆烁心内好奇。
这个时候,怎么会有锣鼓声?
他掀开车帘,伸头望了望,就见领头的作着个太监打扮,分明是宫里出来的。
“那不是林家吗?”
身后的清泉见陆烁开了车帘,也伸头过来,笑着说了一声。
“小的记得,林家有女眷进宫参选了吧,这么大的阵仗,莫非是选进去了?”
小少年喜八卦,这点子事儿倒是记得清楚。
陆烁无奈摇摇头。
采选跟他们没关系,陆烁倒是不太关注,看了会儿就放下了车帘,正要吩咐车夫继续往前走,就突然想起来一个人。
姜菀!
轩德太子特意将她弄进宫,也不知成功了没。
虽说太子日益煊赫,但姜菀毕竟是高俨的未婚妻,夺臣下的未婚妻,要想过惠崇帝那一关,也并不容易啊!
这样想着,陆烁就吩咐了车夫一声,车夫一听,他立刻半跑着走向了周围围着的看热闹的人群。
人民群众是八卦的主体,问这些人,总没错。
过了好一会儿,车夫才咧着嘴嘿嘿笑着回来。
“少爷——”
车夫进了车厢,笑的很是欢实。
又是个乐于八卦的。
陆烁心里吐槽,嘴中却问道:“怎么样了?姜小姐那里是个什么情况……陛下留她没有。”
“留了留了!”
车夫兴奋地点头。
留了啊!
陆烁重新坐回座位上。
真是无趣,居然这么简单就让太子得逞了。
正当陆烁默念无趣的时候,车夫突然笑着说了一句。
“真是一出好戏啊!您是没瞧见……小的看那些人说的有模有样的,应该是真的,这兄弟争风吃醋的事,可是好久都没听说了……嘿嘿……”
说的就跟你瞧见了似的。
陆烁暗哼来一声,正吐槽着,突然回过神来,眼睛一睁,诧异的看向车夫。
他惊道:“什么争风吃醋?快点说清楚……”
难不成不是太子?
车夫笑了笑,心道少爷果然也是个爱听热闹的,心里这样想着吗,嘴里的话却一字不落说了出来。
陆烁这才搞清楚状况。
搞清楚之后,他心里诧异更浓。
……太子突然去了采选宴上。
……太子突然看上姜菀,要纳她为良娣。
……皇后跟惠崇帝全都一致反对。
……太子不放弃,留在了宴上,想要说服皇帝夫妻。
……不好女色的四皇子也来了。
……不好女色的四皇子也看上了姜菀。
……惠崇帝直接将姜菀赏给了四皇子。
……轩德太子当堂怼四皇子。
……云云。
虽让车夫说的有些云里雾里,但大致东西陆烁却是听出来了。
姜菀成了四皇子的侧室,且两个皇子还因为这个女子,当着惠崇帝的面吵起来了。
这……这……这!
这种易妾的把戏,在皇家可不多见哪!
☆、第356章 安排
依照之前打探的结果,轩德太子对姜菀应该是真的动了念头。
他要求纳妃无可厚非,只是这个四皇子……
四皇子喜欢男色可是人尽皆知的,又怎么会突然看上姜菀?
毕竟,姜菀长得再怎么美貌,终究是个女人,可没那么大的能耐硬生生把个弯男捋直?
唯一的可能,四皇子纯粹是在恶心太子……
想清楚这些,陆烁摇头笑了笑。
这两个皇子,可真是人才啊!
陆烁笑了一会儿,觉得无趣,遂放下车帘,吩咐车夫道:“……走吧!”
这事好也好,不好也罢,反正都与他无关,听听也就是了。
车夫见陆烁方才还在兴头上,如今竟突然云收雨散、不再问这事,不禁有些诧异。
不过奇怪归奇怪,吩咐却不能不听,他赶忙应了声好,就驱车继续前行了。
马车粼粼,快速行了一会儿,才终于到了城门处。因此时距离乡试开考没有几天了,且京师又是整个关内道乡试的考区,因此进京赶考的人倒是不少。
陆烁从马车上下来时,就见城门处人头攒动,一个个书生打扮的人,或是步行或是骑马或是坐车,都赶在夜色降临前,急匆匆往城内赶。
这些应该都是赶考的学子了!也是十来日后要跟陆烁一同竞争的人。
城外野旷天低,橘色的天空晕染开来,带上些浪漫的色彩。
陆烁等了有一会儿,才远远的看到一队青帷马车接连不断地行驶过来。
这车队,陆烁十分的熟悉,正是桃山书院每年统一送关内道学子进京赶考的车队。
“陆师弟!”
陆烁还没走近,车上的人似乎就已经发现了陆烁一行人,掀开车帘遥遥挥了挥手。
“周师兄,张师兄……”
陆烁笑着一一施礼回应。
因时间赶得紧,一些人并未下车,只在马车上招呼了几句,就坐着车进城了。
这些都是同来赶考的学子,临来京师前,早已托了人在彀文书院旁边租好了院子,如今只等着住进去了。
等这些人都走了,清泉和车夫才走上前帮着将孙哲的行礼搬上马车。
至于周茂,周家在京师亦是有头有脸的人家,想必过不了一会儿就有周家人来接,实在不必陆烁操心。
陆烁笑着跟两人说话。
“……孙大哥,禀保人和你的户籍证明之类,前些日子白管事就已派人帮你弄好了,你只需开考前到礼房亲自去登记一下就好!”
孙哲本是河北道户籍,按理说乡试改回河北道考试才对。
但托了太祖皇帝的福,因他重视科举,考虑到考试的方便性,他曾在立规时规定:凡已有正式功名(童生以上)者,只需多加二禀保者,即可跨境考试。
孙哲本打算回河北道考试,但魏州距离河北道可不算近。
陆烁考虑着孙哲来回并不容易,加之孙哲人品学问俱都不错,与陆府亦有渊源,况且追加禀保者的事轻而易举,故而说起这事时,陆烁就直接向他提了这个建议。
这才出现了如今这种状况。
“劳烦师弟了!”
孙哲略一施礼,没有多余的话,但那眼中的赤诚却是清晰可见的。
陆烁心中赞赏,也不继续说此事,转而问周茂道:“周师兄是怎么回事?距离会试尚有半年之期,如今时间还早,你怎么这个时候就过来了……”
说来他自己也是吓一跳。
与孙哲的事,是陆烁回京师之前就约定好的。
但周茂此行却着实突然,就在四天前,陆烁没有半点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书院那边突然递了书信过来,说是周茂也要同行过来。
“难不成你想再考一次?”
陆烁打趣着笑道。
“什么啊……”
周茂摇摇头,用折扇微敲敲陆烁的脑门,无奈笑了笑道:“我自然也是不想来的,可没办法……家里人催促,我伯父的书信亦是一封接着一封的来,说是乡试之后,明年会试的主考官紧接着就会定下,说是让我入京师来,好好摸一摸这主考官的喜好……”
原来如此。
陆烁了然点点头。
科举考试之中,考生摸清主考官的喜好、政治倾向显得十分的重要,若是摸到点子上了,会加分不少。
尤其对于会试这一最高级别的考试来说,更是如此。
因而,周家人让周茂提前进京师的举动,倒是十分的正常。
只不过,想到周良甫,想到父亲说的那些事,陆烁心里沉了一沉。
周良甫卖官鬻爵的事,迟早掩盖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