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无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国无疆- 第7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特殊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而1920年的圣雷莫会议将巴勒斯坦地区划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之后不久,于1921年,英国便以约旦河为界,将巴勒斯坦一分为二,西部仍称巴勒斯坦,东部建立外约旦酋长国,约旦在1928年开始被英国强制统治,几乎没有什么独立主权,国王阿卜杜拉登自然不甘于成为英国统治的傀儡,一直都寻求着真正的掌握国家大权。

    之所以称巴勒斯坦和约旦两个国家很有意思,是因为1917年英国军队入侵巴勒斯坦并占领全境之后,压根儿就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利益工具的国际联盟,给予了英国以管辖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权,这样一个权力的赋予的确要比“殖民统治”好听得多,可英国政府却独自执行了《贝福尔宣言》,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以约旦河为界,将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

    将原本一个国家变成了两个,一个是自己的傀儡政府、一个是自己殖民统治,很符合资本主义列强将自己殖民利益最大化的做法,却不知道英国人哪儿发神经,开始大规模的向巴勒斯坦境内迁移犹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在隐藏在西方各国社会,拥有不小政治和经济影响力的犹太复国主义组织作用下,人口150万余的巴勒斯坦中,有将近三分之一是在英国鼓励下迁入的犹太人。

    聪明的犹太人在上千年前就背井离乡离开了巴勒斯坦,时隔多年之后又返回巴勒斯坦,还试图要占据耶路撒冷建立属于犹太人的独立国家,可这种做法却得到了英国人的支持,他们利用从西方国家带回来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创建了繁华的城镇和较为发达的工业,还建立了“哈加纳”、“伊尔贡”等等秘密武装力量。

    更为稀奇的是,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大国,犹太人更是在长期的移民中,在美国政治和经济社会中处于中产以上阶级,有钱有势的他们自然想要“重回故乡”,因而大力支持犹太复国主义, 1917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威尔逊还曾向英国政府表示他对《贝福尔宣言》草稿的支持,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帝国主义列强分赃大会——巴黎和会上,美国还提出“关于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家的建议”,随后不久,美国国会就批准了支持《贝福尔宣言》的决议,在美国的数百万犹太人及其后裔开始以各种方式支持犹太人重返巴勒斯坦。

    一件物品,如果失主已经遗失了上千年,那么这件物品显然要归使用者所有,更何况巴勒斯坦的土地从一开始就并不是犹太人独有,阿拉伯人也有份,可犹太人说要复国就要复国,还有大量西方力量的支持,这可让阿拉伯人怎么咽得下这口气?于是乎,纳粹德国在其本土大肆劫掠犹太人的财富、大规模的集中并屠杀犹太人之时,不少阿拉伯人还大举欢庆,由此可见巴勒斯坦这么一个看似独立的国家内部,充满着多么可怕的不稳定因素。

    然而,德国拿下了叙利亚和黎巴嫩,自然不能再让与英国或多或少都有关联的巴勒斯坦和约旦“逍遥”,更何况巴勒斯坦境内还有五十余万从世界各地回迁的犹太人,他们是德国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德国人在其本土可以轻轻松松杀掉数以百万的犹太人,这五十来万,不过是小菜一碟罢了。

    由此看来,伊拉克北与已经加入轴心国组织的土耳其接壤,两者都与高加索山脉地区的苏联国土接壤,而在伊拉克以西便是同样被纳粹德国控制的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和约旦两个地处伊拉克以西的两个国家也被德国控制,德意两国联军成功消除了英国在埃及开罗的最后一支抵抗力量之后,便将整个地中海北非和西亚的沿岸国家和地区全部占领,地中海已经成为了轴心国的内海。

    于是乎,阿拉伯国家的西部的地中海沿海地区,从埃及到土耳其,都成了纳粹德国的势力范围,德国人真要是将欧洲与北非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给“堵上”,再把苏伊士运河“切断”,浩瀚的地中海还真的成了轴心国的“洗澡盆”。

    已经拿下埃及首都开罗的德意联军下一步要做什么,阿拉伯人并不清楚,伊拉克、伊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尔等等国家都先后与共和国之间结下不错的合作关系,并且始终在国际事务中与共和国保持同步,是恪守中立的,更何况波斯湾还有共和国的军事基地存在,因而阿拉伯人并不担心纳粹方面会对保持中立的他们下手,而是担心德国人和意大利人下一步要干嘛。

    隆美尔一旦率军南下,显然就表明轴心国想要吞下整个非洲,而隆美尔一旦率军东进,经巴勒斯坦、黎巴嫩和叙利亚后进入土耳其境内,可就杵在了一个极为险要的位置——大高加索山脉地区,从黑海以南的土耳其领土之内,隆美尔的军队便能进入苏联的国土之上,拿下大高加索地区并不困难,危险的是一旦隆美尔的军队越过了山脉深入苏联境内,那么黑海也将成为纳粹的内海,而有可能与德国陆军南方集团军群合兵一处的隆美尔,显然斯大林格勒战役就更加不利于苏联,德国将更有可能击败苏联。

    纳粹一旦击败了苏联,黑海和地中海都成了其势力范围之内的“浴缸”,中亚地区、西亚地区的独立国家,显然将始终受到纳粹强大军事力量的威慑,与一个侵略成性、动辄就大搞屠杀的军事组织为邻,显然让阿拉伯人难以适从,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伊拉克王国费萨尔二世显然意识到,自己王国的西部地区全部成为了德意联军的“跑马场”,曾今关系非常不好而且往往矛盾不断的巴勒斯坦与约旦,在怎差也是好邻居,一个不稳定的地中海东海岸地区,显然要比被德意两国拿下之后的好得多,至少他不用安排大量的部队在西部边境线上,时时刻刻提放着德国和意大利的军队会给他来一个闪电战。

    和伊拉克王国一样的还有其他阿拉伯国家,他们都提心吊胆的担心着、害怕着,尤其是他们之前跟随共和国的决策,对侵略成性的轴心国各成员国都事实了经济制裁,一向以出口石油资源为主要经济支柱的他们,不再向以德国和意大利为首的轴心国出口石油、粮食等,就只有越发的依托共和国。

    所以,在波斯湾众多阿拉伯国家都惴惴不安之时,共和国理应表明自己的态度,然而令各国没有想到的是,共和国国家主席张宇会在这样一个多事之秋访问伊拉克王国,而且按照其行程安排,接下来还会对伊朗王国、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等等波斯湾周边国家进行国事访问,并会在12月10日出席在巴林召开的石油输出国组织首脑会议,这样的一系列举动,不得不让人确信,共和国在关键时候并不会抛弃朋友,也更加不会对深处危险边沿的朋友置若罔闻。

    27日当晚,共和国国家主席张宇出席了伊拉克王国费萨尔二世在其王宫举办的欢迎国宴,伊拉克国家电视台和共和国中央电视台都对晚宴进行了直播,而在次日,张宇与费萨尔二世在王宫正式会晤,按照国际惯例,这样的国家领导人直接会晤是不会为外界所熟知太多的,但这次会晤却依然被直播,至于下午在费萨尔二世的陪伴下去伊拉克国立大学参观的过程,显然也会被媒体们关注。

    28日上午,张宇前往了巴格达市区的孔子学院,并在那里与上千名学习华语的伊拉克学生以及华人教职工见面并发表了讲话,鼓励中伊两国在文化和教育方面的各种形式交流,而在下午则出席了在伊华商于君豪酒店内举办的欢迎会,伊拉克作为一个石油资源大国,能源、交通、电力等等行业都不乏共和国企业的身影,数以百计的企业代表参加了这次见面会。

    接下来,张宇又按照行程安排相继访问了数个国家,在访问伊朗王国期间,自然免不了要去共和国阿巴斯的海军和空军基地慰问在驻守在那里的共和国海空军部队,直到12月10日,张宇都在不停的奔波,奔波于波斯湾各国之间。


第五十七章 石油,波斯湾

    第五十七章 石油,波斯湾

    波斯湾八个国家中,就国土面积而言,巴林绝对算是卡塔尔与沙特阿拉伯之间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岛国。

    由大大小小36个岛屿所组成的巴林距离沙特阿拉伯24公里、距离卡塔尔28公里,在公元前三千年就有城市而后腓尼基人增添了它的繁华,直到后来被葡萄牙人和波斯帝国殖民统治,独立后不久又遭遇到英国入侵,在1880年和1892年,英国分别强迫巴林与其签署政治和军事的不平等条约,彻底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而在1933年还被英国抢夺了石油开采权,直到共和国强势进入波斯湾地区,与伊朗王国和伊拉克王国的密切合作让波斯湾其他国家和地区民族看到了独立得到希望。

    撵走了英国人之后的巴林酋长国很快就与共和国之间往来密切,共和国也乐于同这个有“中东的香港”之称的岛国密切往来,储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也自然而然为巴林酋长国带来了巨额的经济收入,再加上其四季如春的宜人气候和秀美的岛国风光,共和国国内在1943年下半年就开始盛行的中东游业务中,重头戏之一便是安排游客在巴林游玩。

    巴林是除了石油和天然气的储备丰富,其他资源可谓贫乏到了极致,农耕资源也并不富足,而且作为波斯湾地区最早开采石油的国家,巴林的国民经济支柱便是石油开采和出口,与共和国这么一个世界级工业强国合作后,其产出的石油根本不愁卖,然而巴林也意识到资源总有开采完的一天,因而从和共和国合作的第一天起,他们就在尽一切努力的使得自身经济多元化。

    1944年全年,巴林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20亿元人民币,约等同于30亿巴林第纳尔,而就在当年的5月,中巴经济合作企业峰会便成功在其首都麦纳麦举行,数百家共和国企业参与了此次峰会,整个峰会上,达成了数百亿元人民币的合作项目,也正是从那时候起,巴林开始努力创办自己的石油企业,经营石油探查、开采、冶炼、运输等业务,并成功在共和国台北原油交易所挂牌交易,而借助其在波斯湾的特殊地理位置,巴林还引入共和国技术,开办了自己的船舶企业,开始从简单的船舶维修做起,争取能在五至十年之内,能够自行设计建造大吨位的远洋油轮。

    雄心勃勃的巴林想要波斯湾最为发达的经济,自然免不了要在许多的公共设施上投入较大的力量。

    共和国与伊朗阿巴斯之间的国际航线投入正式运营之前,往来于共和国和波斯湾都需要乘坐轮船,非常耗费时间,所以在阿巴斯国际机场投入使用之后不久,巴林的国王哈列维(化名)就要求巴林也要有自己的现代化交通,于是乎在1943年11月期间,共和国就数十家工程企业不远万里来到波斯湾进入巴林,开始从事各种等级的公路建设、萨勒曼深水港口的扩建,尤其是巴林国际机场的建设,更是创造了一个记录,那就是工期期内无一天中断施工,每时每刻施工现场都能看到数以千计的工人为国际机场的修建而忙碌。

    1944年4月,经过大规模的建设,建设之初就誓要做波斯湾空中交通枢纽的巴林国际机场正式投入使用,到1945年4月为止,在一年的时间里,该机场就创造了300万人次、5万客货机起降架次等惊人纪录,而同样投入巨大的萨勒曼深水港,经过扩建之后也暂时成为了波斯湾第一大港,拥有16个深水泊位,从共和国原装进口的装卸桥、高压输油等设施设备,可以保证该港口同一时间内接受8艘万吨级集装箱轮装卸、2艘五万吨级远洋油轮装运油料、2艘大型滚装轮卸载,另外四个泊位还能承接其他等级的货轮或客轮。

    大量的公共建设支出一度为巴林带来了相当繁忙的国家建设景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1945年,大量的基础设施已经投入了使用,巴林又是一个小岛国,因而基础建设高峰期一过,大量的共和国工程企业便撤离了巴林,取而代之的是在12月到4月份非斋戒和朝拜期间密集往来巴林的共和国游客,他们的到来依然让巴林这个资源输出经济国显得异常热闹。

    当然,依靠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巴林的国民收入相当殷实,即使因为其农耕面积有限,而不得不依靠进口来满足日常生活品的消耗需求,但巴林人依然能够消费得起,尤其是在1944年3月和6月,连续有两批次共六座大型海水淡化工厂由共和国企业建成并交付巴方使用之后,巴林就不再紧缺淡水了,依靠能源外贸和部分旅游经济收入所得来的经济实力,还促使巴林实现了免费制的医疗和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