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整整问了一个多时辰,得知了来龙去脉忽然间忧心忡忡。
伪清国自去帝号向“南明”俯首称臣,尊南王为“南明大帝”南王如何答复?“南明”跟建奴成为附庸国关系跟大明又待如何相处?
皇帝思前想后找不到答案,第二天朝议时把自己的顾虑提了出来。
跟建奴有杀子之仇的平西伯吴襄跟黄胜交往近二十年,深知黄胜为人,知道黄胜从来没有忘记国仇家恨。
他立刻出班拍着胸脯道:“陛下请放宽心,南王不灭建奴誓不休,区区建奴穷的叮当响,他们拿得出手的那些贡品,富有四海的南王哪里瞧得上。”
梁廷栋笑着出班道:“陛下多虑了,‘南明’留守黄家湾岛的官员把张文衡、孟乔芳两个叛贼送来交予陛下处置,南王态度就可见一斑。南王一诺千金,答应出兵辽东自然不会食言而肥。”
张凤翼道:“臣向陛下道喜,虽说东奴伪王爷岳托被南王威名吓死属于莫须有,但是背主之臣洪承畴上吊自尽却是属实。京师军民得知消息后无比欢欣鼓舞,民心、士气大振。”
陈新甲道:“张文衡、孟乔芳两个叛贼死有余辜,臣请陛下凌迟二贼,流放二贼三族。”
见本兵大人奏请皇上把汉奸千刀万剐,文官武将都异口同声附议,要求皇帝严惩背主之臣。
皇帝当然憎恨汉奸卖国贼,立刻下旨内阁披红,三天后在菜市口把张文衡、孟乔芳两个汉奸剐了。
王之臣乐呵呵出班道:“老臣贺喜陛下,南王刚刚答应出兵,东奴就慌不择路派人议款求和,由此可见东奴自认为不堪‘南明’一击。南王当然不会放过为患辽东几十年的跳梁,如今张文衡、孟乔芳二贼伏诛,紧接着和谈破裂,对建奴士气打击之大可想而之。”
崇祯也很高兴,大明以后不需要两线作战,兵马调度就会容易许多,以后专心平定流寇,再励精图治几年,大明国力一定会蒸蒸日上,靠他国出兵救援这样没面子的故事再也不会上演。
崇祯道:“‘战神’威名赫赫,东奴跳梁已如惊弓之鸟,他们未战先怯离亡国不远了。”
高智谋道:“陛下,南王未出兵先擒获建奴两位高官,确实可喜可贺,臣请陛下给予南王赏赐以表彰其功勋。”
正文 第七百五十七章:尊帝号
群臣见高智谋又在替南王向皇上索要好处,顿时窃窃私语起来,人人都认为南王富甲天下、位极人臣实在赏无可赏赐无可赐。
再次回到中枢当上了首辅的周延儒道:“陛下,‘南明’、大明是兄弟之国不假,以后恐怕要以平等礼仪相待,还是以大明为尊恐怕不妥。”
朝中“战神”系文官武将、勋贵们眼睛都亮了起来,他们心里腹诽,如此简在帝心的好主意怎么让外人周延儒抢了先?
吴襄反应很快,他马上接茬道:“首辅大人高明,审时度势很有分寸,臣以为与其让南王开口面南称帝,不如由陛下主动提议南王尊帝号。”
见又被吴襄抢了先,梁廷栋赶紧道:“‘南明’大军气吞万里如虎,连好战的建奴都准备向‘南明’俯首称臣尊南王为帝。如果我大明还以宗主国自居未免贻笑大方,老臣恳请陛下放下天朝上国的做派真的以兄弟之国礼仪相待‘南明’。”
复出的周延儒早就看开了,知道大明照此下去国将不国,他愿意向南王伸出橄榄枝,他奏道:“当年南宋、金二帝并存也算相安无事,以后大明、‘南明’礼尚往来谈不上谁给谁纳贡,两国军民、大臣也会乐见其成。”
历史上的周延儒复出后对大明乱局束手无策,被赶鸭子上架抵抗清军入侵时驻通州不敢战,整日与幕僚饮酒作乐,醉生梦死,天天奏捷蒙骗崇祯。
当然,这位首辅大臣的结局很不好,在崇祯十六年被皇帝勒令自尽,籍没其家。周延儒死后,民间有歌谣日:“周延儒,字玉绳,先赐玉,后赐绳。”
穿越者黄胜的搅局影响了太多大明官宦、百姓,今天的周延儒用不着抵抗清军入侵,也就没有必要带兵出征,自然不会出现谎报军功之事。
由于太多门生故吏投效“南明”并且有许多人得到了重用,周延儒也对南王心向往之,今天拉下脸来就是为了挣表现,也是阐明自己愿意投靠南王的立场。
吴襄走南闯北见识不凡,知道这个世界大得很,皇帝也不是个位数。
他出惊人之语道:“诸位大人莫要以为帝号只是我大明有之,佛郎机诸国有几个皇帝你们知道吗?莫卧儿帝国难道不是皇帝,我大明又管得着吗?大家不要自欺欺人了,和‘南明’平等交往乃是大势所趋,两国联姻后关系会更加紧密。”
梁廷栋笑道:“南王扫荡的东南亚诸国之中就有称帝之王,‘南明’如此实力当然再也不能成为他国附庸,陛下圣明,当断则断善莫大焉。”
崇祯没想到议事会导致出现一个皇帝和他平起平坐,看着建言让自己答应南王称帝的大臣越来越多,此刻他心里特别无助。
就在这时,六百里加急送来战报,闯贼大军几乎兵不血刃夺取了开封、南阳后乘胜西破潼关,再次攻入陕西,明军防线土崩瓦解,闯贼不久占领西安。
有了大片领地在手,又拿下了汉唐故都长安城,李独眼的野望极度膨胀,他改西安为“西京”,建国称帝,国号“大顺”,改年号为“永昌”。
朝堂上正在讨论让大明皇帝承认南王称帝还没有结果,忽然冒出一个驿卒跳出来自封“大顺皇帝”,群臣怒不可遏,纷纷要求朝廷消灭伪大顺国,逮拿妄自尊大的李自成千刀万剐。
朝堂上乱套了,文武大臣的议论声肆无忌惮,简直无视皇帝的存在,他们认为一个驿卒都敢称大顺皇帝,才几十万人的奴酋红歹是也敢称崇德皇帝,人口数千万,带甲百万的南王为何不能称帝?
这也难怪群臣,大明的执行力和统御力早就风光不再,以前令人生畏的特务机构锦衣卫和东厂又在崇祯手上被削减了权力。
在大明当官没有了敬畏,皇权当然被漠视。况且皇帝由于被袁崇焕欺骗导致极度不相信文官集团,相互之间没有了最起码的信赖,久而久之大臣和皇帝自然离心离德。
文官武将发现在大明为官如今很危险,去中原和辽东任职大有可能成为炮灰,在京师当官摊上流寇、建奴的坏事也可能身首异处。
这些人精左看看右看看认为唯有紧抱南王大腿才能够保证安定和富裕,此时此刻人人出力为南王向崇祯要好处。
阁老张凤翼奏道:“陛下,老臣以为南王称帝后去辽东灭了建奴,北方会少了伪大清国,少了一个自封的皇帝。我大明上下齐心收复山陕、河南灭了伪大顺国,自然会把那个夜郎自大的驿卒绳之以法,跳梁小丑也敢称帝孰不可忍。”
吴襄道:“大明、‘南明’二帝联手,这个世界谁能匹敌?假以时日定然做到不许出现第三帝国。陛下,臣以为退一步利国利民,请陛下早做决断。”
听了吴襄之言,诸多大臣深以为然,‘南明’、大明强强联合假以时日横扫世界根本不是痴人说梦。大臣们交头接耳谈论开了,一个个摇头晃脑脸色红晕。
现任兵部尚书陈新甲得到闯贼大军拿下西安并且定都称帝的消息头皮都麻了,他知道再这样下去人头落地就是自己的宿命,他决定改弦易辙以后紧紧地抱南王大腿。
陈新甲跪下哭道:“陛下,我大明风雨飘摇危如累卵啊!陛下,解大明困局唯有南王,唯有‘战神’骄兵悍将能胜任,南王自成体系已经是无冕之王,陛下主动给予南王帝号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好事,臣恳请陛下三思。”
老高第颤巍巍开口了:“陛下,老臣实话实说吧,南王已经成就帝业,此时大明予以承认乃是锦上添花尔,老臣恳请陛下早日决断与南王结个善缘方为大善。”
诸多阁臣和权臣都来阐明自己的态度,众口一词南王称帝乃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群臣逼迫如此,崇祯怒不可遏拂袖而去,大殿上的文武面面相觑,许多人知道已经得罪了天子以后在大明混官场恐怕吉凶难料,他们决定干脆告老还乡去“南明”谋发展。
正文 第七百五十八章:不能分裂国家
第二天,请辞和告老的奏疏有二百余份送达龙书案。
连首辅大臣周延儒、阁老梁廷栋、兵部尚书陈新甲等等内阁、六部权臣都准备辞官而去。
这简直是逼宫啊!
崇祯虽然恨这些高谈阔论的大臣,鄙视他们贪婪的嘴脸,可是要治理国家他又离不开这些官员。
如今上百大臣集体撂挑子,朝廷岂不是要瘫痪?无可奈何的皇帝终于再一次妥协,表态南王称帝之事他不反对、不支持、不表态放任自由。
本来末世的大明皇权已经被漠视,有了“南明”的分庭抗礼,大明群臣心里更加有底气。这就跟有两家相同的集团公司在竞争般,员工觉得这家不行完全可以考虑下一家。
黄胜不遗余力救汉人与水火使得自己在汉人心目中的地位无限拔高,本来就末世尽显的大明有了黄胜搅合导致文官武将更加离心离德,导致官僚资本大量转移,导致诸多壮劳力渡海移民。
税赋流失、粮食产量减少,人心不稳等等这一切其实更加让大明越来越虚弱。
由于山陕、河南人口基数还在,改变了流寇思想的李独眼实力远超历史,而积重难返的大明虽然少了张献忠的祸害也比历史强不了多少。
由于黄胜的布置是放弃中原固守长江和沿海,太多大明文官武将以南王马首是瞻,如李中正、张修身、猛如虎等等文武都把麾下可以调用的大明官军布防在沿江接受“战神”教官的集训。
太多大明文武是主动接受“战神”军令,也有一部分属于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不服从“战神”军令就会有饿死的风险,如今大明十几万内地军人都是拿着“南明”提供的粮饷。
吃粮当兵的大明军人当然知道吃谁的粮就应该为谁效力。
大明朝堂上的文官武将属于既得利益者,他们虽然没有拿南王给的俸禄,但是大多数人都在为了将来考虑,他们不遗余力地给南王递橄榄枝。
远在“新杭州”的黄胜根本不知道大明群臣要自己做“南明”皇帝,从此跟大明真正平等交往。
上一次有几位“南明”大臣提议黄胜选秀充实后宫被训斥,黄胜要求文武大臣干正事,干有意义的事情,别在这些细枝末节上花心思。
因此有些文武认为南王实力足以面南称帝也不敢劝进,无他,担心南王认为他们不干正事。
“南明”大臣想做又不敢率先提出的关系国本之大事,居然被大明文官武将捅破了窗户纸有些啼笑皆非。
谁知南王得到消息严词拒绝了称帝请求,高调派出王后出使大明,依旧以藩属国礼节给大明纳贡。
楚儿出使大明也顺带着回娘家,英国公夫妇答应来“南明新杭州”安度晚年,但是如此大事不可能草率,他们依旧回京城处理在大明的不动产安排诸多家事,这一次应该会跟随女儿举家南迁。
黄胜不愿意成为“南明”皇帝,不想让大明、“南明”成为两个国家的事实深入人心,他志存高远,想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建立一个以汉人为主体民族的日不落帝国。
黄胜不但不能分裂国家,以后还会立法维护国家统一,“分裂国家罪”的罪名一旦坐实,主犯最少判终身监禁不得保释,家眷会流放三族三千里外。
黄胜建立的以汉人为主体的泱泱大国不会欺负异民族更加不会惯着异民族,要从文化、精神上进行民族大融合。
争取几十年后再也没有一百几十民族,一百几十支花,只有统一了文字、服饰、礼仪的大汉民族,真真正正做到四海一家。
多铎、阿巴泰为首的满清使团刚开始被气势汹汹来逮捕张文衡等等几个汉奸的“战神”军人吓得魂不附体,后来发现八旗子弟不在被逮捕行列才松了一口气。
他们接下来的日子过得逍遥,如同乘坐邮轮旅游般一路上游览了“南明”许多城池,终于在七月份来到了“南明”国都。
这些通古斯野人长见识了,在他们的认知里根本没有世界这个概念,也不知道世上还有从来不下雪的地方。
建奴使团几百人如同傻子般任由“南明”宣传队摆布。
秦淮是全权负责接待的官员,一路上带着建奴参观水利设施、工厂、学校和医院。
秦淮根本不担心这些人能够学到什么门道,带他们参观就是秀肌肉,要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