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
看着李斯特那略带期待的表情,约翰一时间有些尴尬。对于手术而言,他当然没有什么问题要问,即使有也只能是质疑和建议,只不过这会儿说出来明显是给自己找麻烦。但是如果直接说自己是追星来了……
“教授,我确实有一个问题想要问你!”
眼见李斯特的表情似乎变得疑惑起来,约翰情急之下灵机一动,马上点头笑道:“我是一个准备在欧洲留学的美国人,刚刚来到伦敦还不到一周时间,目前还没有选好想去的学校和想学的专业,但是今天看了您的手术后对做一名外科医师突然有了兴趣,所以……”
不等约翰说完,李斯特的脸上已经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
这年头电话才刚刚开始出现,人们的信息极为闭塞,很多年轻人对于未来都非常的迷惑。事实上,历史上不少这一时期的科学家都是偶然的机会下定决心去从事某项研究的,李斯特下意识的便认为约翰是这种孩子了。
想到这一点,李斯特的态度顿时便认真了不少,微一沉吟后开口道:“你能对外科学感兴趣我是非常高兴的,而且这个领域也确实需要有天赋的年轻人!但是我必须要提醒你,外科医师可不是一个能挣钱,同时也能挣来地位的职业,你必须要认真的想清楚这一点。”
作为一名已经非常有名望的外科医师,李斯特的建议可谓相当的中肯。
约翰心中自然明白,不过他也不会去认真的考虑这位老前辈的建议,只是点了点头笑道:“谢谢您,我会认真考虑清楚再做决定的……教授,我对您刚才所做的消毒非常感兴趣,您能用两分钟的时间简单和我说一下么……”
……
快到中午十二点的时候,小雨淅淅沥沥的下了起来。
约翰来伦敦已经有差不多一周了,七天里倒有五天在下雨,着实烦人的很。当约翰按照约定来到医院门口的时候,早已等待在这里的汉斯马上迎了过来,恭敬的问道:“先生,我们可以回酒店了吗?”
“当然!”
约翰点了点头,一脸满足的笑道。
能够见到李斯特已经实现约翰的愿望了,而能见到一台一百三十年前的腹部手术更是让人惊喜,他此时心中异常的满足。今天来见李斯特是一箭双雕,一方面了了约翰见见传说中大牛的夙愿,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到德国后的事情做好准备,至少和管家先生解释时也能有个充分的理由了……
“呼!”
见约翰反应正常,汉斯暗暗的舒了一口气。
上午离开了医院之后,管家先生其实是有些忐忑不安的,他知道所谓的外科手术是怎么回事儿,生怕约翰因为见了那血淋淋的场景会有什么不好的后果,不过现在看到小少爷似乎相当高兴的样子,他心中略有些惊奇的同时,也是暗暗的松了一口气。
招手拦了一辆出租马车,约翰和汉斯两人一路赶回了居住的酒店。
吃过午饭了之后,两人一起回到约翰的房间,在离开之前管家认真的对着约翰说道:“先生,我已经预定了后天去往汉堡的船票……今天和明天您还想去什么地方吗?”
“唔,今天就不出去了。”
稍稍想了一下,约翰呵呵一笑道:“下午就在房间里休息,明天的话我想去剑桥和牛津两所大学看一看,你可以安排一下吗?”
“当然可以!”
汉斯马上就点了点头说道。
等管家离开了之后,约翰稍稍洗漱了一下便躺在了床上。本来想着睡个午觉,不过躺在床上听着窗外那淅淅沥沥的雨滴声,约翰却没有一丝的睡意,见到李斯特确实让他有些太兴奋了。
而且一想到后天即将开始的德国之旅,约翰的心里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德国么……”
念叨着这个世界自己的“祖籍”,约翰微微一笑。
这个时代的德国,刚刚赢得普法战争并完成统一不过十年左右,距离国力达到顶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在科学和文化的领域,这个国家已经开始占据世界的中心了。
单就医学而言,这个时代的德国人无疑是值得骄傲的,由德国人为代表的大陆医学体系毫无疑问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医学体系,而且在今后的几十年间也将保持着世界领先的地位。要知道,直到二战以后医学的语言才由德语转到了英语,1968苏联人才停止出版德文的“全苏医学文摘”,日本人也在六十年代以后才纷纷把杂志改为英文,由此可见德国医学的影响力。
这正是约翰选择德国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且……
德国人在物理和化学方面的基础,尤其是在化学工业上的强悍实力,更是吸引约翰的关键因素!
19世纪末的德国,化学工业领先了整个世界,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医学进步显然离不开化学的发展,约翰如果不甘心只在外科领域发展的话,重新“学习”理化是必然的选择。
这可不是一句玩笑。
医学各种新式诊断技术的发明和改进,如X线等必须要依靠物理学的力量;研发未来上百年最重要的化学药物,就必须明白这个时代的化学家是如何工作的。所在抵达德国之处,约翰不会直接去读医学院,而是要把脑海中的物理和化学知识先给捋一遍,至少也要学会如何用这个时代的简陋设备去做相关的实验才行。
“一年的时间,应该足够了。”
心中暗暗的估算了一下,约翰慢慢踏实了下来。
他不知道德国人现在读医学院一般要几年,不过他完全可以用一年的时间去了解这个时代的物理和化学,与脑海中的知识一一印证,然后再用一年的时间来印证基础医学体系的知识,搞清楚这个时代的医学家们如何去搞研究。
接下来的时间,做什么就无所谓了。
可以在基础医学领域搞出点儿“新理论”,也可以在临床上有些“新发现”,对于约翰来说都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想到这里,约翰忍不住在脑海中搜索了起来。
别看约翰的脑海里存着超越现在一百多年的医学知识,但是真要把它们拿出来也是需要做许多工作的。首先,他必须要了解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知道哪些理论和技术已经出现,哪些是自己可以“发现”的;其次,他必须仔细的筛选掉太超前的东西,考虑到以这个时代的设备和技术可以做到哪些;最后,他还必须考虑这个时代医师们的接受能力,否则连个消毒法都要斗争几十年才能让别人接受,那可太折腾人了。
“呵呵,慢慢来吧。”
不一会儿的功夫,约翰就找到了几个绝佳的目标,然后忍不住呵呵一笑:“反正时间多得是,好东西也多的是,慢慢来吧……”
……
呃,都不好意思说不好意思了。
我太低估春节的威力了,今天一天都没闲着,只能抽出零星的时间码出一章,而且质量还很难保证。明天初一,估计情况差不多,所以还是先给大家道个歉吧。
这几天每天保证一更,但是能否两更就要看当天的情况了,抱歉!
第十章 席勒家族
1882年7月12日,约翰和管家汉斯两人抵达了德国的重要港口和外贸城市汉堡。在汉堡短暂的停留了一个晚上之后他们继续前进,终于在15日的傍晚抵达了此行的最终目的地——柏林。
这个时代的交通,实在是把约翰折腾惨了。
不过终究还是年轻,而且从伦敦到柏林毕竟还比不得横跨大西洋,睡了一个晚上之后年轻的约翰就恢复了精力。如果不是管家汉斯再一次累的爬不起床,恐怕他第二天就要出门去好好看一看这个声名赫赫的城市了。
柏林,在约翰的心中更多的是充满了悲情的城市。
前世两次世界大战的失败,让柏林这个城市在约翰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排除了这种抽象的概念之后,他真的想看一看这个铁血时代的柏林。不过陪着汉斯在酒店里休息了两天之后,在抵达柏林的第四天上午,约翰却把自己收拾的上下一新,然后和管家一起走出了酒店。
“先生,我们真的不需要再去买一些礼物吗?”
坐在出租马车上,管家汉斯心中有些忐忑的问道。
“不用。”
扭头看着柏林街头的风景,约翰摆了摆手道:“外公特意嘱咐过我,除了他让我东西之外不用另外准备礼物……呵呵,不过我还真的没想到,外公在柏林居然还有一个堂姐!”
“我也是来之前才第一次听说。”
汉斯眨了眨眼睛,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
就在两人离开纽约之前,老亨特拉尔突然告诉了他们一件事情,那就是在柏林还有他一个亲戚安格拉·亨特拉尔,也就是约翰的表姑奶奶!
这个消息让两人都吃了一惊。
约翰自不必说,从未听外公说过还有一个堂姐。而汉斯跟着老亨特拉尔十几年,也一直以为他已经没有其他亲人了,要知道,他这么多年来几乎从未帮老亨特拉尔邮寄过去欧洲的信件。
因此,此时约翰的心里略微有些不安。
当两人抵达了汉堡之后,第一时间给这位亲戚发了一封电报,通知了今天将要到访的消息,但是约翰却不敢肯定这一家人是否会欢迎自己的到来。他当然不认识这位表姑奶奶,但是却对外公老亨特拉尔相当的没有信心。
这么多年双方几乎都没有通过信件,天知道双方的关系该差成什么样了!
不过无论情况如何,既然老亨特拉尔吩咐过了,约翰来到柏林后还是必须要到老太太家里走一趟的,而且外公委托他带来的礼物也是必须要送到的,这是今天的头等大事。
想到这里,约翰也能暂时抛开心中的不安,用周围的景色转移起了自己的注意力。相对于遍地工地的纽约来说,柏林整体上要干净整洁许多,而且城市的建设明显也要更加成熟一些。但是与刚刚离开的伦敦相比柏林却又要差不少了,不仅规模上小了许多,街头的人们也没有伦敦那么的骄傲和从容。
“不过就像纽约一样,柏林比伦敦更有朝气一些。”
看了许久之后,约翰心中暗暗给柏林下了一个定义。刚刚完成统一不久的德国,在文化和科学领域却在飞速的进步着,工业也同样如此。相比较于已经开始显露迟钝之象的英国而言,这个国家欠缺的只是时间而已。
马车得得的行驶着,半个小时后在一座房子前停了下来。
“你确定是这个地址吗?”
看着眼前这个在柏林街头很常见的两层独栋房子,约翰往四周看了一下后下意识的确认道。
“当然,先生!”
约翰这个问题似乎让车夫有些不太高兴,他的表情极为郑重的说道:“这就是您给我的地址,我保证不会有错的!”
“好吧,谢谢你了。”
汉斯连忙上前付清了车资之后,就打发车夫离开了。因为他发现就在他们的马车停下来之后,从屋子里出来了一个大约二十岁的年轻白人,径直的走向了他们。
“你们好,请问你们找谁?”
先是略略打量了一下两人,尤其是重点看了约翰几眼,最后年轻的白人才转向了汉斯,一脸温和的笑着问道。
管家先生连忙上前一步回应道:“你好,请问这里是席勒先生家吗?我们之前曾经写过信赖,是来拜访安格拉·席勒夫人的!”
“哦?”
听了汉斯的回答之后,年轻白人眼前顿时一亮,重新把目光转回了约翰的身上,惊喜的说道:“那你一定就是约翰了?我是你的表兄康拉德,欢迎来到柏林……”
……
坐在长形餐桌的客人主位上,约翰的脸上一片平静,不过心里却是有些小小的不安。
任谁被一桌子十几个人盯着看都会有些不安的。
在约翰的正对面是他已经七十岁的姑奶奶安格拉·席勒,而老席勒先生已经在六年前去世了。在长桌的两边,是约翰的三个叔叔和他们的家人们。就在今天,一直以为自己除了老亨特拉尔就再无亲人的约翰发现,自己一下子就多了三个姐姐,四个哥哥和一个妹妹!
真正的一大家子!
在落座了之后,所有人的目光都有意无意的频频落在约翰的脸上,尤其是他的那些表哥堂姐们,看起来似乎对他都很好奇。
事实上,来到了席勒家之后约翰受到了姑奶奶一家人的欢迎,安格拉·席勒夫人热情,拉着约翰絮絮叨叨的说了半个小时,直到儿子再三提醒下勉强停了下来。而今天中午的这顿饭席勒家更是全员到齐,老太太的三个儿子和孙子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