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出来的法子,简直是妙啊……”
崔清泽脸色尴尬,听着心中很不是滋味,今日他来便是要说公主理政一事不合礼制的,没想到他还没开口,褚公竟是先夸起了公主,却也只能点头道:“这法子,是公主殿下想出来的。”
“是那个小丫头啊。”老者闻言点了点头,说道:“她这两年做的事情,老夫都有所耳闻,很不错……,只可惜,是个女子啊……”
崔清泽眼前一亮,立刻接口道:“是啊,公主殿下虽德才兼备,但无论如何,也只是一个女子,日后这大业,还是要落到哪个皇子的身上……”
老者摇了摇头,再次重复道:“可惜,可惜了……”
崔清泽压制住心中的喜意,说道:“如今陛下身体有恙,公主有才能,代为理政,固然是好事,但这京都,终究还是得有一位合适的皇子在,以防万一,褚公,您说呢?”
老者瞥了他一眼,说道:“你是说蜀王?别以为老夫游历在外,就不知道他做的混账事情,贤王,逼宫?一遇风云便化龙?”
“老夫当时若是在京都,非得用这根拐杖敲破他的脑袋,问问他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是谁教的!”老者拿起身边的拐杖,在地上磕了磕,说道:“陛下没砍了他的脑袋,已经算是格外仁慈了……”
崔清泽一时语滞,许久才道:“褚公不知,殿下那都是被人陷害,他是定然不会做出那种事情的……”
“行了行了……”老者摆了摆手,说道:“无论如何,他都是陛下长子,占着祖制的理,只希望他在蜀州,能好好自省,莫要自误,若是能改过自新,身边又有贤臣辅佐,也未必不能成为明君……”
这便是很明显的表态了,崔清泽知道褚公虽然恼怒殿下做出的那些糊涂事,但立场却未改变,连连道:“殿下在蜀州,日日勤勉读书,静思己过,已有一年了,早已今非昔比,一定不会辜负褚公的期望……”
他话音一转,说道:“只是,如今陛下龙体大恙,朝野混沌,又有佞臣乱政,陛下又迟迟不召殿下回京……”
老者没有等他说完,挥手打断了他的话,说道:“朝野混沌?老夫怎么觉得,朝堂乃是数十年来,罕见的清明之时;至于佞臣,这一年间陛下的数项举措,已经将朝堂中众多奸佞之辈祛除,又何来佞臣乱政一说?”
“………………”
崔清泽张了张嘴,忽然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了。
陈冲抿了一口茶,眼观鼻,鼻观心,静静的品味着褚府的香茶。
“褚公可知,数日之前,已有“荧惑守心”天象预警,荧惑守心,对君王大大不利,乃是奸佞乱政之相,那长安县侯李易,独得陛下专宠……”
“荧惑守心……,陛下身上,倒是应了这四个字。”老者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但荧惑守心,只是不利帝王,并无佞臣乱政之意吧?”
“可是……”
“莫非司天监又出了新的星学之说?”
崔清泽:“………………”
……
“褚公,晚辈告辞……”
片刻之后,崔清泽和陈冲站起身,躬身对褚姓老者行了一礼,转身离开。
看着二人离开,中年男子转头望着老者,问道:“父亲,您为何……”
老者看着他,开口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褚家百年清名,树之万难,毁之极易,这一点,你且记住……”
中年男子恭敬的俯身,“孩儿受教。”
“李易……”老者喃喃了一句,随后打了一个哈欠,“困了困了,有什么事情,醒来再说……”
褚家门前,崔清泽深吸了一口气,好不容易才将心情平复。
陈冲摇了摇头,说道:“结局已经很不错了,至少褚公愿意说出那句话,关键时候,他定然会为殿下发声的。”
“还不够啊……”崔清泽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喃喃说道。
他要的不是褚太傅说什么,而是他做什么,这一位景国文骨,若是愿意旗帜鲜明的站在他们这一边,便等同于他们同时获得了天下仕子的支持,所起的效用,又岂是区区一句话能比的?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崔清泽又问道:“荧惑守心,真的没有奸臣乱政之意?”
陈冲思忖了片刻,说道:“崔兄回去,不妨多读些书。”
“崔伯伯,陈伯伯。”
一道声音从前方传来,崔清泽转过头,看到来人,脸上露出笑容,说道:“是褚平啊,这次回来,怎么也没去府里转转?”
褚平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打算过两天就去拜访的……”
和两人问好之后,褚平进府,陈冲和崔清泽上了马车。
崔清泽看了褚府一眼,说道:“听说,褚平近来经常和卫家那孩子一起?”
陈冲看着他,目光微动,随后缓缓点头,“他们几个,近来是走的稍近一些。”
崔清泽拍了拍衣袍,笑道:“近了好,近了好啊……”
正文 第八百五十九章 多谢娘娘……
“我到了,崔兄告辞。”
“告辞……”
……
和崔清泽告别,陈冲回府之后,径直便进了书房,拿起笔,思忖了片刻,又将笔换到另一只手上。
提笔写了几行字,将之装进信封,用封泥封好。
他抬起头问了一句:“三小姐在做什么?”
侍奉在门口的丫鬟立刻回道:“小姐在沐浴,一会儿要出去。”
这些年来,若非他主动要陪她出去散心,妙玉一般是不会轻易离府的,这些日子,却几乎每两天就要出去一次,陈冲自然知道她要去哪里,将那信封收在袖中,淡淡道:“妙玉出来的时候,知会我一声。”
“是。”
那丫鬟轻轻应了一声,陈冲又坐回书桌前,随手抽出一本书翻了翻,才喃喃道:“荧惑守心啊……”
……
京都内一条街巷中。
一名女子手中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转头笑道:“姑娘对这些孩子可真好,难怪他们经常念叨你。”
宛若卿手上也拎着些东西,笑道:“他们都无父无母的,平日里来勾栏帮些小忙,今夜便是除夕了,送些东西过去,也是应当,今年大家在勾栏里庆祝,不如将他们也叫过来,人多,也热闹些。”
两人此刻所在的地方,不属于闹市,是京都的贫民居所,身后十几步远的地方,有数道人影远远的跟着。
那女子点头道:“今天晚上如果有这些小家伙在,肯定会更有意思的。”
两人来到一处小院前面,敲了敲门,里面很快就传来了欢快的脚步声。
院门打开之后,一个梳着两只小辫子的小姑娘出现在眼前,看着她们,惊喜道:“若卿姐姐,你来啦!”
身旁那女子装着眉头皱起,不满道:“就只看到若卿姐姐吗?”
小姑娘立刻又做出惊喜的样子,瞪大眼睛道:“小绿姐姐,你也来啦!”
宛若卿俯下身,摸了摸她的小脑袋,说道:“小贝今天穿的衣服好漂亮,头发也很漂亮,是双双姐姐给你梳的吗?”
听到若卿姐姐夸她的衣服和辫子漂亮,小女孩更加高兴,眼睛弯成了月牙儿,连忙道:“不是双双姐,双双姐才不会梳这么好看的辫子,是大哥哥给我梳的,漂亮衣服也是大哥哥送给我们的。”
“大哥哥?”宛若卿脸上浮现出疑惑之色。
“若卿姐姐来啦!”
一阵欢快的声音从房间里面传出,几道身影立刻从里面跑了出来,都是些孩子,大的有十二三岁,小的只有六七岁的样子,看到宛若卿时,脸上满是惊喜和激动。
当然,再大一点儿的也有,李易被一个小姑娘牵着手从房间里走出来,看到宛若卿,“诧异”了一瞬之后,笑道:“这么巧啊……”
……
“若卿姐姐,大哥哥送给我们的这些蜜饯好好吃,你尝一个……”
名叫小贝的女孩从屋里跑出来,将一个蜜饯放在宛若卿手里,想了想之后,又跑进去拿了一个给李易,才又呼呼的跑开了。
李易将那颗蜜饯扔进嘴里,这才说道:“昨天听孙老说过,这些孩子孤苦无依,平日里在勾栏帮些小忙养活自己,很不容易,快过年了,就过来看看他们……”
“都是些可怜的孩子。”宛若卿看着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的身影,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说道:“等他们再大一些,就可以教给他们一些东西,以后在勾栏,生活上便不用发愁了。”
李易知道,她自小是过过苦日子的,经受过了那些苦难,对于有同等遭遇或是一些处境更差的底层人来说,就会充满怜悯之心,当然,也并非是纯粹的怜悯,便是勾栏门口的施粥,也会让那些乞丐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取,到如今,京都的乞丐,已经不用再因为吃不饱肚子而发愁了,对于那些勤勉肯干活的,甚至还有额外的例钱……
不说已经做到京都无丐的地步,但京都的乞丐,生活比起其他地方的乞丐,无疑是要优渥太多太多了。
今夜便是除夕,两人都有不少要忙的事情,看过了这些孩子之后,一同走回去。
“这几天我想了想,若是要将我们的勾栏延续到齐国,也并非不可能,但先需要在那里培养一些我们能够信得过的人……”路上,宛若卿说起他前些日子提到的那件事,摇了摇头,“若是只有一州之地,还简单些,整个齐国的话,还有有极大的阻碍……”
“这件事情,也没有那么着急。”李易摇了摇头,说道:“其实景国也已经够大了,再向外扩展,或许会无法控制,暂且走一步算一步吧。”
两人就此交谈了一会儿,已经可以看到前面的勾栏了。
“滚开,弄脏了本公子的衣服,你赔得起吗!”
一道厉呵的声音忽然从前方响起,李易回过头,看到一名衣着华贵的青年拎着衣服下摆,一脸厌恶的看着摔倒在地上的乞丐,抬脚欲走。
“求求您,求求您救救我的孩子,她病的很严重,求求您,求求您了!”
一名衣衫褴褛的妇人跪倒在地上,怀里还紧紧的抱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小姑娘闭着眼睛,小脸脏兮兮的,依然能够看出透着惨白。
“滚开,滚开,本公子又不是大夫,怎么救她……”那青年再次厌恶的看了她一眼,猛地扯开衣服,快步离去。
那妇人被带的跌倒在地,依然紧紧的抱着小姑娘,双目无神,只是不停的喃喃道:“救救她,救救她,她才五岁,她才五岁啊……”
看到一道白影走到了他的前面,向前方快步而去,李易笑了笑,缓步跟了上去。
宛若卿走过去,俯下身子,看着那妇人,关切道:“大娘,发生什么事情了?”
那妇人抬头看着她,刚要张口,眼睛却忽然睁大,身体颤抖,怎么都说不出来话来。
宛若卿脸上浮现出诧异,“大娘,大娘……”
李易在她身旁蹲下,伸手摸了摸那小姑娘的额头,回头对老方说道:“小姑娘发烧了,时间紧急,先带她去看大夫。”
老方大步走过来,欲要从那妇人怀里接过孩子,却发现孩子被那妇人抱得紧紧的,无奈道:“这位大嫂,孩子要紧……”
那妇人终于回过神来,慌忙放开孩子,却立刻跪倒在地,俯身连连磕头:“多谢娘娘,多谢娘娘!”
“走吧。”老方抱起那孩子,看了看她,大步向人群外面走去,那妇人站起来,深深的看了宛若卿一眼,很快就消失在人群中。
人群散去之后,李易摇了摇头,不忿道:“帮她的明明是我,她怎么只感谢你呢?”
宛若卿笑了笑,说道:“或许是那位大娘刚才太着急了吧……”
回想起刚才那一幕,李易又诧异道:“她为什么叫你娘娘?”
宛若卿摇了摇头,喃喃道:“应该是她认错人了。”
李易想了想,说道:“也可能,她是把你当成观音娘娘了。”
宛若卿怔了怔,随后俏脸上就浮现出一丝慌乱,连连摇头:“我哪里比得上观音娘娘,这种话,不能乱说的。”
李易看着他说道:“观音娘娘救苦救难,普度众生,我们的若卿姑娘也心地善良,救人于危难,哪里不能比了?”
被他一句“我们的若卿姑娘”说的有些脸红,宛若卿低着头,急忙道:“我,我先进去了……”
李易看着她慌乱离去的背影,笑了笑之后,缓步跟了上去。
街道之上,被中年男子搀扶着的老者用拐杖敲了敲地面,问道:“这就是那个佞臣?”
中年男子点了点头,“是的,他就是李易。”
老者又转头看了一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