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豪门养熊猫[穿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豪门养熊猫[穿书]-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这样提心吊胆的过了一礼拜,人家白总根本没闲工夫搭理他。
  总务办主任想方设法一打听,原来这几天白总一直留在网络电视部,还亲自约了几个编辑讨论新剧本。
  很多人都说,翠竹娱乐下半年将会有大动作。
  总务办主任就这样莫名其妙地逃过一劫。
  *
  另一边,随着比赛进入了八强,苏筠筠的微博粉丝数目不断增加。
  与此同时,她在草根明星人气榜的排位也在不断攀升。
  到了后来,董佳楠一直以来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就在苏筠筠被黑了一次,又被毛志恒关注后,她的票数一举超越了董佳楠,并且稳稳挤进了前十名。
  董佳楠也摸不准,毛志恒是不是对苏筠筠格外感兴趣,所以,才出手捧了她的。
  真要是这样的,她可不敢再对苏筠筠下黑手了。
  只是,董佳楠早就得到了确切消息,下半年那部美食题材的网剧也会从厨艺大比拼里选角。
  董佳楠虽然有四五十万的粉丝,每月收入也不少。
  可说到底,她在娱乐圈里就属于最底层,连十八线都算不上。
  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又没有参加过专业演技培训,更加没什么机会遇见正经八百的伯乐。
  可以说,下半年那部网剧可以算是她进入娱乐圈最好的机会了。
  而且,董佳楠还打听过,那部网剧属于ip剧,自带大批粉丝,能演就有希望红。
  只可惜,在人气榜上,她被苏筠筠强压了下去。人气比不上,自然也就会失去了先机。
  董佳楠思来想去,既然她摸不清苏筠筠的底细,不敢轻易对她下黑手。那就免不了正面杠上了。
  董佳楠咬了咬牙,干脆拿出了一大笔钱,买粉丝买票数。
  同时,她也开了直播,开始卖力给自己做宣传。
  这样双管齐下,效果果然立竿见影。董佳楠终于成功稳定在了人气榜前五名,同时也终于又把苏筠筠给压下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毛志恒:这个备胎我当的怨,苏筠筠是老祖宗认下的干孙女,是我的啥?小姑奶奶吧?
  *
  然后,还想说说熊猫妹子如何征婚。
  熊猫小哥先占了一大片特别好的山头。占山头的方法,就是用尾巴,在树上刷呀刷,蹭一蹭,留下味道。
  如果有别的熊猫小哥不服气,想下战书,那就去刷那棵树,掩盖味道。
  然后两小哥就约架,非死即伤,反正其中一个落不得好。
  每年五月粉,熊猫妹来感觉了,准备相亲了。也同样会用尾巴,在树上刷一刷,蹭一蹭。
  风就把她征婚的信息,传递出去了。
  熊猫小哥们收到信息,就会前赴后继地往山上赶。这也是山大王唯一允许别的熊猫穿过它领地的时候,当然,一场恶战不可避免。


第16章 
  不管别人怎么想,反正苏筠筠根本就无心娱乐圈。虽说,偶尔也听陈冲冲念叨几句,榜单上的风云变化。
  可听了也就听了,苏筠筠并不会往心里去。有那闲工夫,她还琢磨着怎么继续磨炼刀工呢。
  对于厨师来说,刀工就是基础中的基础。上辈子,苏筠筠练了十多年,刀工才算小有所成。
  穿到这边之后,满打满算也不过两个月,原主的刀工又比较一般。
  就算苏筠筠有上辈子的厨师经验,这些天也一直在坚持苦练,可她的刀工却始终都卡在某个节点上。没办法继续向前迈出那一步。
  洋葱,鱼片这些倒是还好些,凭手感也能做出来,可苏筠筠一直没敢尝试着切豆腐。
  随着比赛进入了十强以后,剩下的选手或多或少都有些真本事。
  彭叔在国外呆了十年,他的西餐做得非常出色,连评审们都大加赞赏。
  宅哥虽然是个动漫宅男,可他对美食的爱超出一切,随手就能切盘蓑衣黄瓜。
  廖阿姨在家中煮了几十年的菜,从来没有出去工作过。这次的厨艺大比拼就是她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
  廖阿姨几乎每场比赛都会拼尽全力,总能把自己数十年的煮饭经验,充分发挥出来。
  至于苏筠筠的好朋友陈冲冲,算是半个厨艺世家出身。
  不论是刀工,调味,还是掌控火候,陈冲冲的各项基本功都非常出色。只是她性子略显浮躁,还需要继续磨炼。
  随着一场场的比赛,到了现在,苏筠筠也算见证了陈冲冲的成长。
  她相信到了决赛的时候,陈冲冲一定可以把全部的实力都发挥出来。
  至于董佳楠,她跟石榴姐还不一样。
  虽然看起来,董佳楠没什么真本事,完全靠装扮和作秀吸人眼球。她甚至连切洋葱的预赛都没能通过,最后还是靠补位进入的正赛。
  可实际上,董佳楠的厨艺可比不算差。
  几乎每场比赛她都能顺利通过。她做的菜包括蛋包饭,咖喱面,芝士焗虾,日式烟熏三文鱼等,看上去都是最基础最简单的料理。
  由于做法简单,几乎所有选手都忽略了董佳楠的真正实力。大家都认定她只是网红,不可能染指冠军。
  可苏筠筠在偶然间曾经尝过董佳楠做的菜,虽然不算特别出类拔萃,可也非常好吃。
  董佳楠精通多国料理,还能做到这地步,可见这人实力不俗。
  她却一直掩藏着,始终没有显露出真正本事来。恐怕就是为了等到最后决赛,在一鸣惊人了。
  面对这些强悍的竞争对手们,苏筠筠时时刻刻都有种压迫感。
  她甚至觉得,这次看似不太正规的厨艺比赛,不到最后一刻,是没法确定谁是最后的赢家?
  苏筠筠反复思量,还是决定对豆腐下手,最好能一举突破瓶颈,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刀工。
  原本她是打算自己买豆腐的。可毛爷却不同意,他一早就应承下来,要赞助苏筠筠食材。
  大鱼大肉都供应了,现在这小小的豆腐自然也不在话下。苏筠筠要多少,他就能给多少。
  苏筠筠拗不过他,只得答应下来。
  当天中午,就有专人送来了几大盒豆腐。
  吃完饭,收拾好厨房,苏筠筠就开始练习切豆腐,尝试着不断地找手感。
  毛爷有空的时候,总喜欢过来溜达一圈,顺便看看苏筠筠练得怎么样了?
  以往,他也不是没看过苏筠筠的刀工。只是,这次却看得心惊肉跳的。
  文思豆腐这玩意,毛爷也是知道的,就是刀工菜。要把软趴趴的豆腐,一气呵成,切成头发丝那么细。
  毛爷向来不好这一口,自然也就对成品像水墨画似的文思豆腐不感兴趣。
  偏偏,案板前的苏筠筠就像没看见他似的,下巴绷得紧紧的,一脸苦大仇地盯着那豆腐。
  在挥刀的一瞬间,一股杀气瞬间在苏筠筠四周弥漫开来。
  苏筠筠左手握刀,快速切向豆腐,一下一下,刀刀有力,却绝不拖泥带水。
  这看起来可不像是在切豆腐,反倒更像是刀客在练习顶级刀法。
  毛爷看了半响,心中忍不住感叹,他认下这小孙女还真了不得,时不时就能给他老人家带来不少的惊喜。
  毛爷以前并没想过要插手苏筠筠的未来。
  在他看来,孩子还小,以后到底干不干厨师还要两说着。
  说不定,苏筠筠大学毕业以后,只把做饭当成爱好呢?
  可今天看着苏筠筠练刀工这劲头,他却忍不住想推这孩子一把。
  至少找个人,在这孩子的厨艺的道路上,稍微提点她一二。别到时候,苦工都白下了。
  想到这里,毛爷又起身离开了。
  苏筠筠甚至不知道毛爷曾经来过又走了,她一门心思放在豆腐上,等到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到晚上了。
  这些日子,毛爷一直跟她一起吃晚饭,并且总能帮苏筠筠解决大量的成品食材。
  苏筠筠一看时间来不及了,干脆就做了一大锅豆腐汤,又做了一些烤鱼。
  等到了饭点,毛爷过来一看见那一大锅豆腐汤,不禁有些发怵。
  他实在不喜欢吃这种中看不中吃的菜,又不好跟苏筠筠讲,只得一个劲地吃烤鱼、小菜就米饭。
  苏筠筠也看出毛爷的意思来了,她倒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先给毛爷爷盛了一小碗汤。
  毛爷不好拒绝,只得端起汤碗来吃了一口。可这一吃,却发现豆腐汤里居然有鱼汤的味道。
  而且,豆腐处理得很好,松软可口,就像蛋羹一般,并不带半点苦涩。
  原来这一锅并不是普通的文思豆腐,而是苏筠筠改良的豆腐汤。
  毛爷微微一愣了一下,就大口地喝了起来。
  苏筠筠只是笑笑,也没再说什么。这些日子相处下来,她哪里会不知道,毛爷爷最爱吃鱼呢?
  当天晚上,毛爷仍旧发挥出真实实力,把一锅汤都吃完了。
  只不过,苏筠筠练习切的豆腐丝实在太多了。就算他们照着一天三餐这么吃,恐怕还有剩呢。
  更何况,那汤再怎么好喝,毛爷也受不了一天三顿吃都拿豆腐当主菜呀。
  后来,他干脆就想办法帮苏筠筠找了个专门练习切豆腐丝的兼职,还能顺带着赚点工资。
  苏筠筠自然很乐意去。
  *
  转过天来,她坐着公共汽车,到了毛爷给的地址一看,居然是黎九鱼大师的鱼羊酒楼。
  自从上次黎大师在微博上公开称赞了苏筠筠的刀工以后,苏筠筠有些汗颜的同时,却又忍不住心生感激。
  后来,她也在网上找过黎大师做菜的视频,这才发现黎大师才是真正的刀工菜行家。
  现在,有机会在大师的酒楼切豆腐,苏筠筠自然是很高兴。
  她踏实下心来在这里好好工作,说不定还能有机会受到黎大师的指点呢?
  *
  到了酒楼的人事部,那边的主管对苏筠筠也很客气。
  只是,他并没有直接让苏筠筠进大厨房,而是把她带到了另一间独立的小厨房里。
  苏筠筠每天兼职的任务,就是独自一人在小厨房里练习切豆腐,一切就是一整天。
  若是别人干这活或许会觉得苦闷异常。可苏筠筠却可以沉下心来,体会刀工的真正妙趣所在。
  所以,她不但不觉得这工作辛苦,反而很喜欢做。
  她的刀工本来就不算差,切出来那些豆腐丝已经算是不错了。自然也就被助理厨师收走了,他们会做成文思豆腐,上桌给客人们吃了。
  鱼羊酒楼名声在外,本来就以鱼和刀工菜见长。
  客人们过来吃饭,点文思豆腐的也比较多。苏筠筠切得那些豆腐丝几乎没有浪费,全被客人给吃掉了。
  至于还需要不需要别人帮忙切,苏筠筠就不知道了。
  在她看来,这份兼职实在太合心意了。日薪也不算低。
  只可惜,苏筠筠一连干了好几天,也没能遇见到黎大师。反倒是她的刀工,似乎有些开窍的迹象了。
  就这样,到了厨艺大比拼六进五的赛场上,比赛的主食材是家鸭和野鸭两种,以及各种鸭件食材,选手们可以随意挑选,并没有数量限制。
  看着四周的对手,苏筠筠的手感出奇的好,就决定尝试着做一道顶级刀工菜——套鸭。


第17章 
  苏筠筠要做的套鸭,在清代《调鼎集》上有具体制作方法:“肥家鸭去骨,板鸭亦去骨,填入家鸭肚内,蒸极烂,整供。”
  虽然只有短短一句话,可实际操作起来却非常苦难,很考验厨师的刀工。
  苏筠筠上辈子很擅长做这样精细的菜品,也曾做过无数次套鸭三套鸭,所以才敢在比赛中尝试这道菜。
  可评审们却不知道这些,他们不免为苏筠筠的选择感到担心。
  这都要进六强了,选手们大多都以稳妥为主,先保住晋级再说。偏这苏筠筠要做这种难度极高的菜,也不知道她是真有底气,还是胆大包天?
  一旦失败,苏筠筠很可能就要回家去了。
  特别是那位美食作家马评审,还特意走到苏筠筠身边看了半天,这才忍不住叹道。
  “你这是要做套鸭呀?有把握么?”
  倘若是那些网红选手,肯定会抓住这个机会,在镜头前露脸一番,可苏筠筠却只是淡淡地说道。“还好。”
  就继续专心做菜了。
  可那马评审却没走,反而是站在苏筠筠身边,介绍了套鸭的做法。
  “这道菜的关键就是整鸭脱骨。剔骨的时候,刀锋要探入鸭子体内。在看不见的情况下,旋切、翻转,所有动作都必须事前设计好。倘若稍微一犹豫,刀尖偏一点,鸭子皮就破了,这道菜就算失败。另外,对于取出来的鸭骨也有讲究,上面不能沾一丝肉。
  脱骨后,整鸭无损,并且还要在长时间烹制后,还能保证鸭子外观的完整美观,这道菜才能算是成功。”
  苏筠筠一边做,他一边介绍,这样的事情也算很平常。
  可此时苏筠筠已经开始脱骨了。马评审还在絮絮叨叨介绍个不停,有时候还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