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小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齐家小三-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想到刚刚齐家受的难,这会转到了她身上。
    向大娘恨恨的看着小玉,就是她!就是那个小人精!
    “你这个小贱蹄子!”向大娘破口大骂。
    李婆子不干了,说一说的,骂到她们家丫头身上了,绷住脸,双手叉腰,一副准备干架的模样。
    “贱蹄子骂谁呢?”李婆子冷笑一声。
    向大娘急口而出:“贱蹄子骂你呢?”
    这话一出,笑的周围的人腰都直不起来,这年头,还有人,自已承认,她是…。。
    向大娘急红了眼,看着周围那么多人,想撒泼是不成了,吐了口痰,冲出人群,跑了。
    小玉不复刚才的嬉皮笑脸,冷声说道:“各位,我们齐家在弯子村这么多年,可没半点对不起各位,今日那向大娘一煽火,大伙就起了哄,我本想看着乡亲的面子,请伙计的,就照顾着大家,可我人都还没请进门呢,大家都打起我们家家什的主意了,你们说说,这样的伙计哪家敢要?”
    哪家敢要?
    这时,大家才想起,他们是为什么而来的,面带愧色,也没脸再提上工的事。心里骂着那向大娘,也不好意思多呆了,纷纷说了两句吉祥话,告辞了。
    一场闹剧就此落幕。

  第一百零九章 中秋

时近中秋,一场秋雨一层凉,枯黄的树叶随着秋风打了几个卷,又飘落到地上,有的被埋进泥里。
    天淅沥沥的下着小雨,田间地头的活,一下都停了下来,村里的人趁着空闲,三三两两的到齐家拜访,比起前段时间,人少了许多,也没那么热络了。
    村里来人因前段向大娘闹的,也不好意思直接开口提雇工的事,不过话里偶尔旁敲侧击下,大多都被齐家人搪塞了过去。有的脸皮厚些的,胆大的提出这事,大多也被小玉敷衍了过去。
    杜桃茗也时不时的到齐家串门子,不过每次都由四个大丫鬟陪着。
    每当小玉看到杜桃茗端坐着,姿态优雅的抿嘴轻笑时,她心里就偷着乐呵。
    杜桃茗在弯子村呆了几日,杜奇峰写了信来人三催四请,说是,是时候回去了,再眨眼就要到中秋了,杜桃茗只好拜别齐家一大家子,最后不情不愿的带着四大丫鬟乘着画舫回了江宁。
    日子平平淡淡,无甚波无澜的就到了八月十五。
    “贵哥,今天就麻烦你了。”昏黄的油灯下,秀娘倚在床边,解了衣裳,一面给小四喂奶。一面说道。
    本来今天是该秀娘和齐家贵一起回娘家的,可是天一下凉了,小四有些发热,秀娘害怕小四出门吹了风,会发烧惊风,便带了小四,准备呆在家里。
    “我们夫妻两个,说那些客套的做啥。放心,我铁定办好咯。”齐家贵穿好衣袍,掸了掸灰。
    秀娘甜蜜的嗔了齐家贵一眼,温柔的笑着。
    今天齐家一大家子要团圆。估摸着过两天就要搬家走了,不能在谁家留饭,饭是要回自个家吃的,有要拜亲访友的,都早早的起了床,各自置办东西。
    天还蒙蒙亮,齐家贵就起身,抓了两只鸡鸭,用谷草给捆上,装了二十个腌好的咸鸭蛋。兜里揣了五两银子急急的赶向邓家。准备去孝敬岳父岳母。
    李婆子也一大早起了身。在灶房里弄的乒乒乓乓的,鸡鸭杀来打整好了,锁进碗柜。
    齐家声夫妻俩被灶房的声响。惊的起了身,再躺下时,又睡不着了,只好起床了。
    “二哥,早呀。”他们俩到灶房时,正巧碰着齐家贵提东西准备出门,
    “早,老三,怎么不多睡会?”
    齐家声笑了笑,说道:“有些睡不着。还是早点起来,看看家里有什么要忙的没。”
    “好,那你先忙着,我还有事要出门呢?”齐家贵笑了两声,想要拍下齐家声的肩膀,发现双手提满了东西,没空闲,只好做罢。
    齐家贵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薄雾中。
    “唉,家声,你说二哥提那么多东西,这是要去哪呢?”小草向着齐家贵离去的方向看了几眼,对齐家声发问道。
    齐家声整了整衣冠,今天这身衣裳是新的,平时舍不得拿出来穿,今天过节,穿着图个喜庆。
    “还能去哪,去二嫂娘家呗。”
    “什么?”小草伸手捂了嘴,有些惊讶,“那么多东西,怕值好多钱吧。都是提到大嫂她娘家的?”
    齐家声瞧了自个婆娘一眼,心里有些不满,别过眼,看向前边说道:“是值些钱,不过那都是娘养的,那地也是大家用的,别说些有的没的,也不想想,我们能去江宁,还是托了大哥的福。”
    小草有些委屈的瘪了嘴,“我还不是为了你和两个儿子着想嘛,以后他们要读书,要成家,我们心里总得有个数吧,你看看,我们可什么都没有。”
    齐家声闻言想了想,确实也是,以后齐家是要分家的,他有两个儿子,现在这一切,好像都是他二哥的,以后要是。。。。。。。。。点点头,他媳妇思量的也对。
    齐家声一手牵起小草的手,一手揽住小草的肩膀,安慰道:“行,我心里有数,你就别操那些闲心了。”
    小草咧嘴一笑,欢喜的靠到了齐家声肩头。
    小玉伸了个懒腰,深吸一口气,不知道是不是心里作用,她总觉得村子里的空气比哪都好。
    乡下本就起得早,几个娃儿也是,到了那时候,便自然醒了,也不用人叫。
    穿上新衣,又在院里玩起游戏来,你追我赶的,直到李婆子叫停住吃早饭时,几个娃儿才停了下来,不过也出了一头的热汗。
    齐家贵一早就捎了信儿,说了今天不会留在邓家吃饭,叫邓老爷子他们别准备。
    齐家的虽不在邓家吃饭,但邓富康今日要带着妻儿从镇上回来,邓方氏也还是一早就忙开了,杀鸡宰鸭,还割了块腊肉,准备置办桌丰盛的席面,好好犒劳邓富康他们几个。
    齐家贵把东西送去的时候,邓方氏还在灶台上忙着,听到门响,以为儿子孙儿回来了,急忙擦了擦手,把门栓一拉开,结果眼前的是自家姑爷。
    “家贵,怎么这么早就来了。”邓方氏笑着说道。
    “哎,娘,今天我和秀娘他们几个就不在这吃饭了,东西我搁这儿了。”齐家贵把东西往地上一搁,笑着说道。
    邓方氏笑着搬出根凳子,放在齐家贵跟前,开口说道:“怎么又提些来,不是叫你别带这些么,我们什么都不缺,你再多来几趟,非把家给搬空了不可,倒时候亲家母该怨我了。”
    邓老爷子吸了两口旱烟,拿着烟杆敲了敲,抖了两下烟灰,蠕动着嘴唇说道:“坐吧,你们走的时候,我们就不去送了,有些话该说的,我还是要交代下。”
    邓老爷子由于长期抽烟,嗓子有点沙哑。声音略沉,听在耳朵里,添了一番厚重感。
    “以后你们到了江宁,我是看不到。也顾不了了,秀娘和几个娃就都托付给你了,你好好照应着,以后遇什么事了,就回来,别的说不准,饭还是能给你们备一碗的。”邓老爷子说完,又撮了堆新烟丝,放到烟嘴上,顺手从灶里拿了支柴火给点燃。深深的吸了一口。
    “你这老头子真是的。瞧瞧你说的什么话。”邓方氏背过手。把正在吸旱烟的邓老爷子数落了一顿。
    本来人家齐家去江宁就是奔更好的前程,再怎么着,也得说点吉利话。这怎么听都有些像丧气话。
    “岳母,岳父大人这话说的在理。”齐家贵起身作揖,保证道:“以后我定会好好照顾秀娘她们几个的,还请岳父岳母放心。”
    至于邓老爷子说的给口饭吃什么的,齐家贵倒不介意,他知道,这是邓老爷子的好意,他们家最苦的时候,就是靠着邓老俩的那碗饭给撑过去的。
    话说的差不多了,齐家贵把身上的五两银子给摸了出来。交到邓老爷子手上,深深一拜,又跟邓方氏道了别,便起身回去了。
    邓老爷子瞧着齐家贵一眼,把银子收好,也没多说,继续吸着他的旱烟。
    齐家贵走了一阵,邓方氏嗔怪了邓老爷子一眼,说道:“老头子,你怎么收了家贵的银子呢?”
    邓老爷子把烟杆取了下来,起身把银子交到邓方氏手上,拍了拍灰,说道:“你懂什么,此去江宁,以后说不准是好是坏呢,那银子先留着,以后万一。。。。。。。。”
    邓方氏点点,应了一声,拿着银子,大步大步的向里屋走去,秀娘他们还年轻,不像他们这些个老的想的多,操心的多,多想些,多留条路,总是没错的。
    邓老爷子长叹一声,看着红彤彤的灶膛,又深深的吸两口旱烟。
    齐家贵回家时,路过镇上,又割了两刀鲜肉,称了些糖。
    齐家的烟囱缕缕炊烟不停往外冒,灶房里飘着肉香。
    几个娃儿忍不住馋,也不在院里跑了,个个都围到了灶台边上,眼巴巴的,不肯走。
    中秋节酒香肉美,齐家几个男人喝的面红耳赤,几个娃儿也吃了个肚儿圆,一家人笑着,小日子过的简单而幸福。
    天黑了,一轮明月高悬,李婆子端了椅子凳子出来,又拿了个袋子到院里。
    “行了,来吃月饼了。”李婆子笑呵呵的打开袋子,把月饼一个个递到了齐家众人手中,前边几个娃儿就眼馋着了,她没拿出来,月饼吃多了会积食,今天桌上已经这么多好吃的了,这月饼吃个应景就行了。
    小玉坐在小板凳上,手里也拿了个月饼,放进嘴里咬了一口,干干的,就像敲实的团块,里边包了些红豆泥,啃了两口就没了兴致。
    她不稀罕并不代表几个娃儿不喜欢,小宝吃完一个,舔了舔嘴,靠到小玉身边来,蹭了两下,“玉姐姐,月饼好吃么?”
    小玉捏了捏小宝的包子脸,把手中的月饼递给了小宝。
    要是其他人问她要那半个月饼她是不会给的,那月饼上沾了她的口水,可那人是小宝,从小看着长大,心里有种特殊的感情,既像她的弟弟,又像她的儿子。
    小玉会做月饼,但她并没有做,她不想出那个风头,有人会一样两样是好的,要是样样都会,有时反而不美。
    月挂正空,像一轮白玉圆盘,月光也是白色的,天凉了,那月光也没了温暖,感觉有些冰凉。
    想着过几天就要搬走了,小玉有些惆怅,明年不知道会在何方赏月,月色还会如此美么?
    ps:
    天很冷,指尖冰凉冰凉的,喵是个上班族,写文要抽空写的,去年还有些事没做完,是需要今年完成的,开年这几天我也是很忙的,我也想宅在家,真的很冷。

  第一百一十章 搬家

李婆子抓了几只鸡鸭绑好,塞进鸡笼子里,又捡了几十个鸡蛋,包了两包红糖,收拾妥帖好,送到陈大娘家。
    陈家的生娃儿时,她不知道能不能及时收到消息,也不知道能不能回得来,满月礼还是先送了,多少年的情谊了,眼下就要走了,以后见不着人,还真有些不习惯。
    与陈大娘聊了些时辰,瞧着时间差不多了,又赶着回去。
    李婆子又捡了些其他的东西,把东西都送到亲近的乡邻家,这一去,他们也不知道何时回来,这么多年,承蒙大家照顾了。
    家中的东西都安置好了,该送的送了,大件的都留了下来,能整理的也整理好了。
    有留恋,有不舍, 怅然,也有舒气,心中五味杂沉,谁能像她一样,年轻时经历了那么多,一把年纪了,居然享到了儿孙福,眼下要搬到大城里去,李婆子看着小院,想笑又笑不出,最后提袖抹了把眼泪水。
    天公作美,今日没有下雨,地上也干了,泥坑的泥水也没了,天上挂着一轮骄阳,晒的人暖洋洋的。
    齐家并没告诉谁离开的准确时期,不过一家人浩浩荡荡一群人,有老的少的,不是背着,就是提着东西,要多显眼就多显眼,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要走了啊,以后回来看看啊。”
    “可别忘记咯。”
    “一路顺风。”
    碰到的乡亲一路上都打着招呼,齐家的也高声喝应着。本来他们是打算安安静静走的,结果相送的人越来越多,这让齐家的人没有料想到。
    齐家在弯子村这么多年,人缘还是不错的。齐家在弯子村算是有钱有点小势力的人家。却也没瞧不起谁,也没欺负人,这让弯子村的村民对这齐家很有好感,平时的小摩擦虽免不了,但大体上还是过得去的。
    因为小草他们几个会晕船,所以齐家贵早早的就定好了马车,一共四辆马车,李婆子和秀娘,小玉,小四一辆。齐家贵和齐家声。小宝一辆。齐家声一小家子一辆,而齐兴隆和赵小珠单独一辆。
    马匹拉动着几个车轮,一路逛奔。卷起滚滚烟尘。
    马车就由一匹马拉着,车厢里就几块木板拼隔出来的坐位,几个人挤坐着,加上行李放在车厢里,车厢显得十分狭小,想弯曲伸腿都有些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