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不为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誓不为妾- 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杜岱躬身接过信,忙不迭的应了声是,又问了一句:“恩师可还有什么吩咐?”
    周元正双手十指交叉着放在案上,转头问着杜岱:“我记着年初的时候,徐正兴外放了个通判?“
    他鼻梁上琉璃镜映着屋内的烛火,熠熠生光。可见他上眼皮耷拉着,一双眼眯成了一条细缝。但就算如此,威严依然不减半分。
    杜岱不敢再看他,忙低下了头,回道:“是。他先前任国子监司业,为正六品。只是他为人木讷,不善交际,上司甚是不喜他,所以年初的时候便外放了山东省的通判。虽然通判也为正六品,但外官哪里能和京官比呢?所以竟是贬谪的了。”
    周元正想得一想,而后便说着:“户部郎中职位尚有一空闲,召了徐正兴回来,就任户部郎中。”
    杜岱不敢质疑,忙应了一声是。只是心里就在想着,户部郎中可是正五品,而且还是京官,徐正兴这次可是大大的升官了。
    可到底还是心中存疑,便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恩师此举,可是想要拉拢徐仲宣?”
    徐正兴可是徐仲宣的亲二叔。但说起来这些年徐仲宣虽然官场得意,可也从来没有照拂过他这位亲二叔一二,说起来外人都是不肯信的。
    书案上放了一只紫檀木雕卧牛,雕刻的甚为清新质朴,浑然天成。
    周元正伸手拿了这只卧牛在手中,垂着头把玩着,并没有说话。
    杜岱一时只心中惴惴不安,背上冒了一层细密的汗,只想着自己方才实在是不该多嘴问着这句话的。
    他正想着寻了个什么由头告辞,省得站在这里心内忐忑,耳中却忽然听得周元正的声音平缓的响了起来。
    “徐仲宣这个人,和光同尘,甚是不简单。现如今朝堂之中的臣子一分为二,不是站在宁王这边,便是站在梁王这边,只有这徐仲宣,说起来倒曾经入梁王府为梁王做过两年的侍将学士,却面上对着宁王和梁王一视同仁,未见有所厚薄。他自认要做个清流,我却是偏不让他做的。只是几次试探之下,都被他轻描淡写的给岔了开去,未见他对我有丝毫投诚之意。既如此,便拉拢他的这位二叔也是一样。只要这徐正兴对我投诚,同为徐姓之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那徐仲宣少不得的也只能对我投诚了。“
    这话其实也就是有解释的意思了。周元正虽然觉得杜岱才智乏乏,有许多简单的事都看不透,倒都要自己来点拨。可御下之术,威是一方面,恩也是一方面,若只是让这杜岱稀里糊涂的去办事,那有些事还是要跟他明说一二的。
    而杜岱听了周元正的这一番话,忙又赞叹了一番他的高明,而后方才恭敬的告辞出了门,去宁王府送信去了。
    杜岱离去之后,一直侍立在外面的周福闪身进了来。
    “老爷,”他垂手禀报着,“沈公子遣了人给您送了十架食盒的体己私房菜过来,正在外面等候,请您验收。”
    “让他们拿进来。”
    周元正并没有抬头,只是平淡的吩咐着。
    周福答了一声是,随后便出了屋子,低声的指使着沈家的小厮们将食盒都抬了进来。
    张掌柜的最后进来,领着一众小厮对着周元正跪下行了礼,随后不发一语的便又躬身退了下去。
    自始至终,周元正都只是靠坐在圈椅中,低头把玩着手中的紫檀木雕卧牛,并没有看他们一眼。
    待到他们离开之后,周元正吩咐着周福带上门也出去。随后等到屋子里就剩了他一个人之后,他方才放下了手里的木雕卧牛,抬头起身站了起来。
    他背着双手,慢慢的踱到了那十架放在地上的朱漆雕花食盒前面,俯身一一的揭开看了一眼,随后便提了一架食盒起来,走到了书案后的书架前面。
    食盒显然颇为沉重,他提的很有些费力,以至于保养的白皙柔嫩的手背上的青筋都高高的鼓了起来。但他还是恍然未觉般,依然是亲力亲为的提着,并没有叫着任何小厮进来帮忙。
    到了书架前面,他伸手摸向了旁侧一处并不十分明显的突起,用力的按了下去,一时面前大大的书架竟然是自中间分了开来,露出了隐藏在后面的一间暗室来。
    推开暗室的门,周元正不由的眯起了双眼。
    但见暗室之中整整齐齐的堆满了黄金白银,并着各样玛瑙水晶等名贵宝石。映着这屋内的烛火,当真是璀璨夺目的简直都要亮瞎人的双眼。
    而周元正眯了眯眼之后,随即便又睁开了眼,径直走进了暗室,将手中提着的食盒放到了地上,而后揭开了食盒的盖子,将里面装着的金银一块一块的码到了原有的金银堆上。
    剩下的九架食盒也都是这般,由着他自己费力的一架架的亲自提到了暗室里来,然后又一一的将食盒中装着的金银一块一块的码到了原有的金银堆上。
    做完这一切之后,他也并没有离开暗室,反而是不顾脏的席地坐在了地上,伸手慢慢的摩挲着面前的各样金银珠宝。
    只是纵然是万千震撼人心的金银财宝堆聚于前,足以闪瞎任何进来之人的双眼,可周元正的面上却还是没有什么欣喜满足之色,反倒满满的都是痛苦狰狞之色。
    他在想着,他现下终于是权势滔天,金银财宝无数的了,可是梅娘却死了,而且是早就死了,甚至连埋于何处他都是不知道的。
    当年他若是有权有势,梅娘的父母又怎么可能会阻挠他们二人来往?他们本可相亲相爱一辈子才是,而不是如同现下这般天人永隔,永远都见不了面。
    所以这堆劳什子的金银财宝现在要来又有什么用呢?
    心中一股暴戾之气顿生,周元正忽然狠狠的出手,推倒了面前的金堆银堆。
    只听得轰然一声响,紧接着哐啷叮当之声不断,久久的回响在这暗室之内。
    片刻之后,他忽然又起身站了起来,合上了暗室的门和外面的书架,随即拉开了书斋的大门大踏步的走了出去,沉声的吩咐着站在门口的周福:“备车马,去百花井街巷。”
    周福应了一声,忙下去准备了。
    ——我是分割线——
    次日徐仲宣寅正之时便起了来,一路快马加鞭的赶回了京城,倒幸好并未误了应卯的时辰。
    一日官署无事,至散值之时,徐仲宣回去换了一身竹青色的杭绢直身,带了齐桑和齐晖,慢慢的踱去街上一家小馆子里吃鸡汤馄饨。
    只是小伙计实在是不小心的很,端着鸡汤馄饨过来的时候,手一抖,竟是洒了徐仲宣一身淋淋漓漓的鸡汤。
    那小伙计只吓得立时就跪在了地上,掌柜的忙抢了上前来,对着徐仲宣点头哈腰,只说是小伙计的不是,还请客人不要见怪,今日您吃的这鸡汤馄饨小老儿请了之类的话。
    徐仲宣倒也并没有责怪那小伙计,只是吩咐着他起来。又问着有没有净室,他并不想带着一身淋漓鸡汤坐在这大堂里,被来往之人观看。
    掌柜的忙说有,领着他要上二楼。徐仲宣便吩咐着齐晖回去取一件干净的衣裳来,然后才慢慢的和掌柜的一起上了二楼。
    二楼倒是隔了几个雅间出来。掌柜的在前,推开了一间雅间的门,躬身请着徐仲宣入内。等到徐仲宣进去了,他立时便关上了门,又下楼去接着招呼客人去了。而齐桑则是尽职尽守的站在门口守卫着。
    雅间内的榆木架素绢纱屏风后却早就坐着一人了。这会听到推门声,他探头往外面望了一望,随即便起身走了出来,满面春风的笑着叫了一声:“兰溪,你来了?”
    徐仲宣却是单膝跪了下去,口中说的是:“见过梁王。”
    梁王现年二十八岁,五官鲜明,面相端正,笑起来给人的感觉极为的爽朗。他见徐仲宣跪在那里,连忙两步抢了上前来,弯腰伸手扶了他起来,说着:“私下场合,兰溪何必如此多礼?”
    徐仲宣顺势站了起来,面上带了微微的笑意,说道:“不论是在什么场合,君臣之礼都是不可废的。”
    梁王见着他竹青杭绢直身的衣襟上虽然有淋淋漓漓的一大滩油迹,可他这从容一笑之时,却依然是气度高华,风姿特秀,不由的就叹道:“兰溪之容,如古人所云,当真是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徐仲宣拱手,笑道:“王爷谬赞了。”
    随后两个人分了君臣之礼坐了下来。
    原来梁王此来,也是为着上书开放海禁一事。
    梁王在宫中自然也是有他的眼线的,于是他便也就知道了皇帝最近几日都在为着海禁烦恼的事。
    徐仲宣伸手拿了桌上放着的紫砂提梁壶,又翻过茶盘里盖着的白瓷茶杯,给梁王倒了一杯茶水,双手奉了过去,随后也给自己倒了一杯,放在手边。
    梁王此时正在说着:“。。。。。。兰溪,我的意思是,既然父皇为着此事烦恼,你我要不要联合一帮大臣,联名上书,拼着被父皇责骂,请求他开放海禁,好顺势给他一个台阶下?这事我问过吴大人了,吴大人也是这个意思。”
    吴大人名为吴开济,为仅次于周元正的内阁大学士,是为次辅。而这些臣子,自然是站在梁王这一边,拥戴梁王被立为储君的一帮臣子了。
    “这样不妥,”徐仲宣却是否定了他的这个想法,“皇上历来便对朋党之争最为深恶痛绝,若是您联合大臣一起向皇上上书,岂非就相当于将哪些大臣站在您这一边,拥戴您被立为储君之事明明白白的暴露于圣上面前了?此其一,这其二,便是此事上谏成功,这许多的大臣同您一起联名,这功劳却是算在谁的头上?”
    梁王闻言,便问着:“那兰溪的意思是?”
    徐仲宣弹了弹手指,笑道:“您一个人上书,请求皇上开放海禁。”
    梁王垂下头,只沉吟着不语。
    他承认徐仲宣说的对,若是他联合一帮大臣向父皇上书请求开放海禁,这一来固然是会暴露他身后的一些势力,这二来若是上谏成功,这功劳平分了下来,落到他头上的确实是没有多少的。倒不如索性便自己一个人上书请求开放海禁,这样若是成功,功劳便都是他一个人的,父皇的心中定然也会更加的看重他一些。
    可任何事物都是两面性的。这要是上谏成功了,这功劳固然是他一个人的,可这若是上谏失败了,这所有的责罚可也都是他一个人背着的,且到时父皇心中对他的印象只怕是会更加的不好了。
    所以这到底是赌,还是不赌?端王一时就有些下不了决心。
    徐仲宣见着他踌躇,便又接着说道:“便是您不说,明日朝会之时,宁王肯定也会向皇上说起这件事。”
    梁王抬头讶异的望向徐仲宣。
    徐仲宣便解释着:“昨日周元正已是让杜岱来拐着弯的问过微臣此事了。只怕现下这会,宁王早就是接到了周元正的书信,预备明日朝会之时义正言辞,拼着被皇上训斥,也要和皇上提起这事的了。”
    “那可如何是好?”梁王面上便浮现了一丝焦急之色出来,“不如我现下就回府去写了章奏让人呈到父皇面前去?不然这事若是被宁王抢先了,父皇心中定然会更加的信任喜爱他的了。”
    徐仲宣却摇了摇头,笑道:“倒也不急在这么一时半会。且这事,微臣觉着,与其上书,倒不如还是明日朝会之时,面对着文武百官,当面和皇上提起比较好。这样才能将这个台阶提到了明面上,让文武百官都看得到。若只是章奏,文武百官又怎么会知道?”
    “可方才兰溪你又说宁王也知晓此事,明日朝会他定然也会提起此事,若是被他抢了先去。。。。。。”
    “明日朝会之上,宁王自然是会说此事的,且您还得让他先向皇上提起此事,然后您方才随后提起此事。”见梁王目光之中带了疑问不解之色,徐仲宣便又笑着解释道,“您放心,这功劳必不会被宁王抢了去。周元正行事历来谨慎多疑,宁王又是胆小怯弱,便是他们想着要和皇上提起此事,那定然也会是说请求皇上先宽松部分沿海之地的海禁,观其一段时日效果如何,再行决断,而不会决然的直接说请求开放所有沿海之地的海禁,从此彻底废除海禁。所以明日宁王先提了此事之后,您就随后站出来,只义正言辞的请求皇上彻底开放所有沿海之地的海禁。自然,明日您提了此话之后,皇上少不得会龙颜大怒,对您大大的训斥一番。但您得坚持住,不论皇上如何训斥您,都得坚持此话不动摇,只说此事利国利民,拼着您的颜面爵位不要,哪怕就是被贬为庶民了,都要请求皇上彻底开放海禁。皇上若是不答应,您便再次上书,下一次的朝会之上再提起此事。”
    梁王很是有些不解,于是就问着:“兰溪你又怎知父皇心中是想彻底的开放海禁,而不是先宽松,观察一段时日再做决定?”
    “微臣也并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