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看看自己新作的鱼饵,效果到底如何?
“三姐,怎么还没动静?”杨帆坐了一会,便有些不耐烦了。
杨若却将手放在嘴边:“嘘,不要说话。”
杨若在等待的时候,杨大人这边已经连续,钓起来两条一斤多的鱼了。
杨大人极为开心,不由说道:“子中啊,今天这新鱼竿确实不错,鱼饵做的也比以前好了。这点钱花的值啊?”
说起杨大人的新鱼竿,不得不提一句,他可是托人花了一百两才搞到的。
这会看到连续钓起来两条鱼,心情很不错。
那叫子中的中年男子,立刻到了他面前,笑道:“还是穆小爷的眼光独到。这些东西,可比以前的好用多了。”
杨大人笑了笑,将鱼饵重新放到钓钩上,摸了把额下的胡须。
“前面那丫头,带着那小子,可也是来钓鱼的?”
叫子中的男子忙道:“看样子是的。不过,我估计她们就是闹着好玩,哪有用那样简陋的鱼竿,就能钓到鱼的。”
就在他们在这边说着话的时候,只听到杨帆嘴里爆出一声兴奋的叫声。
“姐,姐,我感到鱼咬勾了。”
杨若看到杨帆那边的水面动静不小,便道:“沉住气,用力往上提就可以了。”
杨帆照做,只听到哗啦一阵响亮的水声,一条三斤多的红鲤鱼被他钓起来了。
“姐,哇,是大红鲤,晚上我们有好口福了。”
杨若看到他一副嘴馋的模样,不由笑着说道。“等会再钓起来几条,姐就在现场烤鱼给你吃如何?”
杨帆一听,漂亮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姐,你说是真的。”
杨若看他馋的忍不住舔了舔嘴唇,一副小馋猫的样子,便道:“当然了,你再钓起来五条,我就当场烤给你吃。”
“什么,再钓五条,姐你开玩笑吧?”杨帆觉得自己能钓起来一条,都是运气了。当时杨若说,还要让自己钓上来五条,这不是开玩笑。
“你照做就是了。”杨若却在说话的当口,感觉自己这边的鱼儿咬钩了,而且力道还不小。
娴熟的缩短鱼线,将鱼竿和水面的距离缩短到最短的距离,然后轻松的往上一提。
好家伙,这次竟然是五斤多重的黑鱼。
杨若一看这黑鱼个儿,便知道,这里确实是一方宝地,在这里钓鱼,真是太适合不过了。
不但品种多,而且个儿够肥,那天他们吃了鱼,喝了鱼汤,都是非常地道的野生鱼的味道。
这才是人间真正的美味。
杨帆一见,杨若竟然钓起来,这么大的一条鱼,立刻兴奋的高声大叫着。
“哇,三姐这是什么鱼,好大?”
鲤鱼,黄鲢,鲫鱼,黑鱼在这许多的鱼品种中,黑鱼算是比较好吃的,而且刺也比较少。
杨帆这边的叫声,立刻吸引了对面三人的目光。
如果说杨帆钓的鱼是运气,那么杨若钓起来这条五斤多的黑鱼,绝对不是偶然。
这边杨大人也不由沉思着,他从来到这边钓鱼开始,最大的不过是三斤多,可是这丫头和这小子一来,他们就连续钓到两条,一个三斤多的,一个五斤多的。
“大人,这两人运气倒是好。”子中不由说道。
杨大人沉思片刻便道:“黑鱼是鱼里比较狡猾的,要想让它们上勾,可是不易。这丫头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碰运气。”
这时子中也想起,前两天听到的话。便道:“大人,我听人说,前两天这里也来了一位,很会钓鱼的小丫头。会不会就是眼前的这丫头?”
“你去打听下。”杨远立刻吩咐道。
子中便到附近去打听了。他这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不由的吓了一跳。
一会后,他来到杨远身旁。“大人,这丫头乃是西蔡村杨家的三丫头。听说最近她不但钓鱼技术好,做的青团,也是远近闻名,最近可是很出风头。。”子中于是便将自己听到的,说给杨远听。
周子中还将杨若在好来客的表现说了,杨远听完,不由问道:“那好来客,现在都在她们杨家那里订青团了,她的青团可有独到之处?”
38章 蹭鱼
“正是,听说昨日刚定好的,今天一大早,那赵承志就派人上门取青团了。”
杨大人沉思片刻,便笑道:“这个丫头看来挺有意思,也很有经济头脑。”
奇怪的是,杨若那边接二连三的被钓起来鱼,杨大人从那之后,一条鱼都没有钓到。
子中不由有些焦急起来,“大人,不会是她们一来,就将我们的鱼儿给赶走了?”
杨远看着前方隐约有波动的湖面道:“我曾听人说,鱼儿的嗅觉是最灵敏的。如果一个地方有鱼饵,鱼儿就会跑到另外一边去。今天我们这局面,估计是那丫头的鱼饵,比我们的好。”
子中当然不相信,忙道:“大人你开玩笑吧,怎么可能,那丫头用的鱼饵会比我们的好。”
杨远笑而未语。
果然杨若这边,形势越来越好。
一会钓起来一条鱼,杨帆到后面,看到鱼被钓起来,已经不像开始那样兴奋了。
只是在默默的记着数字。
终于五条鱼都被他钓起来了。他顿时缠着杨若给他烤鱼吃。
杨若这边,也钓起来好多条,他们带来的水桶都满了,旁边用虎须草,还穿了几条。
“好,你在那边休息会,姐烤好了就叫你。”
杨帆忙了这会,早就累的不行,巴不得,杨若给他解放。
便跑到湖边的草坪上,脸上盖了顶,家里带出来的破草帽,呼呼的睡了起来。
杨若则小心的,到湖边洗剖着鱼,她洗了两条鱼。
洗干净后,就拿出身边带着的小刀,将鱼肉一片片划开,然后一点点的往鱼肉上抹着盐巴,和一些调味料。
杨若其实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带上调料,准备做烤鱼吃。
这样中午她们就可以不用回家吃饭,下午还可以继续钓鱼。
杨若这边停止了钓鱼,杨远在那边又陆续的钓上来一两条。
这时他对子中说道:“看到没,那丫头停止钓鱼了,我这边的鱼儿,就过来了。”
虽然杨远不想承认杨若对钓鱼,很有一套,可是事实就是事实。
看到杨若在湖边洗鱼,已经吸引来了不少村里人的目光。那些人,见她今天又钓起来这么多鱼,更是羡慕的不得了。
杨大人放好鱼竿,也将注意力放到了杨若的身上。
子中在他身旁说道:“大人,看这样子,这丫头是准备烤鱼吃呢?”
“恩,将我们这边的调料,和工具给她送过去一套。”
子中本来就有此意,这样聪明的小姑娘,能做个朋友倒也不错。
因此很愉快的答应了。
杨若没想到杨大人这边,会派人给自己送烤鱼的工具。
“先生,你们的东西这般贵重,阿若可不敢白收。”
子中不由笑道:“你叫我子中叔即可,那边是我家杨老爷。老爷原来在外地,最近才回来。平时他也没有什么爱好,只是喜欢钓鱼。看到你也对钓鱼感兴趣,便来凑个热闹。”
杨若心想,那个老头应该是在外做官,想必这是衣锦还乡了。
杨若此时洗好了鱼,从身边掏出五包鱼饵。“这是小女子制作的鱼饵,可以钓起不同品种的鱼,叔叔若是不嫌弃,就请收下吧!老爷的渔具是好渔具,但是钓鱼的关键,还是鱼饵。”
杨若说完,见子中脸上现出不置可否的表情。
显然他认为杨若在吹牛呢。
她也没有继续解释,看到子中叔帮她摆好了烤具,而且还带有专门的木炭,此时已经在帮她生火。
杨若心里便明白,今天那个老头,是准备来分她的鱼吃。
杨若对做鱼很有研究,不论是烤的,煎炒焖炸,吃法和做法都是完全不同的。
看到有人上前帮忙,杨若也不见外,直接就着那工具做起了鱼。
烤鱼最好的就是用炭火,现在杨大人带过来的都是上好的木炭,可把杨若乐坏了。
这样一来,也省的她到附近,去捡拾柴禾了。
这样的木炭,烤出来的鱼,也是最好吃,最好看的。
杨若持刀的动作更加的娴熟,片鱼的刀口也都是一般大小。
看到子中拿过来的工具,烤具,锅子,调料,油,都一应俱全。她特意片下一小部分鱼片,准备做沸腾鱼。
子中显然不大会做菜,因此帮杨若放好工具后,就在一旁看着。
有了子中在这边,那些围观的村民们,也不大敢靠近,只是远远的看着。
有的人,看到杨若准备做烤鱼了,更是舍不得走了。
因为杨若烤的鱼,不过一会儿,就有香气飘了出来。
而且她手里的动作,做起来,姿势也非常的好看。大家都看到杨若在烤鱼,都像是在看稀奇一般。
杨若今天选的两条鱼,是一条黑鱼,一条是花鲢鱼,这两条鱼都很大。
不过因为杨若刀工很好,将鱼肉均匀的做过处理,因此烤起来也不是很费力。
杨若让子中过来帮忙,她则准备做沸腾鱼。
“子中叔,烤鱼没什么技巧,只要你不时的翻动,不让鱼肉烤焦掉,就可以了。”
大部分的调料杨若已经上好了,等鱼肉烤好再加点孜然,就可以吃了。
鱼被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很多块,鱼肉用很大的竹签串起来,这样烤起来,都很方便。
这边杨大人身边的那一人,看到周子中被杨若指挥着烤鱼,忍不住笑了起来。
“大人,你看周统位在烤鱼?”
杨远一看周子中一副兴致勃勃,却还很认真的样子,忍不住也好笑。
心道,这丫头倒是挺会使唤人。却也觉得杨若这人的性情什么的,很对自己的胃口。
一会后,特别香的味道,飘入他的鼻孔,这个老吃货,也坐不住了。
他收起了渔具,迈着沉稳的步伐,朝杨若那边走了过去。
这时杨若的沸腾鱼,已经要出锅了。
被下好料的新鲜鱼片,放在滚烫的热油锅里,滚动几下,就要被捞起来,不然等到鱼肉老了就不好吃了。
“丫头在做什么,做的这么香?”
杨若看到杨大人来了,忙乖巧的朝他福了福,“杨若,见过老爷,我正在做沸腾鱼,有兴趣尝一尝吗?”
沸腾鱼?看着白瓷盆里,鲜亮的油里面漂浮着一片片,白色的鱼肉,红的被煸炒过的辣椒浮在上面,让人很想立刻吃上一大口。
“好啊,就让我尝尝丫头的手艺。”
39章 心灵手巧
周子中忙在附近搭起一个简易的桌子,还放了两把凳子。看来他们准备的确实充分,一切物品,几乎都有。
此时桌椅,被安放在一颗巨大的栀子花树下,近处是碧波如洗的湖面。温暖的风,沿着湖面,轻轻的吹到脸上,极为舒服,一切都显得如此安逸。
杨若找来一个小碗,捞了几块鱼肉,递给杨远。却道:“老爷先凑合着吃,等下那次我带了配菜,再让你吃一次。如果在鱼肉里放点黄豆芽或者细粉,黄豆芽和粉丝吸收了油的香味,去掉油腻的味道,整盘菜的味道,就会更好。”
“细粉是什么?黄豆芽我知道,就是将黄豆放在水里浸泡后,长出来的嫩芽。”杨远听了不由问道。
他显然对杨若做的一切都挺好奇的,因为杨若烧鱼的方法,和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怎么将鱼肉,就这么轻易的一片片的片了出来,那么薄的鱼片,竟然不会断掉。而且在烧的过程中,鱼肉也没有碎掉,现在从锅里盛出来,也没有碎,这让杨远很是好奇。
“细粉就是用山芋粉,或者绿豆,蚕豆磨成的粉。经过特殊的手法加工,然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做成粗细不一的形状。我们叫它们为细粉或者粉丝。如果做成手指粗细的宽条状,便称作宽粉。细粉可以用做涮食,吃起来软糯爽口,很是劲道。也可以凉拌,做成点心。”
杨若他们住的西京,属于成国的南方地区,南方人比较少吃细粉之类的。而且就算是吃,也都是冬天,相对来说,北方人吃这类食物比较多。南方人则吃的比较少。
杨若这时才想到,这个时候,这里还没有粉条的诞生。
经过杨若的解释,杨远心里有了个大概的了解,他心想,回去就让人做一做,那细粉。
他也好尝尝到底是个什么味道。
让他有些郁闷的是,为何杨若这个十几岁的小丫头都知道的吃食,他却从来都没有听到过。
难道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