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无殇佯装不知不破身份,神色凝重道: “臣弟今日前来是想告知陛下,古吴国的人可能已经渗入帝都,皇上要及早防范。”
司无月扶正了虚弱的身子,如今外有强国虎视眈眈,内有朝臣狼子野心,内忧外患让他如何不焦心,当然这件事不破已经告知于他。
“臣弟放心,朕一直都在调查,古吴国突然出使成汉,此番前来定有目的,倒时还要仰仗郑王。”
“国家大事臣弟义不容辞,不过近几日母后后似乎有些按捺不住,弄得京城谣言四起,臣弟夹在两边有些为难。”
谣言之事皇上自然有所耳闻,相信这区区一点小事难不倒郑王。深知母亲与郑王之间的积怨,看来要皇帝出面,将此事平息来堵住太后的嘴,皇上是太后的软肋。
太后的举动皇上也是心知肚明,太后的脾气秉性还是了然, “谣言之事朕已经听说了,母后她是冲着慕容家去的,朕的皇后也受到牵连。朕这几日就怕有人发现朕犯病,也未处理此事。郑王前来皇宫,弟媳如今应该已经到了凤栖宫,朕这就与你一同前往。”
司无殇淡淡摇头,却是一点都不急:“皇上,时辰尚早,不如臣弟陪着陛下下一盘棋,宁心静气调养气息,待棋局结束了,再走也不迟。”
司无殇却是已经坐在了棋盘旁,伸出手邀请皇上道:“白子执先!”将白子推到了皇上的面前。
“你还真是沉得住气,你就不怕慕容家的丫头给你惹出更大的祸事来。” 司无月见他一副从容淡定的模样,拿过白子随意的落下一子。
司无殇手中拿着黑子,瞥了棋盘的一角落下一子,缓缓的将棋子落下。
“她不会。”声音里满是笃定。
正文 第三十一章 信口开河
凤栖宫内 ,太后端坐在风榻之上,看着慕容锦芯默写,太后在考量皇后近几日研习《女德》心得。
“皇后,你也不要怪哀家严苛,你贵为国母,母仪天下,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免得失了皇家的颜面。
太后明里暗里都在拿慕容璎珞说事,慕容锦芯心中藏着怨恨,若不是那个死丫头,令慕容家蒙羞。她也不会被牵连,害自己不能够见到孩子,还要被罚,父亲真该将那个死丫头赶出慕容家。
慕容锦芯垂眸放下了笔墨,将纸页递了过去,脸上很是恭敬的道:“母后说的是,臣媳谨遵教诲。”
太后接过皇后誊写的纸页,找不出瑕疵,看来这两日她也是费了功夫,将纸页放下,算作通过考验。
只是轻哼了一声,不悦的凝眉,看了看身旁的管事嬷嬷:“如今什么时辰了。”
“回太后,午时将至。”
“都这般时辰,派去郑王府的人怎么还没有回来吗?”
那嬷嬷躬下身子,垂首道:“算算时辰应是到了。”
太后看了一眼慕容锦芯:“一会儿皇后就留下来陪哀家一起用膳吧!免得因为谣言的事离间了咱们婆媳的感情。”
“是,臣媳遵旨!”
一旁的慕容锦芯心中咒骂璎珞,却也不想再因为那丫头的错误受到牵连,只能够为她说些好话。
“母后,舍妹前些时日受家父的家法,重伤在王府内养伤,如今怕是还未痊愈。”
“嗯!哀家知道慕容将军是是非分明之人,慕容家虽然出生士族,家风一向严谨。”
“是!母后说的是。”
门外宦侍唤道:“太子驾到!郑王妃求见!”
听闻嵛儿前来,慕容锦芯已经有几日没有见到儿子,殷切的眸光看向门口。
太后的心中却是猛然紧缩:“乖孙儿不是应该在太学授业方是,怎么会跟着慕容家的庶女前来。”
门口璎珞放下了嵛儿,宫里的规矩嵛儿也是懂得,只是他不喜欢祖母,两人一前一后走进大殿。
“儿媳参见太后千岁!皇后娘娘千岁!”璎珞神色恭敬跪在地上,素手拉着嵛儿示意他向太后见礼。
嵛儿见了母亲,眸中盈泪,他毕竟是个孩子,早就将礼数抛之脑后,直接奔了过去:“母亲,嵛儿好想母亲。”
慕容锦芯捧着儿子含泪的小脸,心中挂念,满眼的疼惜,她是皇后要注重礼仪,责备道:“嵛儿,见了太后为何不见礼,还不快些跪下!”
听到母亲训斥满眼的委屈,跪在地上冲着太后道:“孙儿见过皇祖母!”
太后眸中甚为不悦,原本她是想着借着慕容璎珞来给慕容家一个下马威,没想到半路杀出自己的乖孙儿。
神色慈爱的将孩子抱起:“乖孙儿怎么哭了,祖母会心疼的。”
嵛儿很惧怕太后,到了太后的怀中便是止了抽泣,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的母亲,慕容锦芯不能够去抢太后怀中的儿子,只能够忍着心中的情愫,将脸别过一旁。
太后看着依然跪在地上的慕容璎珞,并没有命她起身。
璎珞见太后没有言语,太后也算是她的婆婆,主动开口道:“臣媳本应早些进宫来拜见母后, 只因前几日受了伤,还请母后责罚。”
她想要动慕容璎珞有嵛儿在,她就有所顾忌,挑了挑眉道:“皇后,先带着太子去偏殿,哀家有话想要单独和郑王妃谈谈。”
“是!”慕容锦芯自然是带着孩子离开,她可不想母子受到牵连。
“既然郑王妃受了家法,你可知错。”
慕容璎珞知晓太皇太后在兴师问罪,那日嬷嬷亲见,要想追究早就可以追究,太后的目的是郑王,父亲说过当年皇宫内都在传言是皇后害死了宸贵妃。皇上当年非但没有废除皇后还将郑王过继给皇后, 才平息了当日的谣言。
想起了冰窖内的冰池,郑王从前确系有病, 太后似乎不知道郑王的并已经治好了,郑王的病莫不是出自太后之手。
“儿媳知错,不管如何传言由儿媳而起。当日儿媳本是为郑王治病,那日嬷嬷也是在的,不想被何人以讹传讹,竟然变成了如今的谣言,还请母后明鉴。”
“郑王的身子,哀家又怎么会不关心,只是满朝的御医都无法治好郑王的病,哀家全是看在皇后的面子上不予追究,谁想到会引起如此大的祸端,不单是慕容家,皇家的颜面都被丢光了,为了挽回皇家的颜面,哀家会为郑王另选一位贤良淑德的王妃,你本是慕容家的庶女,降至侧妃吧!”
那日林漫雪在郑王府如此嚣张,原来是有太后在身后撑腰,太后如此不过是要将林漫雪嫁与郑王为妃。
此时绝对不能够自乱阵脚:“太后,若是儿媳真的对郑王不敬,是一名彪悍的妻子,儿媳自愿休离。可是儿媳是冤枉的,恕儿媳直言,郑王身上的病是后天人为所致,已入骨髓,但是这个病儿媳能治。”
太后感到震惊,见璎珞笃定神情, “你凭什么说你能够治好郑王的病。”
“当初儿媳年幼之时体质孱弱,父亲想要儿媳练武以强健身体,无奈儿媳极寒之体经脉闭塞,一辈子都要成为一个废人。”
慕容璎珞话讲到一半,却好似想到了从前,丝丝痛楚浮现,璎珞如此故弄玄虚,却是让太后产生了探知的欲望。
“后来你是怎么修成武功的。”
“实不相瞒,是儿媳的师祖公,他老人家传授我洗髓决,让儿媳重塑经脉。”慕容璎珞料定了太后并不懂得江湖之事,父亲出身士族,师出何门并无人知晓,她便可以信口开河。
太后心中泛起疑惑,她却是不懂江湖门派之事,俗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难道这丫头真的能够医治郑王的病?
又不能够让人看出自己的心思,皇帝想用慕容家牵制郑王,却是给郑王送去一颗救星,真是弄巧成拙。
“儿媳若是能够医好郑王的病,那就是大功一件,哀家便不降你的级。”
正文 第三十二章 生辰宴会
太后并不是十分相信慕容璎珞的说辞,当然要试探一番,早就命御膳房准备了午膳,留着郑王妃与皇后一并共进午膳。
慕容璎珞已经猜测到太后有意想要试探她,还好司无殇事先对她做了功课,郑王心思缜密,竟然连这些都算到了。
很快一桌子的菜都上齐了,慕容璎珞大致的看了一遍,其中有三层的菜色是有问题的,大部分摆在了自己的面前。
太皇太后眸光慈爱,看了一眼嵛儿,没有想到嵛儿会来,生怕孩子会吃到动过手脚的菜,将孩子留在了自己的身边。
“杨嬷嬷试菜!”
“是!”那嬷嬷手中拿着银针,在每一样菜色内都探了一遍,银针并未变色。
“下去吧!”
慕容璎珞心中却是做起了盘算,这些菜虽然没有毒,却违背了食物相生相克的原理,吃到腹中会阴阳失调有损身体,严重的会引起女子的不孕。
“菜已经验过了,都动筷吧!”
杨嬷嬷侍候着捡了些太后爱吃的夹在碟中,放在太后面前,太后则亲自送到嵛儿的面前,嵛儿只想陪在母亲身旁,眼眶红红的看母亲。
“嵛儿,快谢谢祖母。”慕容锦芯叮嘱道。
“嵛儿谢祖母!”嵛儿不情愿道。
慕容璎珞却是看着面前的吃食,只捡了一样没有问题的 什锦苏盘,取了些春卷卷起里面的肉丝放入口中细细咀嚼。
太后见慕容璎珞只吃一样食物,看来她是通晓医理,看得出每样菜色都过手脚。
嵛儿却是见着姨母卷着春卷蛮有趣的:“姨母,可以为嵛儿包一个菜卷吗?”
“当然可以。”璎珞忙不迭的包了一个菜卷递过去。
太后微微颦眉, “郑王妃大病初愈,应该食些滋补的汤羹,哀家看着人参鹿茸乌鸡汤不错,补气补血。” 杨嬷嬷会意盛了一碗递了过去 。
璎珞看着那汤羹:“谢母后关心。”
慕容璎珞拿起羹匙轻轻搅动鸡汤,看着漂浮在汤盅内的食材, 汤里面除了人参鹿茸乌鸡,还加了紫苏,除了淡淡的涩苦味道,还有淡淡的紫苏的香气。
只是里面还加了一样生制的莱菔子。虽然研碎混在紫苏内,那坚硬的外壳是可以辨别出来的。
要知道人参与莱菔子同服会破气,引起阴阳失衡,鹿茸与莱菔子会紊乱气血导致脱发,乌鸡遇到莱菔子会气胀下走引起腹泻,这一碗汤下去。。。。。。。。。
看了一眼嵛儿,郑王派这个小家伙来定是有用的,悄悄递了一个眼色
太后见璎珞只是端着并不喝:“郑王妃,怎么不喝,难道是嫌弃哀家恩赐汤太滋补了。”
“当然不是!”罢了!那小家伙似乎没有看懂自己的意思,俗话说久病成医,郑王通晓医理,喝坏了身子再让他调养应该不难,勉强的含了一口。
嵛儿是见着璎珞朝他递眼色,却是不明白是何意?难道姨母的汤羹很好喝?
“姨母!那汤很好喝吗?嵛儿也要喝!”
“噗!”慕容璎珞借机将一口汤直接喷了出来,喷的面前的菜色都溅到了鸡汤不能够食用。
慕容璎珞一脸的惊恐,忙不迭得跪地开口解释道:“请母后恕罪,儿媳不是故意的。只因听闻太子要喝这鸡汤,有些心急,稚儿喝了会上火的。”
太后面色沉郁放下筷子,心里面明知道慕容璎珞是故意如此,正欲责难。
此时门外不破在殿外唤道: “皇上驾到!郑王驾到!”
宴席刚刚开始,三人就已经到了门口,禀告所有的人不准通禀告。
皇上走在最前面,郑王司无殇跟在身后,两人眸光纷纷驻留在跪在地上的慕容璎珞的身上。
慕容璎珞忙不迭的唤道:“参见陛下,万岁万万岁!”竟是将房间内所有的尴尬都化解了。
“平身吧!”
司无月扬起温和的弧度,看了一眼自己的妻儿,没想到嵛儿会在这里。
“母后在用午膳,正巧朕与郑王还没有用膳,不如就一并使用好了。”
太后看着满桌子的菜色,儿子天生患有心疾,饮食必须清淡,这些根本就不适合他。
“这些菜色均冷了,哀家再命御膳房另外做一些送过来。咱们母子已经很久都没有在一起说说话。”
命人撤了御膳,众人纷纷坐了下来,太后眸光在司无殇的脸上驻留,见他气色很好:“郑王今日的气色很不错。”
司无殇微微颔首道:“谢母后关心,儿臣身子却是康健了许多。”
皇上此番前来就是要解决谣言之事:“朕也听说郑王终于找到了医治的办法,朕深感欣慰,这郑王妃可算是为成汉立大功一件,坊间传言实在是莫须有。”
太后不悦的凝眉,两兄弟竟是一唱一和委实让人不悦。
“谣言之事哀家也有所耳闻,谣言已经传遍了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