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草清- 第6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多一倍也打不过。退到十里外,扎营戒备。袭扰他们的哨探和令骑就好。”
    策棱很冷静,这一战还很长,他希望能撑到最后,看胜者会是给他火枪的一方,还是给他枪子的一方。
    “三音诺颜部?人手一支罗刹火枪?唔,果真如此,罗刹人已经插手了……”
    摸清了这支先锋的底细,杨继远捏着下巴嘀咕着。
    居延堡的揭幕战就这么草率地结束了,三音诺颜部折损一百二十四骑,禁卫第六师八十三营伤六人,耗费枪弹四千四百余发,六斤炮弹三十发。
    九月十九日,居延堡以南四百里的东湾堡,禁卫第六师统制使桂真收到了此战的消息,蒙古大军出现的消息,十七日中午就由居延堡一路传下来的烽火确认了。
    从肃州到居延堡,除了三座大的军堡,沿路每三十到五十里地还有烽驿台。不仅用来告警,还是递送军情的驿站。锋驿台不大,但也能容百人驻守,禁卫第六师的另一个营就分散驻守在这些台子里。这仅仅只是临时措施,加上有充足给养供应,官兵们也没太大抱怨。
    部下担心地问:“统制,是否派出援兵?”
    桂真白眼道:“居延堡囤了万人一年的粮食,还有全师半数火炮,别说四万,就算是十万,杨继远也该顶住!别理会他,派出师属骑兵,确保居延堡消息畅通就好!”
    待部下领命而去,桂真本沉着的脸色猛然如花绽放,一拳砸在书案上:“好!来得好!终于等来了!”
    二十日晚,居延堡初战的消息传到肃州,已由安西都督府升格为安西大都督府的行辕里一片欢腾。
    “速传刘澄一百零一师,庞松振一百零二师向东湾堡集结!”
    “急告王堂合龙骑军,遣骁骑营至居延一带机动!本部到诺音乌拉以南待命!”
    “急告小策凌并青海和硕特部,跟随龙骑军行动!”
    “龙骧军蔡飞一百零三师替下庞松振邵马堡一线防务……”
    大都督府连夜举行军议,安西大都督,镇西将军张汉皖沉声下令。
    “老彭,这一战就由你们羽林军带着龙骑军包了……”
    张汉皖再看向旁座羽林军都统制使彭世涵,对方压住上翘的嘴角,微微颔首。
    “记令!羽林军都统制使,平寇将军彭为北军都督,统辖羽林军、龙骑军并附从军各部,全权负责临战指挥。龙骑军都统制使,建威将军王任副都督,协从指挥,节制蒙古各部。”
    “各部务必于十一月底就位,失期者,军法处置!”
    张汉皖下的命令,是总帅部、枢密院以及安西大都督府两年不断协商所定下的方案,大家都已滚瓜烂熟。前敌主帅彭世涵领着众将起身抱拳,凛然扬声道:“遵令!”
    “老张啊,也得照顾一下咱们龙骧军嘛,可是你本部老底子呢,塞一个营也好啊。”
    军议完毕,张汉皖继续绕着沙盘负手沉思,龙骧军都统制罗堂恒不满地发话了。两年前,他好不容易从皇帝那讨了人情,由鹰扬军都统制使转任龙骧军,就是想在塞外建功,却没想张汉皖为照顾羽林军,不但把这一战全让给羽林军,还要龙骧军一师去帮羽林军站坑。
    “你以为这一战就是终战?”
    几年领军,未曾大战,张汉皖却像是入定的老僧,眼下大战将至,却无一分情绪波动。他冷冷地回着昔日在鸡冠山受自己教导的方铁头,见对方发楞,恨铁不成钢地叹气。
    “陛下早有言,西北大敌是谁?不是乌里雅苏台的喀尔喀蒙古,也不是西域的准噶尔,而是他们背后的罗刹人。”
    “罗猫妖早就发回了消息,罗刹人自圣道十年末光绪之乱起,就加大了蛊惑喀尔喀蒙古的力度。今日传回的居延堡战报里就提到,三音诺颜部人手一杆罗刹火枪,后面的蒙古大军,估计还混着罗刹人,他们的火炮,怕也是罗刹人给的。”
    张汉皖说到罗刹人,方堂恒就恍然大悟。
    “蒙古人这两年没动,就是在跟罗刹人讨价还价,看能搞到多少火器吧。”
    张汉皖点头:“所以啊,大战还有得打,这仅仅只是开始。”
    方堂恒皱眉道:“老张啊老张,你还当我是新兵牙子般糊弄?跟罗刹人在西北打,怎么可能还有几万人的大战?到时怕是在跟老天爷打,跟冻土和冰雪斗。”
    张汉皖撇嘴道:“那可是开疆拓土的伟业,不愿意的话,你也可申请转调朝鲜,韩再兴那边正少一个得力的前敌主帅当副手。”
    朝鲜!?
    方堂恒连连摆手,那个泥潭,他才没心思陷进去。两年多里,赵汉湘和杨堂诚先后在朝鲜干过前敌主帅,结果都大病一场,不得不回国,原因居然是杂务太多,心力交瘁。
    为什么呢?因为麾下五万前方人马里,既有“志愿军”,又有韩军。而志愿军里,国人、日本人、暹罗人、广南人,各个盟国都有,怕不下十七八个国家。每次开军议会,一件小事就要布置半天,一句话出口,同时有十来个翻译转译给各国军官,皇帝都曾经抒发过感慨,朝鲜主帅那位置,没有唐僧的嘴唐僧的心,可真干不了。
    韩再兴已经变成唐僧了,张应的口舌功夫,更是连老姑婆都甘拜下风,可其他人怎么也干不下来。
    偏偏皇帝对朝鲜兴致缺缺,朝鲜战事一直胶着不定,大韩崇道皇帝只能占着半边国土,跟北面年羹尧和李光佐一直顶牛。现在更在平壤以南两百八十里处建起了一条纵贯东西的长堑,似乎要天长地久地打下去。
    说到朝鲜,方堂恒心理终于平衡了,好歹在西北还有开疆拓土的功业等着。
    赶走了犹自瓜噪的方堂恒,张汉皖抱着椅子背,盯住沙盘,继续思忖。他的目光没放在居延堡,而是继续向北,落在了北海。北海西面有一面小旗,旗上标注着“厄尔口城”【3】。(未完待续。。)





    第十五卷 第七百八十五章 居延之血
    泡书吧 更新时间:2012…9…28 23:46:09 本章字数:4166

    张汉皖目光再扫向北面更广阔,地形却模糊不明,完全是随手而就的地域,摇头叹道:“陛下啊,你是自古以来,野心最大的一位皇帝。一般的国人只怕会把你当作杨广,把我们红衣当作为你而战,而不是为国而战吧。整个西伯利亚,不,北庭,你都想要……”
    貌似苦恼,可嘴角却渐渐翘起,张汉皖再满足地自语道:“有这个目标,这一辈子也够了。”
    居延堡东北二十里,苏泊绰尔【1】湖边毡帐如云,这已是十月初二,蒙古大军会师于此,战兵加上随同出征的部众,这里汇聚了近十万人马,几乎占了喀尔喀蒙古诸部人口的三分之一。
    这是一忱赌,准备了两年多的豪赌,但即便骰子已经离手,在飘满了哈达的汗王大帐里,还在进行着未尽的讨价还价。
    “尊敬的汗王,从阿穆拜尔商到厄尔口城,算上哥萨克人,所有军队加起来也不过三四千人。在辽阔荒芜的西伯利亚,这么多士兵足以征服万里疆域,可向南到了乌里雅苏台,这点人马就远远不够用了。”
    西伯利亚总督特使,厄尔口督军切尔雷赫很礼貌地回应着扎萨克图汗格埒克延丕勒,后者拧着眉毛,不悦而又无奈地哼哼了一声,再没说话。
    “安娜女皇在上,我们总督的诚意难道还不够吗?一万枝燧发快枪,四十门火炮,我们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才把这些枪炮拉过乌拉尔山。原本总督还希望派出我们最有才干的军官,教会各位汗王手下的蒙古勇士怎么用火枪和火炮作战,汗王们却顾忌太多,不愿接受……”
    切尔雷赫转向土谢图汗。土谢图汗敦丹多尔济尴尬地嗯咳一声,没接这个话题。
    车臣汗垂札布呲目怒道:“不必再说了!事情很明显,不打败汉人,我们就得奉汉人为主!你们罗刹人想要唐努乌梁海,就是从汉人手里夺食,他们绝不会答应!”
    切尔雷赫哈哈笑了:“汉人?除了汉唐,一千多年来,有哪个汉人王朝愿意花力气争唐努乌梁海这样的荒僻之地?就算是之前你们所尊奉的大清。不也是先有《尼布楚条约》,后有《恰克图条约》,向我们俄罗斯出让了大片土地么?”
    他脸色和蔼,语调恭敬。可话里却满含讽刺:“汉人从来都视你们蒙古人为宿敌,对待异族的政策也从来都是扶起一派,打击另一派,绝不让国境周边的异族做大。他们也从来只视长城以内的国土是他们的地盘,至于长城之外的原野荒漠归谁。他们根本就不关心。汉人都只住在长城里面,中原和南方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没谁愿意到寒冷荒芜的北方来讨生活。”
    这明显是个中国通。一番话说得三个想借汉人之力,要挟俄罗斯付出更多力气来扶持他们的汗王脸上再难保持平静。
    三个汗王气势弱了下来。切尔雷赫的气势骤然昂扬:“诸位汗王,你们没有退路:人绝不会给你们好日子过!一旦战败。也许汉人照样封你们为扎萨克或者亲王,但你们失去的,远远不止是唐努乌梁海!俄罗斯已经在这里了,你们的勇士手里握着的就是俄罗斯的武器,身后还有俄罗斯的大炮,如果你们还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抵抗汉人的侵略,俄罗斯将会抛弃你们,你们的族人也会抛弃你们!”
    他以胜利者的姿态扫视汗王,冷声道:“你们必须赢!”
    切尔雷赫离开后,三位汗王你看我我看你,异口同声地长叹。
    自中原南北分立后,喀尔喀蒙古三部就开始有了摆脱满清控制的想法。直到乾隆登基,满清靠着满蒙联姻以及乌里雅苏台将军,仍然有效地管治着他们,让他们还不敢有什么台面上的动作。
    可随着乌里雅苏台将军富宁安去世,满清一直没有补缺,而英华汉人又出四川陕西,兵锋直抵西域瓜州。当汉人在肃州以北,以军堡一路北上,同时用骑兵外加驱策准噶尔和青海蒙古袭扰漠北时,喀尔喀蒙古三部开始认识到,危机已经来临,满清已不可靠。
    满清的确再靠不住,撤了定边左副将军行辕,却加了一个乌里雅苏台事务参赞,具体办的还是传递满蒙宗室姻亲消息这事,放弃乌里雅苏台的用心欲盖弥彰。
    满清既然放手,之前给诸部定下的禁界限边等诸多管控之策也不必再理会,喀尔喀蒙古三部开始在汉人和俄罗斯之间权衡自己的未来。
    汉人早早给出了条件,那就是依循青海蒙古例,接受更严苛的管制。汉人居然要将他们分成更细的部族,同时还以各类繁琐到头皮发麻的“律法”,来限制蒙古王公的权利,整个蒙古上层都以极度不屑的姿态,表达了他们的愤怒和拒绝。
    俄罗斯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但汉人通过满清传话说,只要公开倒向俄罗斯,汉人和满人,乃至漠南蒙古诸部都要联手收拾他们。因此,喀尔喀蒙古三部就只能暗通俄罗斯,加强军备。如果能当面挫败汉人的攻势,他们的棋局也就活了。
    当然,为此他们就得付出唐努乌梁海的代价,同时在此战打赢后,就得向俄罗斯人“朝贡”,接受俄罗斯人的封号。
    想到俄罗斯人毕竟还是慷慨解囊了,一万杆火枪,四十门火炮,这是他们卖光牛马儿女也买不到的硬货,三位汗王终于再度坚定了决心。
    当围城的命令传到策棱营帐时,他召集儿子和部将,秘密吩咐道:“我们按兵不动,明日为之前一战的死者作法事。”
    众人疑惑,不过死了四五十人。又没什么首领,何必作法事?多伦扎布品味之前跟汉人浅浅接触的经历,再想想前日忽然出现在军中的喇嘛,似有所悟。
    “我是觉得居延堡少了什么。原来是少了天庙,战死的话,没祭祀作法事,这怎么可以!?”
    望着层层叠叠围住城池的营帐,大批敌军涌出,从望远镜里还能依稀看到炮车在朝高处挪动,曹沾的同僚代去病发起了牢骚。
    “是啊,所以我们就不能死啊!”
    曹沾使劲叫着。可他的声音已被炮声盖住了。
    圣道十四年十月初五,居延堡保卫战正式打响。
    数千蒙古兵推着云梯车,集结在三四里外,就等己方的火炮制压汉人。乃至在汉人的城池上破开缺口。
    可等来的却是前方霹雳般的炮响,震得大地都在微微颤抖。硕大的炮弹不断落在人群中,更绕着火炮置放的高地,扬起了股股烟尘之柱。
    第一天完全是火炮的舞台,汉人的火炮虽然不多。却既准又狠,蒙古人炮手拼了老命,也没能把多少炮弹送到居延堡的城墙上,反而遭对方轰烂了八门火炮。
    第二天。蒙古人识趣地将炮兵阵地后移,企图依靠数量弥补远程射击的不足。双方的炮战又持续了一整天。蒙古人终于有了进展,炮弹在居延堡的城墙上砸出了不少凹坑。而损毁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