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草清- 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康熙心中很凄凉,分明知道他们跟自己心意不一,但他却不能不倚仗他们,否则这么大个天下,怎么也没办法缝在一起。几十年了,他辛辛苦苦几十年,抹着这江山,抹出了太平盛世的模样,却依旧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现在……广东一事,更甚西北的祸害,他还能靠着他们,把这个难关跨过去吗?
    昨日广东的五份奏折,他前后仔仔细细看过了,督抚提们还在满口说为了大局,才没骤然揭破,只到眼下那李肆肆意妄为到了极点,喊出了广东是他李肆的广东这般妄语,不反而反,他们才再也遮不住盖子,一同上奏。
    青浦之乱,连带其后的广州之乱,还真是那个李肆所为,不仅如此,最近他又在广东杀官立法,一杀就是十几个为的是禁绝朝廷伸手工商,如此行事,怕不只是胤禩的指使,而是胤禩养出了一头恶蛟
    “今日召集诸位臣工,就是要议定这广东之事”
    可康熙还得忍着,他还想更确切地知道,自己那儿子,到底是有心蓄养势力,待机谋变,还是掌控不住,以致祸患自生。
    怎么按平那只不知道从哪里蹦出来的孙猴子,康熙的想法很简单,选定可信之臣,径直去广东督剿这头恶蛟。据广东督抚的奏报,这李肆,借着往日京里的威势,还有银货的利诱,还有一支强军,大半个粤省都在他的yin威逼压之下。只是那李肆意在工商,并没有糜烂一省,督抚为保大局,都还在虚以周旋。
    这一点做得好,康熙虽然很恼怒管赵等人,但他们这一点很识大体,只要事情没播传天下,广东还是朝廷的广东,事态就还在掌控之中。
    他正心绪飘浮,田从典猛然跪伏奏报。
    “臣在广东的文友,昨日也紧急递到一封书信,其事骇人听闻,还牵连……牵连阿哥,臣不敢隐下,本想今日即求陛见,却不想皇上英明……”
    “呈上来”
    田从典的称颂之语被康熙打断,他正想见到更多关于胤禩牵连广东的证据,自己这个“贤王”儿子,到底怀着什么心思,做到了哪一步,不搞明白,他可是寝食难安。
    太监转递上书信,信里所述内容,之前广东督抚,以及胤禛的奏报都已经说过了。这个叫段宏时的老秀才,自称是李肆的启蒙塾师,现在还是李肆的幕席。此前眼见李肆行事诸多谬妄,苦劝无果,而广东一省官员不敢发声,他只得暗中通知京里好友田从典。
    康熙一边看信,跪在地上的田从典在心中低叹,人群里,汤右曾也在感慨,他见过这李肆一面,印象里是个温文知礼,敦厚朴实的好孩子啊,怎么会……
    记忆涓涓倒流,某个片段一闪而过,汤右曾心中一抖,当年他身为广东县府案钦差时,问到那李肆要如何压制满人钦差萨尔泰,李肆说什么满汉一体,难道就是他自己的主意?
    再想到之后萨尔泰的家人郑七在英德莫名殒命,一同身死的广州军标兵丁也无人开口,为他造了便利,汤右曾猛然出了一身冷汗,这李肆……自那时开始,竟然就是个泼天大胆的主
    想想他和田从典这两年来与段宏时的一番来往,多是为其运作官面事务,背后的事主也是李肆,汤右曾心中哆嗦不断,他惨白着脸看向田从典,见他的袍袖居然也在微微发抖。
    他们这“粤党”,看来是难逃一祸了……
    心中正凉个透,另一个想法却浮了起来,李肆……终究没撕了广东的朝廷皮面,这未必不是他们“粤党”脱身卸祸的方向。
    这时候田从典也侧头在看他,两人心意顿时相通。
    哒哒哒哒……
    汤田等人在交心,龙椅上,正看着书信的康熙也在手抖,手指上的戒指磕在案几上,发出了清晰的急促响声。
    康熙咬牙,将信纸虚抬起来,不想让自己的惊怒之意落在臣子眼里。
    这信里还多了一件事,是广东督抚连带胤禛没有提及的,广东提标确实为李肆所败足足五千人,加上王文雄,尽数被李肆击灭
    广东南海县林统的信,竟然全是真的……
    信文之下,还附有一封信,说是冒死从李肆那偷来的,康熙一见那字迹,脑门嗡地晃起来,金星点点,就在眼前纷起纷落,那字迹再熟悉不过,竟然是胤禛的亲书。
    “好……好……原来不仅是老八,还有老四……”
    看着胤禛写的这封信,居然是暗中调动王文雄去英德剿灭李肆,康熙神智已然恍惚,他的儿子,还真是好本事一个在广东培植爪牙,一个私调大军,在他眼皮子底下,斗得不亦乐乎
    只觉喉腔冒烟,康熙端起茶杯,那温润茶水刚刚入口,又一个念头如晴天霹雳般彻入脑海。
    这龙琼茶,是从内务府供上来的,产自韶州……韶州……
    这李肆,是韶州英德人……
    内务府在南方采办之人,多跟胤禩交好……
    这几个片段凑在一起,宛如钢铁巨钳,夹在他的心脏上,让他眼前一阵昏黑。
    “皇上?”
    众人见康熙举起茶杯,然后整个人就僵住了,脸上的潮红游动,像是入了魔一般,不由惊诧地问出了声。
    哒哒哒哒……
    茶杯在康熙手里再明显不过地颤抖起来,康熙目视虚无,胸口剧烈起伏。
    “皇上?”
    大臣们惊呼起来,这阵仗可不妙……
    “万岁爷?”
    太监们凑过来惶急地唤着,脸色已是白得发青。
    咣当
    康熙手一斜,茶杯滑落在地,接着他嘴一张,哇啦喷出大口不知是茶水还是血,或者是两者兼有的液体。
    “皇上?”
    眼见康熙整个人软倒在龙椅上,大殿里顿时一片混乱,宛如末世降临。
    【本卷终】





    第二卷 第二百二十二章 可惜,可喜
    泡书吧 更新时间:2011…11…13 11:27:24 本章字数:4653

    第二百二十二章 可惜,可喜
    八月盛夏,广州西关下九甫,一处依江豪宅正锣鼓喧天,从正门一路朝里,红绸飘舞,彩灯四挂。一个身着喜服的大胖子正守在内堂门口,朝着络绎不绝道喜的宾客回礼。
    广州安合堂、粤璃堂的东主,洋行的安合官,这些昔日的名号,都不如粤商总会会首的名号响亮。今日是他迎娶二十七、二十八房侧室的喜日,各方商贾名流都上门来贺喜了。
    “安会首真是稳如泰山啊,这要是在京里,多半还要被官老爷扣一个不敬的帽子,正是龙体不稳的时节,你还大办喜事。”
    一群服色华贵的大人物走近,一边说笑,一边朝安金枝拱手道贺。
    “嘿……龙体已稳住了,真是……可喜啊。韩老兄、于老兄,诸位,里面请。”
    安金枝这话说得言不由衷,那“可喜”听上去也颇像“可惜”。
    众人默契地递着眼神,在安金枝的引导下进了私密的茶厅。
    “安会首这场面摆得够大,估计大半个广州城,不,大半个广东省的当家都来了。”
    湖南聚盛行原本的于掌柜,现在已是于当家,随口调侃着。
    “我这算啥,等我那女婿办事了,你们可要好好瞧瞧那是什么光景。”
    安金枝赶紧谦虚地摆手。
    “你那女婿可是天王,怎么都没得比,可你这丈人还是能强过他一桩,比如这侧室的数目。”
    湖南隆兴堂的韩当家也在开着玩笑。
    “那怎的一样?他要做他的天王,我只做我的人就好。”
    安金枝拍着大肚皮,憨憨地笑着。
    众人也都跟着笑,一边笑一边传递着眼神,最后跟安金枝一同叹气,“可惜”。
    可惜什么,某上还有气,北边没有乱……
    两个月前,正是广东局势凝重到了难以喘息的时刻,粤商总会成立,李肆杀官,镇压了永安匪乱,同时还痛打了官兵。这一连串消息,跟着更早前广州之乱,乃至佛冈一战的真相,从各个渠道传到了京里。
    商人们被李肆近乎于胁迫地拉拢入伙,正缩着脖子,等着朝廷挥刀下来,好计算自己在李肆和朝廷之间,到底该如何投机取利,却不曾想……
    康熙病倒了,据说还很严重,更有知内情的人透露说,是在朝会上气得晕迷吐血,躺了好几天才喘过气来,还大招西洋医生诊治。
    其他人的反应不得而知,可在广东作生意的商人却很清楚,当然是被李肆气的。
    “赵制台连带管将军都被招回去陛见,看来李天王确实让今上头痛不已,难下狠心。”
    韩当家悠悠说着,他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李天王背后还有咱们呢,这可正是把规矩落定的好时候,就算以后有什么变化,这规矩敲得铁了,官老爷也不敢再伸手太狠。”
    于当家心气很足,这两个月来,粤商总会朝着广东铺开的工商规矩,就像是剪断了勒住他们商人脖颈的绳索,商货在广东一路同行无阻,只需要跟青田公司的商关部打交道,千百年来,商贾何曾有过这样舒坦的日子?
    “是啊,如今我在曲江采煤,再没官老爷敢说三道四”
    一个浑身金灿灿的瘦泻子笑着,露出了满嘴金牙。
    众人都下意识地点头,虽然摊了会费,可买来的却是真金实银的便利,论起做生意,李天王和青田公司的信誉,那可比官府硬得多。
    “只是这样的好日子,多半不会太长久吧……”
    有人这么叹气。
    “管他多久,得一时利就算一时罢,再说了……”
    韩当家悠悠看北,扇起了扇子。
    “只要没到那等黑白分明的境地,咱们也能使得上力气嘛。就像早前青浦货站,那货仓不也靠着咱们自己护下了吗?有时候,也不能老观望,风色还靠大家推,这里终究是广东,不是江南。”
    韩当家这话引得众人都微微点头,如果是江南,早前噶礼的例子就摆在那,朝廷可不会坐视他们商人抱团争什么,可这里是天高皇帝远的广东,还有个李肆。
    “听说李天王最近要整顿海关,咱们都想知道是个什么章程……”
    接着众人又聊到了粤海关,安金枝呵呵笑着打起了马虎眼。
    就在这时,外面的喧闹声有了变化,鼓乐依旧,人声却没了,显出一股沉凝,接着就是整齐而密集的急促脚步声,哗啦啦如潮声一般,间或还夹杂着短促有力的号令,一股肃杀之气骤然弥散开。
    “我那女婿来了……”
    安金枝摆出一个不知道是哭还是笑的表情。
    片刻后,大队蓝衣银盔,荷枪实弹,刺刀明亮的士兵涌进了厅堂,为首一个裹着瑶家头巾的汉子警惕地四处检视了一圈,确认没什么危险后,又退了出去,接着才是一个戴着半高直筒帽的年轻人在亲卫的簇拥下现身。
    一时间,所有人都朝这个年轻人躬身行礼,“李总司”、“李县丞”、“李老爷”的招呼纷杂不迭,而他们心中却有着一致的称呼:“李天王”。
    “安爷子,贺喜贺喜,不得不来一趟,也不得不……”
    李肆朝着安金枝拱手,然后指指周围这一圈侍卫,为自己扰了人家的喜气道歉。除了青浦和英慈院,如今他基本不踏足广州,否则安保可是个**烦,不仅有早前百花楼的教训,眼下的广州还是敌我难分之地,而且他自己就是个火药桶。
    “咱们爷俩说这些干嘛,呵呵,来来,我带你去见新人。”
    安金枝一点也不在意,赶紧牵他去见未来的“姨娘”。
    “阿肆啊,大家都说可惜呢,你要下药,也找点猛的下嘛。”
    龙高山带着亲卫在左右开道,身边只有李肆,安金枝说话也直接了。
    康熙没死,没被李肆的药毒死,这是很多人在肚子里转悠的猜想,对已经加入粤商总会的广东商人来说,真是可惜。康熙真要死了,北面怎么也要乱上个几年,等到回头想收拾他们,这边也该坚若磐石了。
    “这个……真是冤枉啊,我哪来那么大神通?”
    李肆苦笑,当这消息从北面传来时,连严三娘都在嗔他不信任自己,这种好事都不跟她说。其他人也都当李肆执行了什么秘密计划,想要毒死康熙,结果未能建功,让他和段宏时都是无言以对。
    真当满清宫廷那道道查验是摆设么?这几代满清皇帝权柄独揽,对身边事可是再注重不过,又不是是以前汉人王朝的皇权羸弱时期,怎么也难遭下毒而死,更多还是他们自己吃出毛病。【1】
    京城小谢钻营打听到了小道消息,康熙清醒之后的第一道谕旨是把内务府上供韶州龙琼茶的相关人等抓起来审讯,没几天就跟着宫里经手的太监们一并处死。
    这让李肆啼笑皆非,什么龙琼茶,不过是从福建武夷山移植过来的正山小种,在英德、连州等地由罗恒带着的“青田农林部”推广种植,当作外贸产品出口。太平关的监督觉得这茶比原本的正山小种还好喝,就带回了北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