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黑亮的大眼睛里全是疑问与不解。
张燕是张老爷子的大孙女,小二黑的大姐,真要算起来,张老爷子竟是叶老爷子远房表哥。要不是发生这事啊,叶家三汉子恐怕都不知道这一点亲戚关系。
毕竟平日里,两家长辈的称呼,也没有表哥表弟表嫂类的肉麻,关系虽亲近,但找不到这上头来。
张燕与甜妹儿同辈。
准确点说,她今年才十九岁,和黄泥巴一样的肤色,乌溜溜的头发。
长得不算多好,却诚实厚道,温顺好脾气,手脚也麻利,做饭喂鸡搓麻线织麻布,样样都是顶尖。
亲事说给碧水村谭家同龄小子,谭家也是碧水村少见的富农,之前甜妹儿见的水磨坊,生产队建立前,就是他们家的。
本来两家准备去年秋闲热热闹闹办亲事,可惜遇到暴雨忙活,再继续一拖再拖,年后就满二十岁。
而谭家却因为要出聘礼的事反悔,把三儿子的亲事都补贴给小儿子婚事,还问张燕多要嫁妆。
这件事张家自是不干,不是贪图谭家聘礼或舍不得嫁妆,而是考虑到谭家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们干脆利落退亲。
这事,成为碧水村碎嘴婆们的笑谈,碧山村的人全都义愤填膺。
巧合的是,张老爷子家都是一代一代的‘独’子,只有一个儿子,其他都是出嫁的姐妹。
为此事,叶家三汉子作为张燕表叔,与张燕小二黑的爸爸一起,去谭家大闹一番事,后来演变成两个村的骂战。
最后,连张队长与王队长都出面,碧山村二癞子害死人的事也被牵扯进来。场面乱七八糟的。
那天,碧山村里两家因亲事吵架,某人脑袋发昏,一句大嗓门‘再留,你家闺女跟张燕留一样成老姑娘’,瞬间传遍整个村子。
而在白家学习的甜妹儿他们,刚好听到现场,差点跟着小二黑一起出去闹腾一番,直到白老爷子说,
那家已经被围堵,才放下不甘心,心里狠狠记住那家人。等太阳出来,他们一定要好好‘欺负’说这话的人,为此小二黑与甜妹儿,都握手言合,一致对外。
在叶家姐妹花心里,张燕姐可不像小二黑那么讨厌。
听到闺女的疑问,叶爸爸的粗嗓门特别大:
“那是他们脑子进水,闲得没事瞎折腾,找揍!”
叶妈妈横他一眼,搂着闺女温声软语道:
“那些碎嘴婆碎嘴男的闲话全都是酸的臭的,跟老鼠一样,还只敢偷偷摸摸背着议论。这种人讲理是说不通,他们要是敢当面说,像今日,全村都藏着燕丫头骂他们。”
“张家与燕丫头只要以后越过越好,碎嘴村民们风向立马转变。多数碎嘴村民,过得都很差,穿的脏兮兮的,专门盯着人家过得好不好,也不瞅瞅自己……”
对于张燕,叶妈妈心底也很喜欢。
对于村里说酸话的碎嘴村民,她也很讨厌。
听得晕晕乎乎的甜妹儿,只隐隐约约记得“越过越好”“谁要当面说,骂回去!揍回去!”“碎嘴老鼠”等之类的。
听说,谭家以及那户说张燕的人家,被不要命的郝家人,揍得鼻青脸肿、浑身是伤,花不少要钱。
村里无人敢说张燕是‘老姑娘’。
总之,不讲理,揍回去!
**
仅过两天,听说张燕要嫁人了,嫁的不是谭家,定亲八日后。
叶家收到邀请后,甜妹儿拉着爷奶问张燕姐嫁人的事情。思丫头也眼巴巴围过来,七、八岁她初做工时,可没少跟张燕挤在一起,学习不少东西。
张燕嫁的是周佳先。
周佳先二十八岁,农活样样精通,人缘很不错,见人说话三分笑,走起路来哼着小调摇摇晃晃,挺和善诙谐的一个人。
至于为啥还是光棍?
因周佳先父母去世的早,在爷爷去世后,大伯大伯娘主持分家,他只分得两间破旧小土房,一个破箱子,两亩旱地,穷的叮当响。
生产队成立,连两亩旱地都上缴。
没好房子没好家具,除去当上门女婿,谁家也不愿意把闺女嫁给他。
有一两家这么问过,可周佳先也算个有骨气的汉子,娃娃都可以跟女方姓,就是不愿做上门女婿!
叶奶奶蹙额道:
“张老爷子看得是他的能力,年底生产队他一人可挣得二十多块钱。生产队成立前,佳娃子也是挺勤快的人,两亩地打整得漂漂亮亮,恐怕存底也有一些。”
甜妹儿眨眼睛,心里好奇碧山村办喜事是啥样子的。
当天晚上,谭家明显不服气打擂台,决定在同一天娶亲,他们私下用三麻袋的红薯与数只麻雀、水磨坊使用权等,娶了周佳先堂哥家的大姑娘,据说还未满十八岁,标志一枝花。
补充一点,周佳先堂哥的妈,也就是周婆婆,曾经因为溪沟里的黄鳝,还曾用拐杖敲打甜妹儿两下。周婆婆与张老爷子还因门前那棵树生过间隙。
次日早上,这消息一出,韩燕成为前未婚夫的堂婶婶,乱七八糟的关系,引得三个村一遍哗然。
张老爷子气得脸色铁青,厉声道:“以后纺车、榨油房、打谷桶啥的,那家人不许再用!破旧农具也找谭家帮忙修去!”
认真说起来,榨油房本就是张家的,张队长自是点头同意。周家悔得肠子都青了,却被谭家捏得死死的,不敢反悔,生怕两边都得罪,倒是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碧水村与碧山村的关系,也因此事,再次陷入僵局。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越来越接近过年,仙女们开开心心哟!
**
话说现在有的行业也挺歧视女生。
叶子学物理某专业。
一个年级九十多男生,只有个位数女生。毕业个位数女生基本都考研保研,现在有准备读博士。
剩下两个叶子与另一个女孩。
基本专业工作都不需要女生,要么就是学历太低,学士不行,要硕士以上。企业们还不标明,显得歧视女性,他们只是面试提交简历,直接把女生拎出来,扔到一边。
伤心…_…#
最后没办法,找得工作与原本专业差得挺远的。
现在竟然写文,我想叶子语文老师,会笑掉大牙的……因为叶子文科一塌糊涂,考上好学校是因为那年题太难,差距没那么大,以及运气问题。
语文基础题三十分可以零分。
大学英语试卷可以考三十多分。
高数、概率、大物……啥的可以接近满分。
大三大四去掉那些公共文科,拿过奖学金………
叶子语文老师真的会笑掉大牙的!
委屈:考研为啥要考文科?????
**
第155章 礼物与闺房
天灰蒙蒙的; 空中飘着稀稀薄薄的雪花; 整个村庄被白茫茫的冷雾笼罩; 直到中午; 也不愿意散去。
趁着人不在; 叶奶奶正在快速清洗新鲜的蕨菜。
干净后直接在开水锅里焯两下,撒点盐巴、辣椒粉; 再用一勺烧得翻滚的热油泼在蒲公英上; 同时撒一点陈醋。
刺啦一声响!
酸辣香味立即溢满堂厅。
等甜妹儿他们上学归来; 闻得口水直流; 胃口大开。叶家人喝着蘑菇蛋汤,吃着难得一见的酸辣蕨菜,配上香喷喷的红薯干饭,脸上都是幸福。
叶二婶忍不住再夹一筷子酸辣蕨菜,赞道:
“明年咱们多找一些蕨菜蒲公英类的晒干,没想到它们这么好吃!”
捧着大头碗的甜妹儿; 悄咪咪给爷爷奶奶一个眨眼,惹得奶奶怀里的小五,回她一个超灿烂的露齿笑容; 流出两行透明口水,沾湿脖颈围的蓝棉布。
长牙奶娃娃是允许流口水的!
吃过饭后; 叶二婶享受半小时亲闺女亲侄女的揉肩捶腿。
中午十二点,她准时裹着厚实的棉衣,带上棉帽加斗笠,踢着崭新的鸡婆鞋; 加上围巾手套,无奈道一声“谁家又吵架”,出门往那家走去。
整个冬季,全村独叶二婶挣得工分值最多!
路走到一半,听到似乎有人叫唤名字,叶二婶抬起头往前看,隐隐约约瞧到不远处,一同样穿灰扑扑棉袄的高大身影,在雪地里蹦蹦跳跳。
再走两步,定睛一瞧。
竟是村里即将娶亲的周佳先,背着一个大背篓,使劲儿挥着双手叫她。
“杏花表娘!”
还没成亲,周佳先搞笑得弯腰九十度,乖巧讨好认起长辈来。
叶二婶抽抽嘴角。
瞅着一高壮小伙,想想自己闺女才十岁多,她忍不住摸摸额头,应该没长皱纹吧?
“佳侄子,有啥事啊?”
周佳先清清嗓子,再弯一次腰,露出里头的一个麻袋,郑重其事道:“表娘,我知道表姑奶奶是村里最会熬糖的长辈,她熬的糖可好吃,念着就谗人!我想请她帮帮忙,材料我已经晒好麦芽、备好红薯,亲事那天我想给亲戚朋友分一点喜糖。”
至于熬糖地点,他家暂时没有厨房,且屋子太小,恐怕得麻烦在叶家熬糖,这也是他带着粮食雪地跑的原因。
“还有表妹她们,能不能帮我多陪陪燕子,昨天闹事太大,她恐怕担心,我已经提前跟爸妈打过招呼,你们直接去就成。这事实在太麻烦你们,我家里还有几只麻雀以及一只野鸡,要是不够……”
碧山村成亲前几日,未婚夫妇两人也是不能随便见面的。瞧着周佳先浑身上下都是白雪的模样,灰笼里炭火也快燃尽,恐怕在这里等不少时间。
“麻雀野鸡你都留着,只要对燕丫头好一点。配燕丫头的事你放心,至于熬糖,我这就回去问问妈。”
听到同意,叶二婶瞅见周佳先眼里忽然变亮,也噗哈一笑,客气一句道,“在这里等久了吧,瓜娃子,也不知道上门坐坐,着凉生病到时候咋成亲。”
“嘿嘿,我这不是怕表娘你们吃的好,瞅着馋吗?表娘放心,我皮糙肉厚,还穿得厚,灰笼烤起,不会感冒的!”
周佳先一口一个‘表娘’,念得叶二婶满脸黑线,却也明白他的真心,对这阴差阳错的一对,忽然看好起来。
这家伙是个会疼人的。
且可能因为身世坎坷,比其他汉子们更懂得体贴,更注意细节。
单说,今年碧山村各家各户都有存粮,但这种存粮毕竟不符合规定。
因此,在这个冬天,贸然拜访别人家,可能撞见闻见那些不符合规则的东西,可能是一件较失礼的事儿。
周佳先一独身大老爷们。
在着急的情况下,还能够注意细节,真的很不错。
“还有这礼物,请表妹们给燕子,额,说,额,说我以后会对她好的!”
羞涩地话语结束后,两人分开往不同方向走去。
**
等叶家三姐妹花,被送到张家,自然受到张老爷子他们热烈欢迎。将小姐妹花送到张燕闺房,连偷偷跟过去的小二黑,都被他妈拎着去屋子里,补作业。
村里的亲事,通常都有姐妹们的配办。
张燕却没有亲姐妹,对于女婿的贴心建议,本来嫌弃他年龄大的张妈妈,心里微微有些松动。
虽然这姐妹花有点小,最小的才三岁,最大十岁,她们还能在成亲那天,兼任一下漂亮的小童女,咳咳,童子是小二黑。
张燕的闺房很大,仅看墙壁屋顶,是由青砖靑瓦搭建而成,窗户上有精美的镂空花鸟,竟用军用棉布做门帘。
屋里还有一张红酸枝木大床,雕花梳妆台上许多精巧小木物件,配套木桌木椅,红木的柜子箱子,以及她最爱的一辆特别精致的手摇小纺车,上面雕刻着美丽的山凤凰。
整间房特别精致有趣,特别暖和温馨,张家人一定特别宠爱她。
此刻,屋里织布机有节奏的响着,张燕正在认认真真织着棉布,出来的布又细又密且没有疙瘩,比外面买得强的多。
只要一有烦心事或者高兴事儿,她就喜欢用爷爷做的小纺车织出平平整整的布,家里人穿的布基本都是她亲手织的。
专心致志,心就会平静下来。
张燕并没发现闺房门帘被掀开,窜进来几个叶家小丫头。
“张燕姐!”
三姐妹花围着小纺车好奇打转,在她动作停歇间隙,互视一眼,齐声声招呼道。
“思丫头,晓丫头,甜妹儿,你们来啦!”
张燕抿嘴一笑,停下手里的动作,起身来揉揉三姐妹花的脑袋。
她把炭火移动到桌下,木凳上铺上软垫子,把丫头们一一抱上去做好,再转身从柜子里拿出一红匣子,打开里头都是红枣、靑枣、瓜子、花生。
“饿不饿呀?大家吃点东西。甜妹儿,吃不吃瓜子,燕姐给你剥壳啊!”张燕毫不吝啬,将满满一匣子的小零食,全都堆放到丫头们面前。
“谢谢张燕姐!”
晓丫头迫不及待把手伸进匣子里,拿出一个红枣,慢慢啃。甜妹儿特别展示一下,‘嗑瓜子小能手’的高超技艺。思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