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了,这回再也不能听他的了!”
一提起谢父,谢夫人就一肚子的气,在谢夫人看来,要不是他当初看中了林昭然乡君的身份进而妥协了侯府在两家亲事上换人的决定,也不会造成如今这种局面。
第123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第123章
此时的林蔚然最近都窝在国公府安心养胎; 并不知道林蔚然与谢洲的婚约起了那么大的波澜,毕竟这两人是官配; 再多的波澜挫折都拆不散的。
京城的五月中下旬时,天已经开始热起来了。
孕妇体质偏热; 林蔚然真恨不得弄出一套吊带小短裤来穿。
景铄院内; 冰已经用上了; 但宫大人听从周大夫人的建议,只允许她用一天中最热的一个时辰。
林宝宝表示不开心,但宫大人说一不二,将她试图的反抗镇压了下来。
林蔚然一赌气; 抗议这么热的天晚上床上挤两个人太热; 让他到别处去睡。
对于妻子偶尔的小脾气小性子; 宫大人只好哄着宠着; 作为补偿,每晚睡前都是他帮她扇扇子的; 这才免于二分之一床被收回的惨剧。
养胎之余,林蔚然顺便张罗她二哥的婚事,和陈家议亲的事进展得很顺利。
从起意让林则然在京成亲时,林蔚然就着手替他置办一份聘礼了。
林则然得知她的打算之后,便将手上还握着的大几千两银子交给了她。这些银子是当初给她置办嫁妆时剩下的一些。
林蔚然拿着这大几千两全部置办了聘礼,自己私底下还掏了一些,凑出了一份并不寒酸的聘礼。
宫大人知道后; 私下塞给她一只木匣子作补贴; 里面地契和银票都有; 一下子将聘礼的档次拉高了一档不止。
宫大人因身家过于庞大,并不是交给林蔚然管的,而是有专业智囊团队管理的,定期报账。
这一日,又轮到京郊的庄子来国公府送产出了。杏李庄的徐庄头和羊宝庄的汪庄头又恰巧在京郊外的官道上遇上了。
都是熟人,于是便结伴而行,一路上少不得聊一聊各庄上的情况。
徐庄头问汪庄头,“你们羊宝庄上的猪怎么样了?”
“你说那一百八十七头猪啊?好着咧。”汪庄头咧着嘴笑,整个人高兴得很。
嗯?徐庄头疑惑,“不是说两百头猪的吗?”
“骟过之后只剩下一百八十七头啦,十三头没了。”提到那十三头没了的猪,汪庄头也是一脸遗憾。
“猪还用骟吗?”
“那可不,骟过之后的猪长得可快咧。”
“对了,这么多的猪你用了多大的场地?这些猪没少破坏猪栏出来疯跑吧。”
汪庄头得意地道,“那倒没有。”
“嗯?没有?不可能吧?”
“现在这一百多头猪骟过之后温驯得很,说实话,我都松了口气哩。”说完,汪庄头忍不住打听起杏李庄的情况来,“对了,你们庄子里让种黄豆是吧?那玩意儿长得怎么样啊。”
“长得可好了,特别和那半夏混合种的,那半夏长得都比别人家的高出半截。”提起这事,徐庄头也忍不住说道,“你说这事怪不怪啊,往年那一片地是年年种稻子的,佃户们怎么精心伺候都没长得那么好的。我们还当该如这地年年种,地里的肥力不行了呢。可今年这黄豆半夏一种,完全两个样了。”
“之前你还抱怨,说大少夫人新官上任之后,对庄子种植的作物进行了规定,不自由呢。”
徐庄头讪讪一笑,“我这不是不知道大少夫人连种地都这么厉害吗?”
他们不知道,他们方才讨论的种植方式叫间种和轮种。
一年复一年同种一种作物,这地伺候得再精心,产量也是逐年下降的。因为一直种同一种农作物,都是在消耗土壤中的同一类微生物或者微量元素。
轮种不仅能均衡利用土壤养分和防治病、虫、草害,还有利于改善调节恢复土壤的肥力,达到增产目的。
半夏地里套种黄豆,算是粮药间作,这样的立体式种植方式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对于提高每亩田的经济作物的产量有好处。
而且大豆根部有固氮瘤,其中的固氮菌能从空气中吸收氮气,然后经过植物体内的生化作用与碳水化合物形成氮肥。还有种植大豆之后,土壤中的硝化亚硝化细菌增多,可以将氨态氮转变为硝态氮供植物利用。如此一来,和它套种的半夏又怎能长不好呢?
这次庄子上送产出来,汪庄头和徐庄头离去前正巧遇上文轻,忍不住拉着他叨叨了好一会。直到文轻提着手中的一袋子炭不得不走时,他们才恋恋不舍地放开他。
时值宫大人和宫琛都沐休,下午午睡起,林蔚然就约了容韵等人一道到天水湖吹风赏景。
林蔚然这一邀约,呼拉拉的府中的小辈们都来了。
正所谓偷得浮生半日闲,也没有外人,这一家子人抚琴钓鱼下棋,弄点儿烤鱼,喝点加了冰的果茶,大家都惬意得很。
文轻取炭回来,想起方才那两位庄头的话,想了想,说道,“大少奶奶,我刚才在外头遇到汪庄头和徐庄头了,他们拉着我唠了好一会呢,说让我见了大少夫人替他们道谢呢。”
林蔚然还没反应,宫衡就好奇地追问起来了,“这是怎么回事,那两位庄头怎么还要感谢我大嫂啊?”
“汪庄头说,羊宝庄上的猪仔们长肉都长得很迅速。他估计啊,之前是三年一栏猪,现在看来,大约一年就能出栏了。而且整只猪重能到达两百斤。羊宝庄的汪庄头还感叹呢,没想到养两只猪还这么讲究。”
大惊小怪,林蔚然心想,这有啥啊,在后世,有了饲料,有了一套科学肥育的养殖办法,一只猪从出生到出栏,三四百斤,只需要四五个月而已。不过这样的猪肉肉质不比他们现在这样养出来的好吃。
“这批猪活了几头?”林蔚然好奇地问。
“汪庄头说阉割了两百头,活了一百八十六头。”
林蔚然点了点头,很高的存活率了。
“现在那些猪有多重啦?”林蔚然心里琢磨着事儿,不提这批猪还没事,一提她就口水泛滥。
文轻回想起方才与他们的谈话,发现汪庄头还真的有提到这些猪现在的重量,“这批猪长得挺匀称的,将近五十斤重了吧。”
林蔚然连忙道,“快,改明儿让汪庄头送两只猪来。”她想吃烤乳猪了。
宫衡瞪大了眼,“这就要吃了?还这么小呢!”
“不小了,可以烤乳猪了。”猪仔长到六十斤左右时做烤乳猪最佳。四十到六十斤,再往上就不宜烤乳猪了。
宫大人在一旁全程听里,有些意外呢。
这猪骟的时候才十五斤左右吧,距离现在,两个多月这样,就已经长到五十斤了?那就是说,一个月这些猪仔差不多长肉十五斤左右。比之之前没骟过时缓慢的长肉状况真的好太多了。
他一开始还以为小妻子想吃骟过的猪的猪肉只是出于对肉质味道的考虑呢,原来劁猪还能快速长肉吗?
宫大人开口了,“这阉割猪仔是不是有什么讲究?”
林蔚然瞥了他一眼,也不吝啬告知他自己知道的一些知识,“当然有讲究了,你道我为何让他们购入的全是出生后半个月大的小猪?因为猪有疼阀值,猪仔越小的时候疼痛感越低。”
但考虑到现在的养殖技术,当然,这也并不是猪龄越小越好,“所以需要骟的猪仔最好是在二十日龄到三十日龄之间,猪重达十五六斤的时候,如果猪太大了阉割后长得慢,仔猪损失大。还得选择无风晴朗或者环境相对时候。”其实猪肉肥人快,对比牛羊鸡鸭,是比较适合现在的老百姓们食用的。
宫衡等人听着都瞪大了眼,骟个猪而已,还得如此讲究,还要选择风和日丽的时候,天哪,这就差斋戒沐浴了吧?
“哎,这骟过的猪长得好快啊。”宫琛也注意到这点了。
“那是肯定的了。”
“这是为什么呢?”宫炀这个好奇宝宝问了。
林蔚然正吃着一片水果,卡壳了。
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让猪光吃光睡,不想某些事了,就长得快了,要知道干那事相当耗体力的。
可这样劲爆的内容让她怎么和他们说嘛。
面对如此多张充满了求知欲的脸,林蔚然手中的水果怎么也吃不下去了。
不巧,她正好看到旁边的宫大人,于是大喜,抓着他就像抓了一根救命稻草,“你们先等一下,我和你们大哥商量一下,再和你们说。”
宫大人眼中眸光一闪,想到了答案,再看小妻子如今的窘态,不由得勾唇一笑。
“你过来,我偷偷告诉你,然后你私下和他们说吧。”林蔚然拉着宫大人,就往旁边去。
实在是这里宫雪宫炀都在呢,非礼勿听。
就在这时,宫琛也隐约猜到了答案,再看一眼懵懂的小妻子以及弟弟妹妹们,默默地跟自己说了一声,算了,这样难以启齿的答案就交给大哥大嫂他们来回答吧。
林蔚然压低了声音说道,“咳,对于刚才宫炀的问题,答案是这样的。。。。。。”
说着说着,林蔚然噗嗤一下笑出了声。她突然想到后世一个网传的笑话,说那啥,男人割蛋蛋之后,工作效率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五,专注度提高百分之三十三,脾气再也不会因为身边没有女人而烦躁暴躁了,然后蛋蛋不再吸收身体的养份,体质会增加八个点,进而寿命能增长十五年。
其实猪也是同理可证。
“笑什么?”
林蔚然看着他,忍不住将笑话分享了一下,末了还调侃他,“宫大人,你要不要试试,这能让你更专注于工作中,缩短自己位极人臣的时间哦。”
咱们宫大人借着隐蔽物的阻挡,掐了一把她腰上的肉肉,一切尽在不言中。
等夫妻俩人回到时,宫大人还没开口,林蔚然便招呼容韵和宫雪,“好了,你和他们说,我们几个去一趟茅房。”
路上,容韵也好奇地追问她那个问题,林蔚然看了一眼宫雪,附在容韵的耳帝说了两句。
容韵听完,整个人脸都热了起来。
宫衡听得叹为观止。
林蔚然她们回来后,“大哥都说了,原来骟猪最重要的是防止劣质品种家畜自由□□。现在当一只猪也不容易,需要极其优秀才能留种啊。”
林蔚然脚步一顿,“那可不。”
宫衡又问她,“大嫂,你这是从哪里得来的数据啊。”
“忘了是在哪本书上看到的了。”
宫衡:。。。。。。。大嫂总能看到一些他们不知道的书籍。
“大嫂,你说你知道的这些全是从那位道长给你书学的,是真的吗?那本书好像叫什么来着?”
“天工开物。”麻烦你了,再背一次锅吧。
“对,就是这个名字,真有这书吗?”
林蔚然点头,真有,她没骗小孩,只不过这书是在明朝年间才被人编撰出来的而已。
宫大人想了想,交待文轻让汪庄头多送两头猪来。
在他上次进贡豆腐制品进宫后,三夫人的娘家人就找到他,委婉地劝他,让他下次再往皇宫进贡吃食之类的时候,多进贡一些,至少也要兼顾三夫人的脸面嘛。至于九嫔,如果兼顾不上,就不必管了。
第124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124章
太原府; 晋阳县
蓬莱客栈位于两条官道交汇处,四通八达,往来客商皆会在此打尖歇脚甚至投宿。
这样的人一多; 少不得诉说各地见闻。
这不,正有一支商队在此落脚; 客商们忍不住说起京城的见闻来了。
其中有两位是冀州那边的客商,名字分别是陆风、安福。只不过他们分别跟着的是两只商队,一支正向京城而去; 另一支则是刚离京; 恰好在此处遇到。
即将进京的陆风少不得向已经出京的安福打听一下京城的情况; “听说京城流行一种名叫豆制品的新吃食,有豆腐脑儿、炸豆腐、豆腐干儿; 据吃过的人说; 每一样都美味极了。”
安福道; “你说的那些菜肴是百味豆腐斋所出吧,可惜咱们无缘一尝啊,不过倒是听说了; 在寒食节之际; 虞国公府搭棚子恤贫的时候; 有些体质非常虚弱的老人孩子有幸分到一碗豆腐脑儿; 都说是人间美味呢。”
吉祥炭铺的陈仁东在旁边听了好一会了; 这时忍不住搭腔过来; “你们说的豆腐; 咱们晋阳县也有一家在卖呢; 味道是真不错,但也没你们说得那么玄乎。”
陆风安福看了过来,“确定吗?那是京城里很热门的吃食,你们这地方怎么可能会有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