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安郡王妃轶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诚安郡王妃轶事-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见赵玉琴吃完了,赵玉笙又递了一块给她,嘴里道,“原本我得了这好吃的东西,该给母亲送过去尝尝的,可想着母亲身子不适,服药兴许要忌口,就歇了这心思。” 

赵玉琴道:“母亲长居京都,什么点心没吃过,妹妹不必送这个过去。”她显然不愿意再说这事,顺手拿过赵玉笙正在看的书,看了看封面,笑道:“《愚生游记》,这是妹妹上回和徐蓉一道去书铺买的吧。”

赵玉笙点头。赵玉琴又道:“说起来我都大半年没去过书铺了,你和徐蓉下次何时去逛,我也要和你们一道去。”

赵玉笙道:“咱们还没约好,看蓉姐姐什么时候得空吧。”赵玉琴道:“说起徐蓉我才想起,母亲让我问你一下,昨日在信郡王府的清幽小院,妹妹可是又和诚安郡王起了冲突?还有当初你们在花墙那里遇上诚安郡王,他可曾难为过你?”

赵玉笙摇头:“没有,我没和他起冲突,在花墙那里他也没难为过我。”老太君和崔氏交代过,关于昨日在信郡王府他和元倓闹过的所有不愉快,不要再跟任何人说起。

赵玉琴不信,但赵玉笙一副你爱信不信的模样她也没法子。赵玉琴又问:“那,你们在花墙附近碰到诚安郡王,他都说了什么话?”

“姐姐这话可难住我了”赵玉笙皱了皱鼻子,“我见了元倓那厮自然是躲到一边,他厌恶我自然也不肯搭理我。至于他和蓉姐姐说了什么话,我离得远些,又哪里听得见。”

赵玉琴很不甘心,然而赵玉笙一副憨蠢呆笨的模样,她实在是没辙了。最后干脆道:“昨日人多,姐姐还没好生看过信郡王妃送给妹妹的玉镯,妹妹就拿出来给我看看吧。”

赵玉笙喊关婆子去开箱子取来。关婆子很快将那镯子捧来。赵玉琴将那镯子举起认真察看,边看边称赞不已,说自己从来没见过这么好质地的羊脂玉。她似乎很随意地将那镯子套进了自己手腕,然后转动着手臂查看,问赵玉笙好看不好看。

赵玉笙笑了笑:“好看,比我戴着好看。姐姐人生得好,本来戴什么都好看。更何况这镯子对我来说有些大,姐姐倒是刚刚好。”

一旁的关婆子和秋桂一听这话,脸色齐齐变了。冬梅却捂嘴笑道:“关妈妈,你站远些,别一副胆战心惊的样子,我知道你是担心二姑娘不小心弄碎了这镯子。只是你也太小瞧咱们二姑娘了,二姑娘可是名满京都的才女,最是知礼守矩的,哪能不知道这镯子是贵人所赠万万不可弄坏的道理。”

关婆子讪讪地道:“啊,我,呃,奴婢这不是……”赵玉笙挥手让她下去,然后不好意思地对赵玉笙道:“姐姐莫怪,关婆子毕竟是从乡下小地方来的,见识有限……”

“妹妹别说了,我哪里会跟她一个奴才一般见识。东西我送到了,母亲那边还等着我回话,我走了。”赵玉琴起身告辞。“姐姐慢走。”赵玉笙欠身扬手。

“秋桂,将这个茶盏撤下。关婆子,你和冬梅一道将这些东西都收进箱子吧。”赵玉笙扬声吩咐后,再次捧起那本游记看了起来。

“一套换两套,咱们倒是赚了。”关婆子小心翼翼地将匣子放进箱子,笑着嘀咕。冬梅抿嘴而笑却不说话,心里却想那可不一定,兴许这两套头面加起来都没二姑奶奶送给四姑娘那一套值钱。
关婆子锁好箱子,又低声对冬梅道:“你不知道我原先急死了,就怕姑娘又犯傻不要。幸好这回姑娘没有没有一味大方了。” 

冬梅笑道:“妈妈就是爱瞎操心,何时大方何时小气咱们姑娘心里头本就明白。”关婆子心道才不是这样,不然那两段云霞锦也不会都到二姑娘身上了。还有之前老爷在京外置办给四姑娘的那些值钱的东西,零零碎碎地叫二姑娘给赚去了不少。

冬梅看着窗下捧卷细读的赵玉笙纤秀的身影,嘴角不自禁地微微扬起,她就知道四姑娘是个聪慧有头脑的,不然自己在背后再怎么使力都是白搭。

崔老太君本想将常氏和赵玉琴叫到跟前,好生敲打一番,却被崔氏劝住了。崔氏说赵玉笙毕竟是常氏所生,老太君责骂常氏赵玉笙也脸上无光,而且还可能会让常氏越加不喜赵玉笙。

崔老太君觉得有道理,但心里到底还是心疼赵玉笙,借口自己突然不想一个人用膳了,让赵玉笙从今往后都去萱瑞堂陪她一道用膳,不用再去苍松院用膳了。

至于请安,横竖常氏和赵清溪要来萱瑞堂给自己请安,那赵玉笙索性就在父母来萱瑞堂的时候给他们请安好了,不用再跑一趟苍松院。

崔氏觉得这样一来,赵玉笙和常氏母女之间只会越加疏远,苦苦劝说老太君别这么安排,但老太君这回没听她的。常氏却拍手叫好,她想这样一来她就不用费尽心思地找理由减少和笙姐儿的见面次数了。不然她心里明明厌恶极了那孽障,却每日里不得不在她跟前扮慈母,长此以往她觉得自己总有一日会发疯。







第30章 如意算盘
赵玉瑟听到这消息,酸溜溜地对申氏道:“笙姐儿这般给伯府丢脸,祖母却还一味偏疼她。这么多年,祖母手里的好东西不知道有多少,她若是暗地里给笙姐儿谁又会知道。”

申氏哼了一声:“老太婆偏疼谁都跟咱们无干,反正她怎么都不会偏疼到你头上,她的东西你更是想都不要想。这时候最难受的该是琴姐儿,咱们只管在一边看热闹就是。”

申氏所料不差,赵玉琴正在自己屋里气得又想摔东西,被胡妈妈死死劝住。赵玉琴气哼哼地躺在榻上,差点没撕碎手中丝帕。你说这孽障怎么当初怎么不死在乡下!她分走了爹爹对自己的疼爱不算,连祖母那一份也叫她给抢走了。

这孽障没来之前,大姐姐出嫁了,伯府就只有她一个嫡出的姑娘,对于这唯一的亲孙女,祖母是百般疼爱,可如今在祖母眼里她什么都不是。

她今日去了萱瑞堂,原本还打算告赵玉瑟那贱人在信郡王府和外人配合讥讽她的状,谁知祖母态度冷淡,借口她这两日给母亲侍疾累着了,三言两语就让她回了自己院子,根本不给她说话的机会。害得她想从祖母嘴里探探徐蓉和诚安郡王之间会不会成事的打算也落了空。

更叫人气恼的娘这个没脑子的,竟然还在为不用每日见到那孽障而高兴,根本没意识到祖母已经很不喜她了。幸好爹爹这些日子似乎衙门里事多,早出晚归地,有时候干脆睡在衙门里家都不回,根本没顾得上过问家中的事。那也是个偏疼笙姐儿的,祖母若是在他跟前一煽风点火,爹爹发火有娘受的。

爹爹不疼她,祖母不喜她。娘倒是一心扑在她身上,可惜那是个不中用的,不但不中用还没脑子,不但帮不了她反倒拖累她。这日子真是越来越难过了,可怜她连亲事都还没定下,想尽快逃离这个家都不能。赵玉琴想来想去,觉得自己简直是全伯府最可怜的人了。

更叫人恨得发狂的是她钟情诚安郡王,原本以她伯府嫡女外加京城才女的身份完全配得上诚安郡王,却因为那孽障的缘故让这门亲事变得希望渺茫,如今连徐蓉那样平庸的货色都比她胜算大。

因为老太君吩咐,赵玉笙一日三餐都去萱瑞堂吃。第二日她赶到萱瑞堂的时候,发现崔氏也在。崔氏看到她来了,立马递给她一封书信,说是信郡王府送来的,老太君让她也看看。

赵玉笙打开一看才知道,那是信郡王妃写给崔氏的。书信里头信郡王妃解释了元扬的事情,说自己反复询问了儿子才知道,元扬那日所为根本不是元倓指使的。

有人趁元扬身边伺候的人都不在,故意躲在假山后面,用义愤填膺地口吻说起赵玉笙和元倓的恩怨。元扬小孩子心性,听到那些误导性极强的话,连说话的人是谁都没弄清楚就气冲冲跑来花厅质问赵玉笙了。

从这件事看来,那挑唆新昌伯府和信郡王府诚安郡王府关系的人分明是贼心不死,可惜花会那日宾客甚多,眼下信郡王妃还查不出那挑唆之人究竟是谁。 

赵玉笙看完低头沉思了一阵,然后问老太君和崔氏:“信郡王妃的解释,祖母和大伯母怎么看?”崔氏不答反问:“笙姐儿你怎么看呢?”

赵玉笙道:“我觉着信郡王妃所说还是可信的。我当时气昏了头,一心认定是元倓指使的元扬。但仔细回想一下那厮后面虽然连番寻我的晦气,但都不是在人前。很明显,他知道两家不能翻脸,可对我又是怒火难消,所以只能私下里玩些小手段而已。因此唆使元扬在花厅众女眷跟前质问我的应该不是他。”

崔氏姑侄对视一眼,齐齐面露赞赏之色。崔老太君笑道:“不错,好孩子,我和你大伯母也是这么看的。”

崔氏看着赵玉笙,心道这孩子虽然年小,但能不为私人恩怨所惑,分析得头头是道句句在理,委实难得。若是碰到元倓的时候,这孩子都能像眼下这般冷静沉稳不冲动鲁莽多好啊。

崔氏心里叹息,面上却笑吟吟地,麻利地从身后取过一个长方盒子递给赵玉笙:“这是信郡王府送来的,说是因为他家安排不周出了纰漏导致你受了委屈,特地给你送了几段尺头以做赔礼。”

赵玉笙打开一看,赫然发现里头放着的居然是两段云霞锦并其他四段极品绫罗。这,才收了人家一个羊脂玉镯,如今又收人家这么好的东西,实在是受之有愧。

再怎样,信郡王府都比新昌伯府势力大地位高,人家没必要这般放下身段对待自家吧,这里头是不是还有什么别的她不知道的缘由呢?她越想越不安,无措地看着两位长辈,惴惴道:“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

崔老太君微微颔首:见了好东西却能保持本心,琴姐儿跟这孩子比真是相差太远。

崔氏拍了拍她的手:“好孩子,安心收下不要多想。你是个嘴紧的,大伯母不怕告诉你实情。我昨日才收到书信,你大伯父此番巡边遇袭,若不是你大哥哥舍命相护,兴许就没命了。但他却因此查明了一件事,消除了皇上心头一桩大隐忧。”

“啊,大伯父遇袭,那他有没有受伤,大哥哥呢?”赵玉笙脸一下就变了,急道。崔氏忙道:“无妨,虽然他爷俩都受了伤,但都只是轻伤,他们很快就要回京了。”

赵玉笙大松了一口气,拍着胸口道:“这就好,吓死我了!大伯父可是咱们家的顶梁柱,一家子的依靠,还有大哥哥这个世子,他们两个万不能有什么闪失。”

崔氏嗔道:“瞧这孩子,额头冷汗都冒出来了,不怕,你大伯父那人命硬着呢,什么人能轻易害了他。”

崔老太君叹了口气:“别说了,若不是你先告诉我老大和俊哥儿父子两个都好好地,我猛然间听到他们遇袭受险,肯定也吓得不轻。”

信郡王府和宫里联系紧密,这样的事情人家肯定是知道了,所以才会对自家这么好,这安抚行为的背后恐怕也有宫里的意思吧。

这下赵玉笙算是明白崔氏为何要自己只管安心收下这些尺头了。只是立功受伤的是大伯父和堂兄,自己却得了好处,好像不太好吧。

这么一想,她便提议道:“我哪里需要穿这么多好看的衣裳啊,我分给大嫂一半吧。”

崔老太君又是心疼又是好笑,指着赵玉笙对崔氏道:“你看你看,这心眼实诚的孩子,得了好东西就想着分给人家这性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改掉。”

崔氏笑道:“这样的孩子才招人疼。”说完转向赵玉笙:“你大嫂这些尺头很多,上回去宫里皇后娘娘赏她的尺头都还没裁成衣裳呢。”

崔老太君道:“是啊,人家才不稀罕你的。况且这回他爷俩立功,宫里十之八九又会有赏赐下来。你就安心地自己用吧,这回可别又给琴姐儿了,她的好东西不知道比你多多少。”

赵玉笙说自己知道了,回头就叫冬梅和秋桂将这些尺头裁了。崔老太君却皱眉道:“你还没及笄,这云霞锦倒是可以先放着。别的这几段还是让珍珠来做,满府的丫头就数她的针线本事最高,好东西可别糟蹋了。”

信郡王妃又着人给赵玉笙送来好些尺头,内中竟然有两段云霞锦这事儿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新昌伯府,赵玉琴和赵玉瑟免不了又是一通嫉妒。

但这事对赵玉琴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因为她的心绪几乎全被徐家是不是想让徐蓉嫁给元倓这事儿给占据了。然正当她一连数日都忧心忡忡之际,却传来广平侯府和武威将军将军府联姻,徐蓉被许给了方家的嫡长子方子敬的消息。

听到这好消息,赵玉琴忍不住抚掌大笑连连说好。这才对嘛,徐蓉那样的货色也就配得上方家大郎那样的郎君,怎么敢妄图染指诚安郡王这样俊逸出尘的人物。

她高兴之后再回味,方咂摸出信郡王府花会元倓为何会带着方大郎和徐蓉赵玉笙在花墙那边说话了。只是徐家老太君和祖母关系那般亲厚,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