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嫂难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长嫂难为- 第1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轮醒迕髦翱隙ㄊ歉喜换乩戳耍崆吧戏丶雷妫肜戳郊腋改冈谔煊辛橐膊换峒平希謇锏姆课萃恋赜欣镎醋乓彩遣槐氐P牡模峭饽乔в嗄短锏丶由掀咸丫颇鹪旆挥型跫倚值芸醋牛疽膊换嵊惺裁次侍狻
    那么剩下的就是城里的这几间铺子了,点心铺子还好说,都是方怡自己调、教出来的人手,其他的那几间就不太好说了,方怡对那几个掌柜的也不是太放心,之前赵立秋快速出手震慑了他们,让他们主动归附,但是自从赵立秋离开去了边城之后,那几个掌柜的又有些蠢蠢欲动,安分了没几天就跟赵立夏进言说想要再给铺子招两个店小二,期间更是以大雪为由没及时把当天的账目送过来。方怡并没有亲自出面,而是让方辰和赵立年分别去那几间铺子走了几趟,没及时把账目送过来的掌柜都按天扣除了月钱,之后那几个掌柜的倒是安分了,只是此次他们全家都要去边城,恐怕他们少不得要阳奉阴违了。若是以往,这些铺子还可以托给白城山照看,只是如今他自己也忙得很,赵立秋这一走,之前是两个人负责的朝廷物资的收集基本上就靠他一个人了,赵立夏就是有心想要帮忙也分、身乏术。
    方怡思前想后,也只能把希望寄托于齐父和左柳身上,希望他们能帮下忙,哪怕只是让左府总管代为看着也好啊。只可惜,等到下午赵立夏他们回来时,告知方怡齐父也要趁此机会回一趟京城,左柳将与他同行。
    “京城那边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怎的突然就要回京了?难道是齐家还是左先生出了事?”
    赵立夏道:“是出了事,不过不是齐家和左先生,而是朝堂,皇上已经病了两个月还不见康复,太子和三皇子之间的争斗愈演愈烈,不少朝臣都被牵扯进去了,事态发展有些超乎齐先生的预料,所以他急着回一趟京城。”
    “左先生是太子太傅吧?他有没有受牵连?”
    “先生除了每日与太子授课,其他时间都在自己的小院里,闭门不出,也拒绝见客,就连太子的幕僚都没能有机会见到他。这事在京城已是众所周知,所以先生没有受到牵连。”
    方怡这才放下心来,左穆为什么突然答应去当太子太傅?还不是为了能把齐父“交换”到这里来继续教导方辰,这一点方怡几乎可以肯定,她不是无知妇人,在现代的时候,各种宫斗宅斗的东西也没少看,这点眼力劲儿还是有的。
    如今看来,京城那边也不太平啊,皇帝老了,儿子要上位,党派之争无可避免,方怡琢磨着是不是该让方辰赵立年再多等几年,蹚政治浑水这种事儿可是个运气和技术兼备的活儿,一旦站错队,那可就要彻底完蛋了。方怡不想让方辰和赵立年拿生命去赌谁能登上龙椅这种事儿,赌注太大,赌局也太变幻莫测。
    “那齐先生可有说过他的主张?”
    这回是方辰回答的:“齐家先祖立下训示,齐家后代只效忠当朝天子,只忧心天下百姓,绝不参与党派之争。”
    这祖训看着寥寥数语,里头的名堂可不小,首先,只效忠当朝天子,那若是改朝换代了呢?继续效忠造反成功的新皇?只此一条,足以看出齐家先祖之睿智,齐家立足之根本。方怡突然想起在现代时无意间看到的一篇文章,只说古代许多名门世家传承多年,历经几朝而不衰,想来家中也都有类似的祖训吧!
    至于最后那不参与党派之争,自然也是明智之举,以齐家多年积累的底蕴,早就已经是宠辱不惊,完全不需要雪中送炭,那些新皇也不会那么傻敢怠慢了齐家。
    方怡忍不住想着,回头是不是也应当同赵立夏商量一下,弄个赵家祖训什么的,也好让后代有个行为标榜,随即又觉得自己真是太操之过急了,他们这一代人都还年纪轻轻,唯一的那个后代还在喝奶水吮手指呢!立什么祖训啊!
    这事儿说到这里也没再继续了,不论是京城,亦或是皇子之争,终究都离他们太遥远,眼下他们该操心的事儿还有不少呢,比如店铺,比如小家伙壮壮的安置。
    壮壮如今连周岁都还没满,大家实在是不放心他跟着一起往边城赶,原本是打算留在左家的,可眼下齐父和左柳他们都要进京,连左府总管也要随行,那自然是行不通了。至于其他的,白城山家里是肯定不行,白婶儿自己还要照顾一位老人呢,腾不出手来看护这个小的,而杨婶儿他们一家的事儿也不少,况且三妞儿自己还有两个小的呢,再塞一个过去,就算他们肯,方怡也不忍心啊。
    一家人围在一起,商量了半天都没商量出个结果来,反倒是话题中心的小家伙,全然不知道自己给人带来了多少麻烦,撅着小屁股,挥舞着小胳膊短腿儿,在床上爬的可欢畅了,时不时地还歪着小脑袋眨着黑白分明葡萄似的大眼睛冲着四周的亲人们咯咯笑。
    方怡盯着小家伙看了会儿,终于拍板:“带着壮壮一起上路。”
    “这会不会不太好?他才八个月,身子那么弱,万一病了可怎么办?”
    方怡朝着那活泼的小身影努了努嘴:“你看他哪里弱了?壮实着呢!我们早点出发,路上走慢一点,应该不会有事的。”
    赵立夏也点点头:“除了齐先生和左大哥,把他交给谁我都不放心,还是带着吧,回头我们都仔细些。”
    于是,壮壮就这样天真无知地在欢快的爬行中避免了被家人抛弃两个月的命运。之后便是几间商铺的问题,赵立秋在同方怡秘密商谈了一回之后,亲自去找每个掌柜的,好好地跟他们谈了回心事,然后每间店铺都留了一个他从边城带回来的孩子,不是说缺人手么?我这都给你找好了!
    待诸多事宜都安排妥当,临行前两天,一家人一道回了趟赵家村儿,提前给去世的爹娘扫墓,又跟里正还有族里的几位族长解释了事情原委,赵立冬的亲事有些特殊,有可能要直接在边城那边成亲,若当真是这样的话,那新媳妇可能暂时不能来村里进祠堂跪拜入族谱了,还请族里各位老人莫要怪罪。
    一听到赵家老三的媳妇是大将军的女儿,族里的老人们惊讶都还来不及,哪里还敢怪罪,几乎是虔诚地把赵家这一群人给送走了,赵家这些孩子当真是越来越了不得了呀!连最不起眼的赵立冬都能攀上大将军家的亲事了,这将来谁还敢再说他们半个不是?
    白城山不放心他们大大小小的上路,东奔西走联系了几个老搭档,想要托他们替自己走一趟,护送赵家这些孩子去边城,还不等那几个人点头呢,这边齐父就已经安排了一列护院随行,甚至还考虑到壮壮的身体,让在左家行医多年的大夫一同前往。
    这样的安排,几乎就是万无一失了,三月下旬,草长莺飞,百花绽放,赵家一行人终于启程,一同前往边城。

    236圆满

    早在出发之前;方怡就已经把家里值钱的东西打包打包;全都搬到左府里去了,而他们随身只带了些银两还有齐父左柳给他们准备的聘礼;不是多大件的东西,却都是个顶个的精巧贵重。据齐父所言,秦将军不比别的大员;家境并不算宽裕,也不在意金银财宝这些身外之物,加上父女两常年在军营之中,对聘礼的要求也就不似别的大员那般讲究;带上齐父和左柳给的那两样东西;回头再添一些下聘必须准备的东西就差不多了。
    原本方怡打算把家里的地契都带上,却被赵立秋劝阻了;只说他如今在边城也有几张地契,回头拿他的便是,许是猜到方怡会担心王芊芊心里不舒服,赵立秋又说他回家之前王芊芊就特意叮嘱过他了,如今他们赵家并没有分家,赵立秋夫妻两挣得银两地契也都是赵家的,理当由赵立夏和方怡来处置,就算拿出来给弟弟娶媳妇那也是理所应当的。方怡听后,这才放下心来,只觉得这个弟媳妇当真是娶对了,温婉贤淑又通情达理,实在是贤妻良母之典范啊!
    赵立秋听到自个儿媳妇被夸,顿时眉开眼笑,走路都带了三分轻快。
    家里头只有两个丫鬟留守,赵立秋带来的那几个孤儿都分别住在各自的铺子里。这两个月的账目就不需要每天上交了,银两由各个店铺的掌柜的保管,账目则由那几个孤儿来记录。
    出发那天,白城山和杨婶儿他们都来送行,少不得各种叮嘱,还准备了不少吃食,那白城山更是抱着壮壮不舍得撒手,小家伙白嫩可爱,可会讨人欢心了,见这谁都咯咯笑,被亲了几下立刻就礼尚往来地给你亲回去,也难怪白城山不舍得。
    眼看着差不多了,白婶儿把小家伙从白城山手里抱出来,塞到赵立夏怀里,道:“趁着天早,快些走吧,路上小心,早去早回。”
    赵立夏点点头,一行人互道珍重过后,分别上了马车,缓缓离去。这是方怡第一次出远门,在现代的时候,随便几天假期就能出去旅行一趟,放松身心,自从来了这个世界,别说旅行了,连长假都是一年盼一回,而且还不是全天候的,如今搭了赵立冬的福,她可算是能离开这一小片儿天,出去远方看看了。
    不只是方怡,连方辰赵立年赵苗苗也都是头一回,一路上叽叽喳喳,好奇地四处张望着,满脸新奇之色,壮壮显然也精神气儿十足,从这个人怀里爬到另一个人怀里,听到叔叔舅舅们说话,也跟着高兴的咿呀只叫,虽然鸡同鸭讲,却乐此不疲,眼看着都过去小半天的功夫了,小家伙却完全没有要睡觉的迹象。
    一行人走的是官道,比小路要平整了不少,但终究还是比不了现代的路,再加上马车的车轱辘都是木头做的,哪怕在四周裹了一圈儿碎布,走久了还是觉得颠簸得很,方怡只在马车上坐了一天就觉得腰酸背痛,再看看其他几人,除了赵立秋和赵立夏好点,三个小的都扭来扭去,看样子也是极不舒服,最小的壮壮倒是不受影响,谁让他一直是被人抱在怀里的呢?
    一行人一路走到天黑都没瞧见人烟,最后停在距离官道不远处的一条小溪旁边,打算今夜就在这里过了。方怡虽然心里头早有预料这一路上免不了要露营,却也没想到出门的第一晚就要在野外度过。没露营之前还很期待,真露营了才发现其实一点儿都不好玩儿,而且还很吓人,这古代的自然生态可没遭到破坏,这荒郊野岭的夜里,除了天上的星星亮闪闪,还有远处传来的狼嚎声。方怡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赵立夏察觉到她的害怕,靠过来揽住她的肩膀,轻声道:“有我在,别担心,睡吧。”
    方怡点点头,把怀里的壮壮又抱紧了一些,想了想,将他的帽子往下拉了拉,盖住了他的小耳朵,免得被这些吓人的声音吵醒,受了惊吓就不好了。另一边赵立秋也正抱着胆小睡不着的赵苗苗轻声哄着,身边还依偎着方辰和赵立年。
    马车外,有四个人正在四周守卫,三两马车停靠在一起,左右两边各生了一堆柴火,一方面防止野兽来袭,另一方面若是有人靠近也可以及时察觉。这四个人守了前半夜,等到后半夜,其中一辆马车上又下来四个人替换了他们。
    一夜无话,方怡也不知道是何时睡着的,只知道一觉醒来居然就已经天亮了,她自己都有些吃惊,随即发现怀里竟然空空如也,当即吓了一跳:“壮壮呢?”
    见方怡醒了,赵立夏轻轻动了动早已麻木的胳膊,笑道:“他醒的比你早,这会儿被立秋抱去喂吃的去了。”
    方怡从车窗里探出头去,果然就见赵立秋正坐在火堆旁给小家伙喂米糊,赵苗苗也在他身边,方辰和赵立年正在小溪边洗漱,左府的大夫和那些护院正在吃早饭,看样子就属她醒的最晚,不禁有些脸红,连忙下了马车,匆匆洗漱了一番,刚走到火堆边上就被方辰递了一碗粘稠的稀饭过来,她有些不好意思道:“今儿我起晚了,下回早饭我来做吧。”
    赵立秋笑道:“不过是煮稀饭,我也会的,嫂子你回头给我们烧顿好吃的晚饭就好。”
    有了这第一晚,后面的习惯多了,一行人走的不紧不慢,有时候看到有人家,会过去买两只鸡带在路上,等到晚上歇脚的时候让方怡烤来吃,焦黄香脆的鸡肉夹在烧饼馒头里,一口咬下去,滋味美妙得很。有时候遇到荒郊野岭,护院们就会去逮几只野兔山鸡回来烤了,遇到水里有鱼的还能叉几条改善伙食。到了这会儿,众人才有了那么一丝郊游踏青的新鲜感。
    花了十二天的功夫,他们终于到了边城,壮壮一路上活蹦乱跳,精神气儿十足,完全没有生病或是水土不服的迹象,实在是让人欢喜,左府的大夫虽然白跑了一趟,却也不甚在意,只当是出来走一遭了,能出来看看边城风光,见识见识方侯爷麾下的将士们,也算不枉此行。
    ……
    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