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嫂难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长嫂难为- 第1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高明的挑拨。
    只是,陈掌柜的从一开始就错了,那些等着看赵立秋笑话的人也都注定要落空,自己一步一步挣扎着走到今天的赵家远比外人想象的坚固,赵家的兄弟只怕一辈子都不会倪墙!
    陈掌柜的背后直冒冷汗,几次三番顾左右而言他想要将这茬给揭过去,可赵立秋却分毫面子不给,这个平日里最是体谅人心的小秀才今儿才算是露出了尖牙,他可不是寻常人家中养的那温顺的小猫,而是大猫!
    “陈掌柜的,咱们这笔买卖没有必要再谈下去了,做生意最讲究诚信二字,可在下却看不出陈掌柜的诚信,所以,在下还是另找别家吧,这一顿在下请了,陈掌柜的慢用,在下先告辞了。”说完,赵立秋头也不回地立刻,姿态那叫一个从容潇洒。
    赵立秋请陈掌柜吃饭的地方不是自家的逸仙居,而是城里头最大的酒楼,也没有要包间儿,就直接在一层厅里寻了一处位置,两人的对话纷纷被厅里的其他有心人听进了耳中,有人后知后觉的悟了,原来陈掌柜的这一趟是吃的鸿门宴,赵立秋是在拿他杀鸡给猴看呢!
    回到家中的赵立秋自然又是平日里的那番浅笑盈盈的模样,哪里还看得出半点生气不甘?赵立冬照例没心没肺,看到赵立秋就喊饿,问他怎的这么晚才回来,饿着他还不要紧,要饿着二嫂了可怎么得了!
    赵立秋心下一暖,眼底的笑意浓了几分:“你分明是自己饿了吧?我在外头跑了一天,你都不关心我会不会饿着,当真是白疼你了!”
    “你那么精明,哪里会饿着自个儿,再说了,外头那么多小摊子,随便买个馒头饼子什么的都能垫垫肚子了!”
    “你这当兵没两年,歪理邪说倒是学了个足啊!”
    兄弟两闹了几句,这才一道去洗了手吃饭,王芊芊一直在边上看着,忍不住弯了嘴角,却也没漏过赵立秋进门时眼底那一丝怒意,等到了夜里的时候,王芊芊才轻声在他的耳边问道:“可是又有人故意找你麻烦?”
    赵立秋不诧异王芊芊能看出来,这个温柔纤细的妻子最是敏感不过,当下也不瞒她,把白天里的事简单说了一遍,末了才道:“我早就看出这陈掌柜的是个兜不住话的,找他来下刀最合适不过!这下子,我看谁还敢乱说!”
    王芊芊静默良久,才道:“你这又是何必,旁人要说让他们说就是了,你这般强硬,怕是会漏了底,回头他们便会知道要防着你了。”
    “他们也从来就没不防着我,再怎么样,我也不至于任由他人来欺负我的妻子和弟弟,你别想太多,凡事有我。”
    让赵立秋没想到的是,因为他突如其来的强势,让那原本蠢蠢欲动的众人按捺下了心头的盘算,继而派了人去四处打听,没成想还真让他们给打听到了,打听到的结果可让众人都吓了一跳,果然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作者有话要说:鉴于手机JJ经常吞了最后一段,所以扇子把最后一段在这里再发一遍·····
    “让赵立秋没想到的是,因为他突如其来的强势,让那原本蠢蠢欲动的众人按捺下了心头的盘算,继而派了人去四处打听,没成想还真让他们给打听到了,打听到的结果可让众人都吓了一跳,果然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226名声

    方侯爷面上虽没什么动作;暗地里却一直都在关注着赵立秋;听得再多;到底不如自己亲眼去看,看看赵家这些个小子都是些怎样的人。赵立冬自是不必多言;在军中的这几个月早已将他摸得通透,很难想象那样一群受过苦吃过亏的孤儿家中还能出一个这般心思单纯的人;若非如此;方侯爷也不会这么轻易就盘算着帮他混个小功勋。方侯爷起初当真只是打算帮赵立冬混一个功勋的;不必太大;回头论功行赏的时候能得一些赏赐将来也好在军中求个一官半职,却没成想他竟实诚到这地步,居然拿身体去替秦将军挡刀,甚至九死一生。这一下当真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以血肉之躯为将军挡刀可比以身犯险诱敌深入的功劳大得去了,方侯爷简直差点儿被这傻小子给急死。
    倒是秦将军,自那以后对赵立冬是真上了心,秦将军的出身并不高贵,他能有今天的地位也都是当年跟着方侯爷一刀一枪拼出来的,起初看出方侯爷很是偏袒这小子甚至还不惜想要给他“铺路”的时候,秦将军的心底对这小子是有些看不起的,所以当时混战之中,他并没有对赵立冬多加照顾,但是他没想到那小子居然会这么不要命!当时的情形,其实就算赵立冬不扑过来,他也是能避开那一刀的,虽然受伤是难免的,但也不至于有性命之忧,更不会整个人都快被劈成两半儿!可赵立冬却二话不说就冲了过来,因为太意外太惊讶,甚至都没有人反应过来,等回过神后,那一刀已经结结实实砍在了赵立冬的身上。鬼门关里绕了好几圈总算是把人给拉回来了,可人清醒了之后居然什么都没说,甚至连问一句秦将军怎么样了都没有,这要不是太聪明就是太老实,显然赵立冬属于后者。于是,原本的瞧不起就变成了重视,在彻底了解了赵立冬的身世之后,这重视就变成了欣赏,甚至还默许了自家女儿成天往他营帐里跑的举动。
    跟赵立冬的单纯老实全然不同,赵立秋一看就是个机灵讨喜的,那双眼睛就跟会说话似的,逢人就是三分笑,来了军营不过一天的功夫,就给他看出了不少东西,之后更是时时刻刻都呆在赵立冬身边,看似不经意,却总能不动声色地打断赵立冬和秦副将的交流相处,饶是聪明如秦副将都没察觉出自己着了道儿,这没过了多久,方侯爷和秦将军都瞧出来赵立秋的意思了,心里难免会觉得稀奇,他们相信赵立秋一定是能看出秦副将对赵立冬的心意,也能猜出秦将军对此事并不算反对,可为什么他却要反对?以他们家现如今的地位,能攀上秦将军那算得上是天大的好事了,为何还要反对?
    秦将军倒是没觉得自己落了面子,只是难免好奇,同时对赵立秋也生出几分好感来,不攀附权贵,说来容易,真正面对的时候又有几个人能做到?那赵立秋自进军营以来,虽然对谁都是客客气气,眉眼弯弯,但骨子里却不卑不亢,所遇之人上至方侯爷,下至小兵小卒,他均以平常心待之,这份气度倒着实有些难得,不愧是左大名士教出来的学生。
    后来赵立冬的伤势渐渐好转,能下地走动了,两人又去城里逛了逛,回来赵立秋就向方侯爷进言,想要去城里开讲堂,收留那些孤儿。方侯爷一边觉得这主意不错,一边难免会猜测,这赵立秋是铁了心不想让赵立冬跟那秦副将看对眼了啊,只是,这到底是为什么?再后来,赵立秋在城里闹得红红火火,开讲堂,收留孤儿,连一些孤苦无依的老人也都留在了讲堂里,接着又趁机开了几家铺子,不出意外的红火。
    方侯爷一直都在看着,秦将军也跟着他一起看,两人甚至还打赌他能支撑多久,打赌的时候两只老狐狸的眼睛都是眯着的,这小猫想要在边城这块浑水里摸鱼,可有点儿困难啊,这可不是光凭聪明机灵就能行的。到最后,好戏是看到了,可和他们预计的完全相反。
    “老夫有点儿明白为什么这小子不想让你家闺女当他弟媳妇了。”
    秦将军忙问:“为何?”
    “太聪明了。”
    太聪明,凡事就会想得更多,想得更远。在赵立秋看来,即便方怡和方辰是齐家和方家的后代,可他们的父母当年是诈死离京的,所以他们这辈子都不可能认祖归宗,他们的荣耀得靠自己来争,他们明面上的地位依然很低,所以他们依然高攀不起秦家这棵大树,都说嫁高娶低,婚姻才能幸福长久,他赵立秋娶王芊芊虽然是高娶,但其中有太多的缘由,王芊芊本身也不如寻常大家小姐那般好名声,而他自己将来也会有更高的建树来匹配上这位妻子,所以他娶了。但秦副将不一样,她虽是女儿身,却随父征战,率军杀敌,身上的功勋比赵立冬只多不少,而赵立冬又是个老实的性子,两人若是在一起,恐怕这辈子都是赵立冬要低头了,更何况,秦将军可就只有这一个女儿,若是赵立冬高攀了,回头他们要赵立冬入赘怎么办?他们拿什么跟堂堂大将军叫阵?
    此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齐家和方家为何时隔这么多年才突然出现?赵立秋不相信他们是现在才找到方怡方辰的,他们势必有不得已的苦衷,让他们不得不忍到现在才出现,而这个苦衷,十之八、九就是来自皇家,皇家当初为什么要拆散这门亲事?为的不就是怕文武结合,让皇位不稳么?如今,齐家不仅仅是出现了,甚至齐父还亲自过来教导方辰,就连方侯爷也对赵立冬格外关注,这或许表明了皇家的态度已经开始放软。虽然方辰注定不能与齐家方家相认,但他却是能入京的,以他的过人天资,科考高中指日可待,如今又有齐父暗中护航,将来势必是要留守京中,官位或许还不会太低,那么,他们就绝对不能赴方辰父母的后尘,既然明知方辰要入京为文官,那赵立冬就绝对不能跟武将成婚。天心难测,谁知道那皇帝会不会又突然起疑心!
    不得不承认,在这件事情上,赵立秋或许是赵家所有人里面想的最明白,看得最透彻的一个。
    方侯爷也是在收到齐父言辞隐晦的书信之后才领悟出来的,原来这小子是知道了方辰的身世才会有这样的反应,方侯爷颇有些哭笑不得,末了又感慨万千,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啊,看来上天终究还是眷顾这那两个孩子的,让他们遇到了这样一户人家。
    当然,这些事,从始至终都是瞒着赵立冬的,实在是这小子心太大,又藏不住事儿,回头要给人瞧出来可就闹大了。赵立夏跟赵立秋琢磨了一阵后,寻思着等回家之后就开始给赵立冬物色媳妇,得趁着他这会儿还没开窍就把他的事儿给定下来,以赵立冬的性子,若是告诉他已经在家里给他相中了一个媳妇,他定然不会再去瞧别的女人,哪怕是他敬佩的秦副将也不可能再生出什么别的心思来了。
    结果等赵立夏回到家里,这事儿那事儿全都来了,等他想起来要帮赵立冬找媳妇儿这回事儿的时候,都已经入冬了,连壮壮都能爬两步了,方怡听赵立夏说完之后,心里颇赞同赵立秋的看法,这将军的女儿可不是那么好娶的,更别说人还是带军打仗的,回头要不小心闹起来,直接拔刀相向都是有可能的!更何况,如赵立秋所言,两家的差距实在太远了。看看牛郎织女七仙女和董永就知道地位悬殊的爱情是不现实的。
    赵立冬可不知道自己的亲事让全家人急白了头,他在赵立秋这边住的可开心了,唯一麻烦的就是天太冷,每次换药都冻得不轻,他身上的刀伤实在太大,哪怕休养了小半年,看起来依然很狰狞,他几次三番想要回军营操练,均已伤势还未彻底恢复被驳回,于是他继续窝在赵立秋那儿给他帮忙。
    两个多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已经足够让边城里的人看清赵立秋是真善人还是伪善人,而赵立秋又陆陆续续将临近城镇流落的孤儿都收养过来,赵善人的名号渐渐传开,有不少人看到了赵立秋此行背后的意义,在赵立秋的游说下陆陆续续伸出援手,不为别的,只为有一个善人的好名头。赵立秋也干脆,先把讲堂扩展了一些,然后在讲堂大门边上立了块石碑,石碑上刻着某年某月某善人对此讲堂捐助多少银两。石碑做的很大,上面却只有一小部分刻了字,赵立秋一身青衫站在石碑旁,长身玉立,风度翩翩,笑容可亲地为众人答疑:“赵某此举,只为让每一个有心捐助讲堂的善人都能被大家铭记,让后世敬仰。至于这空白部分,则是留给其他有心做善事却无从下手的善人们的,自今日往后,但凡有善人想要捐助讲堂,名字都将被刻在此石碑之上。”
    方侯爷站在人群外,看着不远处那道身影,眼底满是赞许,曾几何时,他也认为赵立秋设立讲堂不过是为了聚拢人心,博取虚名,以便自身尽快立足,如今却明白,他是真心地想要做善事,这些孤儿每日都会在他店里帮忙半日,却都按时被付了工钱,可见他从一开始就并未存了利用这些孤儿当免费劳力的心思。不过,能把经商之道用于做善事,倒也不啻为一桩奇事。看着那些个平日里一毛不拔的老狐狸被赵立秋骗得团团转,心甘情愿奉上大笔的银两只求赵立秋能收下,方侯爷心情大好:“替老夫也送一千两过去,名字就不必刻上去了。”
    ……
    似乎是为了与赵立秋遥相呼应,赵立夏在城中也设立了一座讲堂,不过比起边城,这边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