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遂人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遂人意- 第5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重臣跪拜的真心实意:‘陛下圣明’
  上面的圣人感叹,大概也就是今日口臣空中的‘陛下圣明’说的出自本心。
  那张招惹无数是非的纸张,转了一圈重新回到圣人手里,圣人随手一扔,给了身边的太监:‘拿去烧了。修的再提。’
  众臣再次感念圣恩:‘陛下圣明。’陛下抬头挺胸的下朝了,虽然糟心,可也痛快在,满朝的大臣,状元榜眼探花也就是今天,除了陛下圣明,竟然在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往日里的好口才都憋在肚子里面了。
  圣人也没高兴多久,想到糟心华氏,圣人怎么高兴地起来呀。
  就这么饶了池二郎,他老人家都觉得天颜不好看,可不饶了人家,还真是怕华氏一不小心,在弄出来点什么过激的事情,
  没看到人家的蜘蛛网后面,还标注着吗,追溯到文明之初,兄妹通婚,父死子继那都有的,在皇帝看来,句句都在暗指皇族婚姻呢,怎么能不蛋疼呢。
  这事不能仔细琢磨,圣人都怕一不小心,让人把池府给抄了灭口。
  本应该被太监给烧了的一张大图,被圣人放在玉案上,凝眉细看。
  虽然糟心,不过还是要感叹一声,华氏是个人才。黑色线条标注出来的都是乱七八糟的关系,绕着弯的扭曲婚姻纽带。
  可这绿色线条,那都是实打实的直系婚姻,维护着家族之间平衡友好的纽带。越看越是心惊。
  圣人忍不住御笔朱批,亲自在这张已经乱成一团麻的纸张上勾勾画画,连午膳都没顾得上用。
  圣人看着自己眼下,用朱批勾勒出的一张图纸,吸了一口凉气,不愧是华氏女,不愧是他家华爱卿的娘子,称得上是不出世的大才呀,
  也就是女子,若是男子,在朝堂上也该占有一席之地才对。
  一张纸上,竟然能看出来他的几个皇子的势力,不能说全部,大体上不出左右,一个儿子一个颜色的线条标注,圣人在几张颜色不一的蜘蛛网中感叹。儿子都长大了,竟然都有了自己的势力呢。
  对于池二,对于华氏,圣人更加掂量了。这样的人才还有那样一个父亲,圣人敲打着桌面,一时间举棋不定。
  老丞相蹒跚着步子,不紧不慢的陪着华老尚书下朝,感叹:“知足吧,我家子孙若是有这本是,哪怕得罪全天下,老夫死也能瞑目了。老伙计想开了吧,出手就能惹这等祸事可见是个有真本事的。”
  换句话说没本事的人,惹不了这么大的乱子,老尚书才缓和下来的心绞痛,又开始抽抽了,有这么安慰人的吗。嘴唇都直哆嗦,说不出来话了。
  华家大老爷苦笑:“求您老少说两句,父亲年岁大了,搁不住这么刺激。”
  好吧人家儿孙还孝顺,杜老丞相:“老夫真的挺嫉妒的。”说完才施施然的下朝而去。
  池二郎心情沉重,不是为了或许会到来的罢官,或者罪责,冷遇什么的,而是怕自家夫人跟着他吃苦受罪,受人冷遇。想到有人为了他可以不在乎得罪满朝文武,池二郎就觉得心口火热,心都要跳出来样子。心动原来不是两个字,而是真的动,按都按不住。
  池二郎回府,直奔后院,打发下去所有的丫鬟婆子,搂着夫人就是一番疾风暴雨般的****。事后芳姐:“你这么激动,到底是咱们要收拾铺盖走人呀,还是安全过关呀。”池二郎摩挲着夫人细腻的后背:“只要有夫人陪着,怎么样都好。”
  芳姐手上没什么力道,在池二郎的胸口抓了一把:‘实在没什么志气呢,不过随便吧,官也当了,钱也有了,辉煌的过往也有过,就当提前告老还乡了。’
  池二郎闭着眼睛,搂着夫人享受余韵,贴在芳姐的耳边说道:“我在享受拥有全天下的心情。”芳姐好半天才明白这话的意思,跟着闷笑出来,这情话说的好不婉转含蓄。(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二章 冷遇

  这件事情影响范围之广,已经不是圣人一句话,说不追究,就不追究的事情了,对于这位新贵池大人,众位朝臣那真是忌讳到家了,还没见过这么不管不顾的人来混迹朝堂呢。他就不怕被众臣所不容吗。
  一群人排斥一个人的日子没有人能够觉得舒服,众位大臣虽然没有商量,互相通气,可已经心照不宣的做好了决定,这位新贵,怕是要止步于此了,想要走进京城的贵人圈子,绝无可能。
  可要说上赶着招惹这位池大人,京城的诸位那是真的不敢,没看到连圣人都捏着鼻子认了吗。毕竟不是什么好名声,若是被宣扬了出去,到底面上不好看。
  所以府上郎君,衙内们藐视池二郎不修德行的时候,都被自家老爹,或者祖父好好地收拾了一顿,严禁这话往后在不得提,而且还要规劝身边的人不能提,下力度之大,那是绝无仅有的。
  弄得京城这些府邸的家眷们都蒙蒙的,他们家大人吃错药了,怎么这么重视这种道听途说的闲话呀。而且也没看到这些贵人同这位池大人交好呀,就是原来有些往来的,都被当家人给禁了。怎么还这么维护呀,实在太矛盾了。
  就这样池府被京城的官员给无视了。而且关于池二郎失德的言论,在重臣众志成城之下,就这么被压下来了。真的是一点留言都没有。
  没人敢说一句,没看到那些大臣府上出来买菜的听到这些闲话的时候,脑门都冒冷汗吗,可见这件事情说不得,百姓那也是有眼色的呢。心照不宣吧。这事竟然沉寂了。
  天知道这些人五人六的重臣心里多糟心,能传吗,没准第二天自家就被传出来各种没听过的谣言。
  所以各家能用上的关系,势力都给用上了,发动起来,就这么把这么闹哄哄的事情给生压下来了。
  不管池府被人如何排斥,池二老爷的山头上生意依然兴隆就是了,原因竟然是因为去那地方消闲的都是一帮子衙内,混混。
  跟池二老爷能混到一起的,那都是浑人,生冷不忌的。他们怕啥呀。
  池二老爷一心扑在山头上,消息难免闭塞,等到池二老爷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他们池府已经被人排斥了。
  池二老爷气势冲冲的下山给儿子出气,首当其冲去了侯府,可惜定国候个怂货,愣是没敢开门。池二老爷破口大骂之后,带着人扔了侯府一大门的烂菜叶子。
  这位池二老爷的混蛋名声由此更胜一筹。祖宗的门第都敢这么糟践呢。京城里面除了池二再没别人了。
  原来在怎么混蛋,也都是在外面闹腾,没有威胁,带累过侯府,如今竟然一点顾忌都没有了呢。
  那些了解些侯府往事的老人,还要感叹一句,这位池二老爷大概是被憋得狠了。挺同情的。
  池二老爷回府自己生闷气,这么多年怎么就愣是维护了那么一个缺德东西呀,幸好孙子上的是族学,不然不定怎么被人排斥呢。
  抱着孙子拉着儿子,竟然虎泪纵横。池二郎还要安慰老爹,顺便给儿子顺毛。没看到胖哥看到祖父如此都要抄家伙找人干仗了吗。
  至于池二郎倒也无所谓,他当的是城门官,跟大臣走的近了才糟心呢。
  至少往后结党营私里面肯定没有他,还有就是皇子们都长大了,朝廷大员们都为了站队,弄个从龙之功的事情焦头烂额的,
  就他池二郎不担心这个,没有皇子拉拢他,多好呀,夫人为他免了多少的麻烦。未来犯罪的道路都给掐灭了。
  池二郎每天晚上回府抱着夫人心里乐呵着呢,没人搭理怎么了,他们一家子还缺人吗。有夫人有儿女陪着足以。差事该怎么当怎么当,不过是应酬什么的少点吗。正好最近夫妻情浓,多出来点时间没准还能再折腾出来个闺女呢。
  至于芳姐那就更自在了,别人排斥他,她有娘家姐妹呀,不说别的,这次的事情出来之后就看出来远近了,
  五娘同五妹夫第一个登门,来了一天,卷走了多少的好东西,可芳姐乐意,就知道这个妹子没白疼,看吧这时候还能蹬池家门的,没几个。
  二姐同二姐夫眼看着就要离开京城了,可久为了这个,愣是把日子都给改了。没人在芳姐这里说过什么,不过意思表达的清楚,他们的姻亲走动不会变。
  难得他家二姐夫还说了一句自以为非常大意的话:“四娘,若是你不嫌弃,让你家娇娇同我家大朗定个儿女亲家可好。”
  在这位二姐夫看来,池二郎如今这个状态,往后想嫁女儿怕是难了。
  没想到芳姐还没说什么,池二郎当场就翻脸了,看着怀抱里面的外甥,跟防贼一样的盯着这位二姐夫:“我家娇娇才多大呀,你们就惦记上了。”
  好吧这位连襟终于明白了,人家就没看上他家门第还有孩子呢。都这样了还挑,这两口子心多大呀。
  等上了回通州的大船,二姐夫才安慰他家夫人:“是咱们多余了,四妹夫四妹妹就没把这点事放在心里。夫人也不用太过在意。四妹夫同四妹都不是一般人。”
  华二娘看着他家夫君憋屈的脸,好半天才忍住誉出嘴边的笑声:‘想必夫君的这番心意,四妹四妹夫是明白的,不过四妹夫对娇娇实在太放在心上了,夫君还是不要在纠结这个了,听四妹说过,自从生了娇娇,四妹夫就把闺女看的很众,从外甥女满月之后,四妹夫对外甥女周边出现的郎君就开始防贼是的防范。’
  这位华府二姑爷看了夫人好半天才开口:“难道他还能把小娘子留在府上一辈子吗。”说的这个轻蔑,很有看笑话的意思。
  简直就是在同他显摆闺女呢,单手抱过儿子,另一只手搂着夫人,非常煽情的说道:“咱们也生个小娘子好了,为夫定然比四妹夫还要疼宠她。”
  华二娘不吭声了,感情这是嫉妒人家有闺女呢。这件事情他们能决定吗,还是看天意好了。
  华府除了嫁出去的三娘都到池府打过照面,态度表达的很清楚,芳姐倒也不怪三娘,毕竟是嫁人了,有些事情也不是她一个新妇能当家作主的。
  华府里面,就是大伯父还带着大伯母同三叔一家过来看过芳姐还有孩子们呢。
  大伯父很委婉的对着芳姐说道:“你爹最近很忙,怕是没有时间过来,特意让伯父同你三叔过来瞧瞧你们。”
  芳姐颔首:“多谢伯父三叔惦记,不知道爹爹忙的可是公事,在忙也要照顾好身体。”
  自家老爹这个时候还那么力挺姑爷闺女,怕是被祖父收拾了,也不知道有没有被祖父打坏了,这话不好意思问出口,太伤爹的面子,芳姐问的也够委婉。
  大伯同三叔低头喝茶,侄女倒是通透,
  三叔:“四娘放心,你爹帮着呢祖父休整华氏的族谱呢,那可是细致活,三叔同你大伯这点能耐,你祖父看不上眼,可不就只能你爹能者多劳了吗。”
  芳姐放心了,精神摧残,在祠堂里面抄族谱呢,比被抽藤条什么的,可是安全多了:“还要大伯同三叔多多看顾爹爹,莫要让他老人家太过废寝忘食了。最近一段时间芳姐身子不适,怕是不能过府给祖父祖母同爹爹问安了。”
  华家大伯都要感叹,这侄女多有分寸呀,看看这个行事,都不用叮嘱,就知道同娘家疏远一点,避嫌。该懂得都懂,自己都忍不住喜欢。
  不过这么懂事的孩子,做出来的事情怎么就那么不管不顾呢。
  华家大老爷在老尚书的书房里面为了老二求情:“爹爹也不要太过生气,二弟也是有情有义,难道连儿女都不顾的人,圣人就能看重吗。大朗他们几个已然长成,从这次的事情中,儿子看着他们也都能担事了,做个孤臣又怎么样,只要咱们华府的郎君够争气,能够在朝堂上站住脚步,咱们尚书府的门楣只会更加牢固。”
  老尚书:“你就是怎么说,养出那样不顾大局的儿子,老夫想一次就像弄死他一次。”
  好吧被气的狠了。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呢,百思不得其解,他精明一辈子,怎么就养出来那么一个儿子呢,一定是哪里弄错了,要不然就是当初接生的方式不对。
  华家大老爷眼皮跳动:“您不心疼老二,也该心疼五郎呀,祠堂里面到底阴暗潮湿,陪在老二身边那么长时间,连学堂都没有去呢。那孩子可是个好苗子。”
  华老尚书总算是口气松了点口风,很是悠长的看了一眼大儿子,弄得华大老爷莫名其妙的,就听老尚书说道:“他对咱们华氏来说,也就是生了个好儿子。”
  然后又咬牙切齿的说道:“还非得顺带生了那么一个倒霉催的闺女。”
  华家大老爷望天,他爹提到这个孙女的的时候,表情总是那么丰富多彩。
  他为何要跑池府里面去呀,就是为了让侄女这段时间不要回娘家,因为他老爹说了只要那丫头回来,谁也不许给开门。那不是让人看热闹吗。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