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淘金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七零年代淘金记-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部分都是要票的,也有少量不要票的东西,大多是非生活必需品,而且在这个年代来说,价格高的吓人。比如说景德德出的碗碟就不用票,但价格比普通的瓷器多出一个零。
  再走到卖布的柜台,普通的棉布都很便宜,一毛多二毛多一尺。最贵的是厚实的卡其布,也只要七毛一尺。城市户口一个人一年限量供应一丈三尺,不精打细算,根本算不过来。供应的不够,就得用布票买,没布票就只能看着。
  有几个售货员正在柜台后整理着什么,刚整理好就开嗓喊道:“的确良上货了,三块钱一尺,不要票,要的排队。”
  哗啦一下,几乎所有人都往一个柜台涌。叶悠悠偏巧就站在柜台前,身后的人潮来势汹涌,一个大妈“哐当”就将她撞得压在柜台上,痛得叶悠悠“唉哟”一声叫唤起来。
  售货员赶紧高喊,“别挤别挤,再挤不卖了。”
  这话杠杠拽啊,但这个时候,叶悠悠得感谢她的拽,才能将自己从人潮的挤压当中解脱出来。
  她一点也不想买这种化纤的布料,赶紧从人堆里退了出来。
  就听到身后的大妈高喊,“印花的五尺,青灰色的五尺,粉红色的五尺。”
  “一人限购五尺。”售货员的声音更大。
  在这里,没有人问为什么,迅速找准自己最需要的改变目标。
  “印花的五尺。”大妈的反应相当迅速。
  不要布票的原因就是因为贵啊,三块钱一尺,做一件衬衣加上工费就得十七八块钱。等于普通一个学徒工一个月的工资了,但就算是这样,也挡不住大家的热情。
  叶悠悠揉揉鼻子,又走到了卖成衣的柜台,她站在柜台前的时候,不停的有人过来问售货员,“海魂衫到了没有。”
  “没呢,货一到省城就抢光了,压根到不了下头。你们有机会的,就让出差去省城的同事带吧。”售货员倒是耿直,其实想想也就不奇怪了。
  这年头,供销社是绝对的好工作,金饭碗。人家一不靠提成拿工资,二不是私人老板对服务有诸多要求。吃国家的饭,物资都是限量凭票供应的,能不牛掰吗?
  叶悠悠这会儿倒有点后悔,该倒腾一点布票和工业票在手上,生活必须品该买在还得买,不能全指望淘宝。
  一来是淘宝上好多东西被不明规则限制,她买不了,二来是大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产品,被懂行的人看出不对来,把她当成间谍抓起来,岂不是冤枉死。
  供销社二楼是卖大件商品的,锃亮的自行车,别说她一个乡下孩子,就是不少城里孩子都围着看过来看过去。嘴里讨论是凤凰好还是永久好,但也有人站飞鸽和红旗。


第12章 土豪
  售货员大概是见多了他们这种挂眼科的,眼皮子都没抬一下。
  上头有标价,一百三十块到二百块不等,还需要十张工业票。在这个时候,这种就是大件了,想要添置的话,一般人家得存上一两年的钱和票。
  有个女孩子用无不羡慕的口吻道:“我爸他们厂新来的同事结婚,家里置办了三转一响。”
  “这得花多少钱啊。”女孩子的朋友惊呼。
  “啥叫三转一响。”叶悠悠忍不住插了一句。
  好在这个时候的人,面对陌生人没有那么严重的戒心,再加上叶悠悠一看就是个农村来的孩子,他们就更没戒心了。
  好意给她科普,“三转一响就是四大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你想想,这得多少钱啊。”
  原本应该摆放缝纫机的位置,写着缺货,但标签还在,和自行车的价格差不多,同样要工业票或是专门的缝纫机票。
  手表倒不缺货一块表从一百多到四百多,柜台前闲的可以打苍蝇,可见是一般人心目中的奢侈品。
  收音机的价格最为平民,几十块就能买得到。
  但是想想加在一起的钱和票,又是在这个年代,叶悠悠不得不叹惜一句,“什么时候都不缺土豪啊。”
  “你说啥呢,啥叫土豪,土豪劣绅早就被打倒了,现在是新社会,哪儿来的土豪。”女孩警惕的看着叶悠悠,看模样,似乎准备稍有不对就将她扭送到公安局。
  叶悠悠恨不得咬自己一口,也不想想啥年代,就胡咧咧,真是祸从口出。
  “土豪劣绅都被打倒了,为啥还有人能买得起这么贵的东西,咱老农民一年上头种地,也买不起。”叶悠悠只好开始胡扯。
  女孩子脸都气红了,“你说什么呢,人家是攒了好多年的工资买的,是国家发的工资。”
  叶悠悠哼了一声,从容的转身,看着一群人朝她怒目而视,她也实在不好意思呆下去了。看了一眼家具柜台,遗憾的下了楼。
  在路上找到一个卖水的老大爷,花一分钱买了一碗茶,顺便问了个路。
  好在供销社和粮油所离得不远,叶悠悠走路就能到。卖茶的老大爷笑眯眯问她,“小丫头,没有粮油本,是买不了里头的东西的。”
  “我知道,我就是头一回进城,想去看看。”叶悠悠嘿嘿一笑,又有些奇怪,不是说不允许私人经商吗?为什么这个老大爷可以在这里卖茶水。
  老大爷像是看懂了叶悠悠的疑问,一指背后,“我是后头这家单位的门卫,茶水是单位供应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这么热的天,外头办事的人,也会口渴的。”
  原来是这样啊,叶悠悠明白了,谢过老大爷,朝着粮油所蹦达过去。
  去了粮油所,叶悠悠有点想抽自己,因为面粉比她想像的还要难得。一级的精粉,只在过大年和国庆节的时候,一家供应个二三斤,平时是绝对看不到的。
  她摸了摸背后的细毛汗,上一回,她一口气弄了二百多斤面粉出来,会不会被人盯上啊。清水镇她是绝对不会再去了,出风头要不得啊。
  二等的也是富强粉,供应量同样很小。
  大部分人能够买到的其实就是普通粉,黑灰黑灰的,看着就没有食欲。
  而最常供应的大米,糙到叶悠悠都看不下去了。这米只怕洗个三五回,汤都是带色的。
  糯米,呵呵,那是比精粉还要稀罕的存在。据说,已经三年没在沐东市出现了,当然省城也许能供应一点。
  除了这些,最常供应的就是粗粮,玉米面,高粱面和红薯干。
  叶悠悠看都不想看一眼高梁面,不是别的,在二妞的印象里这东西比窝窝头还硬。最可怕的是,吃下去排便困难,能够让肚子涨上好几天。
  有了二妞的排雷,叶悠悠是死活都不会去尝的,当然,她再一次庆幸自己神器在手,天下我有。否则,生存或是死亡,哪儿有她选择的余地。
  大概知道了粮食的价格,叶悠悠才发现,粮油所也卖油,花生油是八毛钱一斤,也是要拿着粮油本来限量供应,一个人一个月也就几两的供应量。
  叶悠悠咋舌,她以前在家炸点鸡腿,炸点薯条,岂不是把人家一个月的量都给用了。
  眼睛一亮,看样子这油也是稀罕物啊。
  来都来了,不是吗?叶悠悠打算重操旧业,给家里弄点福利。
  用眼睛打量着市区的楼房,找准一间纺织厂的后门,不时有几个大妈进进出出。叶悠悠挑中一个穿着印花的确良衬衣,脚上是黑色皮鞋的中年妇女,悄悄靠了上去,“大姐,要油吗?”
  “油?”中年妇女一听,迅速抬头观望,看到没人注意到他们,立刻挽上叶悠悠的手,“唉呀,妞啊,你怎么来了,你妈还好吗?”
  “挺好的,就是叫我来看看你,给你送点东西。”叶悠悠会意,转过身让她看自己的背篓。
  一块破布下头,是一瓶清澈无比的花生油,这个大小的玻璃瓶,得有一斤的量。
  “这怎么好意思,快,婶带你吃点东西去。”中年妇女将叶悠悠带进厂,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急切的问她,“多少钱?”
  “俺不要钱,就想换口铁锅。”家里连口锅都没有,做什么都不方便。已经好几日了,都是借了隔壁花妮家的灶台,可是长久麻烦下去,怎么好意思。
  “你点油可换不到铁锅。”中年妇女摇摇头。
  “那您说多少能换,除了油,还有一点糯米和面条,东拼西凑的,能有点东西。”叶悠悠不敢再把单一的东西一下子拿出来太多,一个人出手,顶得上一个小城市的供应,这得吓死谁啊。她现在只希望清水镇那位大姐能耐住性子,千万别被人发现。
  中年妇女捂着胸口,天呐,还有糯米和面条,这都是粮油所缺货好久,久到都快忘记的精细粮。
  “除了铁锅,你还要什么?”中年妇女已经决定了,好容易逮着这一回,怎么着也要多换点出来。
  他们家有老人,胃还不好,粗粮吃了不消化,她拿两斤粗粮换人家一斤精粮都换不到,急的够呛。没想到,就有人送到手边,她不把握住,就是傻子。
  “您的厂子招工不,或者,别的厂子,单位,什么都行。”叶悠悠看着她,“要是有消息再能帮我搭个桥,我免费送您十斤面粉,一级的。”
  中年妇女开始怀疑自己不是撞上了好运,是撞上了傻子。可是一个傻子,又怎么可能拿得出一瓶花生油呢。
  “您不信没关系,咱们先换铁锅。”叶悠悠知道,有门了。如果中年妇女完全没有这个能力,她肯定会断然拒绝,但她没有,她在犹豫,因为她不知道叶悠悠值不值得相信。
  “一口铁锅供销社里得卖十八块钱,还得搭五张工业票。放外面黑市,能值个三十多块钱。你说说看,你能有多少东西。”
  叶悠悠飞速的心算之后,有了数,“糯米十斤,面条十斤,加上两斤油。”
  “行,我回去准备钱和票,你还是上这儿等我,我带你去买锅。”中年妇女和她交待好了,各自离开。
  叶悠悠在外头逛了一圈回来,就把东西给准备好了。
  中年妇女是和一位男士一块回来的,看到叶悠悠这么快就来了,吓了一跳。再一检查东西,男人脸上的笑止都止不住。
  “丫头,跟我走,带你取锅去,能相信姨不,你以后就管叫我霞姨。”
  “霞姨一看就是好人。”叶悠悠表现的很乖顺,因为她知道,这个年代有稳定工作的人,工作就是一个紧箍咒,没人敢随便生事,不然丢了工作可没地方哭去。
  更何况,这人穿着打扮,恐怕是个干部,更不敢随便跟她翻脸。倒卖物资,别说工作得丢,还得抓去坐牢。
  女人推了个自行车出来,让叶悠悠坐到后座。开始还怕她不会坐,结果没想到,她轻轻巧巧就跳了上去,半点不费事。
  供销社里,铁锅的位置写着大大的缺货两个字。
  但张霞很是轻松的带着叶悠悠去了供销社的后头,进去不知找了谁,出来的时候,便有了一口大铁锅。
  用报纸裹住边缘锋利的圈口,再拿绳子一捆,几下就拧成两股背带,就象背双肩包一样背到了叶悠悠的身上。她的背篓被牢牢扣在锅里,从外头一点也看不出来。
  很好,忍者神龟·悠可以放手一博了。站在橱窗外,看着自己的模样傻笑,叶悠悠差一点就想摆个挥舞双节棍的造型出来。
  “快别笑了,你去哪儿,要是不远,我送一截。”张霞也觉得这模样很好笑,推着自行车问她。
  “我自个儿坐公交就行了,就不麻烦霞姨了。就是刚才我说过的事,您要是觉得能成,就帮我留意留意好吗?”
  “你年纪太小,不会有人收你的。”张霞摸摸叶悠悠的头,虽然相处的时候短,却觉得这丫头是个挺好的性子。
  “不是我,是我妈,她今年三十五岁,会写自己的名字和一点简单和算术。下地干活,做饭都是一把好手。市里这么多的单位,总要有人在食堂里做饭吧,就是烧锅炉也行的,我妈力气大着呢。”
  别说这些活计累人,那是拿后世的标准在看。放在这会儿,叶悠悠敢说,工厂里再苦再累,那也比农民强得多。
  工人上下班总有个数,农村妇女哪有数,从睁眼忙到天黑,家里家外,哪一样不是苦活累活。


第13章 铁锅
  听到是叶悠悠的妈,张霞“哦”了一声,又道:“正式工是不可能的,那都得要学历,还要考试。”
  关键是,还得要关系,这一点,就不用特意点明了。
  “这个我明白,我们没那么大的心,临时工就很好了。能有个落脚的地方给我们,我妈能挣点工资,我能上学读书。”
  听到她说想上学读书,张霞叹息了一声。任何年代,想要上进的孩子,都是招人怜爱的。
  “那你留个地址给我,要是有消息,我给你们村打电话。”
  所有村里的电话,一般的公家单位,都查得到。张霞记下地址,忽然问道:“你们村前段时间是不是出了事,有个傻子欺负一个老太太未遂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