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淘金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七零年代淘金记-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激的有点过了,不过总比之前畏首畏尾的强。
  张霞送了柳满红进去,就不能再呆在里头了,出来和叶悠悠一块等。
  “放心吧,你妈没问题的。”
  “谢谢霞姨。”叶悠悠明白,张霞的潜台词是说,这不过就是走个过场,只要柳满红表现正常,就能录用。
  基本上,关于录用在面试之前,就已经决定好了。如果没有希望,根本连面试的机会都得不到。
  等柳满红走出来,她又开始犯紧张,一会儿嫌刚才自己没回答好,一会儿嫌自己刚才的举止是不是太粗鲁。
  “回去等消息了,到时候我给你们村打电话。”张霞陪着他们出去,又请他们到自己家吃饭。
  “不了,我姥还等着我们回去呢,早点回去她也好安心。”叶悠悠拒绝了,正要走,就看到迎着面,和吴萍走得近了。
  “你们怎么上厂子里来了?”吴萍看到柳满红牵着叶悠悠,和张霞走在一起,心里顿时翻腾起来。之前还说不认识呢,不认识你巴巴跑来见人家,是什么意思?
  “我请他们来的,怎么了,你有意见?”张霞蹙了眉头,这个吴萍的口气是怎么回事,阴阳怪气的。
  “没有,没有,张干事忙呢,我先走了。”吴萍敢不将柳满红和叶悠悠放在眼里,但哪里敢对张霞阴阳怪气。就算攀上了马伟华,不将同为临时工的同事放在眼里,正式工她还是一样得罪不起。
  吴萍走了,越想越不对劲,如果是走动,为什么不趁着过年的时候走动。等厂子里上了班,跑来走动。
  她也算是有心了,顺着刚才遇到柳满红的方向往前走,走到办公大楼,便跟人打听。没想到,人家看都不看她一眼,“打听这些干什么,不是你该打听的事。”
  没什么背景的临时工,在厂里是没有地位的,吴萍和马伟华在一起后,不乏有人来巴结的,但都是同为临时工的同事。时间久了,也开始膨胀,赶在之前她也是不敢这么打听事的。
  还以为今时不同往日,自己在厂子里大小也算有点份量了。
  结果刚一试身手,就被人撅了回去,气的脸皮子通红。当天晚上,就跟马伟华狠狠抱怨一通,骂张霞骂那些正式工,都是狗眼看人低的。
  又缠着他,“你说过要想办法帮我转正的。”
  “这不是,得等机会吗?”马伟华心不在焉,心里也有点不耐烦,他都把叶祥调到城里来了,还嫌不满足,这个女人的心,也实在是太大了。
  知道急不来,吴萍换了话题,“我明天早上的班,今天晚上给你做顿饭。”
  做饭是次要的,明天早上走才是重点,马伟华的心思这才勾了回来,“嫂子就酒,越喝越有。”
  “乱改什么呢。”吴萍用眼尾飞了他一眼,起身去了厨房。
  正月十五,纺织厂悄无声息进来一批临时工,都是一批三四十岁的中年男女,因为分配的都是最辛苦的岗位,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直到吴萍在食堂里,遇到叶东方和柳满红一块吃饭,她才知道,柳满红竟然也进了厂,成了跟她一样的临时工。
  虽然岗位不一样,吴萍自觉比她还是高贵许多。但外头人不知道啊,说起来,柳满红还不是成了纺织厂的工人。
  不用想了,肯定是张霞帮她办的,好啊,不肯帮她转正,却愿意帮一个文盲进厂当工人,吴萍气的肝都是痛的。
  回头就写了一封检举信,偷偷塞到了厂长办公室。
  小湾村被柳满红忽然进城当工人的事,给震住了。一连多少天,都有人上门打听,就连叶悠悠出门,都有人拦着她,明晃晃的问怎么回事。
  猜什么的都有,还有猜柳满红找了个城里人,这是婆家安排的工作。
  王桂花只好出面,说是柳满红小时候认识的朋友,后头联络上,给她介绍的工作。
  明明这么小一个村子,几句话的事,偏一天之内又衍生出七八个版本。开始叶悠悠听到了还去纠正,后头干脆就当没听到。
  最后所有的版本融合贯通,变成了柳家有个远房亲戚在城里的纺织厂当领导,叫谁去上班,不过是一句话的事。不然你看,柳满红啥都不会,还是个文盲,不是一样去了。
  王桂花和叶悠悠当然是哭笑不得,但解释的筋疲力尽之后,也懒得再去改变他们的想法了。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反正柳满红去了城里当工人已经是事实了。
  叶悠悠开学的时候,看着教室里一下子空了好几个座位,也不由唏嘘。最让她唏嘘的是王招娣和祝丽华的空位,她听说祝丽华背着家里人去找过王招娣,但结果是一路哭着回来的。
  前排的萧清回头,哭丧着脸道;“我们宿舍一下子少了三个人。”
  “那不是挺好,住的人多你不嫌挤呀。”方洁顺嘴接话道。
  “人多才好呢,热闹。”萧清喜欢人多,看了看同学,估计不会有人新加入他们宿舍了,十分惆怅的叹了口气。
  “你说,王招娣是不是真的嫁人了啊。”萧清上个学期和王招娣好歹是同桌,又住一个宿舍的上下铺,知道她不来,还特意打听过了,听到她嫁人的消息,特别的不可思议。
  “是吧,他们家的事,我也不清楚。”叶悠悠笑着回了一句,她和同学的关系都是泛泛,她和王招娣的私人恩怨,没必要跟泛泛之交说的那么清楚。
  “那祝丽华呢,听说是到你们村子里受教育去了。”萧清知道的还挺多。
  “是的,他们跟知青住一块,我见过一回。”叶悠悠还真就见过那一回,当时还在想,他们能不能继续读书,可是看样子,是不能了。
  “她怎么受得了,你就没去安慰安慰她?”萧清略带责怪的眼神看着叶悠悠。
  “那你猜王招娣去看过没有?”叶悠悠反问道。
  萧清一噎,她不笨,知道叶悠悠这么问,肯定是王招娣没有去看过祝丽华。王招娣可是自诩是祝丽华最好的朋友,她都不去,叶悠悠又有什么理由去看。
  “总归是同学一场。”萧清嘀咕一句,却不敢大声,更不敢带着质问的口气。
  “是啊,同学一场,不如萧同学先作个表率如何?”叶悠悠可不会惯着别人。
  “好了,他们是下乡受教育的,亲戚都未必敢去看,同学又算得了什么。谁愿意去就去,我们不拦着,但没必要撺掇着别人去当出头鸟吧。”
  方洁家是镇上的,对这样的事情更敏感一些,又看他们快要吵起来了,赶紧上前当了和事佬。虽然是和事佬,说话也是偏着叶悠悠的,把萧清气了个半死。
  叶悠悠冲方洁笑了笑,果然没事的时候谁都是好人,出了事才知道谁脑子清楚,谁脑子糊涂。
  因为这层关系,一个学期都相处的不冷不淡的两个人,关系竟然慢慢变得好了。
  叶悠悠再次住进肖云家,跟她打了个招呼,说等天气转暖,就要搬回小湾村。
  “小孩子家家的,肯定愿意回家,这间屋子肖姨给你留着,天气不好的时候就来住。”肖云热情道。
  “不了,我妈到城里上班了,说不定我会转学。”叶悠悠说的极为自然。
  肖云听了却是咯噔一下,她和孙明已经在商量,等孙明申请了宿舍,她好搬到电厂去住。还在想叶悠悠的身份是学生,难道她不去城里,要一直呆在清水镇吗?
  没想到,消息这就来了,她竟然有可能转学。肖云越发觉得,叶悠悠就是木匠,不然一桩二桩的,没有这么多的巧事,还正好都巧到了一处。
  “唉哟,这可是天大的好事。”等肖云知道是纺织厂的时候,心中越发笃定她是木匠。
  谁不知道电厂和纺织厂的家属楼只有一墙之隔,两边的生活区互相交融,以后见面实在是方便的很。
  “是啊,谁也没想到,会有这种好事。”叶悠悠也笑,“以后肖姨到城里来玩,记得找我呀。”
  “好,好。”肖云虽然有搬家的打算,但没有和叶悠悠正式交底前,她是不会把自己的计划,告诉她的。
  “肖师傅在家吗?”有人在外头喊道。
  “来了来了。”肖云让叶悠悠自己去厨房,她则去开了门。
  叫门的是个老头,佝偻着背,站在前门的门口和肖云说话,“上回听你说,家里有祖传的药酒能治风湿,我这腿上的老毛病啊,又犯了。还是当初打鬼子的时候伤到的,时不时犯一下。”
  “您赶紧进来。”肖云招呼着他进了门。
  叶悠悠在厨房里帮着肖云把菜炒出来,她晚上会在肖云家里吃一餐饭,自己带的米粮跟她搭伙。厨房里的事,也会搭把手,两个人做事都麻利,倒是相处融洽。
  因为家里来了客人,叶悠悠便没将饭菜端出去,返身出去倒了杯水递给他,“爷爷喝水。”
  “哟,这谁家的孩子啊,真乖。”老头笑眯眯的接过水杯,不动声色的将叶悠悠打量一番。
  “找到了,给您灌了一小瓶,您回去揉在痛处,揉到发热就好了。”肖云从屋里出来,手里握着一个小小的玻璃瓶。
  老头千恩万谢的接过来,握着药瓶走了。
  肖云这才去端菜出来,“是我们镇上公安局看门的老杜头。”算是解释给叶悠悠听。
  “看着一点也不像公安。”
  “傻孩子,他又不是公安,只是看门而已,就跟我一样,是个炒菜的而已。”肖云自嘲的一笑。
  “炒菜的怎么了,革命工作不分贵贱。”叶悠悠很是坚定道。
  “对,对,革命工作不分贵贱。”肖云反复嚼了两遍,一脸笑意。有人的地方就分贵贱,不然怎么都知道正式工比临时工好,当工人比当农民好呢。这些骗人的话,谁信啊。
  第二天放学,叶悠悠刚出校门,就看到辛墨浓正站在校门口等着她。
  “我上城里办点事,特意过来看看你。”辛墨浓笑了笑,接过她手上的自行车,推了起来。
  两个人走到镇口的爷爷树下才停住,这个地方四下空旷,最适合说话。
  “昨天晚上,他们发了电报,问木匠是否已经出现。”辛墨浓压低了声音说道。
  “昨天晚饭的时候,家里来了人。”叶悠悠第一时间就想到昨天到肖家讨要药酒的老杜头。
  又紧张的问道:“发报是不是需要发报机,我半夜没听到声音啊。”
  “夏老分析过,说发报机应该不会他们这些行动的人手上。应该是单独有人,在传递消息。”万一被抓也不会全军覆没,总会有人把消息传出去。
  “是不是老杜头?”叶悠悠跃跃欲试。
  “还不能肯定,他们很狡猾,也许是试探。如果我们去查老杜头,有可能会暴露你的身份。”辛墨浓严厉警告她,“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叶悠悠吐吐舌头,“知道了,一切行动听指挥嘛。”
  “说的这么顺口。”辛墨浓叹了口气,每回她说的这么顺溜的时候,他都忍不住要打个问号。
  “赶紧回去吧。”叶悠悠推了他一把,“我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辛墨浓深深的看了她一眼,用力揉揉她的头,“你没见过我发火的样子吧。”
  “我这么乖巧懂事,应该是见不着了。”叶悠悠飞快道。
  一口老血憋在喉咙管里,辛墨浓恨不得仰天长啸,谁家的熊孩子,家长出来好好谈谈好吗。
  刚刚开春,暖和了几天又遇上倒春寒,一下子很多同学病倒了。每天都有人请假,等叶悠悠上学时发现自己同桌的位置空了,赶紧向吕老师打听。
  方洁病,她妈妈来请了假。
  叶悠悠想了想,向吕老师打听了地址,晚上吃过饭,跟肖云说了一声,便找了过去。
  吃完晚饭的时间,镇上的人串门的串门,在外头散步的散步,是一天之中最热闹的时段。
  方洁家住在一个红砖房子的居民楼里,长长的走廊,公共的卫生间和厨房。说是居民楼,其实和集体宿舍也没多大区别。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这里的烟火气更加浓郁,家家户户都在门口堆了蜂窝煤,放着一个小煤炉烧水或是做饭。
  小孩子在走廊里不知疲惫的跑来跑去,尖叫着嘻戏着,发泄着过剩的精力。屋子里不时传来收音机的声音,可以听到各种不同的频道交融在一起。
  不时有人站在门口喊一嗓子,那个谁家,把收音机的声音调小一点,那个谁家,管管你家孩子,把我家门口的蜂窝煤都踢散了。
  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热闹的简直和市集一样。
  方洁家的门开着,门口挂着半截布帘,隔绝路过的人投射过来的目光。
  方妈妈知道她是女儿的同学,很热情的将她迎进来,室里有两张床,靠窗户的大床是父母的,靠门边的小床就是方洁的。
  看到叶悠悠,方洁激动的从床上坐了起来,“悠悠,你是来看我的吗?”
  “当然,看看我带了什么。”一袋子红糖,是这个年代很是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