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淘金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七零年代淘金记- 第2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男孩又怎么样,女孩又怎么样。这个女儿在京城的大学里上班,穿着体面一看就是读过书的文化人。叶悠悠考上华大就连沐东市的人都听过她的名字,与有荣焉,学校把她的照片放得大大的,挂在光荣榜上,当成是全校学生的榜样。
  老头子活了一辈子,忽然到这会儿明白过来一件事,原来这个社会,不管你是男是女,只要你有出息,人人都会敬着你。长辈晚辈都能跟着沾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如果他们叶家能够公平的对待所有的子女,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所以叶老头想明白之后就病倒了。这一病,来势汹汹,叶贵二话不说背着老头去医院。
  打了几天吊针回家,病还没好他非要起床,跌了一摔没人发现,等发现的时候,人已经没气了。
  哭得最厉害的还是老太太,老头越厉害,她越有安全感。现在老头没了,身边连个陪着的人都没有,越想越伤心。
  很快她就不用伤心了,大儿子的砖瓦厂彻底改制完成,私人承包下厂子,他因为年纪大了,不能上岗,夫妻俩回到叶家村,住回家里的老宅。
  叶悠悠接到了老家的消息,知道叶老头没了,只说了一句“哦”便没有再说话。没人问她要不要回去,这件事便这么过去了。
  只是在办室室看到助理领着张利民和沈小花进门时,叶悠悠有了一丝恍然,这个张利民不就是上回和罗老师一块来过她家的那个同事吗?
  “悠悠,我是你的姑姑。”沈小花上前,眼眶含泪。
  叶悠悠退后一步,躲开她的拥抱,她不习惯和陌生人拥抱。
  沈小花尴尬的站住,张利民不露痕迹的打量了一眼叶悠悠的办公室,上前轻拍沈小花,“悠悠还什么都不知道呢,别吓着她。”
  “对对,看我这一激动。”沈小花跟叶悠悠解释,自己已经去叶家村了解过身世,她就是叶家老太太以前送人的那个女儿,所以,她也就是叶悠悠的亲姑姑。
  叶悠悠当然知道她是谁,叶老爹的电话,翠姑的电话,都在他们去认亲的时候,打给她说了这件事。
  “我从小就知道自己的身世,心里一直掂记着家人,没有想到,真的有机会找到你们。”沈小红坐在沙发上,捧着助理端进来的热茶,眼眶红红的看着叶悠悠,“真好,真有出息。”
  “原来是这样,你们不打算回去吗?”叶悠悠问道。
  “什么?”夫妻俩一时没有听懂。
  “你父亲,也就是我爷爷,前天过世了,今天应该是他上山的日子。”叶悠悠轻轻说道。
  办公室的气氛一下子尴尬起来,张利民最先反应过来,“怎么可能,怎么没人通知我们。”
  “对啊,明明我们留了电话的。”沈小花也反应过来了,刚说完自己思念亲人,结果自己亲爹死了都不知道,不回去送最后一程,反而过来认侄女,空气中微妙的气氛正在流动。
  呵,留没留电话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如果留了联系方式,叶悠悠敢肯定,就叶家人那德性,上天入地也得通知到她。多一个人回去,多一个人给体面,也多一份钱不是。
  “我们赶紧打电话回去问问,改天再来看你。”张利民知道,这个时机已经不适合再说什么,赶紧带着爱人离开。
  “怎么这么巧,说没就没了呢。”沈小花抱怨道,死的可真不是时候啊。
  “这种话也能说,咱们要想想,到底怎么办。”张利民实在也在懊恼,回去吧,一来一回折腾不说,这一回他们怎么也得真的留下联系方式吧。想到那些人有可能上京城来找他们,就一个头两个大。
  可是不回去,再去见叶悠悠的时候要怎么说。
  亲爹死了都不回去,倒是跟她这个侄女交道打的蛮勤的,这叫什么事啊。
  张利民想了想,又转身回去,叶悠悠看到他去而复返,就听他道:“我们准备买票回去看看,要不要帮你把票一起订了。”
  如果和叶悠悠一起回去的话,可以把儿子儿媳妇都叫上,到时候来回路上一熟悉,也就可以开口要求工作的事了。
  叶悠悠摇头,“自从我妈离婚,那边的人就和我没有任何关系了。不管是谁死了,我都不会回去的,不原谅,不搭理,不认识。”
  别说叶老头没了,就是叶贵没了,她都不会回去的。人家有老婆孩子,她才不凑这份热闹。
  张利民张了张嘴,原以为她总要遮掩一下,没想到,她竟是半点都不遮掩,直接将自己和叶家人的关系摊开来说。
  他们只好回去一趟,来回赶路,累得自己半死,还不得不留下自己的家庭住址和电话。还要几次三番推拒老太太提出来的,跟他们去京城看看的想法,实在是心累不已。
  回到京城,再去见叶悠悠,她也不过就是淡淡的,看样子对叶家人完全提不起什么兴趣。
  沈小花没办法,又提出想见见王桂花和柳满红,想要上门认个亲。叶悠悠倒也没拒绝,毕竟她跟沈小花的确也没仇,只是没有感情而已。
  柳满红对沈小花的殷勤更是尴尬,她早就不是叶贵的媳妇,如果整天和沈小花混在一块,就算叶胜利不说什么,她也觉得不合适。
  至于王桂花,对于叶家人,更是保持礼貌的微笑,你要上门我就象对客人一样对你,指望着我跟你交心,那是不可能的。
  叶悠悠私下和辛墨浓聊天,说到这对夫妻,竟然有点佩服他们,“我宁愿他们早点说出目的,到底想干什么,要是小事情,帮一把也无所谓。天天看他们这么锲而不舍,我都替他们累。”
  “估计是想替儿子媳妇解决工作问题吧,要是他们开口,给他们安排两个岗位也不是什么大事。”夫妻俩都不是那种吝啬的性子,只要没得罪过他们的人,沾着亲戚的名头开了口,小事情大多也会帮一把。
  “那边的事怎么样?”叶悠悠把脚搁到了辛墨浓的大腿上踩来踩去,美名其曰,帮他按摩。
  “官司照打不误,不过这只是掩护。”辛墨浓对叶悠悠当然不会有所隐瞒。
  “什么意思?”叶悠悠在他腿上蹬一脚,“快说快说。”
  “推动立法。”这才是辛墨浓真正的目的,所谓打官司,不过是拖延时间,让对方放松警惕的□□而已。
  “我们国家现在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行的阶段,允许效益不佳的企业倒闭,也允许民营和外资资本的进行,进行合并,收购。更可以由原本的领导班子顶下,自负盈亏。这中间的环节太多,情况复杂之极,恐怕任何国家都没有过先例,也没有任何前例可以参照。所以现在一片混乱,而在这片混乱之中,有人性的闪耀,也有人性的黑暗。”
  有一些改革体现的是人性的闪耀,领导和员工齐心合力,将厂子起死回生。一直到几十年后,都是享誉国际的品牌。上交了大量的税收,也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可谓是改革中的典范。
  也有人性的黑暗,自己人伙同外人将厂子低价卖掉,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中饱私囊的有之,贪污受贿的有之,就象奚厂长这样的,正是反例。
  “这种混乱犹如一场资本的饕餮盛宴,最后剩下的苦果,还是由我们自己来咽。”
  “可是,会不会一立法,又管的太多了。”立法有时候是好事,有时候又不是好事,太早了容易将刚萌芽的事物管死,太晚了又容易造成一片乱像。叶悠悠也说不好,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能不能立法是一回事,但借着立法将这件事捅上去,他们便不可能得逞。”这么明显的,空手套白狼的招术,上头人不知道,有李家遮掩着,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了。可若是直接将盖子揭开呢,就是李家也捂不住。
  “可是谁能提这个建议。”叶悠悠想来想去,也不认为沙家和吴家会帮他们这个忙。
  辛墨浓指了指自己,叶悠悠眼睛攸地睁大,“你,怎么会?”渠道呢,他有什么渠道递这种意见。
  “可以说是夏老交给我的遗产之一吧。”他们这个部门,之前由辛墨浓建议,夏老一力促进,组建了一个新的分部,而这个分部的负责人就是辛墨浓。
  这个分部不管打不管杀,却深入民间最基层,了解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现的最具体的问题。而有权力,提出建议。只要这个建议是基于民生的基础之上,便完全可以站住脚跟。
  提出建议不代表能够采纳,但至少可能将最真实的一面反应上去。改革的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同时也要尽最大可能的将员工重新安置。
  “立法肯定会有弹性,也会允许特事特办,但是这种明显套取国有资产的情况,应该立刻禁止。”辛墨浓的建议已经通过特殊的渠道往上递。
  叶悠悠扑到他怀里,“你真厉害。”
  “厉害的地方多着呢,要不要见识一下。”
  叶悠悠吃吃的笑,在他耳朵边上吹着气,“就会欺负人家。”
  两个人笑着滚成一团。
  辛墨浓第二天起了一个大早,今天他有重要的事要办。驱车进入之前约好的地方,停车接受检查,递上自己的工作证。
  下了车进入会议室之前,遇到了沙尚和,他接了夏老的班,现在他也是辛墨浓的上级。只是这个上级,在别人面前人五人六,到了辛墨浓面前总差点气势。
  “你又玩了一票大的。”沙尚和自然也是来讨论这份报告的。
  “尽心而已。”辛墨浓笑笑,一拍沙尚和的肩,两个人并肩走了进去。
  “今天可不好打。”今天来的人,沙尚和知根知底,有站在李家一方的,也有和他们都没有关系的,会怎么想,不好说。
  “这不是有你吗?”辛墨浓调侃道,“一个顶俩。”
  两个人有说有笑进了会议室,这个会议室不大,来的人,也不多,主要是内部先有个小型的讨论。如果达成一致,才有可能再送到更专业的人手上去讨论。如果讨论有了结果,最后再决定要不要采纳。
  但如果这一次的提议都不能通过,那也就没有以后了。
  站在李家一边的人,来势汹汹,一来就质疑辛墨浓的资格,沙尚和把眼睛一瞪,“我这边的人是怎么回事,大家心里没数?有没有资格我不知道?轮得到别的部门的人来指手划脚教我怎么做?”
  “倒不是这个意思,黄同志,沙同志都别太激动,有话慢慢说。”有人出来打了圆场,讨论继续。
  “你们部门怎么回事,我们当然心里有数,正因为有数,你们是不是捞过了界。经济上的事,归你们管吗?主管部门都没觉得有问题,你们倒是看出问题来了?”来人继续集火。
  “我们部门存在的意义,是保卫人民群众的安定生活,国家机关存在的意义,同样是保证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归根到底,一切问题都是民生问题。既然是民生问题,为什么我们不能管。到底这份报告触犯到了谁的即得利益,讨论讨论,至少是立足于这个报告本身来提出问题,而不是一直进行人身攻击。”
  辛墨浓眼睛一斜,看向这位姓黄的同志。
  这人一噎,翻开报告,“我觉得你的问题太过以偏概全,难道国家这么大,处处都在改革,处处都是在挖墙角,就没有一桩好事?”
  “这位同志是不是压根没有看过这份报告?”辛墨浓翻开,“请你翻到第七页,从这里开始,全部都是正能量的事件。”
  “我觉得这份报告还是不错的,提到了改革过程中的问题,也有过程中的闪光点,一件事物有两面,但是做事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总不能凡事只靠自觉吧。立法将坏的一面规避掉,发扬好的一面,这有什么不好。”
  也有人觉得这份提议不错,难得的善意,让辛墨浓心中一暖,朝着这人点头打了个招呼。
  姓黄的同志脸一阵红一阵白,他刚刚才得到消息,自然没有好好看过这么厚一本提案,只是随便翻阅一遍。
  但是不妨碍他找茬儿,“这上头提的什么国外势力的入侵,是不是太过危言耸听。”
  “不,恰恰相反,我个人最赞同的其实正是这一条。”说话的人,正是沙尚和。


第157章 殊途同归
  这个小会议室里; 讨论的异常激烈; 沙尚和正在用数据告诉大家,这些入境的商人,都有那些和国外的什么势力有牵扯,甚至他们拿的钱; 就是来自于这些势力。
  “那你的意思; 是干脆关上国门; 回到从前咯。”黄姓的同志讥笑道。
  “你的工作水平就是非黑即白吗?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吗?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辩证的; 相对的; 我们提出这个报告,加以讨论,就是希望在这个泥沙俱下的时代,能够最大程度扫除泥沙; 留下金子。而不是泥沙加金子一块扔掉,更不是为了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