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淘金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七零年代淘金记- 第2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沈小花却蹙紧了眉头,“可是我听这位医生的意思,是不想叫我认亲,我们还是打听清楚再说吧。”
  “也好,我们去村子里转一转。”
  叶老爹家里的新房子,吸引了他们的目光,在他们看来,叶悠悠的老家,肯定得是村子里最豪华的,必然是这一家无疑。
  于是过来走亲戚迷路的一对夫妻,想花钱在村民家里吃顿饭,歇一歇脚。地方就选在了叶老爹家的对面。
  “这有啥问题,您不嫌弃我们饭菜简单就行。”有钱收还有什么不乐意的,不就是多蒸点米饭的事吗。
  “我们一路打听过来,还是走错了地方。不过我听说你们这个村出了个不得了的大人物啊,是不是新房子那一家。”
  “这个,嗨,也算是吧。”村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种事,难道要说什么离婚,重新结婚的事,叶悠悠算是叶老太太家的孙女,还是叶老爹的孙女呢,应该都算吧。
  虽然外头提到叶家村出了个女企业家,他们也觉得有面子,但里头这些纠葛,他们却不愿意多提。提起来干嘛,不是明摆着告诉他们,叶悠悠跟他们叶家村的人没感情吗?
  没看柳满江回来一趟,修了自家爹的坟不说,还给小湾村修了路,虽然修路的时候,特意绕过了两户人家,但就是修了路啊。直接从小湾村到镇上,一水平坦的水泥路,不怕下雨也不怕下雪,附近村子里的人不知道多羡慕。
  可是他们叶家村呢,叶悠悠可是连回都不愿意回来的。
  家丑不可外扬啊,所以村民也不愿意细说。
  于是张利民和沈小花就这么把叶老爹家当成了自己家,一打听,家风正,为人正派,怎么听怎么好。
  就差一点没问,他们家当年是不是有过一个闺女送了人。
  他们也是一高兴冲昏了头脑,也不想一想,真的家风正,为人正派,会把自己的亲闺女送人吗?
  吃完饭,夫妻俩就上叶老爹家里认亲去了。
  可想而知,这认亲认的叶老爹一家稀里糊涂,他们家可从来没有孩子送过人。
  叶老爹眼神往隔壁一转,在家的叶旺家就说道:“你们怕是搞错了,村里真有人家送了孩子,不过不是我们家,是隔壁家。”
  “隔壁家,叶悠悠不是您的孙女吗?”张利民疑惑不已。
  不怪他们不知道,这个时候又没网络,也没什么小报专门报道名人的隐私。他们和叶悠悠身边的人根本没有来往,当然不知道这么多的事。
  一路打听过来,当地人对于离婚再嫁的事,多半是不愿意提的。他们也就半是糊涂半是明白,始终没弄清楚,叶悠悠的妈是再嫁一事。
  叶旺家去了隔壁,把叶老太太和叶老头叫到他们家。
  叶老太太看到来认亲的沈小花,先是把他们夫妻俩的穿着都打量了一遍,然后又问他们在哪儿工作。听到是在京城,并且都在大学里有正式工作后,立刻上前抱住沈小花,“我苦命的闺女哟。”
  虽然没有挤出一滴眼泪,却干嚎的十分大声。巴不得让全村人都来看看,她的女儿出息了,是在京城工作的,大城市的人。
  叶老爹送了客,想了想,让儿子去村支书的办公室里借电话用一用,给叶悠悠报个信。
  这头张利民和沈小花糊里糊涂去了叶老太的家,沈小花谨慎道:“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养父母留下的信息也不多,只知道大概是这个地方,仿佛是姓叶的。”
  “是,肯定就是我们家,当初我的闺女生下来,皮肤又白眼睛又大,就是你这个模样。可是家里穷啊,养不起,只好送给别人,至少能活命不是。”叶老太太抓着沈小花的手不放,稀罕得不得了。
  “家里还有谁,怎么只有您二老。”沈小花也没把话说死,如果真能找到自己的亲人,她也愿意认。但前提是一家子至少不能是她的拖累,否则她也得在心里掂量惦量。
  “你大哥在你镇上的砖瓦厂上班,你二哥就在村子里住,你还有一个弟弟,以前在市里当主任,后来这不是改革嘛,响应号召去深市做买卖去了。”
  绝口不提砖瓦厂已经半年发不出工资,准备卖给私人老板,叶茂这个年纪是不可能再上岗的,最好的结果就是分得一点钱,然后回村里种地。
  “孩子们呢?”沈小花继续问道。
  “孩子们都不在家。”叶老太太不是不想提,要怎么提呢,坐牢的坐牢,不认他们的不认他们,不能提啊。
  “那您的那个女儿是哪一天出生的呢?”沈小花进一步确认。
  “哪一天?哪一天……”叶老太太怎么可能去记女儿的生日,生下来看到是个女娃就恨不得当场掐死。
  “不如这样吧,您好好想想,我们也回去好好想想,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下次咱们再对。”沈小花和张利民告辞,他们就住在镇上,说好了明天再来。
  “我发现了,这个村子里的人说话,根本靠不住。看他们一个二个,遮遮掩掩的样子,我觉得这里头肯定有啥事。”女人的直觉大多是很准的,沈小花的话,张利民也十分认同,因为刚才他看叶家老太太说话的时候,眼睛不停的眨,一看就是心虚。
  回到镇上的招待所,他们还在谈论叶家的事,柜台里的服务员,忽然出声道:“叶悠悠,你们认识叶悠悠?”
  沈小花脚步一顿,这才想到他们刚才是提到了叶悠悠的名字,因为叶悠悠的父亲叶胜利就在京城,所以他们刚才在说,应该和叶老太太家里无关。他们是不是该抽空再去医生家里一趟,问问清楚,毕竟半村人姓叶,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家。
  “你认识叶悠悠?”沈小花忽然想到了这个可能性,既然叶悠悠是当地人,那清水镇离叶家村这么近,有人认识她也不出奇对不对。
  翠姑点点头,“我是认识她,不过你们是她什么人呢?”
  “这真是太好了。”沈小花脸色激动道:“我是她姑姑。”
  “姑姑?您在开玩笑吧,叶悠悠不可能有姑姑的,她奶奶重男轻女,生了三个女儿都溺死了,哦不,有一个没来得及溺死,被一对好心夫妻给要走了。”翠姑对叶家的事再清楚不过,轻易就推论出,这个女人怕是骗子吧。
  不过他们穿的这么好,实在不像啊。
  沈小花一愣,溺死女婴这种事,她还是第一回亲耳听到,不由脸色一白,“怎么会这样。”
  “同志,可以耽误你一点时间跟我们聊聊吗?我们真的是她的亲人,我爱人可能就是当年被送走的那个孩子。我们这次回来,就是想找她的家人,只是年代太久,许多事都模糊了,我们也不能确认,到底是哪一家。”
  翠姑本来是不愿意的,但张利民再三说,他们只想知道叶家老太太一家的情况,并不是想打听叶悠悠的事,翠姑这才应了。
  “叶老太太真是坏得流脓,叶悠悠倒了八辈子霉才托生到他们家,你们最好打听清楚,如果我是她女儿,我恐怕要连夜坐车跑得远远的。”
  “怎么说?”沈小花觉得自己之前的预感好像成真了,叶老太太给她的感觉很不好,不然她也不会咬紧牙关,不肯透露自己的情况。
  叶家的事,一个下午都说不完,翠姑只捡最重要的几件事说了,然后劝他们,“我看你们是体面人,而且看上去不像坏人,我才劝的。如果她真是你妈,有多远离多远。”
  张利民听完身上寒气直冒,真没想到叶家老太太竟然是这样的人,难怪叶悠悠那么成功,叶家村却没有任何变化。而叶家村的人也含含糊糊,不愿意多谈。
  如果他是叶悠悠,别说回去,恨不得把叶家一把火烧了,都不够解恨的。
  当然,他们也不会只听一个翠姑的,得知小湾村是柳满红的娘家,干脆去了小湾村找人打听。
  隔壁村的人说起叶家的事,就直白多了,不像同村人,一般都不好意思在外人面前说自己村的糟心事,多少会替同村人遮掩一点。隔壁村就没这个忌讳了,一根烟一递,再把买的奶糖或是酥糖一递,一下就把叶家的事打听的不能再清楚。
  张利民挽住妻子,“回去吧。”这样的亲戚,还有什么好认的。
  “可是……”可是如果不认,和叶悠悠就更没法相认了。
  两个人不得不叹惜,这是什么命啊,如果相认,有叶悠悠这个侄女的同时,就得有叶老太太那样的家人。
  “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的。”沈小花又想了想道:“我们认了又能怎么样,老太太有三个儿子,哪里轮得着我们去管。再说我也不是她养大的,只说当个亲戚走,以后最多逢年过节寄点东西回来不就行了。”
  跟这边远着点,跟叶悠悠近着点,不就行了。
  张利民点了头,他们本来不打算走这一趟的,也是没办法了。他们的大儿子和大儿媳妇,夫妻俩都在一个厂子里工作。现在厂子亏损跟一家外资企业合并,夫妻俩都没通过考核下了岗。
  小夫妻只好搬回来,跟他们住在一起,找了很长时间,也没找到合适的工作。
  自从知道自家可能和叶悠悠是亲戚,儿子就催着他们来认亲。一心想到叶悠悠的公司里去工作,听说她还会把股份分给跟了她很长时间的员工,如果是自家亲戚,怎么也不至于比外人待遇还差吧。
  他们这才趁着假期,赶了过来,如果就这样回去,儿子肯定会很失望。
  夫妻俩第二天又去了叶家村,这一回叶老太太果断说出女儿出生的时间,还有当时包着的是一块什么颜色的布料。
  沈小花家里还留着这块包布呢,明知道这就是自己的亲妈,沈小花却一点也不觉得激动。
  张利民将带来的水果点心送上来,“小花是由她养父母养大的,她会回来找你们,也是想找到自己的根。以后,咱们就当亲戚走动,有空的话,我们会来看你们的。”
  说着便要带着妻子回去。
  叶老太太着了急,怎么刚认上就想走,赶紧拦住他们,“好歹是回来认亲的,是不是应该办个流水宴,让乡亲们都知道知道。”
  “那怎么好意思,我们一回来就让你们破费,实在过意不去,您还是把钱留着,自己花吧。”张利民赶紧道。
  谁打算自己花钱,这钱不得该你们花吗?老太太傻了眼。
  “你们不带我们去京城看看孩子们吗?”老太太也想学王桂花,住在大城市当阔老太太,王桂花可以跟着女儿女婿,她为什么不行。看看到时候,还有谁敢看不起她。
  “孩子们不知道这些事,我们还得找机会慢慢告诉他们。”张利民代替沈小花回答道。
  “我可是他们亲姥姥,有啥不好说的,不如我跟你们回去,我告诉他们。”叶老太太热心道。
  “我爱人这边还有三个哥哥呢,至少也得先跟他们通个气不是。况且这回时间真的很紧,我们还得回去上班。下回,我们请了假,再回来多陪你们住几天。”张利民带着沈小花走了,留下傻了眼的叶老太太跟叶老头。
  “他们真是回来认亲的,怎么感觉匆匆忙忙的,来了又急着要走。”叶老太太很失望。
  “一个丫头片子,认了又怎么样,还指望她给我们养老啊。你正经对叶贵好一点,对建华好一点。”
  叶老头年纪越来越大了,早就没下地,家里的地包给别人种,自己得一点钱,也就顾得一张嘴。别人家都是越来越好,只有他们家,每况愈下。哪怕他在外头再怎么不肯服输,有些事,别人不知道,自己也是能感觉到的。
  叶老太太撇了撇嘴,“知道了。”心里却明白,他们能指望上的,也只有叶贵了。
  “叶贵的婆娘,真是可恨,你不知道昨天……”叶老太太絮絮叨叨的告状。
  叶老头没有如往常一样听着,而是忽然爆发了,一拍桌子,“你还要怎么样,以前说柳满红这不好那不好,作得他们离了婚,现在石雨花替咱们家生了孙子,你又嫌不好。你要怎么样,你觉得谁好,金翠好还是胡艳艳好,你让他们来伺候你啊,去啊。”
  叶老太太一下子惊呆了,就听到叶老头不断的骂她,骂她败了这个家,骂她没有教好孩子,骂她家里又不是吃不起饭要饿死了,非要苛待柳满红母女。
  如果不是她非要刻薄儿媳妇和孙女,也不会让他现在享不到福。隔壁的新房子,王桂花在京城当富家太太养老,就连叶红心都分了所谓的股份也就是很多很多钱。而这一切,原来应该是他们叶家的,原来是该他们享受的。
  “都怪你,都怪你,现在女儿回来认亲,你知道为什么急急忙忙想走。人家昨天去小湾村打听了一下午,她知道你溺死了她的二个姐妹,她能活下来,是运气。”
  男孩又怎么样,女孩又怎么样。这个女儿在京城的大学里上班,穿着体面一看就是读过书的文化人。叶悠悠考上华大就连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