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淘金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七零年代淘金记- 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产业转型的话,是打算做什么呢?新的生产线需要的资金您准备怎么筹措呢?”
  “我们本着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
  “是什么新的产业呢,还是做器具类吗?生活用品类吗?又或者这是秘密现在不能说。”
  “是,保密,这是商业机密。”奚厂长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赶紧借坡滚下来。
  “厂里的员工一定非常信任您吧,在各方面都保密的情况下,还是非常支持您的,您接下厂子的呼声最高。”
  “我不会辜负厂子里员工的信任,一定踏踏实实做实事,为广大员工服务。”厂长擦了擦额头的汗,真是差一点啊。
  “这些员工的福利待遇和工作,有没有变动吗?需要重新考核,重新签合同吗?”
  “呃……”奚厂长刚想说不用,又赶紧打住,工厂的性质都变了,怎么可能不用,赶紧道:“是的,需要考核上岗,重新签劳动合同。”
  “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下,重新签订的劳动合同大概是什么样的条款吗?”
  “这个……目前还……”根本没影子的事,他要上哪儿去变个合同出来给记者看。
  “奚厂长不会说这也是保密的吧。”张甜生甜甜一笑。
  “更何况,按照现行的规定,劳动合同是要提前到劳动局备案的,您不可能没有准备吧。”
  奚厂长的汗,再度流下来,这个女记者怎么这么厉害。
  这样的镜头,当然没法在电视台播出,但是采访现场有不少厂子里的员工围观,毕竟记者说办公室采光不好,把人拉到了厂房前面采访。这样一来,看到现场的员工,就更多了。
  “老奚这表现不对劲啊,平常那么能说会道的一个人,今天怎么尽吃螺丝呢。”私下的议论就没停止过。
  “你们没发现,记者问的问题,全部都是实务吗?没有准备当然就回答不出来。”
  “不是说商业机密吗?”
  “这种话你也信,鬼的商业机密,要是能上电视台播,咱们能得到多大的关注,没准产品一生产出来就卖空了。这叫广告效益,对电视台保密,我看是疯了。”
  “难道老奚真的啥也没想过,那他怎么敢接,还承诺一年要达到多少利润。”
  “不可能吧。”
  大家面面相觑,不敢相信这个最合理的结果。
  “那个啥,前几天我媳妇逛街,说是在安家楼附近见着了厂长他们一家三口。你们说,他们去安家楼干啥。”
  “就不兴人家逛个街啊。”
  说完所有人都沉默了,安家楼有着好几个国家的大使馆,单独这一件事,当然说明不了什么。但如果把今天采访的画面配在一起看呢,是不是就能看出点东西来了。
  “我瞎说的,你们别想多了啊,我得回家吃饭了。”
  “我也就是胡咧咧,大家别想多了,回家,回家。”
  风一卷,这些话当天夜里在员工宿舍里静悄悄的流传,更多的细节流传出来。
  厂长的爱人最近大扫除,把家里不要的东西都送了人。
  厂长的儿子说漏了嘴,说是巧克力算什么,他以后能天天吃。
  厂长好像和之前那个打算买厂子的司徒空走的很近,还有人看到他们有说有笑一块吃饭。
  忽啦一下,奚厂长走下神坛,厂里的员工要求他说明厂子转型的问题,员工安置问题,合同问题,以及资金如何解决等种种问题。一时间让奚厂长,焦头烂额。


第155章 小别胜新婚
  奚厂长焦头烂额之际; 叶悠悠的方案再次被人提起。
  叶悠悠这一回去上级主管部门的时候; 对方的态度总算不一样了。
  “什么; 公开说明大会?”工作人员有些糊涂; 这是想干什么?
  “就是召开大会,由我们公开说明; 购买搪瓷厂以后的发展; 安置,以及相关问题。会后,还会给员工一些时间; 让他们公开询问关心的问题; 由我们作答。我们是非常有诚意的,希望能给我们一个机会。”
  “我们要有人在场。”
  “这是当然的。”叶悠悠迅速应到。
  关于这个大会; 来回折腾了好几次; 只折腾的袁大朋在公司里直骂娘。
  好不容易能够召开了,叶悠悠和袁大朋所带领的项目组一同去了搪瓷厂。
  台下坐着的还有柳满红; 不过从一开始叶悠悠就没跟她说过这些事,运作的时候也从来都是避开她。所以她其实并不了解什么,再加上她一惯不掺和厂子里的事,别人来问她什么都说不知道; 时间一长,大家也就知道; 这一位是不管事的。
  “你女儿真是出息啊; 也难怪你这些年还是老样子; 一点没变过; 享福的命啊。”坐在柳满红旁边的人,看着台上的叶悠悠,再看看下头的柳满红,满是羡慕。自己年轻时也是厂子里的风云人物呢,可是谁叫子女不争气呢,现在老了,不就是比较子女。
  “这孩子,从小日子过的苦,特别懂事,有今天都是靠她自己。”柳满红也是与有荣焉。
  袁大朋做了讲解,他的普通话说的十分好听,加上演讲时,有一种天生的激情在里头。虽然内容很多,很长,但因为都是和厂子里的人息息相关的事,大部分人还是听的津津有味。
  关于员工的安置,袁大朋说的非常详细,大家也都是竖起耳朵来听,生怕漏掉了一个字。虽然有人满意,有人不满意,但是至少,这份方案的态度是摆出来了。
  不像之前要么直接拿钱买断,什么都不管,要么就是厂长不知道怀着什么心思,什么未来的想法都没有,也不知道是想把大家带到什么地方。
  这份方案的未来目标,大家的安置,如何安置,什么样的情况怎么安置。资金从哪里来,谁来监督,都做了详细的说明,让人几乎挑不出毛病来。
  但还是有人站出来嗡声嗡气道:“要是你们故意卡着我们,说我们都不合格,不适合上岗呢。为什么非要考核,直接安排岗位不就行了。”
  这一说,引来一大片人的附和。就是呀,他们都是多年的老职工了,还得考核才能上岗,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叶悠悠站了出来,“因为这个社会环境已经不一样了,虽然很多人接受不了,但事实就是这样。我不想说好听的话,哄着大家,骗着大家,因为好听的话,大多都是骗人的话。你们现在需要的是切实的解决问题,而不是继续活在谎言和欺骗里。大家有多长时间没发工资了,生产线有多长时间没开了。还要想回到过去,有意义吗?”
  “更何况,你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是读过书,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员工。难道你们觉得,不能胜任我们所提供的岗位?”
  “那当然不是,我看过了,超市的工作也很简单,有些人年纪比我们还大呢。我的意思是,你们会不会故意卡我们,让我们上不了岗。”说话的人很不服气,认为叶悠悠在避重就轻。
  “那我也想问你,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的超市,物业公司,都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同样的条件,同样的要求,同样的工资,谁合适谁来。为什么在同等条件下,我卡住你们的上岗资格,然后再费力去登广告,去招聘别人呢,我又省不了一分钱工资。”
  下头坐的人都笑了起来,这倒是的,什么岗位什么工资,人家定好的事。不招你,招别人不也得出这么多钱吗?
  不得不说,总有这么别扭的人,也不知道脑子里在想什么,好像全世界的人闲着没事干,都在琢磨着怎么害他。
  说话的人摸摸脑袋,倒也坦然,“这个回答我觉得很满意。”
  “明明你问的是废话。”下头有关系好的同事嘲笑他,一推一搡的,气氛反而变得好了。
  又陆续有人站了起来,不管是叶悠悠还是袁大朋,都是镇定自若的应对。
  对于有些刺头明显无理的问题,叶悠悠直接怼了回去,“如果像你想的那样,企业都是来干慈善的,干不了半年就得亏损关门,你们是不是又得重新出去找工作呢。”
  晚上回到家,柳满红不停的往女儿碗里夹菜,“当时你回答的那么强硬,我还以为大家会生气呢,结果你猜大家说什么?”
  “说什么呀。”惠惠在一旁歪着头,一脸好像听得挺懂的表情追问。
  “大家说呀,你姐姐威武霸气,是个干大事的人。有些人,就是不能惯着的。企业赚了钱,员工才有工资发不是。”
  “姐姐好厉害。”惠惠放下筷子拍手,“我以后也要和姐姐一样厉害。”
  “先从考年纪第一做起。”柳满红顺手就给她加了压力。
  “再见。”惠惠端起碗,“吃饱了才有力气学习,所以应该是从吃饱饭开始。”
  “咱们惠惠成绩可好了,长大了肯定跟你姐姐一样厉害。”王桂花给惠惠夹菜。
  叶悠悠听着家里人说话,露出微笑,今天的说明大会,她恩威并施,效果看起来还不错。
  她该办的事都办了,最后是什么样的结果,她已经无法左右了。袁大朋隐讳的提醒过她,是不是应该打点一二。
  也许应该吧,但她不愿意。
  一旦打点形成习惯,这个习惯就会成为他们身上的烙印,再想洗掉,便难了。更何况,她也不愿意成为别人眼中的肥肉,谁逮着就想啃一口,薅下一层好处来。
  也许会更艰难一点,也许会更慢一点,但是艰难不怕,慢也不怕。重要的是,自己的根基干干净净。不会有一天她站得高高的,地下的基石忽然崩裂,到时候爬得有多高,摔的就有多惨。
  不过该盯牢的,还是得盯牢,该争的还是得争。只要是在不违反法律和良心的情况下,她还是有许多手段可以施展。
  袁大朋得到了最新的消息,“听说上级主管部门受到了施压,估计还是奚厂长的赢面大。”
  “是吗?”叶悠悠笑了笑,“可是不到最后谁知道结果呢。”
  厂子里传开了,老奚还是会接下厂子,这下就连之前对叶悠悠还有所怀疑的人都慌了。对叶悠悠有所怀疑,是以为他们的时间还很多,可以慢慢讨价还价。可是真的要给了厂长,他们该怎么办呢,厂长可是什么方案都没有。
  事情刚传开几天,又出了一桩事,这回是厂子里的员工直接电话给了张甜生,当时她来采访时留下过名片。
  “我有很重要的消息,希望记者同志能够来一趟。”
  张甜生带着摄像机来的,面对摄像机的,是家人的小孩子。
  “这事说起来有点丢人,是我家孩子去他家玩,小孩子到处翻翻捡捡的,看到抽屉里有三个小本,里头都是弯弯曲曲的字,以为是什么小人书就翻看了一下。孩子回来跟我们说,我是越想越不对劲。”
  张甜生仔细问了问这家的孩子,三个小本长什么样子,是什么颜色,最后得出结论。这三本,是护照无疑。
  如果只有厂长一个人的护照,还可以说是去考察或是参加商物活动。但一家三口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考察活动是能带老婆孩子一起的,加上厂长的老婆刚买了一个超大的行李箱,放在一起,实在让人不能不怀疑。
  不过小孩子偷看的事,总归不是值得宣扬的事,这家人便只敢告诉张甜生,不好意思出去说。
  “放心吧,我肯定给您保密。”张甜生承诺。
  张甜生又接到了报料,说是厂长的户口,多了一大笔钱,一个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
  这年头的记者还是很有能量的,她当即觉得自己可能挖到了一个大料。顿时浑身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起来。
  京城的电视台竞争更加激烈,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也更让人头痛,但张甜生的想法很简单,或者说她从少年时得到的教训就是,专注于自己的事,而不要被任何其他的事打断自己的节奏。
  想要赢到最后,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专业能力说话。否则就算机会来了,你也抓不住。有些事,可以靠关系,但关系不是万能的,始终有些事,你只能依靠自己。
  “这条线索必须跟下去,如果挖出料来,很有可能是件大事。”
  叶悠悠知道张甜生已经根据这条线追察下去,也没有完全放心。
  这个时候,她必须求助于辛墨浓。
  “这条线索交给张甜生倒算是互惠互利,不过司徒空这个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我怕张甜生有危险,这样,我找人跟着司徒空,一旦他有异动,会有人及时跟你联络。”
  “他敢对记者动手。”叶悠悠不敢相信,这胆子也太大了吧。
  “这样的人,什么事不敢,你可别小敢他。”司徒空这个人,如果说非得有个匹配的形像,那么用亡命之徒来形容他,再合适不过。
  “你那边的官司怎么样,什么时候能判。”
  “我呆在这里,不光是因为官司,主要是项目收尾到了后期有很多手续要跑。”辛墨浓也趁机,在这里多认识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