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无论男女,个个都送去学堂读书,男女接受相同的教育,几年下来,大家发现女孩子成才的几率也大,不比男孩差。”
灾难过后,总会出现一些无父无母的孤儿。穿越者皇帝把这些孤儿全部收养,从内库掏出银子,为他们成立单独的男女混合学堂,花费大价钱教他们读书识字,学习各种本领,以后这些孤儿才是穿越者皇帝最坚定的支持者。
季无病和严日初一听,手中的动作不由自主地慢下来,低头沉思。
大家不再说话,继续埋头干活。
没干多久,穆子期见时机已到,好友们已经体验过了,又见两人脸上被晒红,额头已经出汗,就笑道:“我快干完了,中午我们自己煮饭,家里没什么菜。这样吧,你们回我家拿上鱼竿,跟我弟弟他们去河边钓鱼。”
“真的?好,我最喜欢钓鱼了。”季无病喜静,不爱动弹,更不爱出门,以前他父亲都是把他叫出去钓鱼,“对于钓鱼,我颇有些心得,你们等着吧。”
“好吧。”严日初看了看四周,发现的确如此。因为是在两棵荔枝树的空隙种花生,所以都是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现在泥土湿润,穆子期的动作极快,就只剩下两块地没有拔了。
把他们俩打发后,穆子期松了一口气,等把草拔完,他把手套摘下来,顺便到水潭里洗手,结果发现水里不知从哪里跑来几条有中指长的小鱼。
他看了看之前种植的篱笆,也不在意,这么小没什么肉,要不是有篱笆挡着,估摸着早就被村里的孩子抓走了。现在不抓,留在水里养养,指不定会长成大鱼,嘿嘿。
下山的时候,穆子期捋了几把枸杞嫩叶,他家种的枸杞已经快四年了,听说今年会进入盛果期,希望如此,毕竟家里人都喜欢用枸杞煲汤或泡茶。
回到家,穆子期开始淘米煮饭,刚升起火不久,村里的小伙伴们就陆陆续续找上门。
“大郎,你说我能顺利考上初中么?”袁叔兴有些迷茫,帮他提了一桶水进厨房。
“肯定能,你现在的成绩不错,你考不上的话,整个芙蓉小学就没有多少人能考上了。”穆子期很是肯定。
说来也是奇怪,自从袁二郎也就是袁仲兴去当兵后,家里的活一下子压在袁叔兴身上,穆子期本来以为他会顶不住压力退学,让袁二郎白白付出,没想到过了一个月,大家就发现袁三郎变了。
他之前是任劳任怨,对于家里偏心大郎和四郎似乎无动于衷,可一个月后,大概是太过于劳累,或者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怨愤,有一天他直接把饭桌给掀了,竟然把冷嘲热讽的袁四郎的头打破了。
之后,袁叔兴不再起早贪黑干活,下午回来也不会主动去农田做事,反正袁四郎做什么活他才跟着干,除此之外,就是整天就往山里跑,挖草药、砍柴……凡是能挣钱的他都干。
而在学堂,他比以前学习更加刻苦,成绩蹭蹭蹭直上,等穆子清转去县城后,他的排名已经升到全年级第二名,五百文钱的奖学金足以让他交清学费。
总之,那段时间的袁家一团乱,天天都有人吵架或打架,让村里人攒了不少谈资……大家都说袁三郎被刺激到了,整个人变了一个模样。穆家远在县城,仍然能听到袁家的八卦。没办法,村民们太热心了,加上有陈香在,想不知道都难。
“我就是有些担心,怕在考场上发挥不好。”袁叔兴重重叹了口气,随即晒得黝黑的脸上露出欢快的笑容,“大郎,你之前说得对,自己有实力,别人才会认真听你说话,一味的退让并不能带来善意,我现在觉得日子过得可真好,真的,从来没有这么好过。现在我就希望,我二哥在军中过得好,没有人欺负他,他在军中能多留几年,以后退伍回来可能官府有安排。”
现在他总算是明白了,在这个家里,二哥为他做了许多事。
穆子期微微一愣,他和对方说过这类的话吗?他不记得了。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相互的,不能一味地付出,否则别人也不会珍惜。”穆子期微微颔首,其实对于袁三郎的改变,他是高兴的。
听说袁家的其他人现在不得不下地干活了,没办法,袁三郎不做了,他们也不做的话,请人帮忙可是要付出很多工钱的。最重要的是,眼看着袁三郎的成绩越来越好,为了以后可能出现的好前程,袁宏图等人对他的态度是越来越亲切,不像以前,非打即骂。
别人都说袁三郎是鬼上身,或者受了什么人的挑唆,这才变了个样。但在穆子期看来,这是长期压抑的结果,以前还好,有袁二郎陪着,袁三郎虽然同样干活,感觉肯定不同。后来袁二郎走出去了,家里干活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他自己身上,再加上有袁大郎和袁四郎鲜明的对比,他又一直念书,思维肯定和以前不一样,久而久之,能不爆发吗?
说到底,板子打在自己身上才叫痛。
以前袁二郎为他承担一部分农活,他不痛不痒,轻易屈服在袁四郎的威胁之下,现在不同了,干农活的劳累穆子期可是深有体会的,有时候全身酸痛,身体和精神都很是疲惫,偏偏就是睡不着,眼睛刚闭上就不知不觉睁开,很是折腾人。
时间一长,干重活的人心情自然不好,容易爆发。
这种分析穆子期自然不会说出来了。
此时袁叔兴应了一声,接着不顾穆子期的劝阻,硬是帮他们家把菜地的野草给拔掉了。
“等下午我再拿荠菜卖给你们。”袁叔兴笑道,推开竹门准备回家,“做这点活不算什么,我还没有感谢你们家买下我的东西呢。”
他偶尔上山能抓到一两只野物,或者捡到一些野鸡蛋之类的。一般情况下,他都是拿去饺子馆换钱,穆家从不挑挑拣拣,都是按照市价来,这让他很是舒服。
“咱们是互惠互利,都是按照买卖的规矩来,不值得什么。”穆子期朝他摆摆手。
今天的穆家格外热闹,袁叔兴刚走不久,毛田宝就上门了,还拿着几条黄鳝,大约有一斤重,“大郎,这是你喜欢吃的黄鳝鱼,我昨天正好在田里抓到一些,已经放在桶里养了一天,泥已经吐干净了,可以直接烧。”
“不用了,你们留着自己吃。”穆子期赶紧推辞,虽然黄鳝费油,可这是荤腥啊,大家都喜欢吃。
“反正不值钱,都是自家田里抓着。”毛田宝脸蛋涨得通红,有些羞涩地低头,“我娘说要给的。”他们家的鸡蛋、鸭蛋和玉米等东西都是卖给穆家,省了不少力气。
穆子期无奈,只好收下,笑道:“谢谢你,嗯,正好可以做个黄鳝粥,可以补气益血,强筋骨。对了,阿宝,你最近学业如何?中午我们没事,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一起探讨。”这是常有的事,每次他和穆子清回村,村里的小伙伴们总会上门请教问题,他已经习惯了。
村里的孩子,除了穆家兄弟,成绩最好的就是袁叔兴,只是他整天忙于挣钱,很少搭理其他人。
“好,我一定来。”毛田宝一听,眼睛亮晶晶的,他比穆子清、袁叔兴等人迟一年上学,现在才是三年级,成绩不错,处于中上游,主要是算学课学得不好,拉低分数,拖了后腿。
送走毛田宝后,其他小伙伴陆陆续续又来了几个,帮忙整菜切菜烧火,这样一来,穆子期很快就把黄鳝粥煮好,结果他们个个都跑回家了。
穆子期笑着摇摇头,吃饭时间,村里人很少会串门。
他没等多久,严日初他们总算回来了,满载而归。
第65章 考试来临
“你们总算回来了; 我真担心你们下河玩水。”穆子期迎了上来,见穆子清手里拎着一只处于昏迷状态的野兔; 再看旺财摇着尾巴跑前跑后,语气很是肯定; “这兔子是旺财抓的。”
“对的。”穆子清神情兴奋得很; “在半路我们就遇上了,旺财真是好样的; 我看过它的肚子,发现里面鼓鼓的; 看样子已经吃过了。”这意味着这只野兔可以全部装进他们的肚子。
“不错。”穆子期一笑,又看向季无病手里的木桶,见里面有几条一斤到两斤重的草鱼。
“四条!”季无病有些气喘,伸出左手做了个手势; “我就说我的钓鱼技术不错; 呵呵,我可是从小就开始钓鱼。”
“他是比我厉害。”严日初拿着鱼竿和小锄头; 有些沮丧,自己一条都没钓上来,没面子呀。
穆子期呵呵一笑,接过季无病的木桶; 嗯,的确是有点沉,难怪季无病觉得疲惫。
进入院子,其他人在水井那里用皂角洗手洗脚; 穆子期则在盘算该做些什么菜。
三人同岁,加上一个十二岁的穆子清,正处于发育期,大家的肚子相当于一个无底洞般,等吃完黄鳝粥,大家的肚子还能再塞得下。
严日初和季无病不会做菜,穆子期嫌弃他们碍手碍脚的,干脆就让他们去后院生火烤鱼,他自己则杀兔剥皮。
因为是野兔,肉会比较柴,穆子期将兔子洗干净剁成块时,会故意剁小一点,再把家里的调料找出来,放入花椒、辣椒、葱、姜、蒜等调料,没过多久,小小的厨房里就传出一阵阵肉香味,馋得严日初和季无病鱼也不烤了,直接围着灶台团团转。
“什么时候能吃呀?”严日初暗暗吞了下口水,这味道可真香,又忍不住赞道,“子期,我发现你会做的事情真多,会包饺子,会下厨,这厨艺,我敢说可以去开饭馆了。”
“这是我舍得下料的缘故,再说了,我做过不少次红烧兔肉,已经有了经验。”穆子期推开他凑在旁边的脸庞,“还要放料酒和桂皮,等放了清水,大火烧开再炖半个时辰,就能吃了,现在还早呢,你就是想吃也嚼不动,肉柴得很。”
“可它就是香啊。”严日初很是委屈,指指自己的肚子,“我又饿了,想吃肉。”
于是,趁着炖肉的功夫,几人把两条鱼都烤来吃了,等红烧兔肉做好,穆子期从后院的鸡笼里摸出几个鸡蛋,动作迅速地炒了几样菜,主要是烫了个鸡蛋枸杞嫩叶汤、凉拌荠菜、蒜泥婆婆丁等,花费的时间很少。
期间刘延舟终于从地里回来了,他们家的大蒜今天开始挖,忙得脚不沾地,连带着刘延萱也跟着忙活。
穆子期把一小碗兔肉分给他,问道:“你们家请了谁帮忙挖?”
“先不请,我们家只有四亩多的水田,我先干几天,实在不行再请人。”刘延舟笑了笑,已经十八岁的他除了眉宇间残留着几分稚气,从身材看已经成年了,整个人很是壮实。
自打刘延知从军后,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全都担在他的肩膀上,刘延舟整个人一下子成熟许多,即便学业只保持中游,但穆子期知道,这个家他是撑起来了。
“读初中吗?”穆子期询问。
“嗯,考得上就读。”刘延舟笑得露出一口白牙,“我大哥半年从军中寄一次钱,家里的银钱够了。”他们家免税的时间可以延长三年。
“那挺好的,我听说有人给你说亲了?”穆子期说到这里就笑了起来。
“你的消息可真灵通,不过能不能不提这事?”刘延舟微黑的脸庞涨得通红,瞪了穆子期一眼,“我可不会那么快就成亲,成亲有什么好的?烦人得很。”
自从村里的光棍们一一成亲后,清溪村的女人一下子多起来,有时会吵个架说个八卦什么的,他哥在军中做了个芝麻大小的什长后,村里的大娘们一下子对他热情万分,闹得他头疼。
穆子期哈哈一笑,不再多说了,忙挥手道:“好吧,不说你了,赶紧拿回去,免得菜都凉了。对了,你告诉刘妹妹,如果家里实在忙,她可以在家多待几天。”这次刘延萱一连休了三天假,他怕时间不够用。
“行,我知道了。”刘延舟朝季无病等人微微颔首,很快就离开了。
“这位刘二郎才读四年级么?”严日初有些好奇。
“嗯,我们是逃荒过来的,到了清溪村才开始进入学堂,只能从一年级开始读起。”穆子期解释了一句,“你问无病就知道了,芙蓉镇小学的学生年龄参差不齐,大大小小都有。”
季无病点点头。
严日初翻了个白眼:“我当然知道镇上小学的情况,只是我原先以为他没上学,毕竟他看起来不像一个学生,没有书卷气,反而看起来很英武。”
“他自小练武。”穆子期点到为止,忙道,“快吃饭了,待会菜凉了不好吃。”
汤足饭饱后,季无病和严日初彻底对穆子期的厨艺服气了。
“技多不压身。”穆子期淡淡说了一句,这都是逼出来的,不说也罢。
饭后,几人在院子的果树下散步消食,等差不多后,村里的小伙伴们就拿着功课上门了,穆子期兄弟熟门熟路地指挥大家搬出桌椅,开始给他们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