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的硝烟弥漫,第一排一轮齐射之后,立即从两侧迂回到后翼,填装子弹,第二排又开始齐射,然后是第三排,以此类推,两翼再远的地方,一直有两百名骑士严阵以待护翼着射手们。
刚才火、枪兵们所有的动作,这回大家都看明白了。
待硝烟散尽,南大营众人看着峭壁上那一排排整齐的弹孔,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半天都没人说话。
反观火、枪兵们,策马奔回来,把火、枪换成了弯刀,又变成吊儿郎当的模样了。
这时有人低声问:“老齐,这回怎么样,还有几分把握?”
老齐呼了一口气:“奶奶的,还有个屁的把握。老子要是在战场上真遇上了这样的大军,绝对有多远跑多远呢。”这还打个屁啊,这根本就没有任何打赢的希望啊。
从前他们认为高水之战是火、枪营吹出来的,什么五军营没有丝毫还手之力,他们根本就不信,可是现在他们见识过火、枪兵的厉害之后,他们都信了。
一时演练完毕,众人回到中军大帐,将领们看向萧少珏的目光又自不同。这些行伍出身的丘八,最瞧不起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公子哥,想让他们低头,也简单,只要你比他们更强更狠。
昨天萧少珏用酒量教训了他们,让他们不得不服,拉近了和他们的距离,刚才有用火、枪营好好给他们上了一课,让他们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军队。
他们已经彻底被萧少珏折服。对他也开始发自内心的尊敬。这种尊敬,单靠他皇子的身份地位,是绝对不能得到的。
众人在营帐中坐好,好半天还是鸦雀无声的。他们真被萧少珏带来的火、枪兵给震住了。
欧阳大统领咳嗽了一声:“王爷,今日本将真是大开了眼界。”
萧少珏笑了笑,当初火、枪兵刚刚训练出来的时候,他的表情也没比在场的各位好多少。
欧阳大统领道:“咱们军营里,不兴那些虚套子,您来南大营,到底有什么吩咐,请说吧。”
于松精神一震,终于开始说到正题了。
萧少珏道:“我是来给大家送银子的。”
高级将领们一阵哄笑,“王爷您可真会开玩笑。”谁不知道衡州灾情严重,赈灾用多少银子都不够使的,还能给他们送银子。
欧阳大统领笑道:“您就别逗我们了!”
萧少珏坚持:“我真是给你们送银子的,你们怎么就不相信呢!”
“您来真的啊?”欧阳大统领也感受到了他话中的诚意。
萧少珏想了想,绝对不和他们绕弯子,“当然,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大统领能把南大营吃不完的粮食匀给我们一些。”
萧少珏刚说完,欧阳大统领面露难色,还是一口拒绝了,“这不可能!那是兄弟们的口粮,绝对不能出让。”去年南大营闹粮荒,是真把高层们给闹怕了,谁都不想上次的事情重来一遍。
萧少珏似成竹在胸:“大统领先别急着拒绝。本王既然来到这里,就有一套完整的方案,既能解了衡州的燃眉之急,也能有利于南大营的发展,用我的一位幕僚臧先生的话说,这叫双赢。”
他清了清嗓子,侃侃而谈道:“南大营如今存量有大概二百万石,分布在八个巨大的粮库内。对不对?”
欧阳大统领苦笑道:“您还真是了解得门儿清。”
萧少珏笑笑:“这两百万石粮食,当时由各州运抵南大营,每一笔都是经过本王之手的,我能不清楚吗?南大营这些士兵,保证士兵的训练量,每天有一万石的粮食就足够了,两百万石粮食够你们吃大半年了。而现在是七月,到了九月,新粮下来,又会有源源不断地粮食供应过来,这样满打满算还有两个月,有六十万石的粮食就足够你们用了,剩下的粮食,你们完全可以卖给总督府。我们愿意出两倍的价格购买,也就是二两银子一石。”
欧阳大统领道:“六十万石万一不够呢,我们不能冒着兄弟们饿肚子的危险,和你们总督府做生意吧?”
萧少珏神色不变:“大统领考虑的周到,那我们给你们多留些粮食,只买你们一百万石的粮食。如何?你们拿到这些银子,换装也好,扩军也好,全随你们,就是你们把钱给兄弟们分了,也没关系,都由本王一力承当,向父皇禀告陈情。今年的新粮收了,还是免费支应给你们,朝廷分文不收。”
萧少珏就管着兵部呢,这些事情他自己完全可以做得了主。
众人面面相觑,二两银子一石,一百万石就是二百万两银子,虽然现在黑市上的粮食价格原原不止这么点儿,但是他们真去黑市销粮,也不可能一下卖掉一百万石粮食,拿到这样一笔巨款。而且有萧少珏的背书,这些银子直接就洗白白了,一点风险都没有。萧少珏的话刚才说得很明白了,这些钱就算在座的将领们全都给分了,他也不多说一个字。
千里做官只为财。不少人都有些心动了。
不过也有老成持重的人表示了不同的意见。其中一位姓宋的副统领,南大营的二把手就说话了,“这件事还是有些冒险。一是咱们不知道今年各地的收成如何,万一今年歉收,缺粮,咱们让兵士们喝西北风去?再者朝廷运粮一向慢吞吞的,户部和兵部的官老爷们一向不好打交道,这些都存在着很大的变数,还有皇上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咱们这些丘八们可一点都猜不到。”
欧阳大统领点了点头,万一萧少珏嘴上说得好好好,皇上根本就不同意这么干,岂不是把在坐的人都坑了。
萧少珏笑道:“宋统领不必担心,这么多年以来,南大营的军粮都是优先押送的,你们想想,哪一年不是足数把粮食运过来的?朝廷断了谁的,也不会短了你们的,还指望着你们对付大梁不是吗?况且在中枢不是还有本王呢吗!本王可以给你们写下保证书,军粮最先保证给你们。”
欧阳大统领道:“王爷的信誉一向良好,这谁不知道,保证书就不用写了。”
众人纷纷附和,“是啊,咱们信不过谁,也不会信不过王爷啊!”
萧少珏点了点头:“至于父皇那一边,你们也大可放心,我今天出现在南大营,父皇是完全知情的。”
他拿出一封信来,交给欧阳大统领让他查看。欧阳大统领翻了翻,居然是萧少珏写给嘉和帝的密信,萧少珏将他要去南大营买粮的打算全都全都写了进去,并没有丝毫隐瞒,并且有他对整修汉水河堤的建议,皇帝最后给他批了一段话,大致的意思是叫他放心大胆去做,他全力支持云云。
欧阳大统领看完了这封信,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他彻底放心了。
他把信传了下去,高层们一一看了,“这就没问题了”,他们最担心的还是皇帝的态度。
于松趁热打铁道:“南大营处于潮湿之地,粮食不易保存,每年都有不少储存的军粮烂掉。且粮食放长了,口感会差很多,士兵们也都不爱吃。与其把粮食放在那儿烂掉,何不开仓放给当地百姓,多救几条人命,也能得些银子分给兄弟们,他们背井离乡在这儿一呆就是五年十年,也着实不容易。况且衡州和南大营唇齿相依,哪一次和大梁的战斗,咱们衡州的老百姓不是节衣缩食尽力支援南大营,这次衡州有难,南大营能看着不管吗?绝对不能啊!”
这番话说出来,又有不少人动摇。
“于总督说得有理。”
“咱们南大营也不是忘恩负义之辈!”
萧少珏看了于松一眼,满是赞许。姜是老的辣,道德绑架,这话说得到位!
此时南大营百分之八十的人都被说服了。只有几个老成持重的,还在保留意见。
萧少珏看向欧阳大统领道:“大统领,你拿个主意吧?”
一时间众人的目光全落在欧阳大统领的身上。
他沉吟了片刻,缓缓道:“说来说去,南大营的兵是皇上兵,是朝廷的兵,咱们辛辛苦苦在这里驻守,为的就是让皇上放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如今衡州灾荒严重,咱们有能力帮自然要帮一把,不能咱们吃香的喝辣的,让父老乡亲们活活饿死。”
一开口就把基调给定了下来。于松大大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这件事成了。
☆、第316章 功绩
“这个忙,咱们南大营帮了。”欧阳大统领狡诈地一笑道:“不过,本将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请王爷一定要满足。”
“欧阳大统领请说!”萧少珏小心翼翼地,生怕中了他的圈套似的。
欧阳大统领哈哈一笑:“很简单,袁副将和他的火、枪营,既然来了,就不要走了,本将军想把他们留下来,好好教导南大营的儿郎们。”
袁副将立刻瞪大了眼睛看过来。
欧阳大统领道:“放心,袁副将在我这里,我绝对不会亏待他,我南大营还有一个游击将军的缺,若他肯留下,这个游击将军就是袁副将的了。”
游击将军是正四品,袁副将才是从五品,可谓一步登天。
萧少珏朗声大笑:“我先替老袁谢谢你。不过火、枪营是我辛辛苦苦练出来的,绝对不能让,这没得谈。”萧少珏一口拒绝。这一千名精锐,的确是花了无数心血训练出来的,让他一口让出去,他的心也要流血。
“一千都不行?”
“不行!”
“王爷可是带了三千火、枪兵前来的。”这一千火、枪兵不光战斗力惊人,那种训练方法,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欧阳大统领能从中偷师,日后也依样画葫芦打造一支无敌的军队,才是赚大了。因此对这些枪兵他势在必得。
他开始和萧少珏讨价还价起来。“王爷也不缺这一千人,就把他们给了我吧,二百万两银子,我愿意让出一成来。”
一成就是二十万两,听得在坐的高级将领们肉痛不已。
萧少珏道:“本王也不要这二十万两银子,不如这样,大统领借给本王两万人,本王只用两个月,用完还还给你,这一千名火、枪兵本王就当做是租金,送给南大营了。而且,这两万人,本王不白用,每一名士兵每个月本王给他们二两银子。”
欧阳大统领吃了一惊:“您要他们这些人做什么?”
“修河堤!正好缺少一部分劳工,没有比军队有纪律性和听指挥的劳工了。”
“这件事可没有先例!”
“父皇那边不成问题。”
欧阳大统领犹豫了片刻,到底架不住火、枪兵的诱惑,一咬牙:“成交!”
两人各自伸出一只手,紧紧相握。然后一起大笑起来。
“合作愉快!”
萧少珏道:“若是大统领首肯,我希望您再派一个人统领这两万兵马。”
“谁?”
“李玉李将军!”
“好!”
买粮和借兵这两件大事谈妥,萧少珏拒绝了欧阳大统领的热情挽留,当晚离开南大营回到衡州城。
衡州那边还有千头万绪的事情等着他去处理呢。
路上,于松坐在马上感觉甚至没有来时那么累了。南大营之行收获颇丰,赈灾的难题基本全都解决了,他自然心情轻松。
他笑着对萧少珏道:“王爷,下官今日算是服了您了。”
萧少珏挑了挑眉毛:“怎么?”
于松道:“做您的手下,日子不好过啊,您把什么事情都替我们做完了,哪还有我们存在的意义?”
根本就不需要他出什么力,喝酒,萧少珏一个人把南大营所有的将领全放倒了。谈判,他一张嘴把所有人都给说服了。于松这一趟完全是打酱油,基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萧少珏笑道:“本王可是给你于总督留下了足够的施展空间的,接下来,和南大营交接,接受他们的一百万石粮食,将赈灾钱粮分配给各府各县,以及督促各府重新整修汉水大堤,哪一件事都是繁杂无比的,还要靠你于总督协调调度呢。”
于松听了大为振奋:“王爷放心,下官一定把这些事办得妥妥当当的。”只要有活干就好,有活干,就有功劳可拿。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衡州的赈灾活动搞得风风火火,无数的粮食和银子发到受灾的老百姓手里,得到了救济的百姓也停止盲目向外迁徙的脚步,留了下来,在当地官府的带领下,积极开展自救。毕竟是故土难离,只要在故乡还有一线生存的希望,谁愿意背井离乡,向人生地不熟的外地流窜呢。
汉水河堤的重修也以一个非常可怖的速度进行着。
消息一个接一个地传回京城。嘉和帝一开始还替萧少珏捏着一把汗,毕竟萧少珏的很多法子都十分另类,是从前根本没人用过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他是对的,他的法子也是行之有效的,甚至是比从前的法子好上许多倍。
嘉和帝大为欣慰。谁说老九不通政务,瞧瞧,衡州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