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室掌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皇室掌珠-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分隔线————————————————
  建兴十年十一月十六,大乾北方的逐州、长州和新河府三地发生大规模地震,地震波及到附近的三州四府二十三个郡县,民房倒塌无数,受灾百姓达到数万人。这是大乾立国以来第二次如此大规模的地震。
  从古至今,历朝历代,无论哪个皇帝都对这样的天灾最是头疼。不知道什么原因,每凡发生地震、洪水这样人力不可抗拒的天灾时,就会有人说这是因为帝王犯了错,上苍动怒才降下灾难示警。接下来的就是看帝王如何弥补自己犯下的罪过了。
  当然,这种说法不是所有的人都信,尤其是那些自认圣明的帝王,可是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过错。无奈,该有的姿态是一定要有的。
  这样的大事是不可能瞒着身为皇帝的白皓博的,只是没人敢直接告诉他就是了,皇上的身体情况谁都知道,天晓得他听了这样的消息会不会惊得厥过去。于是,白皓远和几位重臣商量之后,带着几位医术精湛的太医去了朝阳殿。
  事实证明,他们的担心绝对不是多余的,虽然白皓博听了地震的消息并没有当时就昏厥过去,但是他的脸色极是吓人,好在太医早有准备,否则还真不一定会如何。
  三日后,白皓博带着左右丞相、六部九卿、御史等文武百官,自然还有宗室代表,加起来能有近两百人,一起到皇室宗庙祭拜。
  此时外面正是滴水成冰的天气,对于旁人来说倒还罢了,于体弱的白皓博来说可是遭了大罪。即使穿着厚厚的皮裘大衣,宗庙里也早就到处都摆满了炭盆,一跪就是两个时辰,等到仪式结束的时候,白皓博已经冻得面色青白,腿脚也不好使了,在内侍的搀扶下才吃力地站了起来。
  最后,还是白皓远将他抱上了御辇。自然,待回到朝阳殿,立马就传召了太医前来诊治。
  热热的一杯参茶喝下去,白皓博的脸上才有了一丝血色。
  “众位爱卿可有良策?”精神不济,白皓博实在没有心情跟这些大臣绕圈子,索性直接开口问道。
  暖阁内,众位大臣都看向右丞相赵文山,新官上任的左丞相李元光也不例外。
  见众人都看着自己,赵文山只好硬着头皮上前。这时候,他无比怀念老丞相谢承平在的时候,若是老丞相此时还在朝中,哪里需要他如此为难。
  赵文山先是略想了想,遂向皇帝拱手道:“皇上,微臣以为,此时倒是不必急着自省,当务之急还是该尽快确定如何组织人员赈灾。这次受震灾的地方多达二十三个郡县,此时又正是寒冬,加之今年冬天比往年还更冷些,若是地方上赈灾不利,怕是到时候会有不少无辜百姓冻饿而死。”
  白皓博听了不由点点头,叹息一声道:“自然是要赈灾,且此次赈灾力度要大于往常。朝中其他的事都可以暂缓,此时赈灾才是重中之重,诸位爱卿商量一下,尽快拟出一个章程来。朕这些日子精力不济,赈灾所需的财务人力,诸位爱卿与瑞王商量着办。”
  “臣等遵旨。”瞧皇上此时的样子,怕是也经不起操劳,白皓博将赈灾的事全权交给瑞王爷倒也是在众人意料之中的事。
  过了片刻,便听白皓博又继续说道:“至于自查自省,朕自登基以来不敢说自己是明君,但也是兢兢业业,时时不敢懈怠,唯恐辜负了江山社稷。此番灾害倘真是上天对朕的警示,朕自当在宫中勤思己过,诸位爱卿回去深思熟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臣等惶恐。”众大臣齐声喊道。皇上都说了要勤思己过,做人臣子的哪里还敢说自己无错。
  白皓博看看跪了一地的大臣们,缓缓说道:“各部除却赈灾的章程,还需得拟出一个奖惩的法子来,历次赈灾的款项多有地方贪墨侵吞,天灾无常,人祸却是可恨,此次赈灾若查处有人贪墨,需得重惩,无论牵涉到何人,官职如何,一经查实烟尘不待,绝不姑息。”
  “臣等遵旨。”白皓博的话音刚落,众臣便忙恭声道。
  此时白皓博已经是疲惫不堪,便挥挥手让众人都退出去了。
  

☆、赈灾北方

  果然,经过这日的一番折腾,白皓博转日就又病倒了,虽然只是小小的一场风寒,但对于白皓博来说怕是最少得在床上躺个十天半月了。
  薛皇后亲自服侍白皓博喝下温热的汤药,又拿了一只软枕放在白皓博身后,扶着他靠坐在榻上。
  “朝中的事如今有瑞王爷处理,皇上就该安心休养,瑞王爷定能办得妥妥当当的,皇上放心就是了。”薛皇后看着白皓博心疼的说道。不过才刚两日功夫,白皓博整个人就消瘦了一圈。又因为日日喝药的缘故,胃口也不好,根本吃不进多少东西。
  白皓博听了薛皇后的话就只是笑笑,并没有说什么。需知道,皇后一样也是女人,自然免不了如寻常妇人一般有唠叨的时候。白皓博可是知道,这时候他若是说了哪句让皇后不爱听的话,那接下来他就得准备好听皇后长篇大论一番。所以,他明智的没出声。
  之所以你没听说过帝后拌嘴争执的,要么是因为皇上和皇后没空,要么就是皇后不敢惹皇上。显然,这对从小一起青梅竹马长大的帝后是例外。白皓博知道,若是说了哪句话不对惹到薛皇后,那绝对是要有几天脸色看的。
  “我知道皇上的心思,是怕瑞王爷初掌大权百官不服,只是我虽身处后宫,这些日子也多少听到些风声,不是说大臣们并未为难瑞王爷吗?”薛皇后一看白皓博的神情就知道自己说的不对了。
  “哪里那么容易,当年我初登大位能够压服群臣,是因为有姑姑在旁,那些大臣才不敢造次,就是宗室也多是顾忌姑姑,否则那些人哪里会服我一个小孩子。”白皓博瑶瑶头,“我也是想着过一阵子,至少等皓远在朝中有了威信才好。”
  “既然是这样,那我也不拦着皇上,只是身体要紧,皇上也要量力而行。”薛皇后也知道白皓博的脾气,他决定的事是谁也劝不了的,自己能做的也就是在一旁多劝着些,照顾得更加精心一些。
  与此同时,大乾北方各地的赈灾事宜正在缓慢而有序的进行着,有官府出面救济灾民,倒也没出现过不下去的事,百姓自然也就老老实实待在当地接受官府的赈济的。只是,赈灾事务繁杂,每日里各地送进京中的折子更是不少,各部每天汇总转呈给白皓远的折子就有百多份。
  这些年大乾税收稳定,国库比起前些年还算是充盈,只是一下子要拿出这么大一笔银钱用于赈灾也是吃力。
  “这些日子北方遭灾的几个州府都上折子要赈灾银子,微臣初步统计了一下,几日来各部报上来的统共将近两百万两银子,这笔钱拨下去,国库能动用的银子就大大缩水了。”户部尚书朱衡对着白皓远说道,一脸的肉疼表情。
  户部乃是掌管大乾财政、赋税、户籍等事务大的部门,朱衡身为户部尚书多年,国库里有多少存银没人比他更清楚。两百万两实在不是小数目,但也没有他说的那么严重就是了。有一句话说的是对的,每一个户部尚书都是死要钱的,想从他们手里掏出一文银钱都不是容易事,何况是这么大的数目。朱衡这么说,无非是想着若是能少掏出去一两银子也好,能省则省。所谓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到处都要钱,要是要多少给多少,他户部早就穷得叮当响了。
  白皓远想了想,说道:“那就先拨下去一百五十万两,让地方上先帮受灾百姓把房子先盖起来,再从南方调拨些米粮,务必不能冻死饿死人。接下来再过几个月就是春耕,种子、农具和牲畜也要准备下来,免得到时候耽误百姓的农时。”
  “王爷,怕是得请皇上下到旨意,此时想从南方调拨粮食怕也是不容易。”赵文山对白皓远说道。
  白皓远想了想就明白了赵文山的言下之意。此时北方遭灾,南方虽然粮食充足,但恐怕那些南方的粮商并不肯轻易就出手囤积的粮食,定然有趁着此时大赚一笔的打算,就是当地官府也未必会尽量筹粮。
  “这事我去跟皇上说。”白皓远点头,又道:“历来大灾之后必定会有大的疫情,好在此时是寒冬腊月,只是也不可马虎大意,还是要做足准备才好,免得事到临头才措手不及。赵丞相命人拟个告示下发到是受灾各个州府,务必督促地方做好疫情防治,若是因哪个州府懈怠疏忽出了疫情,涉事官员无论大小一律重处。”
  瞧见朱衡仍是一脸肉疼的表情,白皓远微微一笑道:“朱尚书也不要吝啬,你户部府库里有多少银子,不说皇上和本王,就是在场的诸位大人心里怕也都是知道的,朝里的这些人可是天天的盯着你府库里的银子,你就不必在这里哭穷了。”
  “王爷这话说的,就是府库的银子再多,也是不禁花啊。”朱衡一回头就见满屋子的人都脸带揶揄笑容的看着他,也只有苦笑的份了。
  “好了,玩笑的话就不说了,此次乃是本朝立国以来少有的大灾害,务必通令州府各司其职,这时候正该是共渡难关的时候。”白皓远正了正神色说道。
  “是,臣等遵命。”大臣们忙齐声应道。
  白皓远在此次处理北方赈灾的事情上处置得当,众臣心里对这位瑞王爷都高看了一眼,白皓远办起事来倒是容易不少,这也是意味着大臣们在心里对这位瑞王爷的认可。
  白皓远离开了御书房,便向朝阳殿走去。最近这段时间,白皓博的身体不好,一直留在朝阳殿里养病,白皓远便是每日里与大臣议事之后就去朝阳殿一趟。因此,白皓博对赈灾的事也都是清楚的。
  白皓远到朝阳殿时白皓博刚刚午睡起来,正坐在榻上看上午白皓远让人送过来的折子。如今一些平常的事务都是白皓远在处理,但有些大事还是需要经过白皓博用印才行的,尤其是最近朝中的大事就是北方的赈灾事宜,举凡跟赈灾有关的件件都是大事。因此,白皓博养病的这段日子,每天里也要抽出两个时辰来批阅这些奏折。
  听白皓远说完,白皓博便点点头。
  “商人重利,各州府的地方官自然也是想要多收些税的,就怕是到时候粮商趁机太高价格,官府也多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是要早些防范的好。”白皓博说道,“通令各州府,凡是在此时哄抬粮价,枉顾朝廷政令的,涉事官员必须重惩,绝不姑息。具体的章程,你和几位大臣商量着办就好,不必问我。”
  见白皓远点头,白皓博又道:“官府收购粮商手中的粮食,不得低于往年的粮价,粮价视各地的具体情形而定,个别地方也可稍有提高。粮商可能趁机从中牟利,就怕是有些官府的人也想着借此机会钻空子,还是要加紧检查才是。”
  “皇兄的意思我明白了,等我明日和几位大臣商量一下,尽快拟出个章程来。”白皓远在史书上也看到过不少这样的例子,原本只是简单的一场天灾,若是朝廷一个处理不好,很有可能就会变成人祸。历史上这样的事屡见不鲜,就是在本朝百年前也有过一次因地方未按朝廷政令赈灾,而引发百姓围攻官府的事情。
  大乾近些年没有战事,就是天灾也都是小规模的,对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这次的地震确实马虎不得。天灾没有办法预防,但是却要杜绝人祸。
  

☆、以工代赈

  赈灾,说起来不过是两个字,只是做起来就复杂得多了。若是这事发生在往年,白皓博定然是要让白皓远亲自去北方主持赈灾事宜才放心的,只是如今白皓远还在监国,实在抽不出身来。于是,赈灾银子的事定下来后,确定钦差的人选就成了头等大事。
  这件差事也是够让人纠结的。若是做好了,那自然不用说,就算回来不能加官进爵,那也是要在皇上面前露脸的,但是若是办砸了,可就要吃不到兜着走了。
  于是,有人则是避之唯恐不及,有人挖空心思想把这差事谋到手。连着几天,左丞相赵文山和右丞相李元光的府上总有人递了拜帖求见,无非是奔着这钦差头衔来的。这些人的心思自然瞒不了人,不说能借此在皇上面前露个脸,就是一路上各地官府冲着钦差的头衔,孝敬的银子也是少不了的。所以说,在有些人眼里这也是一条生财路。
  身在官场数十年,一步步熬到丞相这样百官之首的位置,那都是人老成精的,即便是进了门的,也都被三绕两绕的打发了,更别提进了门的根本没几个。
  白皓远与几位重臣商议了一番,又问过了白皓博的意思,最终定下了钦差的人选。说起来,这人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就是御史袁恒志,那位因弹劾长公主白敏卉而被罚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