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桐- 第1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褪腔噬系囊馑迹裕恰�
    吕相顿了顿,摇头苦笑,“我要是没看错,就算皇上只余下五皇子这一个儿子,他宁可从林氏近亲中过继,也不会立五爷为太子,所以,半分成算也没有。”
    “百年之后,就冲这一件事,皇上也躲不过一个昏字。”
    “不过,”吕相将空杯子放到茶桌上,示意吕炎接着沏茶,“宁家百年大族,不可小瞧,既然让宁远来了,那必定是看到了什么机会,这件事,翁翁可不敢说死,全无机会之中,说不定全是机会。”
    “嗯。翁翁,季家是不是?”
    “这还要问我?你难道还没看出来?季家小子突然转了性,你还要问我?”吕相瞪着吕炎。
    “看是看出来了,我就是跟翁翁再确认一句,小季是小季,季家是季家,这话您不也说过?”
    “季天官已经动了,他推荐姜焕璋为江南钦差,这就是动了,唉。”吕相脸上透着几分忧虑,“季天官状元出身,可跟季老丞相比,唉,没法比。”
    “翁翁不是常说季老丞相天纵之才,是应运而生,这样的人,哪能一代能比一代的。”
    “这话也是。”吕相露出丝笑意,“要是一代都比一代强,那还得了?季家,一是有心结,季老丞相和白老夫人什么都好,就一样,太疼孩子,疼的过了。季皇后的事,季老丞相和白老夫人不能说没有错,皇上和周贵妃青梅竹马,先皇几次要成全的,这事,季老丞相和白老夫人都知道,若不是贪了皇后之位……唉。偏偏季皇后脾气性格儿极似季老丞相。”
    “翁翁不是说过,和皇家讲理,最没道理。”吕炎低低嘀咕了一句。
    “这是第二条,跟君上,能讲什么理?何况讲的还是夫妻之理,小家之理,又说远了,不说这个了,白老夫人性子强,这道理她未必不懂,只是咽不下这口气,有这口气在,季家做事,未免要带上义气。”吕相连声叹气。
    “翁翁常说,象季家这样的大族做事,除非能君临天下,否则极少合投合族之力在一件事上,那这件呢?三爷和五爷?”
    “嗯,自从季老丞相死后,季家遵季老丞相遗嘱,为官者避到地方,读书者远避江南,京城也就是季天官和季疏影一支,要拆分……”吕相沉吟片刻,“你多多留心季疏影,宁远摆出的姿态,季疏影想搭上他只怕不容易。”
    吕相的话突然顿住,好一会儿,才接着道:“也看着李信,文涛……我当时想的少了,这个文涛……”
    “文涛?李大郎身边那位文二爷?翁翁?”吕炎瞪大了双眼。
    “这事你不必多问。”吕相没怎么避忌吕炎,可也没打算告诉他。“要拆分,那就是拆的越多越好,白老夫人……”
    吕相双手搭在肚皮上,沉思了好一会儿,“朝局要乱了,唉,要是季老丞相还在,那该多好。”
    “季老丞相要是还在,他会辅助谁?”吕炎声音极轻的问道。
    “五爷。”吕相毫不犹豫的答道,“季老丞相光明磊落,五爷是嫡子,至少现在看,其它几位爷也不比五爷贤,自然是五爷,唉,可五爷,也只有季老丞相那样的,才敢,也才能出手相助,就象当年,宁皇后怀上五皇子那时候。唉,要是季老丞相还在就好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二章 动作

卫凤娘又理了一遍思路,这才在门口禀报,听到宁远的吩咐,掀帘进屋。
    宁远看起来脸色不怎么好,卫凤娘瞄了一眼,心里就有些忐忑,干脆低下头,照理好的思路禀报:“爷,阿萝寻我,有件事要请爷的示下。”
    “嗯?”其实,宁远的心情并不象脸色那么不好。
    “因为四皇子,软香楼以后只怕就无人光临,她该怎么办?”
    宁远错愕,“她现在来问……现在才想起来?”
    “看样子是。”卫凤娘有点替阿萝害臊。
    宁远仰头望屋梁,好一会儿才吩咐道:“去告诉她,这事让她去找周六少爷,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是。”卫凤娘答应一声,迟疑了下,又问了句,“阿萝还问了银子的事,说软香楼要是不能开门待客,日常用度怎么办?还有妈妈的银子。”
    “让她去找周六少爷要。”宁远气也不是,笑也不是,挥着手吩咐。
    …………
    李家在京城统总的沈大掌柜在紫藤山庄门口下了马,客气的和门房拱手见着礼进去,站在影壁后迟疑了片刻,叫了个婆子笑道:“烦您帮我走一趟,看看大姑娘在不在,我有点小事要跟大姑娘禀报。”
    婆子进去,很快出来,领着沈大掌柜进了前院一间暖阁里。
    李桐已经在暖阁里等着了,沈大掌柜长揖见礼,李桐半侧着身子,微微曲膝还有半礼。
    “大姑娘,前一阵子,咱们不是从钱掌柜手里出过一批货。”沈大掌柜委婉的提到李桐和他,还有宁大掌柜坑了贺宗修的事。
    “出什么事了?”李桐脸色微变。
    “应该没有。”沈大掌柜看起来不是很确定,“今天一大早,上回经手往钱掌柜那儿放货的栾掌柜过来寻我,说钱掌柜找他,问他还有没有和上次差不多的珍珠帘子,说有人寻到他,急着要买一幅和上回差不多的珍珠帘子。”
    “和上回差不多?这话是钱掌柜说的,还是要买珍珠帘子的人说的?”李桐追问了一句。
    “我问了栾掌柜,栾掌柜说,听钱掌柜的话音,是要买珍珠帘子的人说的,要买和上回钱掌柜经的出的那挂珍珠帘子差不多的帘子。”沈大掌柜会意的答道。
    李桐沉吟片刻,“你先拖一拖,就说出帘子的人早就回南了,找找看,这事得先打听清楚。”
    “是。”沈大掌柜恭敬的答应一声,告退出来,舒了口气的同时,心里十分感慨,从前的老太太,后来的太太,现在的大姑娘,一脉相承的精明干练,可也一脉相承的命薄命苦,唉!
    李桐出了暖阁,直奔过去寻文二爷。
    文二爷听了李桐的话,眉头蹙起,脸色也凝重起来,“上一回的珍珠帘子是经宁七爷的手,先给了周六少爷,又转卖到四爷手里,最后送到周贵妃宫里,依四爷的脾气,他买就买了,不会追查来历,就算查,查到宁七爷这里。”
    文二爷顿了顿,“姑娘经手的这件事,宁七爷算是从一开始就知道,查到宁七爷这里,这线肯定断了,所以,四爷和周六少爷这边,不太会知道这帘子是从钱掌柜手里出来的。我觉得是大爷这边,或者……”
    文二爷眼睛一点点眯起,“大姑娘,前儿个我见宁七爷,也说到这事,季家只怕已经动了。”
    李桐没什么意外,季家一直有心,一直在找机会,他们也该动了。
    “大姑娘已经吩咐沈大掌柜先拖一拖,我进趟城,这事,得和宁七爷商量商量。”文二爷看着神情淡然的李桐,心里不由生出几分敬佩,大姑娘这份淡定自若,实在是让人佩服。
    …………
    散了朝,季天官眼角余光瞄着微微显的有些畏缩,躲着大皇子往外溜的晋王,眉头微蹙立刻舒开,不远不近的缀着他,一前一后进了宣德门。
    从宣德门出来,季天官左右看了看,紧几步追上晋王,拱手招呼道:“王爷。”
    “啊?是季尚书。”晋王看到季天官,立刻就想到了还在江南的姜焕璋,脸色就有了几分尴尬,姜焕璋去江南做这趟钦差,是季天官的举荐,要是没有季天官的举荐,姜焕璋就不会做这个钦差,不做这个钦差,大哥也不至于迁怒到他身上,他就不会挨这顿鞭子……
    “杨家舅爷的亲事,听说王爷看的差不多了?”季天官看到了晋王脸上那些尴尬,只装没看见。
    “没有。”季天官问到杨舅爷的亲事,晋王顿时满腹愁肠,愁的都顾不上怨忿季天官举荐姜焕璋这件事了。
    “还没看好?”季天官脸上的惊讶有些夸张,“可有好些时候了,杨舅爷年纪也不小了,赶着这几天定下来,年前还来得及过门,再晚,进了腊月,都忙着办年,可没有迎亲的理儿,要迎亲怎么也得出了正月,出了正月,皇上吩咐给王爷的这桩差使,年尾年头可就是两年了。”
    “这我也想到了,可是这人实在不好找。”晋王被季天官一番话说的更加愁云惨淡,“要有家世,脾气性格又要好,还要能持家,家世……”
    杨舅爷的亲事,卡就卡在家世了,有家世的,没一家肯的。
    “有几句话,我就实话直说,王爷先恕罪则个。”季天官拱了拱手,晋王一脸苦笑,“天官有什么话只管说,说恕罪言重了。”
    “有家世,脾气性格要好,要能持家,这些,是杨娘娘的吩咐,还是王爷的意思?”季天官先问了句。
    “是……娘娘的意思,娘娘只有这一个弟弟,再说……”晋王咽回了后面的话,杨舅爷好歹也是皇亲这话,他有点儿说不出口。
    “杨舅爷再怎么着也是王爷嫡亲的舅舅。”季天官替晋王把这句话说全了。“娘娘这么想,王爷也这么想,这一点儿也不错。”
    晋王听季天官这么说,莫名舒了口气。
    “可是,王爷也要多想几步。”季天官话锋一转,“杨舅爷确实是皇亲,可是,一来,杨舅爷有些年纪了,二来,杨舅爷这么些年日子过的困顿,连书都没怎么读。”(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三章 勇往直前

季天官说的委婉,杨舅爷不是没怎么读过书,而是大字不识一个。
    “再说,挑媳妇儿,最重要的是人品性格儿,一个好媳妇,三代好子孙。至于家世,跟王爷说句不见外的话,挑家世,不过是寻一份助力,门当户对,两家也好相互扶助。说句不怕王爷生气的话,杨舅爷又不准备入仕为官,助力不助力的,杨舅爷也用不着,至于门当户对。”
    季天官干笑了几声,“谁能跟皇家门当户对?两家相互扶助,能和皇家相互扶助的人家,天底下哪有?这家世,照在下的意思,不挑也罢。”
    晋王神情迟疑,季天官瞄了眼四周,往晋王身边靠近半步,压低声音道:“王爷,杨舅爷这份亲事,要是上头没压着大爷这个督办,慢慢挑个一年两年,两年三年都行,可现在……”
    季天官看着晋王脸上遮不住的惨烈伤痕,“大爷的脾气,王爷最清楚,两害权衡取其轻,杨舅爷的亲事,得赶紧定下来,搬开王爷头上这个督办再说。”
    季天官这几句话,也不知道哪一句触动了晋王的心,晋王眼圈一红,眼泪夺眶而出,“天官这是为我好,我……”
    “王爷知道就好,王爷,在下再多说一句,杨舅爷的亲事,王爷不妨问问杨家老太太,到底是杨家的儿媳妇,总得老太太先看满意了才行。”
    季天官提醒晋王道,晋王连连点头。季天官轻轻松了口气,拱了拱手正要告辞,晋王看着他道:“季尚书,有件事,想请季尚书帮个忙。”
    “王爷请讲。”
    “季尚书能不能替我留心个好一些的长史,我……”晋王口齿含糊,“姜长史是大才之人,在我府里做个长史委屈他了,我想……”
    “王爷。”季天官神情严肃起来,“这会儿,你不能生出这样的心思。姜焕璋颇有才干,对王爷尽心尽力,如今一身硬骨秉公处理江南科场案,王爷,他这是替您挣清名,这会儿,无论如何,您要站在他身后,要替他支撑过去。”
    晋王下意识的往后退了半步,“季尚书说笑了,我只求无过……”
    “王爷,您是皇上的血脉,这就是过,怎么求无过?”季天官语调里透出了隐隐的训斥味儿,他确实有些恼怒,“就算求无过,王爷也不能在这个时候对姜焕璋落石下井,这不是君子所为,更不该是王爷这样的龙子凤孙做的事。王爷今天要是对姜焕璋落石下井,这个时候弃他于不顾,就会寒了天下有才之士的心,王爷今天能这样对待姜焕璋,明天也能同样待别人,王爷,不能失了人心。”
    “我没……不是那个意思。”晋王被季天官的落石下井、不是君子所为这几个评价说的羞愧难当,急急的分辩,后面的话压根没听到。
    “不是这个意思就好,王爷一定要记着,如今的境况,对王爷来说,人心最重要,王爷一定要仁慈、公正、对臣子有始有终,只要这样……”季天官看着还在分辩,眼神茫然的晋王,没再往下说,还不到说那些话的时候。
    “先不说那么远,姜焕璋的事,王爷一定要慎重,万不可伤了姜焕璋这一片拳拳之心。”季天官总结了一句。
    “好。”晋王有气无力的应了一句。
    季天官拱手别了晋王,回到府里,低着头走到一半,转个身,进了白老夫人的正院。
    白老夫人看着明显心情低落的儿子问道:“怎么了?”
    季天官将晋王想换长史的事三言两语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