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无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寡人无疾- 第1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未看了看天色,再摸了摸肚子,点了点头。
  “朕就在这里用膳吧,吩咐传膳。”
  “陛下,要不要在哪位娘娘的宫中用膳?”内侍试探着问道:“用完膳后,也好休息休息……”
  刘未的脸色突然一下子黑了下来。
  “朕要如何行事,需要你来指手画脚?”
  那内侍见自己一句普通的建议竟引得天子勃然大怒,惊得连忙跪下。
  “陛下,老奴不敢,只是陛下忙于案牍之中,一刻也不得放松,老奴担心您的身子啊!您总不能从早到晚都不休息吧!”
  “滚!朕如今□□不暇,哪有时间去后宫里闲晃!要让朕知道你收了哪宫里的好处,剁了你的双手!”
  刘未暴喝。
  “老奴遵旨,老奴这就退下……”
  刘未喜怒无常的时候没人敢招惹,可怜那内侍一把鼻涕一把泪,在宫人们同情的眼神中,连滚带爬的逃离了宣政殿。
  刘未见他走远,一下子跌坐在御座之中,明明是刚刚看了一半的奏折,却怎么也看不进去,越批越是烦躁,最终还是忍不住“啪”地一声,掰断了自己正在用的毛笔,一下子掷于堂下。
  他以后的日子就要这么过吗?
  每天每天和奏折为伍?
  刘未寒着脸。
  不行,他要再试试!
  ***
  方府。
  “最近有什么消息没有?”
  方孝庭站在一张地图前,一边指指画画,一边漫不经心地问着身边的儿子。
  方顺德已经有几日没有睡好了,各方的消息都汇集到他这里,然后再进行筛选和分辨,最终将紧要的送到父亲这里来,他已经这样做了无数年。
  只是今年年底各方人马都聚集在京中,又是收官的时候,方顺德毕竟已经有五十岁了,忙碌了一阵子后,就有些心力不济。
  他揉了揉眼睛,强忍着困意说道:“京中有一位巨贾值得注意,此人名叫王七,是这几年突然冒出来的富商,经营的是西域到京城的生意。有传闻说此人和胡夏国的国主关系甚好,所以能在西域十二国畅通无阻,也有人说他的商行养着一群厉害的护卫,让关外的马贼闻风丧胆,从不敢动他商队的东西。他主要经营来自西域马匹和珠宝玉器,可以结交……”
  他们缺马,任何经营马场或马匹的都值得结交。
  “王七?这是什么名字?”方孝庭怔了怔,“他是想争这次皇商的位子?”
  “应该是看上了陛下授出的官造织坊,西域那边的商人最青睐就是丝绸贡缎,方便携带又价值不菲。”方顺德对商人不算太上心。“要不要以这个为由头,让下面的人和他接触接触?”
  “你看着办吧。”
  方孝庭随意的点了点头。
  方顺德记下这件事,又继续说道:“兵部那边也有消息,说毛小虎走后,雷尚书有好几日精神恍惚,有一次还喃喃自语‘居然不给兵部留几把’之类的话。儿子怀疑说的是毛小虎带出京的那几个大箱子……”
  “这个我已经知道,安排宜君去查探了。”
  方孝庭随口回应。
  方顺德怔了怔,嘴巴张了又合,说出一个他认为最重要的消息:“还有就是,父亲,陛下已经有一个月没有临幸任何妃子了……”
  听到方顺德呃话,方孝庭突然抬起头。
  “你说什么?”
  “一个月前陛下曾经驾临过唐贤妃的宫中,但据说陛下和贤妃起了争执,很生气地离了后宫,没有宿下。之后一个月,更是未曾踏足后宫半步。”
  方顺德有些难以理解地开口:“宫里的消息,昨夜陛下又去了后宫,这次去的是一位才人的殿中,但是那才人连夜被送去了宫正司,昨晚被杖毙了!”
  “杖毙了?”
  方孝庭摸了摸胡子,眉头紧蹙。
  “陛下又在玩什么新花样?”
  “儿子也不知道其中有何缘故,我们在宫中的人手大多在上次放宫人出宫时被清理了,消息并不确切。”
  方顺德顿了顿。
  “但陛下这么久不临幸妃子,我们是不是要发动百官催促选妃之事?”
  “不,不不不……”方孝庭的手快速地在桌案上敲动,眼神也晦暗不明,“不但不要促成选妃,还要拖延此事……”
  方孝庭抬起头,眼神中出现了一抹狠戾之色。
  “我们该动了!”
  “什么?”
  方顺德一凛,以为自己听错了。
  “您说什么?”
  “我要你和宜君,不计一切代价,杀了三皇子!”

☆、第114章 摘星?踏月?

  腊月二十二,毛小虎带着浩浩荡荡的车队趁着天亮之前出了城。守城的卫士是京兆府管辖,却提早开了城门让他出行,显然是早就收到了消息,为他破了例,提早开了城门。
  京城有宵禁,清早一支车队从南门出去,瞒得过普通的百姓,却瞒不过有心之人的眼睛。
  一时间,京中暗潮涌动,气氛诡秘,显然都是对毛小虎带出京的东西抱有极大的兴趣。
  另一边,因为元月十五上元节登楼之事,京中各部也在纷纷忙碌着。
  上元节,又称天官赐福祭,是代国十分重要的一个节日,不亚于除夕。高祖信道,上元节在代国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一天,不但是全家团圆的日子,还是一年中少男少女们能名正言顺走上街头的日子。
  从元月十日起,各家各户就要开始忙着悬挂和测试各家的花灯,即使是最穷苦的人家,也会在门前挂一盏灯笼。
  有钱人家的花样更多,有所谓“斗灯”的传统,即使是同一条街上的人家,挂出去的灯也不尽相同,就为了让能多的人能驻足在自家门口。
  对于商家来说,上元节的灯会是最容易赚钱的日子。由于赏灯的多半是拖家带口一家老小都出行,这一天集市上人群熙熙攘攘,边走边玩边买的比比皆是,而且很多达官贵人见惯了好东西,对这些新鲜玩意儿反倒比珍奇异宝更好奇,往往那些讨巧的手艺人都能赚个盆满钵满。
  而对于一些想要在上元节有艳遇的男男女女来说,这个日子又是最让人雀跃而期待的日子。每年上元节之夜,大街小巷都是人,大家聚在一起游戏玩耍,敲锣打鼓,响声震天,火把、灯笼照亮各方。
  为了掩饰自己的身份,上元节的灯会,年轻男女大多带着面具,甚至还有女扮男装的大家闺秀和跳舞唱歌的歌伎戏子、杂耍子弟一起戏耍,却丝毫不会被人诟病。
  正因为这一天是代国人可以名正言顺放浪形骸、惊世骇俗的日子,上元节就成了京中乃至全国最热闹的节庆,每年上元节皇帝都会出来“与民同欢”,也就不足以为奇了。
  毕竟这一天京城四处锣鼓熏天,又有灯火耀京城,即使是皇帝也不愿意苦守在宫中,听着宫外热闹喧嚣,自己宫中冷冷清清不是?
  “登楼观灯”正因为如此,应运而生。
  你若问代国其他地方的百姓,皇帝是什么样子,大抵是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的,但京中和别处不一样,每年皇帝和皇后或贵妃都会登高观灯,还会亲自在城楼上点一盏灯,为百姓祈福,虽说站的那么高也看不见皇帝长什么样,但至少见过了皇帝的真颜。
  几代皇帝都热衷于上元节的登高,只有平帝时期因为帝后不和,曾经断了几年上元节的“登高”,但在刘未身上,是从未缺过一次的。
  正如景帝所言,皇帝想要知道宫外的事情实在是太难太难了,只能从细微处推算百姓的民生。就拿灯节来说,城中挂的灯多不多、品种如何、歌舞伎班子够不够宏大,都能看得出民间的生计如何。
  而那一天来“参拜君王”的百姓有多少,就直接关系到皇帝的人望如何。
  皇帝出巡,在内城是看不到什么的,这登高的楼,是在内城和外城的交接之处,名曰“定安楼”。
  此楼本身只有三四丈高,但到了上元节前夕,宫中将作监和工部会在这座城楼上搭起高高的“彩楼”,四周立有旗杆和梁木,其上缀满巧夺天工的宫灯,远远看去,火树银花,璀璨如天界宫阙,是京中四绝之一。
  经过精心搭建之后,登高的楼能从三四丈直达六七丈,而且十分结实,所用的木材俱是宫中修建宫殿所用的木头,这些木头从悾凼逼诰涂加闷穑昴瓴鸩鸫畲睿龇研┤斯ぐ樟恕
  “灯楼”搭好后,每一层阶梯踩上去如履平地,直达楼顶,皇帝和皇后在这一天会登上楼顶,亲自点亮最亮的两盏龙凤灯,然后和京中的百姓一起观灯、欣赏外城的歌舞伎班在安定门外的表演,直到亥时才回宫中。
  等到上元节过后,灯楼上的宫灯会被悉数拆下,赐给京中大小官员,嘉奖他们一年来的辛苦,这些宫灯皆是内造,算是一件稀罕玩意儿,即使是朝廷大臣,也皆以得到灯楼上的宫灯为荣,竞相攀比自己得到的宫灯如何。
  这样一件热闹的事情,对于京兆府来说却是一场噩梦。
  每年上元节都有失火的事情,从腊月开始,京兆府就要走遍所有的大街小巷,在巷口摆上大缸,督促坊里时时放满可以用来灭火的水,到了上元节那天,因为出行的人太多,各种摩擦不断,京兆府往往要向军中请求调派人手支援才堪堪足够维持安宁。
  除此之外,勾搭成奸的、拐卖儿童的、走丢了自家孩子的更是层出不穷,上元节的灯会,年轻人向来有戴面具的习惯,这就给许多有心之人可趁之机,往往在上元节发生的案子,到后来都成了无头公案。
  譬如这家小姐在上元节被人掳走,那家公子在上元节被人捅死,也不是没有。
  尤其到了帝后出行的时候,京兆府和禁中十二万分精神都在帝后身上,更是容易出事。
  今年宫中的年节过的特别冷清,刘未并未在麟德殿举办宫宴,只按例宴请了朝中官员,刘祁和刘凌两兄弟去给父皇请了安,除夕守岁都是东宫里过的。
  别人都可以休沐,这两兄弟过年还要做功课,给礼部和兵部的官员写谢帖,忙的焦头烂额。
  忽一日,岱山领着紫宸殿的人送来了刘未用的大氅和裘衣,又有宫尚服局来量体裁衣,两人这才想起来,马上要到上元节了。
  今年的上元节因为皇帝明确确定了不会去,只派了刘凌“代天子同乐”,所以预计去灯楼的百姓不会太多。不过这已经成了京中一道景致,也是彰显国力的时候,宫中和京兆府都不敢疏忽,不但刘凌的衣冠鞋帽并浑身配饰都是皇帝亲自过目的,京兆尹更是几次入宫,亲自给刘凌讲解上元节那天的行程和安排。
  “登楼观灯”每年都来一次,无论是宫中还是百姓都已经习惯了,气氛倒是不太紧张,只是对刘凌来说,第一次被委以重任,还是在这么多百姓面前,要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刘祁对于刘凌的差事并没有太多情绪,就如刘凌对刘祁主祭没有表现出什么不妥一般,但实际上心中在想什么,谁也不得而知。
  就这样既兴奋又紧张的到了元月十五那天傍晚,刘凌在宫中侍卫、宫人以及礼部官员浩浩荡荡地簇拥下,向着安定门上的“灯楼”而去。
  ***
  安定楼外。
  已经早早到了安定门前占好位置、等着内城门打开的百姓们人山人海,直挤的维护秩序的京中侍卫们脸都绿了。
  为了保护皇子的安全,清出足够的空场,刘未调派了三千兵马驻守在安定门前,之前早已经有京兆府差吏和军中人马清理了沿途的要道,百姓只能在安定门外共赏灯会,敢越过安定门前半部,立即就会被格杀当场。
  由于今年皇帝和后妃都不出现,灯楼顶部安放的也不是龙凤灯,而是一盏足有人高的鱼跃龙门灯。
  去年关中大旱,今年上元节布置的花灯大多是以行云布雨、龙腾虎跃为主题,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宫中和京兆府原以为今年的人数绝不会比往年更多,毕竟来的只是一位皇子,还是个只有十三岁的少年,很多朝廷官员都不见得会来陪同一起登楼,毕竟皇子结党是宫中最大的忌讳。
  但他们错估了今年京中留下来过年的外地人数。且不说年后皇帝要亲自接见户部选拔上来的皇商人选,就那么多早早来京中租房定客店顺带行卷的士子都有不少,这些人并非京中人士,对这一年一度的盛况自然是绝不会错过,加上当日会有许多官员到场,说不得碰碰运气就得了谁的青睐,更是一个个打扮的玉树临风、风流倜傥……
  ……个屁啊!
  “谁挤掉了我的帽子!啊!别坐我我头上!”
  得,是个捡帽子被人干脆坐脑袋上的。
  “我腰上的玉呢?哪个小兔崽子把我的玉摸走了!”
  “别挤别挤!哎哟再挤过去我就要被城墙上的弓箭手射死了!”
  这是被挤的滚出去的。
  乱成这样,前面有持戈的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