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我国可束手请降,南面而事之,称亡国奴可也。”
“敌远我近,敌攻我守,还是我们胜算大些。”张绍曾点头说道,
“若俄海军断我海路,为之奈何?”黄兴又问道,“其海陆并取旅威及大沽,以其海军之力,未尝不能。”
“我对海军所知不详,但有一些事还是知道的。”王士珍说道,“我海军总体虽弱于俄人,然在东亚一隅,俄人却并非有全胜之力,其若想破我海军,夺我海权,其在欧洲之海军,非东调不可,若要如此,则其海军情形同陆军相差无多,仍为劳师远征,我海军亦可以逸待劳,于大洋之中次第邀击之,俄人以饥疲远来之师,战我全国之海军,想要一战定乾坤,是根本不可能的。”
王士珍的话让车厢里的人都开始兴奋的议论起来,孙纲看着地图,默默不语,王士珍看着孙纲在那里沉思,没有再说什么。
王士珍和黄兴的“纸上谈兵”虽然讲的极为简略,但却说出了问题的关键。
对俄国和中国来说,想要赢得这场战争,铁路和海军,对双方来说,都是绝对重要的!
俄国人这次之所以肯吃这么大的亏向中国低头,就是因为俄国的西伯利亚铁路现在还没有完
其实,相对于俄国国内的不稳定局势,比起西伯利亚铁路来说,都还是次要的。
收藏太少,兄弟姐妹们,帮个忙吧
(四百六十五)天下第一海防
西伯利亚铁路完工之日,也就是俄国和中国开战之时!
那样的话,中国和俄国,将在海陆两个方向展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3Z中文。null3z中文'
战争的规模和惨烈程度,必将超过原来历史上的那场“日俄战争!”
对整个中华民族而言,那也将是一场决定生死存亡和今后命运的战争!
就象刚刚王士珍和黄兴刚刚推演的那样,中国虽然在海陆两个方向都可以“以逸待劳”,但中**力不足确实是个大问题,如果没有足够的兵力,刚刚在“推演”当中自己这边的优势都将不复存在,最终也就不能战胜俄国人!
“王先生,”张绍曾对王士珍说道,“我军兵力不足,那就不可和俄军争一城一地之得失,俄人之西伯利亚铁路绵延万里,俄人不可能处处设防,我若突出奇兵深入俄境,毁其铁路,阻滞其主力东进,先生以为如何?”
“此为攻其之所必救之计,办法是好,但实行起来困难也不小,”王士珍说道,“西伯利亚天寒地冻,地域广阔,我军若深入其境,无法因粮于敌,人马亦有冻馁之危,且深入敌境,又要面对俄军之围追堵截,若要行此险着,必得敢死之军方可。”
“一旦俄人攻我,国家有覆亡之厄,凡我华夏男儿有血气者,不誓死杀敌,保国护民。更待何时?”张绍曾大声说道,“大丈夫从军卫国,马革裹尸,有死而已!决不当亡国之奴!”
他地话一下子把车厢里的人的血性都激发了出来,好多军官不约而同的跟着他吼道。“不当亡国奴!”
“异日若俄人犯我华夏,绍曾愿为前驱,往攻西伯利亚铁路。求敬茗成全。”张绍曾定定地看着孙纲,起立正色说道。
孙纲没想到他居然会这么要求,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是好。王士珍这时替他回答道,“敬舆报国之心,可昭日月,然此有用之身,当报效与国家最需要之处,可不仅仅是用来拼命地啊。”
张绍曾立刻明白了王士珍话里的意思。向孙纲和王士珍拱手说道,“绍曾受教。”
孙纲看了看王士珍,王士珍只是微微一笑,没有再说什么。
这个王士珍,当初会被袁世凯“倚为柱石”,不是没有原因的。
正在这时,一位军官突然进来对孙纲说道,“部长,飞艇发来信号。火车前面好象出事了。”
他地话音刚落,孙纲已经感觉到了,专列在慢慢的减速,然后一点一点的停了下来。
没等他吩咐,他手下的军官和卫兵们立刻开始行动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军官回来,对孙纲说道。“部长,前方的路段因为有人卧轨出了点故障。工人们正在修理,一会儿就能走了。”
“有人卧轨自杀?怎么回事?”王士珍听了后不由得奇怪地问道,
“不用管了,这样的事由地方官处理好了,”孙纲平静地说道,“咱们不用理会。”
王士珍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孙纲随即转移了话题,和他说起了关于其它军事方面的事。
刚才那位军官说的“卧轨”,其实是安全总署地内部“暗语”,那位军官用暗语向他通报,为的就是防止消息泄漏。
王士珍如果知道了这个“卧轨”是什么意思,非吃惊得跳起来不可。
很快,“故障”被排除了,专列缓缓开动起来,继续行进,而天上的飞艇,却突然调转了方向,往别处飞去。
孙纲平静地看着飞艇渐渐远去,眼睛里闪过一道寒光,让不远处的王士珍吓了一跳,但他很聪明的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傍晚时分,专列直达大沽口,大沽口炮台守将罗荣光前来迎接,孙纲第一次见到了这位镇守大沽炮台长达二十四年的老将军,当时年六十七岁的罗荣光上前给孙纲见礼时,孙纲赶紧扶住了他,愣是没敢接受。
罗荣光字耀庭,清道光十三年出生于湖南乾城县,适逢曾国藩扩编湘军,他因而投效入军,曾先后参加过对太平军和东西捻军作战,因功累迁守备、参将、副将、游击、总兵等职,直至晋升记名提督,从此轮防金陵、武昌、西安等地。后奉命驻守天津,补授大沽协副将。罗荣光可是说是那种从基层做起的典型的军人出身地将领。
罗荣光以前曾经奉命协同洋枪队作战,又跟随英国人戈登学习枪炮战术,学成后被委统开花炮营。在镇守大沽炮台后,鉴于列强以前入侵北京都从大沽炮台开始,针对中国当时防务落后的现状,他决心采用西方的先进技术以固守海防。光绪七年,罗荣光创设水雷营,遴选各营将士演习布雷技术,兼授化电、测量等知识。并在海河入口处设置南、北炮台共5座,装炮100多门,驻兵2000名。他又指导在北塘、山海关等处设立炮台。光绪十四年,醇亲王奕擐检阅北洋海陆军,曾称赞大沽炮台为“天下第一海防”,并以罗荣光教练布置有方,荐升为天津镇总兵。罗荣光虽然从此“官位渐显”,但他仍“服食俭约,若老兵然”,始终保持着一个质朴的中**人的本质。
在“己亥之乱”前,罗荣光本来已经升任新疆喀什噶尔提督,但他担心国家处于动乱之中,一旦列强从大沽口入侵,国家就会有灭亡地危险,因此没有去上任,而是留了下来,孙纲得知后,对这位老将军可以说更加钦佩。
应孙纲地要求,罗荣光这几天带着孙纲等人全面视察了大沽口炮台的防务,并给孙纲讲述了大沽口炮台地历史。
由于天津历来是北京的门户,而大沽海口又是“津门之屏”,战略地位可以说十分重要,自明代以来,大沽口就开始设防,清代修建炮台,安置大炮,防守设施不断加强,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地防御体系。到了近代,随着西方列强对华侵略的加深,大沽地区更成为北方的军事要地。
大沽口炮台位于天津塘沽海河入海口南岸,是入京咽喉,津门之屏障。自古以来即为海防重镇,素有“南有虎门,北有大沽”之说。大沽口炮台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为了抵御倭寇,加强大沽口海防战备,明朝开始在大沽口构筑堡垒,正式驻军设防。到了清嘉庆二十一年,清政府在大沽口南北两岸各建一座圆型炮台。炮台内用木料,外用青砖砌成,以白灰灌浆,建造得非常坚固。其高度约为一丈五尺,宽九尺,进深六尺。这是大沽口最早的炮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对大沽口炮台进行了增修加固。至道光二十一年已建成大炮台五座、土炮台12座、土垒13座,组成了大沽炮台群,形成较为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清咸丰八年,僧格林沁作为钦差大臣镇守大沽口,对炮台进行全面整修,共建炮台座,其中3座在南岸,2座在北岸,分别以“威”、“震”、“海”、“门”、“高”五字命名,其寓意为炮台威风凛凛镇守在大海门户的高处。
咸丰八年清朝政府全面整修大沽炮台,共建大炮台六座,又建小炮台二十五座,构成了一个相当庞大的陆地岸炮防御体系。
除了“威”、“震”、“海”、“门”、“高”五大炮台外,另外还有一处炮台建在北岸石壁之上,称“石头缝炮台”。每座炮台设大炮3门,另有小炮台25座。这个时期中国修建的炮台,因为吸取了多次战场上的经验教训,因此在建造方法上较以前有了很大改进。炮台用木材和青砖砌成后,外面用二尺多厚的三合土砸实,炮弹打在炮台上只能打一个浅洞,避免了砖石飞溅而带来的危险。这种建造办法后来被南方大量采用,在战争中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1885年3月14日,法国远东舰队攻击镇海招宝山炮台,由于中国海岸炮台都已经“换石为土”,法舰发射的炮弹打在炮台上根本没有作用,因而被迫放弃攻击退走。就是很好的例子。
孙纲在后世曾经看到一些批评大沽口炮台是“豆腐渣工程”的文章,其主要论据之一就是这个“换石为土”,作者行文之荒唐,可以说和“主炮晾衣”完全有的一拼。
大沽口炮台经过中国人民的不断努力完善,炮台高度达到了三至五丈,宽度和厚度也有所增加,而且在外形上出现了方、圆两大类型。同治九年,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十分重视大沽口的军事防务,对原有炮台进行了加固。同时增建了平炮台三座。在光绪元年,再次对原有炮台进行了整修和扩建,并从欧洲购买了克虏伯大炮和水雷艇等先进的武器装备,使大沽口炮台成为了中国抵御西方列强从海上入侵的主要军事海防要塞。
这两天病了,因此更得有些晚,但请大家放心,绝不会断更的,希望大家看在刀一直在坚持的份上,多多以各种票票和收藏点击为支持!谢谢!
(四百六十六)“一封家书”
按照原来的历史进程,也就是在这一年,因为“民教相仇”最终演变成了玉石俱焚的义和团运动,大沽口炮台遭到了“八国联军”的入侵,罗荣光率领全体守军同联军炮舰激战竞日,最后壮烈牺牲,大沽口炮台陷入敌手,根据后来清廷同各国签订的屈辱的《辛丑条约》,无数中华优秀儿女以血肉筑成的大沽口炮台最终被迫拆毁。'3Z中文。null3z中文'
每当想起那段惨痛的历史,孙纲的心就在隐隐作痛。
而现在,腐朽没落的满清王朝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当中,1900年成了建立在清朝废墟之上的“华夏共和国”的开国元年,大沽口炮台和罗荣光及炮台守军的命运,也都发生了奇迹般的转变。
孙纲看着头发灰白的老将罗荣光,心中感慨不已。
历史是很难改变的,可历史真的改变了的时候,连他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了。
罗荣光发觉孙纲看着自己的目光有些怪异,哪里能想到自己和脚下的炮台以及生死相伴的将士们的命运会和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有莫大的关系,他好奇地打量着孙纲,似乎很难相信,眼前的这个文质彬彬的年轻人,会是那个把俄国人赶出东北的威名远扬的勇猛将军。
“前些天北洋海军的海威舰来到大沽,说敬茗要来我大沽巡视,老夫知道后可是丝毫不敢怠慢,呵呵。”罗荣光笑着对孙纲说道,“久闻敬茗主持船政,使我北洋海军实力大增,听闻北洋海军之万吨铁甲巨舰为东亚第一,久欲一见,惜乎重任在肩,不敢稍离。”他遗憾地叹息了一声。说道,“当年我第一次在此见到定远镇远两舰时,还没有想过数年之后,有比此二巨舰更大更强之战舰入我海军,且为我华人所自制,而这一切皆出自于年少敬茗之手,现在想起来。我们这些老卒,真的是老了。”
听罗荣光这么一说,孙纲才想起来。当年“定远”“镇远”在德国建成后回国,应该是到过大沽,罗荣光可能就是在那时见到的“定远”和“镇远”,当时这两艘远东第一巨舰肯定给罗荣光留下了极期强烈的印象,所以当他听到中国建成了比“定远”和“镇远”更大更强的战舰之后,吃惊之余想要亲眼看看也就不奇怪了。
“罗老将军且莫如此说话,国事艰难如斯,以后仰仗老将军之处甚多。我有好多的事情,将来还得指望老将军帮我呢。”孙纲真诚地对罗荣光说道,“当此国变之时,老将军没有去新疆赴职,而是替我华夏万民守在了这咽喉要地之上,我在这里,替天下百姓,谢过老将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