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将门- 第6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多谢王相公提拔,卑职感激不尽。”

  王安石点头,“行了,这也是你做事干脆,应得的奖励,眼下江南还是一团乱麻,你说说吧,该从哪里入手?”

  张筠按捺住激动地情绪,沉吟了半晌,“王相公,所谓治乱世用重典,现在最缺的就是能下药治病的大夫!”

  王安石笑了,“你的意思是增加官吏?”

  “王相公英明,的确如此,现在各级衙门缺官都很严重,而且是从官到吏员,甚至普通的差役,缺口都极大……急需补充……”张筠说着说着,声音也低了下去,王安石哼了一声,你丫的还有脸说呢,不都是让你杀了!

  王安石沉吟一下,“那好,我这就去找王爷谈一谈。”

  ……

  王宁安有点心潮澎湃,血液似乎在沸腾。

  到了他的地位,能让他如此激动的事情真的不多了,偏偏眼前就是一个!

  从创立六艺书院开始,到嘉佑二年的科举,王宁安做了很多冲击科举制的动作,而这一次,他真的要正式改革科举了!

  其实科举制在后世有些被抹黑了,什么是科举制,说穿了,不就是考试选拔文官吗!那和热到爆炸的国考有什么区别?还不都是一个玩意,科举制真正的问题在于两个……一个是考试的内容太僵化,第二个是录取的人数太少了。

  就拿宋代来说,科举的主要内容就集中在了经义文章和诗词上面……等到明代,出现了八股之后,就连格式也被限制死了。

  规矩越来越多,路子越来越窄,代表什么呢?也就是门槛越来越高,想要中进士,不光要有十年寒窗苦读,还要有名师指点,互相帮衬,才能顺利过关斩将。

  门槛高了,对谁有好处呢?

  当然就是豪门!

  寒门子弟可以能一辈子也遇不到名师,哪怕苦读苦学,也几乎不可能掌握科举的要领,但是世家可以,他们什么条件都不缺,这也就是,为什么寒门子弟明明占了九成以上,可是在官场上,他们的人数还不足一半,处处处在下风的原因。

  另外一个方面,很多人都有个错误的念头,以为精挑细选,精心培养,出来的一定是人才!

  或许某些情况是对的,但是这么培养官员,是显然不成的……一个优秀的官员,除了要有足够的专业才能,还要接地气,知道民间想什么,能够从老百姓的立场出发,想问题,解决问题。

  让一个从小出身豪门,含着金汤匙长大,光知道读书的人,如何体会三餐不济,饥寒交迫的感觉?

  根本做不到吗!

  而且朝廷之上,世家子弟比例太高,任何政策,都要照顾世家利益,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人家是大股东呢!

  就算暂时能压得下去,强推新法,早晚也会遭遇反扑……这也就是历来变法都回遇到人亡政息的原因所在!

  “为了我们的变法,该动科举了!”王宁安意味深长道。

  王安石含着笑,“王爷深谋远虑,你推普遍的大众教育,怕就是布局这一天了!那这一次科考的主考官,非王爷莫属,我给你当副主考!”

  王宁安愣了一下,连连摆手,“别,介甫兄,咱们俩都不适合当主考,我有个更好的人选。”

  “谁?”

  “文彦博!”

  ……

  “王宁安,我给你什么仇,什么怨?有本事你拿刀子杀了老夫!老夫做鬼都不会放过你的!”

  都不知道多少次了,文彦博简直气炸了肺!

  他突然想起了那一次和王宁安的谈话,他说王宁安只是一个人,早晚会被斗垮,可王宁安却告诉老文,历史不会总是由士人书写,他推动教育,提拔寒门,的确有了很大的成果,但是老文还是老神在在,不相信王宁安能赢。

  可是这一次老文却傻眼了!

  王宁安提出,要设立秀才科,作为选拔吏员的标准考试,除了基本的比试内容之外,还有法令,典章,教育,军务,治安,商业,建筑等等内容……应试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门类,考核通过之后,就可以进入六房,充当书吏。

  同样也是三年一次考评,五年一次大考,做得好就可以正常升官,哪怕进入六部,或者是政事堂,也都是可以的,丝毫不会因为学历的问题,就比进士官低一等……只要进入官场,机会就是平等的,只留给能做事的人!

  这套漂亮话文彦博不怎么在意,可后面的录取人数,让老文傻眼了!

  一万人!

  一万人啊!

  王宁安你就是个疯子!

  大宋朝开国至今,录取的进士也没有一万人啊!

  你这是要干什么?

  以老文的智慧,他当然明白,人数夸大,就意味着原来那些根本考不上进士的人,有了上升的机会。

  这部分人当中,多数都是出自中小地主家庭,一般的商人子弟,还有一些市民……套个后世的概念,就是中产阶级……再过几年之后,教育铺开,优秀的农民子弟也能挤入这个行列,单打独斗,或许他们不是世家子弟的对手,但是架不住人多,这里面总会出几个超级高手。

  可以想见,未来大宋的朝堂,必定是以寒门子弟为主体!

  历代的变法为什么很容易失败,那是因为光打击了既得利益者,而没有建立新的利益集团取代。

  商鞅变法成功了,是因为培育出军功耕战集团。

  王宁安更狠,他推均田令,拉来了农民的支持,又设立秀才科,把中产阶级给收入囊中,更不要说,他一手培养的工商金融集团。

  有着三支力量支持,想扳倒王宁安的变法,简直比登天还要难!

  “好啊,真是好厉害!”

  文彦博咬碎了牙齿……到了第二天,文彦博居然又一次神采奕奕了。

  他一到衙门,就面色严肃。

  “秀才科填补进士科不足,完善朝廷论才大典……是前所未有的德政,老夫极为赞成,你们也都要拿出百倍的小心,把这一次的秀才科办好,办成典范,谁要是出了纰漏,老夫绝不留情……”

  站在门口的拗相公,由衷点了点头,王爷真有识人之明,用文彦博就算用对了!


第944章 漕粮之战

  若干年后,人们评价文彦博的时候,都会将这一次的秀才科和嘉佑二年的龙虎榜相提并论,甚至有人认为,正是秀才科的英才,提供了强悍的行政官僚,才保证了大宋的变法顺利推行,而且文相公也一跃成为最伟大的教育家!

  只是唯有老文知道,他此刻多想骂人!

  扩大招生数目,增加录取比例,广揽贤才……听起来不错,可是有人多吃,就有人少吃,显然,世家子弟以后的日子会更加艰难,再也别想轻轻松松拿到功名,真想混官场,也必须从底层努力,一级一级往上爬,拿出真本事,才能得到重用。

  包括他的儿子,孙子在内,都是如此!

  老文能不想骂人吗?

  可骂人又能如何,王宁安铁了心了,他配合,还能捞一个主考,如果不配合,以王宁安的心黑,他保证会把自己和东南的那帮倒霉蛋牵连到一起,想要脱身就难了。

  不过……你王宁安也别觉得自己聪明,老夫就没法和你掰手腕。

  东南的事情不可挽回,但是老夫还有一招,足以彻底翻盘!

  而且正好你小子推动地方改革,增设巡抚,这可是天赐良机,你小子等着瞧吧,老夫一定给你个毕生难忘的教训!

  文彦博彻底不看好东南,他已经没心思拉那些世家一把了。

  既然注定要完蛋,那就让老夫趁机多捞一点资本吧!也省得都让王宁安端走了。

  有了这个判断,文彦博就拿出了十倍的精气神,全力操持。

  不得不说,国人对于考试当官的热情,那是从古至今,一点不变……别管多乱的世道,只要开科取士,就总会吸引文人不顾一切扑上来。

  这不,当秀才科的消息贴出去,东南就沸腾了。

  江宁、润州、苏州、常州、秀州,全都是很重视教育的地区,江南多才子,读书识字,比例相当高。

  当看到了秀才科的消息,许多人都怦然心动,尤其是看到录取的人数,更是让他们幸福到眩晕!

  一万人啊,一万人!

  当真是开天辟地,多大的恩典啊!

  年轻的书生如醉如痴,立刻收拾行囊,直奔各个府衙,准备参加考试……几乎一瞬间,江南的纷乱,都被秀才科的好消息取代了,人们沉浸在幸福的海洋里。

  “眼窝子浅,没有出息!”

  郑侠狠狠啐了一口,充满了鄙夷。

  不就是一个秀才科吗?

  考出来也不过是吏员,算得了什么,科举才是王道!十年寒窗,考状元,中翰林,十年二十年,就能宰执天下,比起什么秀才科,强多了!

  郑侠鄙夷,可是在寻常书生的心里,完全不这么看,你那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科举是好,一步登天,可每科录取那么几个人,官员的子弟,世家的后人,几乎就瓜分了一半以上,留给寒门子弟的,少的可怜。

  而且只有那些经学功夫极深,才华横溢的天才,又非常幸运的宠儿,才能顺利考中,大多数人都是陪绑的而已。

  秀才科不一样,仅仅两个路,就要招募一万人,机会一下子就大了。

  而且在文章的要求上面,也大大放宽,只要文辞通顺,就能通过基本考试……剩下的刑律、会计、财务、田亩、民政……各个方面的考核,可以选择自己的长处参加,又让一些偏科严重的读书人看到了希望。

  虽然只是衙门的书吏,但是好歹领朝廷的俸禄,吃着皇粮,而且日后升迁奖励,也只看业绩,不问学历,凭什么就不能从书吏爬上宰执?

  别的不说,张筠就是最好的例子,才几个月啊,一个牢头,就成了巡抚,一方的封疆大吏,在这个疯狂的时代,如果错失了良机,就会后悔一辈子……

  看吧,客栈老板的儿子,商行东家的后代,地方上的小地主,殷实人家的孩子,甚至一些大家族的旁支偏房,他们也悄悄收拾行李,前去参加考试。

  这就是用文彦博的妙处,如果王宁安亲自主考,难免会让人产生误会,很多人就未必会来。

  可文彦博不一样,在大多数人眼里,文彦博还是优雅的宰相,士人的代表,文人的良心……好吧,他的良心不多……总而言之,因为文彦博的原因,许多世家的偏房子弟有了说服自己的借口。

  看看吧,我是去参加文相公的考试,不是王宁安的考试!

  有时候自欺欺人,也是挺管用的。

  就这样,各地参加考试的人员,突破了十万!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艰难的工作,饶是老文经验丰富,也忙得晕头转向。

  “下官东南巡抚张筠,拜见文相公!”

  文彦博看了看眼前黑瘦的家伙,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张大人,貌似你不是士林中人,如何懂得考试论才?”

  张筠呵呵一笑,“文相公,下官不是来主持秀才科,请文相公放心,下官只是来监督考试,检查考生有无夹带作弊行为,还有,阅卷录取,是否公平!”

  “哼!”

  文彦博这个气啊,呀呀呸的,张筠算是什么东西,几个月前,还是个蝼蚁,哪怕现在,也就是个蚱蜢,狗仗人势,还敢监督老夫,真是反了天!老文的胡子都翘了起来,可一转眼,他又笑了起来。

  “应该的,应该的!”

  文彦博道:“第一次的秀才科,必须办好了,要公平,公正,录取的是真正有用的人才,老夫毕竟上了年纪,精力不济,还要请张大人多多担待才是!”

  张筠仿佛没有听出来,文彦博话中的嘲讽,反而神情凝重,“这一场秀才科,不只是王爷,还有王相公,都非常重视,绝不能让他们失望!”

  “呸!”

  文彦博在心里啐了一口,那是你怕他们,老夫才不把他们当回事呢!虽然腹诽,可再怎么气也没有用,文相公也的确想把这一次的考试做好,就这样,双方都看不对眼,但是又不能不通力合作。

  10日之后,秀才科正式开考,又过了十日,录取名单公布,一共录取了13000多人,这些人还要经过一轮面试,再刷去3000人,剩下的幸运儿,就能立刻进入各个衙门。

  别的不说,光是苏州,张筠就前后砍了近一千人,还有河道衙门,那么多的空位置,都等着大家伙呢!

  值得一提,这次录取的可不是书呆子,很多人都有实务经验,上手速度极快,没有一个月的时间,就熟悉了政务。

  从各个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