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他知道伊朗那边跟前世一样,那么随后肯定会有石油减产的情况发生,到时候必然石油会大涨。
一旦日本和韩国那些企业来华投资了,那么相关的企业股票肯定也会大涨。这些看似跟冯宇关系不大的事儿,其实却代表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影响着冯宇的投资方向。
“老张,咱们跟日本那边,签署了什么重要协议吗?”冯宇追问道。
“怎么可能?很多事情都是口头上的约定,签署了一些框架,其实没什么大用处。”
说白了就是日本这边主动示好了,华夏也要看日本的态度。比如关于一些历史问题,你也该承认了吧?
当然,依照冯宇前世的记忆,日本人是会死不要脸的想要抹杀这段不光彩的历史的。
看来华夏这边也明白,日本人不足与谋,所以并没打算深交。
“那台湾那边呢?有什么变化吗?”这点是冯宇最为关心的。
“那边啊,暂时还未有变化,明年之前的协议才到期,我看上头的意思,是要台湾进行表态,如果他们还是这样的话,那么将撤销对台湾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那时候上头就会采纳你的建议,让他们明白,脱离了华夏的庇护,他们台湾连发展经济都会非常困难!”
其实就像香港,回归之后,现在很多香港人也说,比当初在英国的治理下要好得多了。香港人自己治理香港,有困难了还可以找祖国这个靠山,多爽啊。
香港的经济,没有像前世那样崩盘,虽然受到了打击,但恢复的速度也很快。尤其是内地的一些扶持,让香港发展的更好了。
台湾那边不知道吗?他们许多民众,其实也是想要回归的。靠向美国,根本就难成大事。美国里台湾多远啊,真要是有什么事儿发生,美国都来不及反应。
可是还是有许多人认为,这样台湾就会慢慢被内陆同化,不知道多少年以后,就彻底变成华夏一个省了。
而且现在内陆虽然看似很富裕,但是穷的地方比台湾多多了,这回归也行,得给我们更高的地位。
如果他们要求向李嘉诚那样,获得一个副职的话语权,当然没问题,但是他们想要的不只是这么点,他们想要的更多,他们想要将华夏变成另外一个美国,来个两党制,甚至是多党制。
不是说别人的政治形态就一定不好,但是是真不适合华夏啊。从开国的时候就这样还好说,在发展这么快的时候,一旦转变形态,那结果是难以预料的。
台湾那边提出各种苛刻的要求,内陆这边当然不能答应。台湾总是以为他们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但熟不知他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
华夏的军事实力还是不够强,如果有俄罗斯那么强大,早就来硬的了。现在华夏是一心发展经济,先把国人的生活水平提升起来,把国力提升起来,然后再来研究其他的。
但是现在发展经济,不代表就能够容忍台湾那边随意的蹦跶。
最简单来说,台湾在联合国都没有席位,现在想要申请,每一次都被华夏一票否决。五常任,就是这么硬气。
上头现在也考虑了,是否要来一招釜底抽薪。不动用武力的情况下,让台湾这边自动申请加入华夏。
什么情况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当台湾遭受打击的时候。
无论是武力打击,还是经济打击,任何一项,只要严重了,都能让台湾服软。
武力的话,除非是华夏动手,否则自己的孩子,谁也不能打。但是经济嘛,这个就可以了,就像扣掉子女的零花钱,让他不得不老老实实回家!
冯宇笑呵呵地说道:“我看在咱们有生之年,或许就能看到祖国版图完整了!”
……
第1620章 入股ARM
正跟张瑞强聊着呢,冯宇的电话响了,是拉尔夫。
“老板,我们没能收购其他公司手中的ARM股份,但是我与ARM公司谈妥,会以超威半导体、英伟达、金士顿等公司的名义投资入股。而且我跟刘联系了,随后包括联想集团、风雨电子、爱华电子、泰华晶硅等几家企业,也均会投资入股。”
“这些公司合计拿出来十个亿美元,换取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且投票股也是百分之二十,具体细节,我还在与刘协商中,但是ARM那边已经没问题了,基里连科先生已经获取了超过百分之六十的投票股。经过我们入股稀释之后,大概还能占比百分之五十一左右。”
这样一来,基里连科加上冯宇名下子公司所掌控的投票股,就超过了三分之二,在公司董事会,已经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
“做得好。记住,在公司的事情上,如果我没有吩咐,那么全力支持基里连科的决定。”冯宇吩咐道。
“我明白,老板。如果不是基里连科先生帮助,我们也不可能成功入股。虽然有所溢价,但是这家公司的潜力我们评估过,与我们风雨控股集团和泰华控股集团旗下多家企业可以形成优势互补,我们绝对不会亏。”
拉尔夫最初得到冯宇吩咐,要他去ARM那边谈,收购其他股东手中部分投票股,或者投资入股的时候,他就让公司做了评估。
开始的时候,他还觉得这家公司的技术,与超威的重合了,都是做处理器嘛。
但是超威那边却说,双方其实很不一样。超威主营的是计算机和服务器的处理器,而ARM则是主要做微处理器,应用在手机、PDA、机顶盒还有一些数控机器、电器上面。
这方面,ARM不但技术成熟,且是实力最为强大的,就连英特而也购买了ARM的一些专利授权。
而且他还了解到,这个ARM竟然有那么多大公司的股份,但却只有不到两千员工,主要的收入,就是靠着专利授权。
ARM不能自己生产,但是超威他们,或者说是泰华晶硅等都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啊。这样结合,肯定能赚更多钱。
虽然溢价不少,但是凭借风雨控股集团和泰华控股集团强大的品牌效应,他们的入股之路也没有那么难。
如果是像基里连科那样,收购别人的股份,那么所要花费的金钱,肯定会更多。
而且ARM不但现在专利技术就非常之多,还有许多正在申请中。虽然比不上那些老牌的大公司,动辄几万个专利。
但是他们的专利都很新,且都非常的实用。
拉尔夫听冯宇说过,未来微处理器的市场肯定会越来越大,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电等,都需要这个。
虽然现在看起来,智能手机市场远不如功能机,但是这几年也发展的飞快。尤其是实验室的样品,那真是不次于前几年的PDA了。
所以冯宇说未来智能手机会统治手机市场,拉尔夫是相信的。
还有那个平板电脑,虽然连实验室都还未做出来成品,许多技术还都达不到要求,但是拉尔夫也相信冯宇,因为冯宇的预言,就从来没错过!
智能家电,这个全世界的家电企业都在做。这其中,以欧洲和亚洲的产品处于领先地位,美国那边弱的很。
欧洲的比如细门子、飞利普、汤姆孙等,都是家电方面的翘楚。亚洲这边就更多了,日本一批、韩国两家、华夏也有不少。
甚至华夏的许多家电品牌,已经是世界第一了。比如格兰士的微波炉,比如格力的空调,海尔的洗衣机、冰箱,长红的电视机等等,这些都是世界上赫赫有名的。
甚至现在华夏那个叫海尔的品牌,已经能跟汤姆孙在北美市场掰腕子了,华夏还真是一个擅长创造奇迹的国度。
既然这么多企业未来都有可能成为ARM的客户,那么这笔投资,就绝对不会亏。
更何况经过这次股权更替之后,等到ARM股票复牌,股价肯定还会上涨,至少在账面上,他们不会亏。
“记得,要给ARM找更多的客户,将ARM的专利授权给更多的企业。”
拉尔夫有些诧异地问道:“老板,ARM的专利很多还是非常好的,我们不应该建议进行技术封锁吗?”
“不,没有任何一种专利,是完全无可替代的,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我们授权给其他公司,那么他们就会按照我们的思路来进行生产,这样的话,就会落后于我们很长时间。”
“最简单来说,授权给越多的企业,我们获得的利润就越多。而且当获得我们授权的企业多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我们就会成为微处理器行业的唯一标准!”
当其他公司都采用ARM的专利技术后,产品架构等都按照ARM的来,那么这些公司原有的架构会慢慢被取代,最终很有可能离不开ARM的专利授权了。
这样哪怕他们做一些变化,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做出的变化,还是要支付专利费,ARM就能不断地获利,且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任何标准的推行,都需要有更多的企业支持。没有任何一个行业拥有唯一的标准,谁的标准更加被认可,主要就是看同行的支持。
“老板,我明白了,我看飞利普也是ARM的股东,那么欧洲那边,我们就不参与了,我们在美洲这边,争取更多的客户。”
“好,亚洲这边交给泰华控股集团好了,你不用太担心,到时候肯定会有更多的企业,主动要加入我们的阵营!”
挂了拉尔夫的电话,冯宇看到张瑞强正无聊的抽烟呢。
“老张啊,听不懂英语吧?”冯宇得意的问道。
张瑞强撇撇嘴:“英语就是一种技能罢了,这是你说的。我不懂英语,但是我懂其他的技能。”
“没错,你们这种领导,出门都是带翻译的,不需要自己能听懂。”
“需要什么翻译,小赵就精通英语。”
“好好好,你秘书厉害行了吧?对了,我又有一件好事儿便宜你,想不想听听?”
……
第1621章 扩大阵营
张瑞强狐疑的看着冯宇,有好事儿便宜我?怎么听起来,像是黄鼠狼给鸡拜年?
但是听听也好,貌似冯宇也没真正坑过他。
“有什么就直说吧,还想我求你不成?”
冯宇叹了口气,上赶子果然不是买卖啊。
“咱们华夏那些手机厂商,现在生产的都是一些廉价的功能机对吧?他们就没想过,生产智能机?”
“他们生产智能机?这倒是听说有这个想法,但是技术上达不到啊。而且你的公司,不是对这些技术并不授权吗?”
当初冯宇让公司授权一些手机技术给国内的厂商,但是却表示智能机这边绝对不行。现在这是怎么了,主动要授权?
前段时间倒是听说智能机竞争挺激烈的,但是最终不是风雨手机赢了吗?
“我们风雨手机的智能机技术,自然是不能授权给他们,但是他们不可以自己开发吗?我记得你说过,那些手机厂商中,也有不少顶尖的工程师。”
“自己开发?你说的倒是轻巧。我问你,你们做这个智能机用了多久?而且你们做了多久了?”
“我听说上一次国内有个厂商做出了智能机,刚上市销售,就被你们风雨电子给告了,说专利侵权了是吧?”
冯宇有些尴尬的笑了笑,这事儿他还真知道,可是对方确实专利侵权了嘛。
“这个我们公司这么做,也是合法的对吧?总不能说,我们公司花了那么多钱,结果什么技术都对别人开放吧?你也知道,要是技术没有了保护,那么咱们华夏的许多好技术,又要被国外捡便宜了,当初不就是这样吗?”
前些年华夏也没少研究出一些世界先进的技术,但是不懂得专利保护。结果被很多国外的公司偷偷学去,然后申请了专利,反过来控告华夏企业,说他们侵权。
虽然那时候华夏的企业还在生产,没管这茬,但是却让产品无法销往海外了。而随着华夏与国际接轨,一些国际上的法律,也必须遵守,弄得研发出技术的企业,反而要给那些偷学者交专利授权费!
就说这个VCD技术,如果不是冯宇先买了下来,并且快速申请了专利,恐怕又要跟前世一样,被日本企业钻了空子,将利润全都赚走了。
虽然VCD早已经停产了,甚至普通的DVD也不生产了,但是高清DVD,还有便携式DVD此时可还在销售呢。
更何况这项技术,又转化为了光驱技术,此时光是卖光驱和专利授权,每年都能带回来多少利润呢。
看到张瑞强似乎不解,冯宇继续说道:“老张,我们虽然不能将最好的技术授权给他们,但是可以授权给他们一些基础技术。软件什么的,那就更不用说了,联想银山的HOS系统,随时可以授权给他们使用。”
“这就像是造汽车,发动机等核心技术,我们肯定是不能授权的,但是告诉他们发动机的一些原理,让他们自己做出变化,生产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发动机还是可以的。当然,这个原理也是要收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