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风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风暴- 第4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也知道,我是来问罪的?”听到这里,阿济格扬起了眉。

“鳌拜之死,死得值得。”吴三桂却断然地道。

“哦?”阿济格冷笑:“鳌拜乃是先帝心腹爱将,先帝委之以旗务,他自从军以来,攻城拔寨战无不胜,故此被钦赐巴图鲁的勇名……他死在区区德州城下,你还觉得他死得值得?”

“我们此前都忽视了,俞国振手中兵力,不只现在到场的五万。英郡王,你想想,若是我们在与俞国振相持之时,他埋伏在德州的精锐,突然间杀出,结果会是怎么样?”吴三桂侃侃而谈:“俞国振极为狡诈,他明面上调来南方兵,看起来仿佛还没有完成战争准备,而实际上他已经将重兵调在德州!”

“你言下之意?”阿济格微一愣,确实,建虏也有自己的情报系统,在其中,并没有得到俞国振调动别的军队的消息。阿济格可以判定,击杀鳌拜本人,还将鳌拜的两万铁骑击溃的,绝不是随便什么样的人都能做到的。

那一定是俞国振暗藏的精锐,而且数量还不少!

“俞国振此前让田伯光、顾家明带着两万兵在此,自己又支派两万兵来,看起来象是添酒战术,我们都知道,此乃兵家之大忌。下个月,俞国振又有两万援军赶到,若是我们习惯了他两万两万地增加兵力,可是突然间来的是四万甚至是六万,而且还分兵去袭扰我们后方,破坏我们的防线,我们必定猝手不及,即使支撑住了,战局也将长期僵持下去。你我都清楚,战局僵持对俞国振有利,对我方是大大的不利!”

吴三桂最初时只是信口胡诌,在得到德州与沧州的战败消息之后,他就一直在想,俞国振究竟是为什么要在德州藏上这样一支部队。他找了许多理由,现在便是将这理由分析给阿济格听。

阿济格脸色一直阴沉,他此次来虽是兴师问罪,却还没有诛杀吴三桂的意思。他最担心的是,目前他手中只余两万人,杀了吴三桂,靠两万人想要控制住吴三桂近二十万部队和数十万民夫,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这件事情,只有等多尔衮来发落,他最多就是敲打一下吴三桂。

“故此不能再等了,俞国振暗伏强军的事情,如今被鳌拜试探出来,他必不会再隐瞒,所伏强军,肯定在星夜北上!”吴三桂又道:“必须催促睿王,请他速速前来。咱们早一日将田伯光、顾家明击破,便能打破俞国振的布置!”

“你上次推测德州城守备空虚,结果让鳌拜送了性命,如今又推测俞国振暗伏兵力,是想让谁送了性命?”盯着吴三桂好一会儿,阿济格缓缓道:“我知道,睿王这些年。都是让鳌拜与你联络,鳌拜就是你的主子……”

当阿济格这样说时,吴三桂瞳孔微微收缩了一下。但脸上却还带着笑。阿济格没有从他脸上看出什么异样,便又继续说道:“我下属的汉人中,有人说你是的卢。的卢是什么,你知道么?”

“千里马啊,臣自然明白。”

“不是,是妨主啊。”阿济格道:“崇祯信任你,将关宁大军都交到你的手中,但当李自成进犯京师时,他封你为伯,催你入援,结果你却逡巡拖延,致使崇祯**。鳌拜听信你。南袭……”

“若是英郡王觉得我说得不对,我愿意听从英郡王之命,反正丢的又不是我的江山,是你们爱新觉罗氏的江山。俞国振固然欲杀我而后快,可是他想杀的只是我吴三桂一人。又不会连累到我的族人。至于爱新觉罗氏在战败之后,能否还有存余,想来那时英郡王也无法去考虑了。”吴三桂勃然大怒,说他是奴才,他都忍了,但将崇祯之死的旧账也翻出来。让吴三桂难以容忍。

这也是他心虚的表现。

阿济格冷笑了一声:“既是如此,我们一起上书睿王吧。”

他二人的书信,几乎是同时到了多尔衮的手中。阿济格虽然急于推托鳌拜死的责任,却也很含蓄地承认,吴三桂的猜测极有可能。

多尔衮并没有急着决断,他将两封信抛给了眼前跪着的一人。

“范先生,你看看这个。”

“奴才不敢,奴才如何能看这干系到军国大事的书信!”这位范先生并不是范文程,他垂天缩颈,怯生生地说道。范文程是汉臣,在多尔衮面前还没有资格自称奴才,而这位范先生则不然。

“范先生,自父皇之时,你们家便与我爱新觉罗氏多有往来,在先帝时,你们更是大力支持我大清事业,大清每年所需的军资,许多都是你们不辞劳苦送来。”多尔衮温和地道:“你看看吧,然后用你得到的消息给我参谋一下,这信里说的是真还是假。”

这位范先生名为范永斗,世代在张家口经商,号称“贾于边城,以信义著”,只不过他的信义是对建虏讲,而不是对大明讲,不仅向建虏走私军资,还将大明内部的虚实透露给建虏,其中建虏数次入侵掠夺的战利品,很多也是靠着他们销赃。

听得多尔衮如此说,他打开信,仔细看了一遍。然后他道:“吴侯所说,并不准切,俞国振在德州暗藏的,并非精锐,而是武装民兵。这三年来,俞国振在山‘东练出十五万武装民兵,如今有十万便在德州、济南。同奴才有生意往来的几位豪商,都无意中泄露过此事,说此为俞国振藏兵于民之计也。必要之时,他可以变民为军,而且战斗力不逊于精锐官兵。”

“也就是说,俞国振在山‘东的兵力,并不是此前想象的四万,而是……十九万!”多尔衮对于范永斗带来的消息很相信。

“正是,若是再加上受过军事训练的青壮,俞国振随时可以在山‘东集起数十万大军。而且,奴才此次来见摄政叔皇,便是因为听得德州的掌柜用信鸽传来的消息,说是俞国振回到德州后,便令民兵开始动员,似乎准备大规模北上。”

“未曾料想,俞国振布局远此之远,三年前便开始为如今之战做准备了么?”多尔衮喃喃地说了一句。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他确实不能再逡巡不进了,必须在俞国振完成动员之前,将现在对方在前线的四万兵击溃。

否则此事,再无胜算!

“传令,大军兼程,两日内须得到天津卫,五日内决战!”多尔衮下令道。(未完待续)



六二五、奇兵既出围已合(一)

更新时间:2013298:55:23本章字数:4957

崇祯十九年九月二十二日,伪清摄政叔皇睿王多尔衮督满汉蒙朝诸军二十二万,至天津卫,号称百万

二十二万大军,加上起前已经聚集在天津卫附近的十五万吴三桂军、两万阿济格军,多尔衮聚起了将近五十万大军

从卫河南岸向北望去,只看到旌旗连绵,几乎没有空缺的地方

“阿济格看来真的来了”顾家明望着这样规模的部队,也不禁咋舌:“古人怎么说的,投鞭断流啊?”

“把他们胯里的肉鞭投下来,确实可以将卫河堵住”田伯光摸着下巴,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很肯定地说

顾家明对他实在是无语了

性子诙谐勇猛善战,又不失智计,田伯光除了私生活不是很检点,可以说是个很不错的人,就是嘴巴贱了一些

“官人那边应该准备好了,我听闻已经动员了”

“自然是准备好了,早就等着这场大决战”顾家明淡淡笑了起来:“建虏是被牵着鼻子走啊,我估计,吴三桂应该是猜到了几分官人的打算,但他也有自己的打算,建虏全军而来与我们决战,也符合他的利益”

“嗯,看来建虏准备动手了,你看,已经开始有人到河边,应该是搭浮桥?”

因为建虏大军接近的缘故,田伯光与顾家明进行了兵力收缩,加固了自己在卫河南岸的防线此时双方军械上确实有差距但差距并没有大到人数不可弥补的地步象是建虏,火器的装备量也达到了一半,另外一半还精擅弓箭,这就意味着,建虏的二十余万人中,至少有十万人用的是火枪

这就是俞国振给这个时代带来的变化之一了,因为华夏军的前身襄虎卫凭借着火器在数次大战中都立下了赫赫的战功,因此迫使建虏也比原本的历史中大规模地接受火器,而不是沉醉于所谓祖宗的“骑射之术”

“咦建虏也学乖了,不是在河边上直接搭,而是预先做好了桥梁部件然后直接进行拼接,既提高度,又可以减少因为我们的攻击而造成的损耗,有长进,有长进”

田伯光与顾家明完全象是老师在点评学生,见到建虏的进步,他们还有心情夸赞两句

当然,用武器来夸赞就好了

火炮顿时轰鸣起来,田伯光、顾家明手中,已经有俞国振派来的一万七千援军总兵力也将近四万,火炮的数量绝对不少因此,惊天动地的炮火将半边天际染红,而卫河上也飞起一团团水柱

多尔衮看到这一幕,虽然有心理准备却还是忍不住啧了一声

华夏军真是太过奢侈了,仅仅是四万人,配备的火炮数量,已经相当于他这四十万人之和

不过此次多尔衮南下,并非全无准备,四十门红夷大炮射程可达两里以上,这种千斤巨炮,每一门的运送,都是十几头牛和几十名士兵

“确认对方炮营所在地了么?”他向着身边的耿仲明问道

“已经确认了,俞国振的部下,果然还一如既往,仗着火炮数量众多,一开战就迫不及待将火炮亮出来”耿仲明狞笑道:“睿王放心,只要让我到了河边,定然可以攻击到俞国振的炮兵阵地”

“倒先不急于此,我还布有另一手”多尔衮道

望着卫河,多尔衮的心思多少有些恍惚

七年前,就在这条河畔,就在他现在所立的位置,豪格中炮身亡,他则在南岸遭遇到一场惨败这一次,他吸取上回的教训,早早就对阿济格和吴三桂交待,要堵塞河道,不令俞国振的海船有进入卫河的机会

这一次他也确实做到了,俞国振最为强大的水上优势,未能得到施展但是,他能在这里洗刷当年的耻辱么?

多尔衮心里没有太大的把握,所以他才让布木布泰带着福临北上,如果俞国振真的冒险袭击辽东,并且给他冒险成功,那么自己回军之前,俞国振不可能抓住福临不过,从现在的情报来看,俞国振在山东聚集大军,看来还是准备先取京师,再战辽东

不一会儿,一个人出现在多尔衮面前

“索尼,以你的罪,原本该幽囚至死,但是我没有拘禁你,而是把你带到了这里,为的是什么,你明白?”多尔衮缓声向那人道

“知道,让我去死罢了”

“你一死,你们赫里舍家的事情就只管放心你的大儿子虽然平庸,但他的富贵会过你”多尔衮道

“我明白”

“我将会在三处地点渡河,然后在正面搭桥,吸引敌方注意,你记住,你们的任务不是杀伤或者击败敌人,而是冲入敌军火炮阵地,然后引燃火药”

索尼曾竭力主张拥立豪格为太子,在豪格先死、黄台吉莫名其妙死去之后,他又攻讦多尔衮,当时多尔衮夺官籍家,将他发配去为黄台吉守陵此次多尔衮动员八旗力量,便又将他召来

索尼久经军旅,虽然不以勇猛著称,但是在战场上颇有智计,又有决断因此,多尔衮将各部死囚罪人集合起来,将他们家中亲人为人质,迫使他们充作敢死队

对于多尔衮来说,华夏军的重炮部队一直是个困扰他的大麻烦,火枪上的差距,他还不是很怕,他可以凭借厚甲与人命去填,但重炮的杀伤力太大,甲胄根本无用,而人数在它的范围杀伤面前也是毫无作用

所以必须有一支部队,能够抓住机会冲入华夏军的重炮阵地,哪怕不能大规模摧毁之,也要能给其造成混乱,迫使其优势被削弱

索尼肩负的就是这样的使命

在为黄台吉守陵的这几年里,索尼已经受够了冷眼,他知道自己别无选择

崇祯十九年九月二十三日,在昨日的试探之后,多尔衮一大早,就从卫河、运河一共八处地点强行渡河因为兵力上的劣势,田伯光与顾家明只能守卫其中四个点,另外四处偏远的地点,他们并未理会,并且在多尔衮部部分渡完河之后,开始再度收缩防线

这场持续了半天的激战,造成了建虏与吴三桂联军一万多人的伤亡紧接着是为激烈的战斗,在夜幕即将来临之际,多尔衮以来自襄的焰火为信号弹,对着华夏军的阵地发动全面进攻

其规模之大、火力之猛,对于华夏军来说,也是前所未遇的情形

建虏这七年里,也没有闲着,他们学习生事务的能力或许不快,但有七年时间,足以让他们对火器时代战争有深刻的认识因此,他们除了能够熟练运用火枪之外,还懂得以散兵阵列、匍伏前进、弹坑跃进等方式来回避对方的射击这种战术,极大地减少了自己的损失

战争最为教育人

不过当他们接近到华夏军阵地前百米处,火炮的覆盖轰击,让他们的所有战术规避都成了无用功

就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