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第7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陛下所说虽有道理,但属下以为仍不能掉以轻心,这些人丧心病狂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再者他们刺杀陛下乃是挑战我们大宋,如果不加以惩治会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也让陛下、大宋蒙羞。因此属下以为应当以与彻底铲除,永绝后患,立威于天下!”李峻起身说道。

“嗯,朕也知此等人跟他们讲道理是没有用的的,只有以暴制暴,以血还血才能让他们害怕,臣服。但是我们大宋当前北有强敌未除,如果动用大军远征必会使国力衰退,内部空虚,无力继续北伐大业,所以暂时不能动用大军征伐,还需计议!”赵柽说道,他也知道日日防贼不是长久之计,可与讨伐女真相比此事还算不上什么大事,却让人不舒服。

“陛下,属下以为当前形势既然不允许派出大军讨伐,那么我们也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派出一支分队前往木剌夷国将其首领刺杀,以报今日行刺陛下之仇,让其知道挑战我们大宋之威的后果!”李峻想了下建议道。

“此议很好,派出一支精英分队前往木剌夷国进行报复,我们既不用动用大军又能达到目的!”赵柽听了沉吟片刻说道,“现在事件还未完全调查清楚,细节还待探讨,不宜过早行动,你可先动员所属的力量收集木剌夷国的情报,同时组建特遣队展开相应的训练,我会命令所有部分给予你们情报署支持,一旦调查有了结果,便可展开行动!”赵柽有些兴奋地说道。

“陛下放心,属下定当竭力完成任务!”皇帝如此说等于将任务派给了情报署,这可是难得的机会,李峻精神也为之一振……

第四百零九章必然

进入十一月后,赵柽宣布今年在洛阳过春节,不再回返东京,他这么做一是想让百姓知道他们的皇帝并不会因为遭到刺杀而离开西京;二者是为迁都做舆论上的准备,让朝野上下都有个适应的过程,以减少来自各方的阻力;三者通过自己在洛阳过年提高西京的地位,增强其朝廷的力量。

随着皇帝的旨意颁布,因为刺杀皇帝的造成的恐慌也随之散去,一切又恢复了正常,百姓们期盼着与皇帝同乐的场面。但是西京乃至大宋的强力部门都不敢掉以轻心,暗中加强了管控。经过情报署的一系列调查和相关部门的分析,众人以为木剌夷国暂时并无能对大宋高层的渗入,但不能排除对基层的渗透。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皇帝的保护,将一切可疑分子从皇帝身边调离。

而此时正是一年一度的招募新兵,老兵退役的时候,于是借机首先对近卫军进行了整顿和调整。为能通过审查的军将被勒令退出现役,有疑点暂时不能排除的则以培养、锻炼为名转入其它部队或是送入军校学习。为了保证战斗力,近卫军一改过去自己培训新兵的惯例,缺额改从全军各部选拔补充。

选拔又兵部、近卫军和皇城司共同负责,忠于陛下,勇于为陛下牺牲生命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必须政治合格,家世清白;武技精湛,军事素质过硬那是必须条件,最好是服役三年以上,有实战经验的军士;再就是对信仰上有了要求。佛教、道教、萨满教等这些本土宗教不在禁止之列,但是对于信奉回教者则要对其严格审查。防止被极端邪教利用。

作为皇帝身边最后一道防线的内卫大队也做出了调整加强,统领依旧是伤愈后的旺福。增加了皇帝随身内卫‘影子’分队的人员。他们将全天候的保护皇帝,说句不好听的就是要像影子一般不离皇帝左右,即便是在上朝、会见大臣之时他们也要隐于暗处,时刻准备冲出来护卫皇帝。

与此同时,一支将由情报部门直属行动队和军情司、特战旅及禁军山地部队中的精英组成的特遣队也秘密筹建。他们选拔条件更为苛刻,要求队员有山地实战经验,枪法精准、擅于伪装潜伏、精于侦察渗透、攀登等山地战术、能娴熟运用各种武器和具备超强的野外生存能力。最为苛刻的是要求队员相貌要偏向于突阙或是波斯人,最好能掌握波斯语和读写阿拉伯文字,熟悉阿拉穆特地区的风俗和宗教习惯。

由于这次任务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这支特遣队的规模不能太大,否则不仅容易暴露目标,还会给后勤补给造成较大的压力,因此人员被限定在一百二十人,编成四个小队。每个小队既可以单独执行任务,也可以协同作战,对付较大的目标,在此之前他们要接受严格的山地作战训练的同时,还要学习目标地域的语言及文字。以便能更好的隐藏自己和展开行动。

另一方面,大宋的情报网全面铺开,收集有关木剌夷国的情报,通过各种手段向其境内渗透。了解目标的住所、习惯、相貌、生活细节、家庭成员、护卫情况等等一切内容,最好连他每日吃几回饭,都吃什么。去几趟厕所也搞清楚。而作为大宋情报系统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四大堂,也开始派出人员以行商为名进入木剌夷国。他们的任务是为特遣队建立行动基地,提供物质保障和传递消息及为其完成任务后提供撤离通道。

赵柽作为一国之君。自然已经无缘在重温手刃敌酋的英雄梦,心中充满了失落和无奈,如今他得到了地位和权势,却也失去了‘自由’。他所能做的就是将自己前世所知结合现实情况提供指导,尽力将自己所学传授给他们。总之他十分清楚这种深入敌后的特种作战盲目的行动很难成功,反之准备越充分成功的几率就越大……

…………

进入腊月皇帝祭祖回到西京,各国使臣及地方守臣皆前往洛阳拜贺。沉寂了几百年的洛阳城迎来了久违的辉煌,整个城市张灯结彩喜迎新春,雄伟的城池,宏大的宫殿呈现了人们的眼前,使各方来客感受到了大宋重新崛起,再次成为了世界的中心。

新年过后,赵柽颁布诏令,命工部休整中原通往大漠南北的驰道,沿途修造驿站。命户部、吏部派遣官员前往西北、高昌等新收之地,设置郡县,全面恢复大宋的统治。同时展开大规模移民,征调退役州军、禁军官兵十万及东南、四川等地三十万前往西北屯垦戍边,巩固边防。责令司农监向西北推广新作物,并开始利用从高昌俘获的棉农教种棉花。

三月圣驾归京,主持科举考试,命礼部在下届科举中增设工科和农科,选拔建筑、水利和农业人才。并拨出专款诏令各地州府在乡设立蒙学,对适龄儿童实施免费教育,设立专项资金扩大县学,招收学子。同时鼓励各学派大儒开办书院,开馆授徒,传播知识,选育人才。

四月远征塞尔柱帝国的远征军水师返回泉州,并向京城报捷,龙心大悦,下旨嘉奖有功,加程僖绶为上柱国,晋封为伏波公;马威、李泉、王刚加封护国将军、晋升中将,封侯;各部有功人员也皆由封赏,令进京献俘。五月,程僖绶率部进京,进献战利品,大宋京城百姓再次长了见识。

赵柽看着堆积如山的金币当然是乐得合不拢嘴,他知道劫掠是致富最快的方法,否则也就不会有连绵不断持续整个人类历史的战争,但这次收获之丰还是出乎他的意料,这相当于大宋数年的财税所得,有了这大笔财富的支持,他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也可以加快备战的步伐。

而赵柽更为看重的是那些被‘请到’大宋的阿拉伯学者、工匠们和‘窃来’的书籍,这将加快大宋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充分利用西方成熟的科技,为大宋的文化科技水平再登高峰打下坚实的基础。他随即下令在西京建立西华阁专门储藏所窃书籍,组织精通阿拉伯文的学者及‘请来’的学者们翻译、编辑,并选拔一批青年才俊入阁学习。

‘艮园’这个藏有大宋无数秘密的神秘之所自然不会放弃这个学习的机会,他们将所虏的顶尖学者和工匠全部揽入其中,以求将其所学以最快的速度转化为实用技术,以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突破就难攻克的瓶颈,进而为自己吸收所用,投入到实践之中。使大宋的科技水平领先于世界。

那些俊美高大的阿拉伯战马虽然在途中死了不少,可也有三百余匹熬过了漫长的旅途达到了大宋的土地,而它们也很快成了皇帝的新宠。赵柽知道这些战马将有利于改良大宋的马种,但是种群还是太小了,需要繁育以形成规模,也只留下了几匹供自己骑乘,余下的送往马场精心培育,为大宋骑军的壮大出力。

至于远征军献上的那些波斯美女歌姬,赵柽自知无福消受,皆赏赐给有功的将士,连老爹也没给,他担心其再给自己造出几个混血兄弟,乱了皇家的血统。那些精美的金银器物倒是全孝敬了自己的老爹,自己只留下了那些锋利的刀剑作为玩赏之物,另一个收获就是从远征军的战绩中捋清自己遭到刺杀的原因。

此次宋军的远征击败了塞尔柱帝国的数路军队,攻破了巴格达城,掳走了大量财物和人口,并迫使哈里发付出巨额财宝和签署了一系列出卖主权的协议才赎回了自己,免于成为东方人俘虏。这件事可以说震惊了整个伊斯兰世界,十字军的数次东征都未能攻破巴格达,抓获哈里发,结果却被远隔万里大洋的东方人做到了,也让他们知晓了这个东方之国的名字——大宋帝国。

赵柽知道远征军此举震慑了阿拉伯世界,打通了海上商路并获得了极大的利益,可是自己也成为了整个穆斯林世界的公敌,相比数次征讨他们的十字军恐怕还要坏。他们只是惧于大宋的强大而敢怒不敢言,更不敢挥军征伐,心中恐怕已经在阿拉面前不知道说了自己多少坏话。

而作为伊斯兰国家中的异类木剌夷国他们虽与塞尔柱帝国为敌,但毕竟信仰着同一个神,同样让他们以为自己的神受到了侮辱,愤而出头想大宋派出了刺客,欲将自己这个‘异端头子’杀掉!这样他们不但可以出了恶气,且以此行为成为伊斯兰界的英雄,有利于他们推广自己的学说,招收更多的信徒,成为伊斯兰界新的宗教领袖。赵柽也就成了木剌夷国谢赫们祭坛上的牺牲品,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第四百一十章对手

进入六月后天气日渐炎热,大宋皇帝赵柽再移圣驾前往燕京避暑,左、右相皆留京师处理政务,以李纲和许景衡两位参政知事伴驾随行。若是往日皇帝离京必会引来群臣的劝谏阻止,但现在大家已经逐渐习惯了皇帝的作风,而现在国家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政局稳定,形成了新的官僚体系和办事程序,中央和地方各付其责并不需要皇帝事事操心,也让他有了闲暇。

过去皇帝出行动辄出动十数万人,花费浩大,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导致臣属们反对皇帝出行。而这位却与各位祖宗不同,喜欢轻车简从,反对铺张浪费。再说现在国库充盈,不在乎皇帝花的那些小钱。另外大宋社会秩序良好,人们吃饱喝足谁没事去造反,如今占山为王者手下能有个四、五十号人就了不得了,哪里敢和皇帝的近卫军瞪眼。

因此赵柽此次出行并没有受到什么阻力,他率领着两旅近卫军及相关人等万人离京到了燕京。而他并没有前往燕京城居住,而是到了城外的延芳淀行宫,这里曾是辽帝的捺钵离宫,后来又有一段时间城外兀术游猎的居所,赵柽在攻打燕京时曾在此下营指挥战斗。此后便作为行宫保留下来,平日有专人维护,虽然他此后从未来过,得知皇帝要来后,燕京府又专门做了保养,镇抚司调忠勇军两个旅负责外围的警戒。

延芳淀方圆百里,烟波浩渺,飞禽走兽隐于其中。在此可泛舟水上钓鱼,也可跑马围猎。又比汴京凉爽许多,赵柽玩儿的十分尽兴。但是他到此主要任务并不是吃喝玩乐的。而是视察燕京军备,筹划伐金大计的,一旦战争开始,此处将成为宋军北伐的物资供应基地和兵员集结地,战役的后方中转地之一。

作为一场战争的策划者,赵柽知道彻底征服统治一个国家和以劫掠为目的的战争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果只是捞一把就走,则不需动用大军,准备工作也简单的多。可是要想占领一个国家就必须动用多种资源,不仅要有军队的攻城掠地。还要有相关人员迅速接管并建立政权,实施统治。

再有则需要有充足的物资储备以应对可能持续一年、甚至是数年的战争,保证军队和地方的供应,否则只可能是一场虎头蛇尾的胜利。当年大宋收复燕云之战就是个很好的反面教材,正是由于大宋前期的物资储备不足,导致军队无粮,武器缺乏;接收燕京后,只能仓促从河北、河东征集粮草以赈济新收之地的百姓,而这导致了国内百姓的不满。埋下了相互仇恨的种子。且这种应急性的筹措难以持久,终于因为粮食短缺引发反叛,在金军的攻击下很快又失去了还没捂热乎的地盘。

而这个时代操蛋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