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第4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数百年仍为中国,不能定计,则中原数百年便会沦于夷狄,中原数百年的命运,悬于陛下之手。陛下若早定计,以臣观之,应在三日内找出合适的守城人选,倘过了三日,守城者的威信不足以服众,金人攻到城下,便一切都无从说起了。”

这话就是直截了当让皇上尽快禅位了,赵佶如何不明白!而自己的下一步行动也需有人配合,而眼前之人正是合适的人选,他也就不必再装了,君臣二人便开了了闭门会议…

十二月二十三日李纲怀揣所写奏疏进宫召对,赵佶召纲面议,李纲即刺臂流血,书成数语入陈。赵佶见是血书,不禁为之动容,览其奏道:皇太子监国,礼之常也。今大敌入攻,安危存亡,在呼吸间,犹守常礼,可乎?名分不正,而当大权,何以号召天下,期成功于万一哉?若假皇太子以位号,使为陛下守宗社,收将士心,以死悍敌,则天下可保矣!

赵佶看罢遂决意内禅,退朝之后,吴敏至都堂见李邦彦说:“上意已定,今日我当与相公商议应施行之事。”紧接着又召见吴敏和李邦彦,随手拿出一张帖子给李邦彦看,上面尽是赵佶亲批应该施行的事,如以何名义退位、退位后住在哪里、退位后如何称呼,他本人出居龙德宫,皇后居撷景西园,郓王罢皇城司,吴敏除门下侍郎,内侍擅过龙德宫者斩首等等琐事…

当日晚,赵佶召集文武大臣于玉华阁,正奏事间,赵佶对蔡攸说:“我平日性刚,不意金人竟如此猖獗。”他拉着蔡攸的手,忽然一阵昏厥,跌坠于御床之下。宰执大臣亟呼左右把赵佶挽扶到宣和殿东阁,灌入汤药,赵佶才苏醒过来。

他索来纸笔,以左手写道:“我已无半边也,如何了得大事?”群臣面面相觑,无言以对。赵佶又写:“诸公如何又不语耶?”左右也无人敢答应,赵佶自书道:“皇太子桓可即皇帝位,予以教主道君退处龙德宫。”又大声说,吴敏是朕亲自拔擢的大臣,必然不负朕躬,可传他前来起草退位诏书,并召皇太子进宫。

一连串的突发事件将众人雷的魂飞魄散,谁也没想到正值春秋鼎盛,身体一直安康的皇上会中风,且半身不遂,更没想到皇上一醒过来就要传位给太子,这对于某些人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毫无思想准备的诸位宰执此刻也只剩下听从吩咐的份儿了,即便知道不妥,可在众目睽睽之下也做不得手脚啦!

其实这一切都是计划好的,禅位总得找个理由,总不能说是因为金军南侵,皇上给吓得吧,可赵佶考虑后认为既然要禅位,不能不称病,否则会发生变乱,这个理由简单易行,现在形势严峻,让一个半身不能动弹的病人来领导抗战怎么说也不妥,禅位就成了顺利成章的事情,只是赵佶的演技太好,将众人全给糊弄了。

由于赵佶早已将禅让之事告知吴敏,因此吴敏胸有成竹,一挥而就。赵佶看过,将“朕将以道君号退处旧宫”一句中的“朕”字改为“予”,又在诏书的左下角批道:依此甚慰怀。白时中此刻觉出不妥,可皇上一个劲儿的在纸上写“少宰主之”,白时中无奈之下只得受诏。

事情到了这一步,另一个主角赵恒却还不知道宫中巨变,只当父皇病重,一进门就扑倒榻前大哭,童贯和李邦彦就将黄袍披在他身上。赵恒这才明白过来,他爹这是要传位给自己,急忙避让,不肯就坐。

赵佶就以左手写道:“汝不受则不孝矣。”

太子答道:“臣若受之,则不孝矣。”

赵佶又命人请皇后来劝说,赵桓依然推辞不肯。

这事儿有点出乎赵佶的意料,按照礼法规定,新皇即位要三进三辞,按说过场已经走完了,新皇也就该同意了,可赵桓就是不肯。赵佶只好命内侍将赵桓架到福宁殿即位。

事已至此,再无回旋余地,只能强行送到福宁殿,诸位宰执大臣已迎候在那里了,可赵桓就是不肯即位,又扑腾又踢人,竭力挣扎,突然跌倒在地,他也昏了过去。

此时没有人能知道赵桓的心情,也更无法猜测出他是真是假。但他这晕估计不是幸福来得太突然而激动所至,应该是惊的成分多一些!

父皇正是春秋鼎盛之时,无病无灾的毫无征兆的突然要传位给他,是故意试探,还是真心实意,他根本弄不清;再者是自己虽然贵为太子,可是从小就不受父亲待见、臣子们挤兑,兄弟们也不把他放在眼中,三孙子做久了,性格懦弱更是胆小怕事,稍有些风吹草动就紧张的要命,这时肾上腺分泌过旺,血压上升就昏过去了!

此时天色已晚,但当时还未宣布退朝,文武百官鹄立垂拱殿上,宰相白时中不等太子即位,即宣布新天子已经即位,群臣一齐表示愿见新天子,其以诏让群臣退朝,明日再行拜见之礼。

赵桓醒来后木已成舟只能奉诏,无可奈何的从父亲手里接过了乱摊子,在风雨飘摇中登上了权力的最高峰,可他身前的路又在何方呢?

第一百九十九章防人之心

十二月二十四rì,赵恒在崇政殿召见群臣,太宰兼门下侍郎白时中率文武百官入贺。赵佶因出居龙德宫,宰相率百官问候起居于庭中,宰执至壶chūn堂面见赵佶,赵佶大哭,众宰执亦跟着哭。这让赵恒十分不爽,但此时也不好发作,依例大赦天下,对重臣宗室jinháng封赏。

此时南下金军rì益逼近,赵恒先下旨命梁方平引京中禁军四万前往黄河北岸浚州设防,阻止金军过河。拱卫京城的禁军经过这么多年的‘休养’,早已不是当年的那支虎狼劲旅,军民guānxi还不错,临别还给欢送他们的开封百姓演了场杂技”“小章节。一个个哆哆嗦嗦的上了马,紧抱着马脖子,等马一动,又噼里啪啦的掉了下来,带给百姓们阵阵‘欢笑’。

几天之后,赵恒尊奉赵佶为教主道君太上皇帝,退居龙德宫;皇后郑氏为道君太上皇后,迁居宁德宫,称宁德太后;立皇后朱氏,系武康军节度使朱伯材女,曾册为皇太子妃,正位中宫;追封后父伯材为恩平郡王。

赵桓感念李邦彦曾经对他的庇护之恩,仍以李邦彦为太宰,张邦昌为少宰,吴敏为枢密院使,太子师耿南仲为尚书左丞、签书枢密院事,授李纲兵部侍郎,由于宇文虚中有声望,与陕西老将种师道、姚古很有交情,赵桓任命他为河北、河东路宣谕使,前召陕西兵来救援汴京,同时遣给事中李邺赴金军,报告内禅,且请修好。

再一个赵桓把ziji的舅舅王宗濋提拔上来。换下了高俅勾管殿前司公事,这个职务系总管京城禁军和殿直的要职。责成其总齐禁旅,祗护殿岩。守卫京师,作固王室,可其就是个草包并不是shime将才,但是这是亲戚,这样赵桓就能把兵权牢固的掌握在ziji的里了。

各个岗位的人员也都换上ziji人,老爹也安置好了,从此不让赵佶cāo纵乃至干预朝政,连打听的机会也不给他了。但赵桓还是觉得脖子后边冒凉风,睡不安稳。因为现在负责保护皇宫大内的皇城司还掌握在老三赵楷里,他可是ziji的死对头,一直觊觎ziji的太子之位不,而传位的那晚发生的一件事情也一直让他耿耿于怀…

在赵楷的思想中,太子的位子不过是暂时让大哥坐着,早晚都会回到ziji的屁股底下,但没想到风云突变,宫中传出消息,父皇居然瞒着所有人将皇位偷偷的给了大哥。这让他无比震惊,哪里肯干,心如火燎在数十个王府侍从的簇拥下,急三火四地穿越禁中与王府之间的“飞桥复道”。直闯宫门,企图逼宫。

当晚正是有何灌负责宫中的jǐng卫,当然也早就接到了命令。shime人让进,shime人不让进心里yijing有数。看到赵楷气势汹汹而来,立刻把这群不速之客挡住了。赵揩岂会将他放在眼里质问道:“孤入宫探视官家。有shime不妥当吗?难道太尉不认识本王?”

何灌把闪亮的宝剑一横,先亮招牌:“圣上口谕,今晚任何人méiyou召见,不得入内。假如您要硬闯,我中的宝剑可不认识王爷啊!”然后何灌又温柔地劝解道:“再,您即使进又有何用?皇上非要太子继位不可,没让你来啊,大位yijing定下了,一切都迟了。”赵揩立刻zhidào此时木已成舟,大势已,今生恐与皇位无缘了,大哭而!

对于这种危险分子赵桓怎么能忘记,再这么多年来他这个弟弟一直骑在ziji脖子上拉屎,现在shime也不能容他了,于是以郓王楷管皇城司岁久,听免职事。意思是赵楷在这个要害岗位shijiān太长了,换个岗位吧!

然后赵桓降旨改封赵楷为凤翔彰德军节度使、凤翔牧兼相州牧。明升暗降,其实权完全丧失,扫除了ziji当政的一大障碍。而曾经意气风发与太子争夺皇位的三弟郓王赵楷则从此退出政坛,京城中又多了个领工资,住豪宅的高级囚徒。

“师傅,如今金军步步紧逼,朝中却少良将,是否将燕亲王召回领军拒敌?”赵桓苦苦挣扎了这么多年,下可用之人méiyou几个,尤其是军事人才,现在虽然有个李纲管兵部,但他是文官不过是赶鸭子上架罢了,所以想起二弟赵柽,却又拿不准只要请教耿南仲。

“陛下,万万不可啊!”耿南仲一听就急了,赶紧劝阻道。

“燕亲王征伐西夏,屡战屡胜,武功不让范、韩,足以担当此任,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有何不妥吗?”耿南仲反应如此jiliè让赵桓十分不解,他纳闷地问道。

“陛下,正是因为燕亲王能征惯战此刻才不能召他进京!”耿南仲叹口气道,皇上还是太嫩了,“陛下还记得当rì立储之争吗,道君曾要立其未储,今rì若是燕亲王也在京中,陛下能否继承大统,还是未知,此刻朝中宫中内侍皆言道君禅位有失,此刻让其进京,岂不是自找麻烦!”

“哦,师傅所言甚是!可燕亲王又如何安置呢,其在外主政一方rì久,要是不满朕登基如何处置呢?”赵桓点头道,全忘了当rì是谁在其最困难的shihou帮他解围了,这真是屁股决定脑袋,一听耿南仲赵柽kěnéngwēixié其位,态度立刻大变,由用转为防范。

“陛下虽已即位,但是外有强敌为退,内有jiān佞未除,燕亲王暂且不动,陛下可下旨封赏先安其心,切切不可再提召其回京领兵之事,道君前rì夺其权也是因其与金国谙音勃极烈斜也交好,倘若他们真有勾连,夺位易如反掌!”耿南仲道。

“嗯,师傅之意是要缓图,可他若不肯就范,借我们传檄天下执意进京勤王将如何呢?”见耿南仲得严重,赵桓胆小了一时又没了主意。

“无妨,陛下只需好言安抚,命守臣监视其不得擅离即可,其中无兵全是枉然,但金兵一退,陛下根基亦稳,还有何惧!”耿南仲抚须笑道。

第二百章何如

不出赵柽的所料,银术可进入石岭关后,前边就是太原城,可他深感兵力不敢再往前走,驻兵忻州等待宗翰领兵前来会合攻打太原,可却等到的是其大败于应州的消息,他急忙遣人告知宗翰自己已经过了石岭关,就请他绕个远从蔚州过来吧!

正愁得要上吊的宗翰听到这个消息大喜,立刻在白水口布置疑兵,自己悄悄的领着大队人马绕行蔚州出石门峪快马加鞭赶到了忻州和银术可部会合后直逼太原城下。可宗翰就是个倒霉蛋,太原城依然是他的噩梦,几次攻城都被打了回来,再次被阻于城下…

此时的太原城中负责城防工作的除了太守张孝纯外,另一位则是童贯手下的捷胜军副都统王禀。王禀字正臣,汴京人士,原本是一名军队中的小卒,在镇压方腊起义中的英勇表现,因功授官后一直在童公公手下效命,并靠着自己的努力当上了太原城的副都统。

可以说,作为一名没能任何后台的武将,这位王都统能取得目前的成就,完全是靠自己的战功而取得的,这在当时风气败坏的宋**队中也算比较少见。童贯逃离太原城的做法是虽然是非法错误的,但同时他也做对了一件事,在他逃离前命王禀留守太原城。

不知道这个决定对王禀来说是喜还是忧,既给了王禀一个独立作战的机会,同时也给王禀安排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且张孝纯和王禀还面临着“无米之炊”的困难,当时的太原城中只有王禀手下的三千胜捷军根本无力抵抗来势汹汹的粘罕大军。

但王禀和张孝纯不想束手就擒,他们要靠自己的努力来阻挡粘罕的大军。于是。这位王都统发动了全民皆兵的指令,发动太原全城的百姓共同守城。城内的百姓一共才两万多人。王禀从中挑选六十岁以下、十六岁以上的男姓百姓作为民兵,派发武器。共同抗敌。同时,王禀抓紧时间在太原城上筑起重城、在城外挖掘壕沟、派民兵在城楼之下不分昼夜的巡逻。

另外,为了作好长期抗战的准备,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