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宰辅-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铮道:“下午会面,李璟已经答应不出兵,并且严禁王淮南运送兵器粮草等物资,更不会收留叛党余孽。”

“太好了!”李元兴奋道:“如此甚好,官家交代的使命就算完成了。”

“别高兴的太早……”不想赵铮语气低沉,立即当头泼下一盆冷水。

李元愕然道:“怎么?少卿是担心李璟会有反复?”

“李璟那边倒是不担心,反而是……”赵铮目光凝重,陷入沉思。

……

齐王府,李景达也陷入了沉思。

一日之间,发生的事情太多,完全始料未及,更让他措手不及。

李从嘉改封吴王,入主东宫。

皇兄李璟最终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也许这一点是早有预料的,李从嘉是嫡长子,立为储君的可能性很大。

正是因此,他才想要想办法千方百计改变这种趋势,增加自己的分量。没错,他对皇位是有野心的。

身为烈祖李昪与宋皇后嫡出的儿子,他身份高贵,只是排行靠后一些。那个时候的李景达也许尚无野心,可李璟即位之初却许下了兄终弟及这样承诺。

只是上面还有一个兄长李景遂,皇位离他还是比较遥远,李景达也算是安分。更多的时间都是混迹军中,努力练兵好辅佐兄长。

可是李景遂突然死了,这让李景达开始动了心思。不过他还是有个理智的人,如果皇兄传位给儿子,他虽然会暗生不悦,但还是会接受。只要对南唐国家有利,他勉强赞成。

可是皇兄李璟唯一有出息的儿子李弘冀死了,剩下的从嘉、从善之流只能做个富贵闲人,让他们登基简直就是误国。尤其是失去了淮南,周边强敌环伺,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强硬有为的君主力挽狂澜。

李从嘉行吗?一个只知道吟风弄月,欢宴游幸,不问政事的懦弱之辈,指望他能够拯救唐国于危难之中?

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加上权力**作祟的私心,对此自然十分反对。李景达觉得,也许自己有这个力挽狂澜的能力。

可想要促成此事很难,要么是说服李璟主动点头,要么造势让李璟点头。

在历代立储的传统中,除了立嫡立长之外,还有乱世立贤的说法。倘若自己能够建功立业,保卫唐国安危,储位似乎就顺理成章了。

想要造势最好是立下盖世功劳,比如收复江北十四州(淮南)。李重进反叛就是个绝好的机会,只要唐国出兵,领兵元帅的人选除了自己还会有谁呢?到时候携收复淮南之大功,手握唐国兵权返回,皇位还不是唾手可得?

李景达很精明,赵铮踏足江南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宋使的来意。所以他一手主导了秦淮河谣言事件,目的就在于抹黑宋使,激化唐国百姓的仇宋情绪。恰好韩微出现背了黑锅,没有人怀疑到他身上。

试想一下,要在极短时间内,在金陵城里散播谣言,弄的满城风雨,除了这这等实力强,人脉广,底蕴深厚的王侯,谁能做到?

可有什么用呢?李景达觉得他低估了皇兄李璟的忍耐力。那么大的民愤,竟然只是晾着不见而已,对宋使根本没有相应的打击对策。后来更派出了两个草包儿子和韩熙载、皇甫继勋等人打压宋使。

可惜几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草包策略不对,不仅没有成功,还让赵铮名满江南,更加嚣张。

李景达非常气愤,同时也看清了一件事,那就是李从嘉心胸狭窄,没有容人之量。本身就无能,不专心朝政,若再多疑猜忌会是什么后果?

如此一来,阻止李从嘉登基的心思也就越发强烈了。可是万万没想到,当李景达辛苦运作的时候,皇兄李璟没有与任何人商量,突然宣布让李从嘉迁居东宫。

这无疑是让李景达措手不及,好在尚未正式册立太子,事情还有转机,出兵淮南变得刻不容缓。

可是……李景达再次低估了皇兄李璟的忍耐能力,胆小怕事,拒绝出兵也就罢了,他竟然连运送粮草之事都禁绝了。

失望,李景达满心失望,对着父子两算是失望透顶了,这样下去,唐国必亡。作为烈祖李昪的嫡子,李景达觉得自己有义务匡扶社稷,野心也越发旺盛了。

让他欣慰的一点时,礼部侍郎钟谟竟当面劝谏,声称“从嘉德轻志懦,又酷信释氏,非人主才。从善果敢凝重,宜为嗣。”

有其兄必有其弟,李从善又能强到哪里去?通过此事,李景达看到了朝堂人心,反对李从嘉继位的还是大有人在,这完全可以利用啊!尤其是李璟愤怒之下,将钟谟贬为国子司业,消息传出,更会引起舆论哗然,这可都是绝好的机会。

只要出兵淮南,一切大事可成矣!劝谏毫无作用,李景达已经对兄长李璟彻底死心了,而今只能强逼了。

一回到王府,儿子李从庆便道:“父王,我那六哥还真是急不可耐啊,已经让六嫂约了赵铮共游栖霞山!”

“好!”李景达笑道:“他封了吴王,即将迁居东宫,你平日与他走近些,该怎么做,不用为父教你吧?”

“父王放心,儿子一定办的妥帖,到时候必定轰动江南!”

“为夫等着,不过时日无多了,必须要抓紧!”

“父王放心了,不会很久,我那六哥比你我们更着急!”李从嘉哈哈一笑,很是得意。

“对了,那个驼背如何了?”李景达突然想起,沉声询问。

李从庆笑道:“也是个下/流坯子,从秦淮河带回去的那姑娘,原本也算是俊俏,只怕如今已经没有人样了……”

“哼哼,盯着点!”李景达冷冷一笑,目光阴沉了许多,也不知在想什么。

……

韩微从榻上起来,未着上衣,佝偻的驼背就更难看了。坐下之后,适才狰狞的笑意便停歇了,目光也变得沉重。

李重进起兵了,他也是今天得到的消息。

韩微不知道淮南事情有变,还是自己的效率太慢,以至于与李重进之间有些不合拍了。如此一来,请求南唐出兵援助就非常的迫切。一个月内如果不出,一切就完了。

可是……李璟那边将赵铮奉为上宾,自己连现身都不能。属下告诉他,南唐水师已经封锁江面,江南的粮草根本运不到扬州……

韩微很清楚,多年战乱后的淮南何其糜烂,根本支撑不了多久……想不到李璟竟然这懦弱,赵铮到底用了什么手段,让他这样死心塌地?

罢了,事到如今,想这些已经毫无意义,唯一能指望的只有那位齐王殿下了。听说李从嘉被封吴王,迁居东宫,韩微大为高兴,这对他而言是个好消息。

有人会比自己更着急,出兵之事,他自会想办法,自己只需看好戏就是了。闲来无事则……

韩微嘿嘿一笑,转身看着榻上已经木讷的柳莺儿,一个饿虎扑食就上去了……

第八十二章不虚此行

李重进是七月二十五起兵反宋的,按照原计划,他并未打算这样早起兵。

一来是淮南这边的准备尚未做好,二来是南唐方面的援助尚未确定,故而不可操之过急。他并未觉得这个词汇用在自己身上是否滑稽?当初打算和潞州合作的,结果李筠葬身火海,化为灰烬多日,他竟然还没有准备妥当……

李重进一番犹豫之后,开始不紧不慢,按部就班地准备兵器甲胄,军饷粮草,走广积粮,缓叛乱的路子。至于汴梁的赵匡胤是否察觉自己的野心,似乎一点都不在乎。

作为一个准备谋反的封疆大吏,如此心态,也当真算是一种境界。

即便如此,李重进的运气还是不好,事情总有意外,一个突然状况,让他不得不提前行动,举兵反叛。

事情是因淮南节度使府的一个小小监军而起的,此人名叫安友规,早年间曾随赵匡胤征战淮南。而今赵匡胤登基为帝,李重进心中愤恨,自然不喜安友规,甚至多有猜忌。

人是会察言观色的,安友规很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不被李重进这样一个喜怒无常的人猜忌是很危险的。尤其是淮南与汴梁的关系越发紧张,自己被迫夹在中间不会有好结果。

思来想去,安友规想明白一个道理,与其在淮南随时可能丢掉小命,还不如去汴梁。凭着与赵匡胤昔日的香火之情,兴许能够谋上一官半职,寻个似锦前程也说不定。

打定这个主意之后,安友规就萌生去意,准备离开淮南前去投奔赵匡胤。临走的时候,他还想劝降一些身边的部署,只可惜事不机密,被李重进发现了。

不过安友规为人机灵,在李重进围捕之前逃出了扬州城,成功逃入了宋军控制的范围。

如此一来,淮南准备叛乱的事情终于泄露,被宋庭所知晓。(事实上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碍于各自的难处,没有立即公开而已)

安友规的出逃,使得这一心照不宣,彼此密切关注,却暂时隐忍不发的矛盾公之于众。李重进见到如此情况,知道再也隐瞒不不去,只得公然起兵。

杀了安友规正在劝降的那十几个将校祭旗,从扬州起兵,以赵匡胤忘恩负义,谋逆作乱为名出兵讨伐……

事情有些仓促,淮南军本身的准备并不周到(神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能准备妥当),南唐的支援又遥遥无期,李重进心里越发的着急。

对韩微的指望就越发的期盼了,可他并不知道,韩驼背正在暖帐之中风/流快活……

……

安友规到了淮北,赵匡胤或许并不像见他,但既然来了,就不能拒之门外。从此刻开始,再也不能归然不动了。

于是乎立即安排赵光义留守大内,吴廷祚与吕余庆留守汴梁,亲自率军向东南杀去。宋军沿着汴水运河南下,进军速度很快。

不出几日,赵匡胤的战舰就到了淮河岸边的泗州,也就是后世的盱眙。以石守信为扬州行营都部署,李处耘为都监,宋延渥为都排阵使,率领禁军立即对淮南发起进攻。

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赵匡胤针对战事提出了这么三个时间节点。一个月以内,可以确定宋军的战场优势,保证平叛可以成功,但有个前提是南唐不出兵。两个月内,基本上会大局已定,即便是南唐出兵,也将于事无补……

三月后,则可以彻底平定淮南,稳定秩序,大军就可以兵临大江,隔江虎视江南……

这个时候,宋军英勇作战很重要,南唐那边的稳住阵脚也同样重要。

和李重进一样,赵匡胤也没有收到确切的消息……

不过相比之下,没有消息对宋军可以算是好消息,对淮南军而言就是漫长而痛苦的等待……

不过赵匡胤也不是很安心,若是江南有变,淮南的局势也会变得很糟糕。在不完全确定结果之前,还是不敢掉与轻心……

密诏已经送去江南,赵铮能否稳住,实在让人挂念啊!

……

刚刚走到栖霞山下的赵铮猛然打个喷嚏,不禁心中疑惑,到底是谁这样念叨我?还是江南秋已到,不慎感冒了?

八月初五,栖霞寺有法师讲经,唐国吴王妃周娥皇提出邀约,请宋使赵铮前来礼佛游山。当然了,肯定不可能是赵铮与周娥皇两个人单独出游。

堂堂一国王妃,未来将会母仪天下的吴王妃怎么可能单独接触男人呢?吴王李从嘉要是不来,这个活动根本就进行不下去。

自从周娥皇提出邀请的那一刻起,赵铮心里就有疑虑,却又不好拒绝。这个时候,得罪李从嘉并非明智之举。

看得出来李璟和钟皇后是何等疼爱李从嘉,他吴王的身份又表明他在这个国家的影响力。如果得罪之,李从嘉在李璟耳边嘀咕几句,要求出兵该当如何是好?几次接触下来,看得出这位“才子”心眼并不大,是个容易产生嫉妒心的家伙。从历史上因为猜忌而杀了几个柱国的例子便可见一二,是以少不得要虚与委蛇。

赵匡胤正在淮南激战,这个时候可不能给他找麻烦,所以李从嘉的面子还是要给。

其实仔细说起来,还当真要感谢李从嘉。

若不是要恭贺其乔迁之喜,而今留在南唐会很蛋疼,名义上是来为李璟祝寿的。而今人家寿诞结束,还赖在江南不走做什么?

有了李从嘉入住东宫这个借口,便可以名正言顺留在江南,完成赵匡胤交代的任务。这种情况下,怎么好拒绝李从嘉的邀请呢?

至于他的目的,有可能是不怀好意,却也可能是捐弃前嫌,有意修好。赵铮接到消息,李璟确实有这样的意愿,并且专门叮嘱李从嘉。只是狗能不能改掉吃翔的毛病,当真让人拭目以待。

所以还是来看看,反正还要在金陵待不少时间,每日都停留于礼宾院也委实太闷。秋高气爽,四处游览也正当其时,好不惬意。栖霞山可是金陵绝佳美景之一,前世几次到南京都有意前往,最终却因为各种各样的缘故未能成行,而今也算是异时空圆梦吧!

当然了,心怀警惕是必要的,赵铮也真想看看李从嘉是否故弄玄虚,另有所图?这也算是一次考验,一次彻底看清李从嘉考验。

到了栖霞山,瞧见窅娘的那一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