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父紧接着又道:“咱们家在村子里根基不稳,要是瑜娘嫁给村里人,说不得咱们能真的融进村里。”
赵母听的眉毛一跳,看着赵父,急着说道:“他爹,你可不能因为家里害了瑜娘。”那李老七家在村里算是大家族的,哥兄弟五个,在村里颇是硬气,又是土生土长的,也没人会欺负李家,可那李老七家的婆子刻薄的狠,她家大媳妇被她磋磨的啥样子了都,赵母怎么也不能让闺女跳火坑里。
赵父忍不住又拿出烟杆子抽着,平静的说道:“瑜娘是我闺女我还能害了她不成?李老七家我心里有数。”
赵母这才松口气,“这事得看缘分。”
赵父突然撇过头来,看着赵母,慢慢的说道:“王老大家的儿子回来了。”
赵母开始还没反应过来,琢磨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老头子说的是谁,倒是惊讶不少,“不是说死在战场上了吗?”
“是个命大的,被人救了。”
“哎呦,那可真是命大。”赵母嘴里念叨着,脑子里一过,试探的问道:“你不会是想瑜娘嫁给他吧!”
赵父沉默了一会儿,让赵母看的这个心急,瞪了他好一会儿,才听赵父开口说道:“今天看到那孩子了,身体长的那个壮实,一看就是干活的好手,以后谁嫁给他也是享福的。”
赵母却不赞同,“哼,不说结实不结实,那孩子从小就不是个省心的,就说说咱家孩子哪个没挨他欺负过,小孩子打架也就罢了,可你看他大了都做的什么事,地地不会种的,还竟惹是生非不说,更是糟蹋人家的粮食,心得有多黑,这是断人口粮啊。
瑜娘真嫁给他指不定怎么被磋磨呢,要是个没心的,动不动打一顿,咱家闺女哪里受得了,再说他家现在那是啥环境,那刘春花可是个聪明的。
在个说了,那孩子比咱瑜娘大上个六岁呢。”赵母越说越是看不上这门亲事,说到后面眉头都拧在一起了。
赵父看着自家老婆子那样子,撇嘴冷笑一声,“哼,你看不上人家孩子,可不知道咱们村里有多少人家惦记着呢!”
赵母有些不信,却又好奇,忍不住问道:“咋?”
“这出去几年,在浑的孩子也好了,何况王老大人就正直,这什么根留什么种,那孩子现在回来可不一样了。
看人眼神也不像以前那般凶了,听说是在外面学了手艺回来的,这手里有手艺的,都不怕饿着,不会种地就跟着他爹学,又不是傻子,还能连个地都不会种。”
赵母听的有些心动,可想那孩子以前的性子,还是担忧,“我看啊,谁爱惦记谁惦记,这狗改不了吃屎的,还是给瑜娘找个稳妥的。”
赵父不吱声了,这事他也就是起了个心思,老婆子不愿意他也就不多说什么了,若真是以后瑜娘过得不好,老婆子不得怨恨死他,叹口气,说道:“我也是想瑜娘离咱们近点,老大现在我也不全指望了,瑜娘是个孝顺的,也不指着借她多大的光,可能帮阿文一把的时候,瑜娘肯定不会干看着,这要离得远,阿文以后真的就只能靠自己了。”
瑜娘躲在门后把爹娘的话全听了进去,心里说不上什么滋味,定然是不好受的,可看着爹娘瘦弱的身躯,心里又软了下来,对自己以后也颇是迷茫,那王家的大儿子……瑜娘摇了摇头,想这般多做什么,现在最要紧的是把家里的日子过好来,以后嫁个什么人,她定要找个可心的嫁,这辈子,瑜娘不愿意在委屈自己了。
果然李氏不在,赵家日子过得又舒心又清净,就连赵良都看出,爹娘脸上轻松了不少,想起李氏在的时候,家里乌烟瘴气的景况,一时心里愧疚不少,这人心里开始有数了起来。
想着半个月左右差不多就能织布了,瑜娘心里痒痒的,好久没有碰过线了,她恨不得赶快打好机子让她织布。
因又吃了一粒力气丸,这几日里瑜娘手劲大了不少,有次拿柴火,拎一捆都不费劲,细一点的木头棒她都能掰断,对此,瑜娘也不知该喜该悲,这力气这么大,以后可别遭人嫌弃,可话又说回来,村里好多人家动不动就打媳妇的,有了力气,看谁敢对她动手,远的不说,近的李氏若敢动手,她定然不让着。
瑜娘要织布自然要买线,想那好的丝线蚕丝在县城买不到,可棉麻线县城还是能买到的,瑜娘打算跟老娘说下,去趟县城。
赵母听了后,想着这织布可不是要棉麻线什么的,她自然不放心瑜娘一个人去,想着后天十五,正好赶集,便和瑜娘说好,后天把赞好的鸡蛋拿去市集卖,正好有的乡下人会做棉麻线的,没准比铺子里便宜的多。
瑜娘自然不会反对,开始买些粗糙的也没什么,只要她织出布来,娘也就不担心她浪费银钱了,对自己手艺有信心的瑜娘也愿意一步步的来。
赵母年轻时也跟着婆婆学过打络子,可日子一直忙碌着,又照顾孩子,哪里有时间打络子,何况她当初学的也是简单的编法,打出的络子也就家里人戴,想卖出去,铺子里都不收,时间久了,赵母在没打过络子。
瑜娘还是瑾娘的时候都没看过赵母打络子过,瑜娘想买点丝线,可这打络子的想法到不知怎么说,在那思摸了许久,还是赵母问了声,她才回过神来,开口不由得问道:“娘,你可会打络子。”
本就没指望的瑜娘却看赵母眼里有些自得,“这络子有啥难得,一些简单的样子,你娘我都会。”
瑜娘眼睛一亮,“真的?”怎么没看过老娘打络子!
赵母一看就知道闺女心里打着什么主意,于是,又道:“就是打出来绣铺都不收。”
“……”
☆、第十三章
赵母觉得最近闺女有些魔怔了,怎么满脑子都想着挣钱,虽说有想法不是不好,可钱哪里是那般好挣的,怕闺女最后落得一场空受不住,劝道:“闺女,这钱哪有那般容易赚到的,听娘的话,你先踏踏实实的把布织好,这布织不好咱们在想着打络子。”
按着赵母的想法,这布织不好,闺女也不会对打络子上心了。
瑜娘听了点点头,还是先把布织好了,挣点钱再说打络子的事,本来她对打络子能不能挣钱也是没底的,若是又买棉麻线又买丝线的,家里也吃不消,估计老娘在李氏面前又得矮上一截了。
“娘,这几天阿文看上去精气多了。”瑜娘侧面的打探到,主要想知道这丸药对自家弟弟管用不。
赵母面上一喜,点头说道:“可不是,也不知怎么回事,突然就精神了起来,前天还能下地走上一会儿呢。”赵母眼里是真的替儿子高兴,她一直就怕儿子夭折,现在看来,儿子没准能好起来。
瑜娘听着也高兴,这老两口在大哥这是指望不上了,阿文长大了要是个懂事的,爹娘老了还有个依靠,因为丸药是系统给的,瑜娘在心里感谢了起来。
系统酱萌萌的心里咕嘟咕嘟的冒泡,说话的调调都萌萌的,让瑜娘好笑了半天,系统酱暗道,不容易啊,这么点子的信任得来不易呀。
到了十五那天,赵母早早的就起来,给老儿子把了个尿,又放回被窝里,跟赵父低声的说道:“老头子,今天你照顾照顾儿子,我和瑜娘去县城里卖鸡蛋。”
赵父还有些没睡醒,胡乱的点了点头,抱着儿子又睡着了,赵母一脸不放心的看着炕上的爷俩,无奈,出屋去了瑜娘那屋,掀开门帘一看,闺女已经起来在那叠被,说道:“瑜娘咋不多睡会儿。”
瑜娘回头看了眼赵母说道:“我寻思着起来做做早饭,你好多睡会儿,这到县城可要走上一个半时辰呢。”
赵母摆了摆手,“这心里有事,哪里睡得着。”
“看你这心小的,就是晚了,咱也就是晚到一会儿罢了,没有好地方摆摊,就多待些时辰,鸡蛋又不多,总是能卖完的。”
赵母听着也是这个理,可起都起来了,自然不会再睡个回笼觉的,“行了,娘先去生炉子去。”
“唉。”
瑜娘洗漱完,也忙跟着自家老娘弄饭,她们一走,家里连个做饭的人都没有,娘俩合计着多贴点饼子,在熬上一大锅粥,到时候爷俩在菜园子里摘点蘸酱菜,就着粥和饼子吃着,也香。
忙活完娘俩就急忙的吃好早饭,匆匆的出门了,瑜娘弄得满头大汗,出屋时天还没亮呢,瑜娘打趣道:“怎么感觉跟打仗似的。”
赵母瞪了闺女一眼,“以前咱娘俩去赶集不也是这样。”
瑜娘眼神一愣,她不在家几年,有些事都快忘了,尴尬的笑了笑,也没多说什么。
赵母拎着鸡蛋筐子说道:“这最近家里开销大,要不咱娘俩也能做牛车去个来回。”
王家村离县城算是近的了,牛车也只要一文钱一人,瑜娘想起在李府时,她月钱最少的时候还有一百文铜钱,可家里现在连两文铜钱都不舍得花,可见拮据到什么地步了,算算,自家大哥大嫂从她那抠了不少银钱,没有二两却也差不多了,这钱两人怎么狠心私藏下来的。
虽说后面拿了出来,可想想她若不出事,两口子岂会拿出来,那估计妹妹连个像样的棺材都没有。让她原谅大哥和李氏,可光看他们做的事,如何能原谅。
这时系统酱又出来耍了会儿宝,瑜娘心态才恢复了回来,系统酱用他那又小又圆润的手擦了擦额头,唉,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系统真不容易呀。
走了许久,瑜娘看着赵母额头上已经发汗,便伸手把筐抢了过来,说道:“我拎会儿。”
赵母心疼闺女,这身子才好没几天,又要走上一段路,她生怕闺女受不住呢,哪里肯让闺女拎这一筐的鸡蛋。
“快给我,你身子刚好,还得养一段时间呢。”
瑜娘不依,撇嘴说道:“我年轻身体好着呢,这两日身子早好了,你看我现在可像累着的。”瑜娘脸上一派轻松,眼眸明亮,让人看着都是舒服。
赵母看着闺女是不像累的,这么一观察,觉得闺女张开了不少,心里挺高兴,这在养养,闺女嫁人的时候也是个漂亮的。
说来赵父和赵母长得就只能说五官端正,生来的儿子也像赵母,闺女里就属瑾娘长得最是好看,从小那脸就白净水灵灵的,这一白遮三分丑的,五官只要差不多,在村里也是一枝花,要不然,怎么能被李府里的老爷多看两眼。
可到了瑜娘这,可能是营养跟不上,后面的日子又过得憋屈,脸色枯黄,精神气也不太好,别人家打听瑜娘,也只得个长得清秀一说,说不上难看,堪堪算得上清秀。
天底下有几个会嫌弃妹妹丑的,瑾娘占了妹妹的身子也从不嫌弃自己丑过,这过日子,又过得不是皮相,只要勤快努力,日子还能过的差了,确实,这村里,谁家娶媳妇儿不是看会干活过日子的不?
就像李氏这种,不干活还耍滑的,在赵家不也照样过得舒心,村子里谁家娶个媳妇也不容易,没有犯大错误,谁也不会休妻,至于纳妾什么的,哪里是他们能想的。
瑜娘一心也只是想找个憨厚实诚的汉子过日子,她也没想过给大户人家做通房妾室什么的,这皮相不过就是给人生填个彩罢了,没有,却也不碍她什么。
赵母想着女儿和儿子最近都精神了不少,心里高兴,兴许就是闺女在天保佑她妹子和弟弟呢,不禁又想起了瑾娘。
母女俩走到大道上,正好有辆牛车路过,上面也有些要赶集去县城里的乡下人,那车夫过来时吆喝道:“要坐车不?”
赵母摇了摇头,车夫也没不高兴,倒是说道:“这要是把鸡蛋都卖没了,回来可得带着闺女坐车回来。”
赵母听着高兴,笑着应道:“可不是,这要鸡蛋卖的好,回来我们娘俩就坐你的牛车。”
“好咧。”车夫爽快的喊道,一扬手里的鞭子,抽在了牛背上,牛车便快了不少。
那车夫三十左右,管赵母要叫声婶子,管瑜娘得叫声大妹子,跟她们娘俩说话倒不会被说什么闲话,不然,赵母也不会随意搭话。
赵母看着越走越远的牛车说道:“鸡蛋卖完,咱娘俩也做牛车回来。”
瑜娘点点头,“听娘的。”
赵母乐了乐,看着满满一筐的鸡蛋,又道:“今年养得鸡就是好,可能下蛋了。”赵母从年轻那会儿就是养鸡的好手,虽说这两年身体不好了,那也只是不能下地罢了,养个鸡还是没问题,老两口没事弄弄菜地,养养鸡,有瑜娘帮着她们,也能挣点钱,多是不多,可一年下来,他们老两口又没什么花销,攒下了点积蓄就想着给瑜娘攒嫁妆,不巧,瑜娘这一病,家里也就没什么钱了。
赵母现在就指着这鸡多下蛋,在攒个两年的钱,没准给闺女的嫁妆还能看的过去。
“等着入了冬,把那不怎么下蛋的鸡拿到市集上卖,也能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