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斩邪- 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七荤八素,头破血流。

    精心保养的身躯,就这样破损掉了,而且伤的还是至关重要的头部,想要完全修补治愈好,不知得花费多少日子。

    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可饶恕,绝对的不可饶恕啊!”

    黄大仙咆哮着,如同一头暴走的雄狮。

    逍遥富道面色惨白,忽而一咬牙,对陈三郎叫道:“书生,你快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以后修炼有成,替本道报仇!”

    关键时刻,他也豁出去了。心知肚明以自己的状况,逃遁已不现实,倒不如拼得一死,掩护陈三郎逃出生天。

    陈三郎回头看他一眼,忽而一笑,如阳光般灿烂:“富道,认识你这么久,你终于说了句人话。”

    闻言,逍遥富道差点要被活活憋晕过去:都什么时候了,还如此不正经……

    然后下一刻,他便看到终身难忘的一幕——

    陈三郎手中的古朴长剑,熠熠一闪,化为数寸锋芒,闪电般飞掠而起,疾斩黄大仙头颅。

    这是……

    逍遥富道圆睁双眼,看到的情景似曾相识,并最终和在南阳府发生的一幕重叠起来:

    蜀山剑仙!

    “奶奶的,原来这书生才是最会装的家伙……”

    心情鼓荡之下,情不自禁爆了句粗。

    锋锐破空,刹那光华,裹挟着一股无坚不摧的气势。

    飞剑?

    “怎么可能!”

    黄大仙心底寒意像喷泉迸发,手足冰冷,本能之下,一拍腰间黑皮葫芦,数十黑水蜂飞腾而出,要将小剑挡上一挡。

    滋滋滋!

    凝聚成一小片乌云的黑水蜂稍稍靠近小剑,却如同冰雪靠近烈焰,瞬间消融,化为齑粉。

    嗤!

    一点锋芒势不可挡地穿透黄大仙的喉咙,绕个圈,飞回陈三郎背负的书筪中,恍若宝剑归鞘。顿时剑气消散,光华尽敛,再无动静。

    “你说的废话太多了……”

    陈解元背负双手,非常有高手风范地说道。

    扑通!

    黄大仙倒地气绝。

    扑通!

    逍遥富道居然也很光棍地晕了过去。

    “出息……”

    鄙视了道士一眼,陈三郎并未去搜索黄大仙身上的战利品——他已从逍遥富道口中得悉对方来历,修炼毒经,全身养着毒虫,别死而不僵,被其豢养的毒物咬到,那就阴沟里翻船。

    过不多久,逍遥富道悠悠醒转,瞧向陈三郎的眼神,分外不同。

    陈三郎摸了摸脸:“我鼻子里长出花了?”

    这句台词非常熟悉,道士忍住爆粗的冲动,因为他师傅曾淳淳教诲过,身为道士,自当高手,而粗话非常影响形象:“有意思吗?”

    “什么?”

    陈三郎不明所以。

    “好,算你狠!”

    道士将陨星宝石掷出,扔在陈三郎身前:“你杀了黄大仙,东西归你。”

    陈三郎嘴一撇:“我说过,只要一半。怎么,你那份不要了?”

    “要,怎么不要?”

    道士赶紧又捡拾起,心想骨气颜面什么的,哪里有宝物实在。

    陈三郎微笑道:“当然,要是你有空的话,帮我淬炼法器自然更好了。”

    对方有求于己,道士顿时觉得倍有光彩,腰杆子挺直:“你要炼制什么的法器?”

    嗖!

    黄光闪现,黄麻绳从黄大仙身上褪落,飞回陈三郎手腕间缠绕好:“就这根绳子。”

    逍遥富道瞄了一眼,若有所思,愈发对这书生感到好奇,但也不问,说道:“战利品拿了没?”

    陈三郎老实回答:“我怕被毒虫咬,所以没动。”

    “出息!”

    道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鄙视之。大踏步走过去。

    黄大仙身上带着不少皮袋子,不用说,袋子里面都是养着毒物。这些毒虫毒性各异,但它们基本只会听黄大仙一个人的指挥,别人拿去,毫无作用,一不小心反会被噬咬到,毒发身亡。

    逍遥富道将它们收拢在一起,挖个坑,扔到里面,紧接着驱使雷火符,全部烧为灰烬。

    这些毒虫,都是黄大仙耗费许多心血,经过十多年光阴才养起来的,堪称宝贝。可在逍遥富道和陈三郎眼中,却是害人的东西,应该毁灭掉。

    处理完,道士将黄大仙搜索个遍,将原本属于自己的符箓全部拿回来,另有不少收获。

    其中有《百虫毒经》一本,这是难得的秘笈,属于修士界一项传承,毁之可惜;

    另有法器若干件,一柄狼牙棒,一把匕首,一面旗幡。狼牙棒和匕首都是开光品阶的极品法器,旗幡却是玄品法器,不过上面有破损的痕迹。

    最后是黄大仙腰间悬挂着的黑皮葫芦。

    逍遥富道拿在手里,反复端详,眉头皱起来:“这葫芦?”

    陈三郎问:“是什么宝贝?”

    道士不回答,继续看个不停,忽而一拍大腿:“阴阳葫芦……这黄大仙真不识货呀,好好一口阴阳葫芦,居然用来养黑水蜂,简直暴晒宝物!”

    “阴阳葫芦是个什么东西?”

    陈三郎不懂就问。

    道士双眼放光:“你听说过道兵否?”

    “不曾。”

    道士便非常有成就感地解说起来:“释家有佛兵,道家有道兵,妖道则有虾兵蟹将……换句话说,其实就和凡俗的将兵一个道理。”

    陈三郎这下明白了:“那这口葫芦?”

    “有了这葫芦,本道就能豢养道兵了。”

    果然是好东西。

    陈三郎干咳一声:“事先声明,富道,这口葫芦还不是你的。”

    逍遥富道一听急了:“我说书生,你是剑仙中人,要葫芦何用?”

    “当然有用,不也可以装酒喝嘛,倍有高手风范。”

    心里却想,小龙女那边随着虾兵蟹将增多,说不定用得着葫芦。

    道士赶紧将葫芦抱在怀中:“如斯宝物,你用来装酒,不怕遭天遣吗?这样,其他东西,包括陨星宝石统统给你,我只要这葫芦……”

    “不行,哪里这般便宜的事?”

    陈三郎义正词严地拒绝了这个分成方案。

    “那你要怎地?我还帮你淬炼黄麻绳,这可不是轻松活。”

    陈三郎眼珠子一转:“除非你多答应我一件事。”

    听说有商量,逍遥富道来了精神:“什么事?”

    “我在泾县那边开拓基业,正缺个道士主持,你去那儿建立个道观吧。”

    道士一听,心里泛起嘀咕,想了想,觉得不大稳妥,就取出小算盘,噼里啪啦地拨打着。

    陈三郎见到,很是无语:“又不用算账,你拨打这个干甚?”

    道士给他一个白眼:“你给我葫芦,我给你其他东西,还帮你做事,不就构成买卖关系啦?有买卖,自然有账算。”

    陈三郎嘴一撇,忽而笑道:“富道,不用算,你都占了大便宜。葫芦不说,光是到那边,我划一块地方给你建立道观,还分给你十亩田产,这不等于帮你实现理想了嘛。有田有地有道观,银子滚滚来,最后娶个美娇娘,夫复何求?”

    道士听得心花怒放,陈三郎描绘的前景犹如一幅画卷,慢慢在眼前展开,是如此美丽壮阔,充满了吸引力。

    “好,我们成交!”

    不再犹豫,生怕陈三郎会反悔似的:“那我们现在就回泾县去?”

    他都有点迫不及待地要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道观了。S
………………………………

第一百二十八章:法器晋级,长安在望

(第二更送到,求订阅,求自动订阅!虽然感冒得全身没力,但南朝会尽量赶出第三更,避免食言的……)

    “是你自己回泾县,我还要北上长安,考试!”

    陈三郎好整以暇地说道。

    “考试?你不要和我说你要去京城考状元……”

    逍遥富道感到不可思议。

    “读书人不考状元这份非常有前途的职业,难道要跟你出家当道士?”

    陈三郎鄙视道。

    “可你已经是修士了。”

    “呵呵,我修的道,有些不同……不说了,赶紧埋掉尸首,咱们先离开这里。”

    “不用挖土,直接一道雷火符即可。”

    说着,逍遥富道轻喝一声,一道符咒出手,将黄大仙火化掉。干完这些,气喘吁吁,好不容易恢复的一些力气,又差不多使用殆尽。

    陈三郎扶着他,慢慢朝着峡谷的尽头走去,最后找到一处岩石洞,暂且安身。

    接下来的数天时间,他们一直呆在洞里休养。期间陈三郎跟道士说了关于泾县那边的情况,并点明河神庙的存在,只是敖卿眉的身份不曾说破。

    逍遥富道听见,大感诧异。没想到陈三郎不声不响的,已经规划成一片基业,虽然目前仅得雏形,还显得松散粗糙,但假以时日,发展起来,不容小视。怪不得他要进京考试了,功名实在是成功的快捷之路。

    世俗利禄,在修士眼中并不值得追求,但聚人聚气,却有相同的本质。民心民意,香火所在,俱是热衷追逐的东西,只是追逐的方式有所不同罢了。

    逍遥富道不禁想起师傅临终前的遗言:说窥见天机,天下将大乱,让他下山游历,寻觅因缘际会,或有朝一日,能重振崂山门楣……

    他这番赶赴洞庭,便是因此而来。不过晃荡了好些日子,并无所获。好不容易在龙君山找到处遗迹,得到块陨星宝石,还差点断送了性命。

    瞄了陈三郎一眼,若有所思。

    又过得两天,等精气神饱满了,逍遥富道当即开始替陈三郎淬炼黄麻绳。诚如他所言,这的确是件技术活,不懂的人,纵然有法器有材料,也无处下手。

    道士出身崂山,这等基本功夫却是掌握在手的。

    淬炼需要闭关,陈三郎就守在岩石洞外,负责把关。

    这一片地带偏僻荒芜,少有人迹,倒也安定。间或跑出些野兽,陈三郎小剑一露,立刻就将它们惊吓得逃遁而去,有多远逃多远。

    三天后,逍遥富道出关,精神萎靡不振,扬手将黄麻绳抛来:“喏,好了,还给你。”

    陈三郎接过,驱动意念察看,喜不自胜:这黄麻绳居然突破藩篱,成功晋身为玄品法器了。

    虽然说陨星宝石有一定几率使得淬炼的法器晋级,但这个几率谁也说不准到底有多少。

    道士叹了口气:“我可是将整块宝石都炼化在上面了……”

    陈三郎呵呵一笑,拱手做礼:“多谢了。”

    道士一撇嘴:“也罢,本道也不能白受你人情……对了,你准备何时去长安?”

    “没有什么事,明天便走。”

    路经洞庭湖,只是顺路,既然见识过洞庭湖和岳阳楼了,又没遇上许念娘父女,多呆无益。

    逍遥富道忽问:“要不我跟你一块去长安?”

    “你也想去?”

    道士点点头:“都说长安乃天下雄地,龙盘虎踞,我闻名已久,颇为向往。”

    陈三郎道:“想去就去呗,路上多个伴,没有那么无聊。”

    从洞庭这边去长安,全是陆路行程,买一辆马车赶路,得一个多月的路程。

    道士咂咂嘴唇,想了想,叹一口气:“算了,下次再去吧。我急着炼化阴阳葫芦,豢养道兵,还是回泾县稳当。”

    经历黄大仙一事,让他明白修为实力的重要性。斤两不够,闯荡天下只会处处碰壁。

    陈三郎也不勉强,就地铺开文房四宝,写了两封书信,一封让逍遥富道转交给老周;另一封则是给河神庙那边的。

    两封信,俱属于引荐书,给周何之与敖卿眉介绍逍遥富道的身份来历,让他们平和共处。

    在基业处建立道观,陈三郎自有考虑。

    第二天,两人分别,道士折身返回洞庭,坐船去泾县;陈三郎则翻山野岭,进入名州地域。

    这一条路颇为坎坷,胜在快捷,比从码头走,可以节省十多天路程。至于路上可能出现的虎豹猛兽,甚至贼寇之类,他有黄麻绳以及斩邪剑在,却也不怕。

    当走上一座高山峰顶,回首顾望,见远处一片无垠的波涛,正是洞庭湖所在;湖畔之上,万顷芦苇随风起伏荡漾,全部开出白花,白茫茫一大片。

    一湖、一楼、一镇,充满了奥秘。

    这一趟,陈三郎只是路过,犹如蜻蜓点水。但迟早一天,他会再度来到洞庭湖,再来的时候,恐怕就不是这般情况了。

    此去京城,千山万水,风餐露宿,陈三郎切身体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滋味。

    阅人多矣,必先多走路,多走地方。困于一地,由于环境上风土人情的局限,就算结识再多的人,也是重复。

    这一路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