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斩邪-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三郎若有所思:“也有不肯借的吧?”

    “确实有那么一两家。”

    华叔照实说了。

    陈三郎说道:“好,我知道了。”

    说着,径直进入家门去。

    晚饭时分,陈王氏叫小翠抓了一只大公鸡来杀,宰肉吃,又叫陈三郎去请许珺过来——按常规,两家定亲,在此期间男女双方却不好来往,不过许珺出身武馆,不讲究那些规矩。再说她都跟陈三郎同行去南阳府了,现在过来吃顿饭算得什么?

    至于市井上的闲言碎语,从来都是防不住,堵不住的,只当风过耳,不理即可。

    不用多久,许珺便跟着陈三郎来到,手里还提着一篮青菜,一入门,便争着下厨。

    陈王氏如何肯让:“珺儿,你去和原儿说话便好,请你来吃饭,可不是叫你来做事。日后正式过门,天天让你做个够,到时候,我就不客气了。”

    笑眯眯的,显然对这位未来媳妇相当满意。

    许珺被说得两颊飞霞,看见陈三郎在一边贼笑,走过去,毫不客气掐了一记。

    晚饭丰盛,大快朵颐,气氛温馨。

    期间陈王氏问起蟹和去哪里了,怎么不一起回来。陈三郎含糊回答,说派他出去办事了。

    陈王氏也不多问,儿子现在有出息了,事儿自然多。

    吃过饭后,收拾干净,陈三郎忽然宣布有话说,连华叔和小翠也叫着,留下来。

    桌子上点一盏灯火,明亮地照着各人脸庞。

    陈三郎返身回房间,片刻拿着一个包袱出来,颇为沉重的样子,摆放在桌子上。

    “原儿,这是什么?”

    陈王氏好奇问。

    陈三郎微微一笑:“华叔,你打开来看看。”

    华叔有些纳闷,便伸手去解开包袱,当盖在上面的布被解开,一片白晃晃的光华显露,在灯火映照之下,更显得动人心弦。

    银子,包袱里头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华叔呼吸为之一滞,有些老花的眼睛瞪得大大,似乎不再老花眼了:根据他老道的经验估算,这一包银子,足有上百两之多;小翠讶然叫唤出声,情不自禁掩住嘴巴。

    陈王氏也是吃惊,她很久没有见到这么多银子了,伸手去拿起一锭,正是十足的官银,成色相当好:“原儿,你哪里来这么多钱?”

    这些银子,是陈三郎从箱子里挑出来的,不足十分之一。之所以不一下子全部拿出,自然有顾虑:

    一方面难以解释,怕吓到家人;另一方面他现在不过是个秀才,身份地位尚且不足,大笔财富暂时不可露白,炫富多祸端。

    “我在南阳府得到贵人赏识,他送给我的。”

    陈三郎早想好言语。

    “贵人?”

    陈王氏惊呼出声,不是怀疑,而是欢喜。在夏禹王朝,贫寒出身的读书人由于天资聪颖,有才华,而得到贵人相助,从此平步青云的事并不稀奇。当然,这些相助肯定会有深层次的含义,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受人资助,日后人情可得要还。

    说白了,这样的帮助,往往就是一种投资。

    然而有人投资,就表示你有出色之处,对于小户人家出身的读书人,这是最好的门路了。

    很快陈王氏又想到上一次的事故,县里士绅要撤销陈三郎秀才功名,让她饱受惊吓,幸亏州郡里来了大官,替儿子做主,很顺利平息了风波,最后县里的士绅们都纷纷送来礼仪赔罪。

    如此,这大官就是儿子的贵人了吗?

    陈三郎慢慢说道:“这里有银子一百八十两,其中我带八十两去扬州,剩余的,都留在家里。”

    陈王氏道:“家里现在不用钱,你都拿去吧。”

    陈三郎一摆手:“娘亲,你听我安排便是了。你不是早就想在县里买些田地吧,一百两,能买点田产了。”

    陈王氏便心动,在农业经济的世界,田产永远都是根基,没有田产,便等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流。

    陈三郎又道:“此去扬州,若孩儿时运到,考了举人,这门第便能立起,到时家业都会进一步扩大起来。”

    这是必然之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当影响力增大,不仅家里的人,在外面的亲戚,甚至乡邻等,都会前来投奔,渐渐形成一个门第体系。随着慢慢发展,还会招收伴当门客,甚至塾师幕僚等,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稳固势力。

    世俗发展,必经此路;哪怕世外修士高人,也要有宗门依靠不是?

    家族,就是世俗根基所在,因为个人的力量,永远都是渺小的。而一些出身豪门世家的子弟,他们等于是含着金钥匙出世,自幼受百般宠爱,健康安稳地成长,人还没有长大,便有长辈们铺好路子,只要抬起腿走就行了。

    陈三郎出身小户,和寒门无异,没有长辈相帮铺路,便只能依靠个人发奋图强,逐步逐步考取功名,争得身份地位。然后再以己身为中心,慢慢聚起人来,形成体系。

    这样的门第,日后成就如何,基本都得看陈三郎前程了。

    陈王氏等人听见,许久做不出声来。他们何曾想过这般未来蓝图,又如何敢想?

    好比华叔小翠,身为下人,其实就是想能够安安稳稳,每天能吃饱饭便够了。特别小翠,家里人已催过几次,让她脱离陈家,换到别的门户去,或者找个差不多的人嫁掉算了。要不是陈三郎考中秀才,她肯定会被家人逼着离开。

    许珺看着陈三郎,怔怔出神:这就是爹为自己选的男人,从最开始的浑噩陈腐,慢慢变得出人意表,再一步步显露头角,算起来,还不够半年的时间而已。那时候,她心里还有些别扭,觉得爹答应得太快太突然了,现在一想,才真正体会到爹的苦心所在。

    他是认定陈三郎非池中物了吗?

    陈三郎干咳一声:“现在说那些,却言之过早,一切都得等乡试结果,再做定论。”

    陈王氏回过神了,欣喜地道:“原儿,娘亲相信你一定会办到的。”

    华叔附和道:“少爷,我也相信你。”

    这倒不是盲目的信任,以陈三郎现在年纪,即使这一届乡试铩羽而归,可还有下一届呢,他今年刚及冠,三年后,也不过二十三岁,年青得很。今年以来,陈三郎的表现就一直让人惊喜,从考不得试,到顺风顺水考取秀才,再到出人意料地提前一届获得乡试资格。

    那么,谁敢说在乡试上,他不能创造新的惊喜?S
………………………………

第八十一章:君去洞庭,我去扬州

(今天第三更,求首订!求自动订阅!)

    天色已晚,风雨仍不休,只是小了点。

    陈三郎撑伞送许珺回武馆,一路上罕见人影,只有他们两个,肩膀依靠着,走着。

    “其实那些钱并非贵人相助。”

    陈三郎开口道。

    许珺微笑回答:“我当然知道。”

    陈三郎就将事情经过慢慢说给她听,许珺听得兴趣浓生,当听到螃蟹雄鱼精两个货色拌嘴时,忍不住娇笑起来:“没想到那鱼精还挺爱臭美的,真有性格。”

    顿一顿,又道:“那它们两个在河神庙那边,混在一块,不得天天打架?”

    陈三郎嘴一撇:“打就打呗,不过它们也就嘴上厉害,不会乱来的。”

    两只妖物身上都被种了禁制,办不好差事,怕被敖卿眉责罚,哪里敢胡搞。

    经此一事,敖卿眉手下有了两妖将,两只虾兵,羽翼渐丰,经营河神庙起来游刃有余,慢慢香火就能旺盛,辅助她休养生息,定能大大加快康复速度。

    想着,还真是期望红鲤鱼恢复修为,变化人身的那一刻呀,应该和梦境一般,是一个空灵钟秀的小女孩子吧。

    说着话,不知不觉就来到武馆门口,分别的时候到了。

    陈三郎忽而拿出一个小包袱,塞在许珺手里:“这里有点钱,你拿着用,江湖侠女,也得花钱吃饭。”

    许珺点点头,伸手接过,她身上的确没有多少钱了。如果五月十五父亲还没有回来,她就得动身去洞庭湖,万里迢迢,一路上花钱肯定不少,虽然身怀武功,可也不愿意去偷去抢。

    拿着包袱,心中莫名感动,微微仰着头,看着陈三郎:“三郎,我走的那一天,我不会和你告别,你也不要来送我。因为我害怕看见你,就舍不得离开了。”

    陈三郎心一颤,他还是第一次从许珺嘴里听到这般满怀情意的话语,情不自禁将她拥入怀中:“你那一天走,我也会走,君向洞庭,我向扬州。”

    他决定提早去扬州,要尽可能充分准备好,迎接乡试。这一次考试至关重要,一旦没考上,就得等多三年。其中别的变数,天机莫测,凶险丛生,必须尽早考取更高级的功名才能安稳。

    当考得举人,甚至进士时,身份地位截然不同,即使元哥舒要对付他,也得有所顾忌。毕竟当今朝廷仍在,公然击杀一位举人或进士,影响恶劣,罪名难以担当。

    “三郎,写首诗给我,离别之后,我读着诗,便如你在。”

    佳人请求,自然义不容辞,陈三郎微一思索,想到一首,当即吟诵出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洞庭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许珺听完,不禁有些痴了,嘴里反复念叨着两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念着念着,猛地踮高脚尖,蜻蜓点水般在陈三郎嘴上亲了一口,然后飞快进入武馆,把门关注,靠在门上,泪如雨下。

    离别**,一吻更**。

    陈三郎咂咂嘴唇,似在回味,突然嚷道:“珺儿,你亲了我,以后可得对我负责呀。”

    门内的许珺听见,臊得脸蛋通红,狠狠地搓着衣角,仿佛那一角衣衫便是陈三郎一样:“这个可恶的小贼,得了便宜还卖乖,叫嚷得那么大声,不怕被邻里听见呀,不知羞……

    此后数天,他们都没有再见面。

    陈三郎的生活很是规律,修炼功课,笔墨功课,双管齐下,毫不落下。到了晚上,又和以前那样,捧一卷书到庭院水井边,悠然读书。

    井中汩然,红鲤浮现,轻轻摇摆尾巴,拨弄着清凉的井水。

    这一天,陈三郎抽空到河神庙那边去视察,果然见到庙里有些香火,庙台之上,供奉的神像既不是人面鱼身像,也不是螃蟹,而换成了一尊面目清秀而肃穆的龙女像。

    应该是敖卿眉的安排,也能避免两名妖将之间的斗争。

    陈三郎只是在岸边站了一会,并未召见蟹和它们,随之便离去了。蟹和雄鱼精也不知道他来过,两个如今受敖卿眉管辖,不敢放肆,平时都是老老实实潜伏在水里头,不敢兴风作浪。

    回到家里,陈三郎将自己准备近期赶赴扬州考试的事情跟母亲说了,陈王氏当然不会反对,对于读书人来说,考试大过天,丝毫不能马虎,早点过去肯定比晚过去的好,要是临时太赶,万一水土不服生病,那就完了。

    陈三郎对母亲说许珺可能要去和许念娘汇合,也可能离开泾县。

    陈王氏一听,顿时有点不放心了。儿子和许珺只是定亲,存在变数,要是这么一走不回来了,该怎么办?

    陈三郎笑着安慰她,说彼此有过约定就不会轻易更改,大可放心。

    说了一通,陈王氏才安心,嘴里唠叨着,却是怪许念娘行事不靠谱,跑东跑西,让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受苦……

    陈三郎又说蟹和在南阳府等着,到时汇合,将这一层掩盖了过去。

    他破例获得今届乡试资格的事情早在县里传开,杨老先生何维扬等人都替他感到高兴,这几天里,也纷纷拜访了一番,不提。

    家里得了一百两银子,原先借的债务自然可以还回去,本来借的钱也没动用过。然后华叔四下打探情况,准备购买田产,很是忙碌。不过买田的事,关系不小,没有好田好地方,却不适宜下手;而好田好地方难觅,得看机会才行。

    其实买田的事并不急,陈三郎吩咐华叔小翠,不管如何,家里的日子都得好好过,更不能让夫人过于劳累。

    处理好各种琐事,最后将装着金银珠宝的箱子沉进井里——他事先已经拿了一部分出来,放在身边备用,当然不只当着众人面前拿出来的那几十两了。

    五月十五那天,到了下午时分,陈三郎终于按捺不住跑去武馆,见到馆门紧闭,用一口铜锁锁住了。

    以往时候,不管武馆里有没有人,都不曾这般锁住的。

    陈三郎就知道,许珺已经走了。

    这一走,再见面不知要到什么时候。

    站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